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研究_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研究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班级:xxxxxxxxxxx
姓名:xxxx学号:x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职称:副教授
摘要: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一定数额的资本金,资本充足率的高低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在银监会监管下的商业银行,在资本金管理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在我国加入了WTO以后,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了更大的挑战,面对这些问题与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对资本金的管理不仅要内外结合,还应该进一步的加强金融监管与社会监督。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资产结构
银行开业、经营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数额的资本金。银行的资本金与其他行业的资本金既有相似处又有其特殊性。而我国商业银行究竟需要多少资本金,才能满足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需要、增强老百姓对银行的信心以及满足监管当局的要求,应考虑多种因素。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偏低,应多渠道筹措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
一、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现状
资本金是企业正常运转的生命源泉,而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企业,它的经营与发展当然也离不开一定数额的资本金。企业都希望以少量的资本金来维持正常的经营活动,以提高财务杠率和资金收益率。当然,银行也不例外。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银行机构,我国的中央银行,被称为是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每个商业银行都要在中央银行有一定的银行存款准备金,以备不时之需。这就是说,各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中央银行的约束。
国际上各国银行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巴塞尔协议来约束,而于2006年开始实施的新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我国根据巴塞尔协议的内容,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1995年我国的《商业银行法》规定了商业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1996年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暂行监控指标》对资本定义、风险资产、风险权重、表外业务、资本充足率(最低值)等进行了明确。同时在金融运行过程中,监管者还采 1
用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督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进行监管,发现问题,及时督促商业银行采取措施,或降低风险,或增加资本金。
我国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一直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来行使。2003年4月28日正式由新成立的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行使其监管职能。银监会专门分设了监管一部、监管二部和监管三部来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商业银行进行监管。2003年6月,银监会在其官方网站全文公布了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新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以引导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这也说明我国的监管职能在进一步加强。
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
(一)资产质量方面 商业银行主要是通过存贷款业务的利息差来获取利润,曾有报道说商业银行的利润70%来自利差,资金周转当然也多半由来自于银行的利润。要有良好的资金来源、资产质量,这就要求商业银行有好的贷款质量、低的不良贷款比例。虽然近年来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改善贷款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各行平均不良贷款比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不良贷款比率的下降,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不断提高,但也不能排除部分银行扩大贷款规模或增加长期贷款数额,即以扩大分母的方式,来降低不良贷款比率。
(二)资金来源方面
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中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了主要地位,其资本金主要是当年财政划拨的信贷基金和利润留成转入的资本金。但随着财政体制的改革,财政早已不再增拨资本金,利润留成成为增加资本金的唯一渠道,但由于国有银行自身背负沉重的历史包袱,且承担了大量政策性职能,其盈利能力受到极大限制,并没有太多的利润可补充资本金。在现有的少量资本金中,又主要是核心资本,附属资本相当缺乏。而核心资本又都占压在变现能力差的固定资产和亏损资产上,缺乏资本优化配置和有效运用的意识和管理办法,资本利用率不高。其余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则主要是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资本,仍然缺乏附属资本。只是在近几年,四家国有银行才加快了改革步伐,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将试图率先通过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充实资本金,改善资本结构,提
高资本充足率。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许多商业银行在探索除股本融资之外的其它途径来增加资本金,如发行可转债、长期次级债等,通过增加附属资本来增加资本金。但这项工作才刚刚起步,还未形成一种长效机制,资本金规模的扩大仍然面临严峻形势。
(三)资产结构改革方面
我国银行业正在进行资产结构的大调整,从传统的单一信用贷款转变为贷款、证券投资以及各种金融创新业务。资产结构的转变、业务种类范围的扩大,可能引发新的风险。这也需要有相应的资本储备做后盾。国家对商业银行改革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管理。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是近期重点。从已披露的有关信息看,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目标是分三部曲:股份制公司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市。为推动商业银行改革的顺利进行,减轻商业银行负担,不排除国家采取类似于1999年的做法,再次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剥离给资产管理公司,从而大大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资产,降低对资本金的需求。同时,在股份制改革中,通过发行股票,又可筹集数量可观的资本金。从这个角度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没有必要增加太多的资本金储备。
三、对于不足的一些意见与建议
(一)内部积累
无论是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银行自身的留存利润来增加资本都是一条可行的途径。特别是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和一些未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这条增加银行资本的途径更为重要。对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通过内部来增加资本,还可减少筹资成本。但以多大比例留存则取决于财政税收政策的许可程度以及利润在股东和银行内部的分配。
商业银行能否从内部增加资本首先要看银行的创利能力,即银行利润的多少。若银行没有利润,从内部增加资本就是一句空话。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业务还主要是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资产质量并不高,风险资产较大,不良贷款比例较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影响。商业银行要想增加利润,一是要提高资产质量,二是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并以此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中间业务在西方商业银行已经成为主要的利润来源,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人平均则比较低,这项
业务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这就为商业银行的盈利带来了机会。我国早已加入WTO,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在中间业务上的竞争早已展开,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正在致力于中间业务的研究和发展,中间业务的品种在不断创新,范围在不断扩大,收入在不断增加。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将得到提高,利润结构将得以改善,从商业银行的内部增加资本就有基础。
(二)外部筹资
对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增发新股也是筹集资本的一条途径。但能否成功发行,发行价格是多少,还取决于商业银行的整个经营状况和盈利状况以及管理者的政策。外资银行参股,可大大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我国目前最大的四家商业银行并非股份制银行,要想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还需进行股份制改造。应该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目标和程序已基本确定,应认真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迎接这一改革的发展。
另外一条从外部增加资本的途径就是增加附属资本。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中可看出,其资本主要是由核心资本构成(即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缺少附属资本。因此,只要政策允许,商业银行就可通过发行债务性资本来增加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资本金严重不足,不良资产比例较高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正常运行,主要是有国家信誉作保证。凭借国家信誉,商业银行的存款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这又使商业银行增加附属资本更为可能。广大投资者在股市中经历了太多的风险,银行存款利率又太低,企业债券在信息披露不完整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市场并不发达。对投资者最具有吸引力的就是有国家信誉做保证的带国字号的各种债券,如国库券、金融债券、国有大中型企业发行的债券等,民生银行发行的可转换债券成为资本市场的抢手货应给我们有更多的启示,对于已上市的股份制银行和准备上市的银行都可积极准备发行可转换债券作为筹集资本的选择途径。
(三)加强金融监管
为了进一步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切实履行监管职责,银监会将在银行业的市场准入、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紧急风险的处置等方面进行监管。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
1、银监会可同商业银行一道,制定一整套与我国风险状况相适应的评估资本水平的程序和评估方法。根据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来看,采用内部评级法比较合适。中国工商银行已开始着手开展这项工作。
2、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及时了解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对风险较大的商业银行,要及时给予风险提示,并派专人跟踪风险发展态势,督促商业银行采取措施限期改善风险状况或减少风险资产。
3、评估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否达到监管部门所需的最低标准要求。若低于最低标准,则要求商业银行或增加资本金或调整资产结构、压缩资产规模、出售一部分风险资产等。
(四)加强社会监督
为了强化金融监管,提高经营信息透明度,新资本协议要求商业银行在适用范围、资本构成、风险暴露的评估及管理、资本充足率四方面进行定量及定性的信息披露。我国要想加大监管力度,规范监管行为,加快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各商业银行必须向社会公开披露有关信息。目前,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已进行年报披露,其他的商业银行也应该根据形势的发展和监管的要求,尽快进行有关信息的披露,以强化社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督。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率。要保持资本充足率,除了努力扩大分子,增加资本金以外,压缩和控制分母也是十分必要的。当然绝对的控制资产增加是不可取的,可行的有效办法是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压缩风险资产规模。在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也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最有效的途径。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资本金的有效管理,只有加强银行自身的监管以及社会监督,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才能面对国际以及其他各种挑战。希望我国商业银行在有效地监管机制下可以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① 刘忠燕,娄树本.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② 皮得,S.罗斯著。唐旭,王丹等译.商业银行管理[M].上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③ 任远.2009.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摘要本文根据金融发展理论和银行信贷管理的实践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从商业银行应当通过培育信贷文化、健全风......
摘要:信用卡业务是一项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业务,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在近几年取得了迅猛的发展,逐渐成为各商业银行一项新的盈利增长点。然而,美国次贷所引发信用卡危机对......
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研究摘要: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决定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近来,商业银行都十分重视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竞相引进国际先进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摘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银行的风险程度和风险管理的能力。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行风险管理制度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加大了国有商业......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摘 要】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作为商业银行的资产,其质量的好坏严重影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