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最新党课考试题库_最新党课考试题库
至最新党课考试题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最新党课考试题库”。
最新党课考试解析材料以及题库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一、单选题(共35题,每题2分)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D)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A.时代化
B.民族化
C.大众化
D.中国化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其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A)。
A.人民幸福
B.共同富裕
C.全面小康
D.人民富裕
3.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是(A)。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B)三位一体构成的。A.实践
B.制度
C.体制
D.人民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B)。A.“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三步走”发展战略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C)。
A.国际特色
B.实践特色
C.中国特色
D.时代特色
7.党的十八大提出,到(B)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A.2018
B.2020
C.2025
D.2030
8.(B)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A.全面深化改革
B.改革开放
C.全面依法治国
D.从严治党 9.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的是(B)。A.十八大
B.十八届三中全会
C.十八届四中全会
D.十八届五中全会
10.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A)。
A.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B.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D.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11.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A.民主自信
B.政治自信
C.文化自信
D.文明自信
12.党的(D)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并作出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开启了法治建设新时代。
A.十五届四中全会
B.十六届四中全会
C.十七届四中全会
D.十八届四中全会
13.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A)。
A.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C.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地位 D.巩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14.(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A.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
15.(A)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A.理想信念
B.政治觉悟
C.世界观和方法论
D.文化追求
16.今年4月24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安徽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概括为“一大目标”和“五大任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安徽的重大历史使命。其中,“一大目标”是(A)。A.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 B.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 C.转型升级中弯道超车 D.改革创新中脱颖而出 17.树立新的发展理念,首先要解决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D)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党的十八大
B.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D.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18.“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C)。A.新阶段
B.新形态
C.新常态
D.新业态
19.(B)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法治
D.社会主义制度
20.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属于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是(C)。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文明、自由、爱国、诚信
21.(A)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A.民生
B.就业
C.社会保障
D.教育
22.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就是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B)。
A.脱贫致富
B.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C.扶真贫、真扶贫
D.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23.坚持走(B)道路,是中国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国家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A.共同发展
B.和平发展 C.合作共赢
D.互惠互利
24.建设“一带一路”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其中,“一带”是指(A)。A.丝绸之路经济带
B.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C.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D.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
25.强调增强(B),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A.主观意识
B.问题意识 C.客观意识
D.实践意识
26.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指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同时,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C)的问题。A.特色化
B.具体化 C.大众化
D.科学化
27.我们要坚持以(A)为重点,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社会体制改革
D.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28.全面依法治国,(B)在于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A.核心
B.关键
C.重点
D.前提
29.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D)。A.脱离群众
B.能力不足 C.精神懈怠
D.腐败
30.(C)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A.文化
B.文明
C.文艺
D.文人
31.(A)是我国宪法确定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A.依法治国
B.依法执政
C.依法行政
D.依宪执政
32.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当前,要注重调动企业家、(C)、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A.知识分子
B.领军人才 C.创新人才
D.专业人才
33.(B)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A.党的立场
B.人民立场 C.国家立场
D.民族立场
34.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B)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A.政策
B.制度
C.体制
D.程序
35.强化党内监督的核心是(B)。A.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 B.坚持民主集中制
C.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D.坚持强化巡视监督
二、判断题(共30题,每题1分)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改革是一场深刻革命。(√)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
4.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国,着眼促进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5.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
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关键一步。(√)
7.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
8.坚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条件。(√)
9.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首要的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1.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12.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13.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
14.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
15.在党的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
16.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论观点。(√)17.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
18.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19.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党确立的一项大政方针。(√)
20.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
2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22.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求治国理政大政方针在人民内部各方面进行广泛商量。(√)
23.中华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4.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
25.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
26.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关键。(×)
27.资源环境是公共产品,对其造成损害和破坏必须追究责任。(√)
28.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29.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0.创新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知识测试 1.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 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3.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我国 开放型 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
4.我们取得伟大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 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
5.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 时代特征 相结合的产物。
6.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第一要义。
7.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基本要求。
8.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 指导思想。
9.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核心立场。
1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 精神实质。
11.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2.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3.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4.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 二十一世纪。
15.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16.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 改旗易帜 的邪路。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 最鲜明特色。
1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 五位一体。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根本问题。
23.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 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4.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根本任务。
25.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必由之路。
26.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内在要求。
27.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根本原则。
28.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本质属性。
29.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必然选择。
30.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领导核心。
31.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 最大实际。
32.党的 基本路线 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3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4.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 机遇期。
35.党的十八报告指出,我们要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
3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 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37.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人民生活水平将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总体实现。
38.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社会保障 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39.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主体功能区 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
40.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快建立 生态文明 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41.以 经济建设 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42.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 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43.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 科学发展。
44.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 科学发展 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45.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 政府 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46.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健全现代 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
47.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 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48.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推进 经济结构 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49.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50.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 开放型 经济体系。
51.人民民主 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52.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54.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 群众自治 机制,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55.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 基本方式。
56.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 服务型 政府。
57.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 决策 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 做法 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58.统一战线 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
59.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 精神家园。
6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 软实力。
6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 活力。
6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63.全面提高公民 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64.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 人民 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65.要坚持把 社会效益 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6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 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67.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根本目的。
68.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 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69.要贯彻劳动者 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70.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71.社会保障 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
72.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
7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 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74.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 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75.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 为主的方针。
76.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 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77.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 根本之策。
78.良好 生态环境 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79.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 新时代。
80.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以国家 核心安全 需求为导向,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81.坚持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 战斗力生成 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82.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 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
83.中国奉行 防御性 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
84.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 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85.必须坚持“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
86.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 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
87.中国将始终不渝走 和平发展 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88.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 互利共赢 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中国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89.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 科学化 水平。
90.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 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91.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新形势下,精神懈怠 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92.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 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 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93.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 纯洁性 建设这条主线。
94.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 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95.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96.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 政治灵魂。
97.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98.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 党管人才 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99.反对腐败、建设 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
100.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征程上,我们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必须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继续实现推进 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党史基本知识测试
(一)1.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陈独秀 任书记。10月,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李大钊为书记。
2.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3.1922年7月在 上海 召开的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4.党的二大通过的 《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成立后依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列宁的建党原则制定的第一部党章,包括党员、组织、会议、纪律、经费和附则等6章29条。
5.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 个人 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6.党的四大 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民主革命的任务作了比较完整的规定。
7.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党的五大在武汉举行。大会对陈独秀在大革命中的 右倾 错误进行了批评,通过了《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案》等文件。
8.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9.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地区秋收起义,创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在 井冈山 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0.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 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湖南起义农军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11.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把红军的作战经验概括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的十六字诀。
12.党的六大明确中国仍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仍是 资产阶级 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
13.古田会议通过的决议案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必须担负起打仗、筹款和 做群众工作 三位一体的任务。
14.为了反对党和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毛泽东在1930年5月写下一篇题为《调查工作》的文章,提出了“没有 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
15.九一八事变 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16.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 遵义 召开扩大会议,实际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17.一二九抗日爱国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吞并华北进而侵略全中国的阴谋,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 抗日救亡 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8.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召开扩大会议,确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基本策略。
19.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极端艰险的条件下,终于胜利完成了跨越 11 个省、总行程达2万5千里的长征,胜利会师。
20.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和中国 全国性抗日 战争的开始。
21.1937年八路军在山西灵丘西南 平型关 附近取得的对日伏击战的胜利,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缴获了一批辎重和武器,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2.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根据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科学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3.1940年8月20日至翌年1月下旬,八路军出动兵力,向华北敌后主要的交通线发动攻击,并配合各根据地进行反“扫荡”作战。因八路军参战部队有105个团20余万人,故称 百团大战。
24.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 党八股 以整顿文风。
25.1945年4月至6月在延安召开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 毛泽东思想 为党的指导思想,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
26.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即刘邓大军)12万人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人民解放战争 战略进攻 的序幕。
27.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中共中央先后发动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28.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3月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全会确定了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蓝图,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 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的问题,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
29.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 南京,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
30.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顽强奋斗,经过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推翻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三座大山。
党史基本知识测试
(二)1.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提出新中国的外交要实行“ 一边倒 ”方针,即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站在一条战线上。
2.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任务及三个必要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 大量节俭。
3.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10月19日,中国 人民志愿军 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4.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彻底废除 封建剥削制度 的社会变革。
5.“三反”运动是指1951年12月至1952年10月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 官僚主义 的运动。
6.“五反”运动是指1952年1月至10月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对行贿、反对 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 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0.1953年至1957年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 第一个 五年计划,是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等主持制定的,经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1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 相当长的 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2.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 工业国 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3.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 宪法。
14.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 《论十大关系》 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比较系统地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15.党中央在讨论十大关系的过程中确定的党领导科学和文化的基本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16.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 工人阶级 的一部分,提出了“向现代科学进军”的任务。
17.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确定了以 经济建设 为中心的政治路线,提出了坚持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18.在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上,邓小平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深刻系统地阐述了 群众路线 是党的根本路线这一重要观点。
19.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中国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表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已经初步建立起来,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 初级 阶段。
20.1958年5月5日至23日,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正式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1.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22.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 雷锋 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此后,全国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
23.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 原子弹。
24.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
25.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 联合国 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2758号决议进行表决。表决的结果是,决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
26.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 尼克松 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访问。这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正式开始。
27.1975年11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人造地球卫星,成为继美、苏 之后第三个掌握回收卫星技术的国家。
28.1977年8、9月间,邓小平在中央召开的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以及与教育部负责人谈话时,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29.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作出决定,恢复 邓小平 在1976年被错误撤销的党内外的全部领导职务。
30.在1978年3月召开的 全国科学大会 上,邓小平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党史基本知识测试
(三)1.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中央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认为应当及时地、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 改革开放 的历史性决策。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历史和现实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从而开辟了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途径。
3.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首先结束军事对峙状态,尽快实现通航、通邮;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即通航、通邮、通商 的“三通”。
4.1979年1月29日至2月5日,邓小平 应邀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
5.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 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
6.以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劳动和经营的自主权,使农民生产成果和利益直接挂钩,从根本上改变了严重束缚农村生产力的管理体制,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突破口。
7.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谈到的干部队伍的“四化”方针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8.1981年6月27日至29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和通过了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次全会及其通过的“历史决议”,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9.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这个方针是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关系以及统一战线内部关系的基本方针。
10.1983年10月11日至12日,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开展全面整党。这次整党的任务:一是统一思想,二是 整顿作风,三是加强纪律。
11.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 社会生产力 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
12.1985年5月15日至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研究了实行教育体制改革的步骤和措施,提出要有步骤地实行 9年 制义务教育。
13.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 富强、民主、和谐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4.1988年9月,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 ”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和远见卓识。
15.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作了题为《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的重要讲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概念,统一了全党的认识。
16.党的十四大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路线写入党章。
17.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 新的伟大工程 ”提到全党的面前,并要求在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部署的同时,要着重解决好党的组织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18.1997 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
19.1998年10月12日至14日,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认为,农业、农村和 农民 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20.1999年1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着手实施 西部 大开发战略。
21.2001 年11月10日,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批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
22.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于16日安全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 三 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16字方针,即“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
24.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 实现通车。
25.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重要性、紧迫性及一系列相关问题作了明确的界定和阐释。
26.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 社会主义荣辱观。
27.党的十七大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大会一致同意将 科学发展观 写进党章。
28.2008年7月,胡锦涛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高度概括了抗震救灾精神,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的精神。
29.2008年8月8日至24日,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 梦想 ”为口号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在中国举办一届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
30.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而奋斗。
最新党课考试解析材料以及题库目录: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测试题(普通党员)(共65题)②十八大六中全会解析③党史、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材料④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基本知识题库一、选择题 (第一部分)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___,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党课考试题库1.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__召开代表大会。 A.巴黎B.柏林C.伦敦 你的答案为:C,正确2.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主要表现在__。 A.废除了旧的军队、警察、......
一.单选题 共70题 每题1分1.1949年,领导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总前委书记是 () 。 A.陈毅 B.邓小平C.刘伯承 D.朱德 答案:B 2.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其实质是() A.党和人民的......
1、党员的党龄从__算起. A 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B 党委审批通过之日C 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直接目标是_.A 推翻清朝政府 B打倒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