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小故事_小故事教育
教育的小故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故事教育”。
9、爱的神奇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黑人贫民窟的真实故事。一位大学教授带着他的学生来到这里搞调查研究,其中有一个课题是对该区200名黑人孩子的前途作预测。学生们都很认真,不久报告都出来了,结论令人沮丧:200名孩子无一例外地被认定为“一无是处”、“无所作为”、“终生碌碌”等等。
四十年后,老教授早已去世,他的继任者从档案里发现了这份报告,好奇心驱使他来到当年的黑人贫民窟。他惊奇地发现:当年被调查的200名孩子中,除了20个已离开故地,无从考查外,其余180个孩子大多数都获得了相当的成就,他们之中不乏银行家、商人、大律师和优秀运动员。这一切,他们都说最该感谢的是当年的一位小学教师。
继任者找到当年的小学教师,此时她已是迟暮晚年,吐字不太清楚,可有一句话任何人都听得懂:“我爱这些孩子。”
评价:只有没有爱心的老师,没有改变不了的孩子。
1、陈阿土
陈阿土是台湾的农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攒了半辈子的钱,终于参加一个旅游团出了国。国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鲜的,关键是,陈阿土参加的是豪华团,一个人住一个标准间,这让他新奇不已。早晨,服务生来敲门送早餐时大声说道:“GOODMORNING,SIR!”陈阿土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自己的家乡,一般陌生的人见面都会问:“您贵姓?”于是陈阿土大声叫道:“我叫陈阿土!”如是这般,连着三天,都是那个服务生来敲门,每天都大声说:“GOODMORNING,SIR!” 而陈阿土亦大声回道:“我叫陈阿土!”但他非常的生气。这个服务生也太笨了,天天问自己叫什么,告诉他又记不住,很烦的。终于他忍不住去问导游,“GOOD MORNING,SIR!”是什么意思,导游告诉了他,天啊!真是丢脸死了。陈阿土反复练习“GOODMORNING,SIR!”这个词,以便能体面地应对服务生。又一天的早晨,服务生照常来敲门,门一开陈阿土就大声叫道:“GOODMORNING,SIR!”与此同时,服务生叫的是:“我叫陈阿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交往,常常是意志力与意志力的较量。不是你影响他,就是他影响你,而我们要想成功,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影响力,只有影响力大的人才可以成为最强者。
有一道测试题,从下面3个候选人中选出一位能造福人类的,你会选谁?第一个,他信巫医和占,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酒如命;第二个,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肯起来,读大学时曾经吸过毒,每晚都要喝许多白兰地;第三个,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保持着素食习惯,从不吸烟,也不喝酒,年轻时没做过什么违法的事情。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三个,但没想到却是错的。有史料记载:第一个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第二个是丘吉尔,第三个是希特勒。这不禁引起了人们的思索,没有想到,罗斯福和丘吉尔这样的大好人,身上还有这样的缺点;而希特勒,这个杀人的魔鬼,他的身竟还有如此多的闪光点。由此我们想到了孩子,如果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的成功者,如后来的罗斯福和丘吉尔,他们所谓的一些缺点怎么也比不过早先的罗丘两人吧。所以孩子一时错误,不代表会什么,我们对孩子要增加信任和期待,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就在于相信孩子。从前,有一个卖草帽的人,每天,他都努力地卖着由帽子。
有一天,他叫卖得十分疲累,刚好路边有一颗大树,他就把帽子放着,坐在树下打起盹来,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身旁的帽子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有很多猴子,而每只猴子的头上,都有一顶草帽。他十分惊慌,因为如果帽子不见了,他将无法养家活口。突然,他想到,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他就试着举起左手,果然猴子也跟着他举起左手;他拍拍手,猴子也跟着拍拍手。
他想机会来了,于是他赶紧把头上的帽子拿下来,丢在地上。猴子也学着他,将帽子纷纷都扔在地上。猴子也学着他,将帽子纷纷都扔在地上。
卖帽子的高高兴兴地捡起帽子,回家去了。回家之后,他将这件奇特的事,告诉他的儿子和孙子。
很多很多年后,他的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在他卖草帽的途中,也跟爷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而帽子也同样地被猴子拿走了。
孙子想到爷爷曾经告诉他的方法。于是,他举起左手,猴子也跟着举起左手;他拍拍手,猴子也跟着拍拍手。果然,爷爷所说的话真的很管用。
最后,他脱下帽子,丢在地上;可是,奇怪了,猴子竟然没有跟着他做,还是直瞪着他,看个不停。
不久之后,猴王出现了,把孙子丢在地上的帽子捡了起来;还很用力地对着孙子的后脑勺打了一巴掌,说:“开什么玩笑!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吗?”
孙子为何不能像爷爷当年那样拿回被猴子拿走的帽子?我想,每一个人都能够看得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都没能正确地对待经验,他们都机械地套用了经验,他们未能对经验进行改造和创新。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过去成功的经验,往往就是此刻失败的最直接的原因。在教育工作中,虽然我们谁也不能漠视经验的价值,但我们不仅需要灵活运用经验,而且要不断更新经验,试着让自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本身的多变性,否则就会犯驴子的错误,就会遇到孙子失败的困惑。只有拥有经验而又懂得如何利用经验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同样,只有拥有教育和教学经验经验而又不断反思的教师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第三篇:谦虚而不骄傲
一位禅师让徒弟装来一坛石子,徒弟去装了一坛石子回来,禅师问徒弟:”装满了吗.”徒弟说:“装满了。”禅师拿了些细沙顺石缝倒满后又问徒弟:“这回满了吗?”徒弟说:“这回真满了。”禅师又取些水倒进去很多,装满后问徒弟:“现在满了么?”徒弟说:“真的满了。”禅师又将一些土放进去,吸水后又放进好多,禅师又问:“这回真的满了吗?”徒弟不敢回答了。禅师又说:“我还可以倒些水进去,他可以在今天真的满了,可是后来几天你再来看它就会空下去很多,因此我告诉你,它永远都不会满的。”
点评:现实生活就像求知一样,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汲取其精华。它永远没有达到真正完美无缺的那一天,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发现,才能不断进步;同时我们不要被现实的现象蒙蔽了双眼,应不断的发掘,不断的探索,谦虚的接受,扩展自己的视野,从多方面深层次看问题;不要太知足,只有不知足才能上进,从已达到的现象和结果中去追求真理。
第四篇:谦虚的美德,学到老的心态
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以及他在物理界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然而,就是他这样一个人,还是在有生之年中不断的学习,研究,活到老,学到老。
有人问爱因斯坦,说:“你老可谓是物理学界空前绝后的了,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呢?何不舒舒服服的休息呢?”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了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对那位年轻人说:“在目前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知识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小,他感受到自己未知的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更感到自己未知的东西多,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1929年3月14日是爱因斯坦50岁生日。全世界的报纸都发表了关于爱因斯坦的文章。在柏林的爱因斯坦住房中,装满了好几篮子从世界级来的祝寿的信件。
然而,此时的爱因斯坦却不在自己的住所,他在几天前就到郊外的一个花匠的农舍里躲了起来。
爱因斯坦9岁的儿子问他:“爸爸,您为什么那么有名呢?”
爱因斯坦听了哈哈大笑,他对儿子说:“你看瞎甲虫在球面上爬行的时候,他并不知道他走的路是弯的。我呢,正相反,有幸觉察到了这一点。”
爱因斯坦就是这样一个谦虚的人,名声越大,他就越谦虚。
点评:爱因斯坦真的值得我们去学习,学习他那种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对人生的态度,不因成就而骄傲自满,反而很谦虚,有时真的是成就越大时反而越低调。自己在这方面真的做得不太好,别人都不以为然的事,而有时自己会因一点小的成就就沾沾自喜,真是汗颜啊?特亟待改善!
润物细无声——我的爱生小故事走上教师这个岗位转眼间已近十年,十年来,学校变换了几所,学生更是换了一批又一批,可对学生的关爱和关心却无处不在。不管是当初刚刚毕业从教时,面对......
教育小故事——冲动激情不知不觉,本人当教师的岗位上已经满十五年了,在这十五年的岁月里,不乏有冲动的激情。有过担心,有过彷徨,有过后悔,记忆中最深刻的还是发生在教学第三年的事......
教育小故事今天读了一个小故事,深受启发。这个小故在事说的是一个星期天,一个德国女士领5岁的儿子到公园玩。她儿子用一只"纸飞机"换回了德国小朋友的一辆电动"小汽车",这......
“赏识”教育改变了我和他教师是一个普通的职业,教师从事的工作是平凡的。但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各方面的影响下,教师的职业又变得举足轻重。育人是一项说起来容易而作起来......
教育小故事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和学生之间的故事每天都在不断的发生着,有快乐的、有伤感的、有令人振奋的,也有让人无奈的,我只是一名平凡的教师,没有显赫的战功,没有骄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