咸阳市上半年规模工业运行情况_咸阳工业信息
咸阳市上半年规模工业运行情况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咸阳工业信息”。
2012年咸阳市上半年规模工业运行情况 近年来,咸阳市抢抓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一主导三带动六突破”的总体思路,大力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着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上半年用电量逐步增加,工业经济运行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一、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1、规模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上半年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035.3亿元,同比增长31.7%;完成工业增加值325.5亿元,同比增长24.8%,比上年同期提高8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四位。
2、轻重工业同步增长,重工业贡献突出。轻、重工业分别累计实现总产值274.6亿元和76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7%和32.8%。其中重工业总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3.5%,对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贡献率高达75.4 %,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3.9个百分点。
3、七大支柱全面增长。上半年,全市七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85.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95%,其中能化、医药、建材和装备工业增势强劲,实现工业总产值786.8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6%,同比增长31.7%;食品工业受金龙鱼、雅虎调味等一批食品工业的注入,完成产值136.7亿元,同比增长27.1%;纺织工业在纱和布价格同时持续走低的情况下,艰难运行,完成工业产值42.9亿元,同比增长25.7%;电子工业完成产值19亿元,虽然由于康佳电子退出,同期减掉30.2亿元,扭转了5月以前电子工业一直负增长的局面,但上半年电子工业仅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8%,比去年同期下降3.7个百分点,电子工业持续萎缩,形势堪忧;能化、医药、建材和装备工业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4.1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76.1%。
4、工业用电结构有所优化。上半年,咸阳市全社会用电量为4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其中工业用电量为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8%,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7.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量为5.1亿度,同比增长13.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为7.5亿度,同比增长23.6%,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总的来说,上半年工业用电效益明显提高,工业化进程加速;第三产业、居民生活用电大幅增加,城镇化步伐加快。上半年,工业用电增幅较小而工业增加值增速较高,主要是因为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市场波动和节能减排调控三大推手的共同作用下,咸阳市高能耗产业以及落后产能的用电需求明显受到抑制,发电量、水泥、化肥等重工行业企业因实施技改、淘汰落后产能等因素,用电量增幅较小,而食品、饮料和纺织制造业等轻工行业企业用电量大幅上升。
5、县域工业竞相发展,速度平稳较快增长。咸阳市各县市区利用各自优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县域经济竞相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县区工业呈现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十三县区工业产值增速高于30%的有八县区,其中:永寿县(59.6%)、秦都区(50.3%)、彬县(42%)、旬邑县(41.4%)、乾县(38.2%)、武功县(37.5%)、长武县(31.7%)、泾阳县(31.4%)。
6、工业生产逐步加快,六成主要产品产量实现增长。重点产品产量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市72种主要工业产品, 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的有44种,占61.1%,其中原煤产量2164.4万吨,同比增长22.4%;洗煤299.5万吨,同比增长72.1%;合成氨(无水氨)27.7万吨,同比增长110.5%; 纯碱(碳酸钠)10.6万吨,同比增长256%;平板玻璃285.4万重量箱,同比增长54.4%;商品混凝土204.1万吨,同比增长76.3%;机制纸及纸板7.7万吨,同比增长51.2%;水泥587.6万吨,同比增长16.3%;纱5.1万吨,同比增长42.2%;橡胶轮胎外胎31.3万条,同比增长106.8%;中成药5839吨,同比增长40%;部分重点产品生产下降应引起重视。多晶硅533.4吨,下降28.8%;彩色显像管68.2万只,比同期减少30万只;乳制品6.1万吨,下降21.1%;电子元件370.1万只,下降40.8%。
二、当前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1、主要产品价格走低,规模工业压力增大。受宏观调控和金融紧缩、出口疲软、投资下降等多重影响,企业综合经营成本不断攀升,企业盈利空间受到双重打压,订单不够,开工不足,销售疲软,价格下降,导致工业发展压力增大。一是纺织业工业受国际国内棉花价格波动影响,棉布和纱价格持续走低,上半年棉花购进价格为14593元/吨,比同期减少13480元/吨;棉布6.6元/米,比同期减少2元/米左右;纱31600元/吨,比同期减少1万/吨左右。二是煤炭价格持续下跌。其原因,首先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我国沿海出口型企业限产停产或倒闭;其次是我国电力、钢铁、水泥等用煤企业表现不佳,产能过剩;再次是煤炭自身产能增大,相对过剩;致使咸阳市原煤由年初的620元/吨左右降至目前的510元/吨左右,平均下降100元/吨左右,据测算,上半年因煤炭价格下降,影响咸阳市工业总产值减少21.6亿元,导致咸阳市规模工业少增长2.7个百分点。三是受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影响,咸阳市水泥价格同比走低,上半年水泥价格同比下降12元/吨左右。
2、随着CRT全面退市,电子工业形势堪忧。一是咸阳市电子行业的龙头企业——彩虹集团总部外迁,咸阳彩虹企业的更新改造、扩大再生产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二是新兴电子产业不给力。一方面是彩虹光伏一期炉窑发生漏料事故,影响正常生产;另一方面彩虹集团玻璃基板3条生产线,由于产品认证问题,未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三是由于陕西康佳电子被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全面停产,已退出规模工业企业统计范畴;四是随着平板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偏转线圈的市场份额急剧萎
缩,生产呈现逐年加速下滑的趋势。CRT彩管将在年底全面退出市场,光伏玻璃和玻璃基板对电子工业贡献不大,导致电子工业生产持续走低成为定局。
3、建材工业增速趋缓,发展不利因素增多。咸阳市建材生产以中小企业为主,大部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本薄弱、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人才缺乏、经营粗放、抗风险能力较差。特别是缺乏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竞争力强,对行业发展能起到带动作用的骨干企业。全市建材企业达到160多家,但规模以上的企业只有39家,仅占全部建材企业的42.2%,上半年建材工业完成63.1亿元,同比增长33.5%,比一季度下降10.8个百分点,比1-5月下降1.6个百分点,咸阳市建材工业增速逐步回落,不利因素增多:一是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建材产品消费水平较低,建材市场需求主要靠基本建设投资拉动;二是全省水泥行业产能总体过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三是当前通货膨胀预期加大,建材工业面临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提高的压力;四是水泥行业属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产品生产的能耗远高于咸阳市平均水平,其矿山开采也对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和旅游景观有一定影响,对咸阳市的节能降耗任务产生一定压力;五是水泥产业下游产品较少,水泥产品以供应商品混凝土企业建筑工地使用为主,工业化标准化生产的应用产品市场极为有限。
三、几点建议
1、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强化管理,全面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结构调整是经济工作的永恒主题,多年来的发展实践证明哪个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抓得早、抓得实,哪个地区的经济就发展快、效益高。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根本,以体制创新为保障,要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集约发展,促使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全面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
2、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调整优化食品、医药、建材、纺织产业和产品结构,引进培育知名品牌,提升传统产业市场竞争力。一是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精品粮油、方便食品、乳制品、肉制品、酒饮品、果蔬加工等产业,打造陕西食品工业基地。二是依托现有的中医研发生产基础,加大新药、新辅料、新剂型、新器械的研发力度,重点发展现代新型中药、生物制剂、保健产品以及医疗器械等产业,打造西部重要医药保健品基地。三是加强新型节能环保建材产品的开发推广,重点发展浮法玻璃、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等产业,形成以玻璃工业、水泥工业为主体,以煤建材、冶金建材和化学建材等新型建材为特色的建材工业体系,打造西部建材工业基地。四是建设新型纺织工业基地,推动市内纺织企业外迁。加快提升纺织产业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培育纺织服装自主知名品牌,形成纺织、印染、设计、服装等终端产品加工一体化生产体系,打造西部轻纺工业基地。
3、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工业主导战略,大区域谋划、大项目带动、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以实施工业发展“1113”工程为重点,在加速规模扩张中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一是以发展煤炭转化和石油炼化产业为重点,加快“三个转化”步伐,引导大型能化企业聚集发展。二是立足兴平省级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引进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加快军民军地融合,着力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四是依托国家(咸阳)显示器件产业园,加快骨干电子信息企业重组改制和转型升级步伐,重振电子信息产业雄风。五是以礼泉、兴平、泾阳、三原、乾县为重点,提升食品产业集群化、品牌化水平。六是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以太阳能光伏、生物医药、新材料、信息产业为重点,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加大内引外联力度,力争取得突破。七是编制五大工业板块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产业扩张增效平台。支持高新区与兴平、秦都联动发展,引进高端产业,加速建设咸兴工业走廊。
xx市1-8月规模工业运行情况分析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切实贯彻“优先发展工业”战略,部分行业订单增加,产能利用率提高,效益逐步改观,工业经济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
2013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运行分析今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整体下行、外需持续低迷、要素制约突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市工业生产增速比去年同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缓中趋稳的发展......
2013年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运行情况按可比价格计算,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低于当期全国平均增速0.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较高水平:重点产业支撑全......
1-10月,XX县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51632万元,同比增长18.05%,经济运行持续稳步增长。一、工业生产运行情况(一)从轻重工业来看,重工业增长高于轻工业1-10月,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7279......
2011年于都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运行分析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于都县委县政府准确把握新形势,积极应对新挑战,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