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_知识产权服务简介
知识产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知识产权服务简介”。
P66思考题:
1某画家创作了一幅美术作品,画家将美术作品原件出售给了某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幅美术作品的著作权属于画家还是属于某甲?答:属于画家。因为画家将美术作品原件出售给甲某时,只是将其美术作品的物权转让给了某甲,并未将其著作权一并转让,美术作品原件的转移并不等于美术作品著作权的转移。
(2)该美术作品出版后,原件不慎毁坏,画家是否还享有该美术作品的著作权?答:享有。因为该美术作品的灭失,不等于美术作品著作权的丧失,也就是说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法定的,著作权的存在,不以作品原件物质载体的存在为前提的。
(3)如果画家将该美术作品的著作权转让给了某画院,是否需要将原件一并移交给画院?如果不移交,是否意味着著作权未转让? 答:不意味。因为著作权的转移,不意味着作品原件物权的转移,如同画家将美术作品原件出售给某甲后,其物权的转移不等于其著作权的转移一样,所以,美术作品原件不移交,并不意味着著作权未转让。
案例:2006年10月7日,甲报社从《走……警察》画册里复制了林某的作品,用于某编辑出版的杂志封面上,并在照片画面显著位置写了“一名警察的腐败之路”“更年期”等标题,之后又将该作品用于杂志广告宣传品上,广为散发。请结合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分析本案当如何处理?
答:我国《著作权法》第12条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本案中,林某做为《缉毒先锋》摄影作品的作者享有该作品的著作权。著作权做为一种知识产权,是权利人对知识产权为排他性利用的专有权利。具体而言,著作权人有权控制他人对作品的利用,禁止未经许可对作品的复制、表演、广播、翻译等行为。另外由于作品被视为权利人人格的延伸,著作权尚具有人身性的权利。但甲报社未经林某许可,在其编辑出版的刊物封面上擅自使用林某的摄影作品,并多次在其刊物广告页上使用该作品,侵犯了林某对作品享有的复制权和出版权;其次,甲报社在作品画面中配印与作品主题相反的图案和文字,歪曲了林某的作品内容,侵犯了林某的保护作品完整权。最后,甲报社未在摄影作品上标明作者姓名,侵犯了林某对作品的署名权,因此,甲报社应当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
P67第2题(1)答:不需要。因为按《伯尔尼公约》的规定,一个成员国给予其他成员国作品的版权保护期,应按照该成员国版权法的规定。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该德国作者的作品已经超过法定版权保护期,不再受到版权保护。因此,出版社不需要征得德国作者继承人的许可,即可在我国出版发行该德国作者的作品。(2)答:是。因为德国的《版权法》规定的作品的版权保护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和去世后70年,作者去世60年了,作品的保护期尚未超过,所以,我国出版社若将该翻译作品未经德国作者继承人的许可销售到德国,构成侵权。
(3)答:不需要。因为按《伯尔尼公约》的规定,一成员国给予其他成员国作品的保护期,一般不多于其来源国的版权保护期。我国《著作权法》对一般文字作品的保护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和去世后50年,该作者已去世60年,超过了我国《著作权法》对一般文字作品的保护期,在德国也不再受版权的保护,所以德国出版社不需要征得中国作者继承人的许可,即可在德国出版发行该中国作者的作品。
案例:2005年8月24日,深圳海关根据美国A公司申请,扣留了B公司浙江金星制衣厂报关出口的NOVA商标男士上衣,A公司认为NOVA商标系该公司在中国注册的商标,B公司的行为侵犯了其涉案商标专用权,在审理过程中,被告B公司辩称,该公司的NOVA商标已经在西班牙进行注册,是合法有效地注册商标,A公司虽同样使用NOVA商标,但并未在西班牙本土进行相关产品销售,因此,无权禁止B公司在中国生产印制有NOVA商标的商品,而在西班牙进行销售的行为。
问:本案中的地域性应当通过哪些方法来克服?
答:本案被告B公司虽然在西班牙注册了NOVA商标,但未在中国注册相应商标。因此,该商标在中国不能做为注册商标受到保护。
而A公司先于B公司在中国注册了NOVA商标,因此受到中国法
律保护。B公司在中国生产印有NOVA商标的服装,由于B公司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点,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案例:1990年11月5日,李某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名称为旗帜吹飘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1991年8月21日国家专利局机关授予李某实用新型专利权。2003年10月,A公司应某市国庆庆典委员会的委托,完成了安装主会场国旗旗杆和吹飘装置的任务。李某认为A公司侵犯了其专利权,起诉至法院。问:为什么要对知识产权设定权利保护期限?本案中法院的判决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答:知识产权理应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其创造者往往为了追求个人私利,隐秘其创新成果,只供其个人使用,这便不利于社会整体的进步。几乎所有的知识产权都受到保护期限的限制。例如我国《著作权法》第21条《专利法》第42条均规定了期限。本案中李某向法院主张的是自己所有的对吹飘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根据我国《专利权法》第42条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是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李某的申请时间是1990年11月5日,其权利的保护期应至2000年11月6日,而A公司使用装置的时间为2003年10月,此时,李某的专利保护期早已届满,该实用新型已进入公有领域,任何人均可自由使用。
案例:2001年9月,A省B市某市民郭某向市政府呈文提出应该在中山公园打造全国第一尊孙中山与宋庆龄的双人铜像。还做了一个模型。到了2009年2月,郭某从媒体上知道“孙与宋双人铜像在10月前进驻中山公园”设计方案由A市园林局雕塑院实施,郭某认为雕塑院侵犯了他的著作权。问:郭某的构思能不能受到著作权的保护?
答:不能。因为我国《著作权法》在立法时借鉴了西方著作权法律制度与立法理念,在著作权客体的理解上,亦采用思想与表达两分法原则,即著作权法律制度只保护表达而不应当保护思想,本案中原告郭某称,被告照搬了其创意,即创作意图,是指文艺作品所要达到的目的,其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不属于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对思想的表达形式。
1、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26日
2、知识产权又叫智慧产权
3、党的十六大,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4、世界上最早建立知识(专利)产权制度的国家是威尼斯
P67页3题
(1)答:不需要。该日本公司未在中国申请专利,不受中国专利法的保护。
(2)答:需要。这件专利已在日本获得专利批准,因此受到日本专利法的保护,中国企业依照该专利生产的产品要在日本销售,需向日本公司支付许可使用费。
(3)答:不需要。日本公司未在日本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申请专利并获得批准,依照这专利生产的产品在这些国家和地区销售,得不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专利保护。
(4)答:有。专利权的失效意味着权利人的权利失去了法律保护和该项技术进入公有领域并不意味着该技术本身的失败,只要有市场需要,该项技术依然有使用价值。
第4题 答:不能。这是因为根雕作品不具有工业再现性(即不能以工业方式重复生产)因此不符合外观设计的基本条件。
案例(立体商标)
甲饮料公司称,其申请注册的“芬特”饮料瓶下半部有密集的环绕棱纹,商标图形为瓶型三维标志,该设计产生了独特的效果,同时,他们还认为“芬特”瓶型商标已在多个国家获得注册,充分证明该商标具有显著性,应予以注册。问:如何判定商标是否具有显著性? 答:我国《商标法》第9条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这
是我国商标法对于商标注册的显著性的积极规定。另外,商标第11条第1款第3项也规定,缺乏显著性的标志不得注册,这是对显著性要求的消极规定。我国《商标法》第8条规定“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来的可视性标志,包括”文字、字母、图形、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本案中甲饮料公司欲注册的“芬特”饮料瓶体可以看成一种三维标志,应当属于我国《商标法》规定的立体商标。《商标法》第12条为防止不适当的注册,对用三维标志申请注册的商标又进行了一些限制。
1、仅由商品自身的性质产生的形状不得注册。
2、为获得技术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状不得注册。
3、使商品具有实质性价值的形状不得注册。本案中,甲饮料公司欲以“芬特”饮料瓶体作为三维标志申请注册立体商标,但该瓶体在形状或外观上缺乏辨识度,在实际上使一般消费者将“芬特”商品与其他同类商品区分开来,且该瓶体在与其他饮料瓶体相比,在设计上缺乏商标应具备的显著性。案例(注册商标)
某果汁生产厂家虽然刚刚起步,但产品已经在当地颇受欢迎,当时企业尚处于革创阶段,有人建议该厂厂长早日将果汁商标注册,但厂长认为该厂的产品尚名不见经传,其商标暂时没有注册必要,等到企业发展壮大后再考虑进行此项工作也不迟。若干年后,该厂在办理商标注册手续时突然发现,该厂使用的商标早已由某食品公司注册为果汁饮料的商标,商标被抢注让该果汁厂不得不更改商标,这一行为产生大量外包装及宣传费用成本使该厂损失惨重,更由于改头换面而导致消费者不认同,使得果汁销量锐减,吸取教训的果汁厂在更改商标后及时向商标局申请了商标注册,当厂长发现注册费用不过区区数千元时,非常懊悔。问:未注册商标是否完全不受法律保护?若该商标注册人明知果汁厂已经使用该商标,果汁厂是否可请求撤销该商标?
答:我国《商标法》第4条明确规定,自然人、法人对生产、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需要取和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对该条进行反面解释,则可知未注册商标不具有商标专用权,但在本条所体现的原则之外,我国基于多种考虑尚通过《商标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做出了多个例外规定。因此,全面地看,商标即使未注册,若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仍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但强度要弱于注册商标。
未注册商标能否阻止他人抢先注册的考量要素,是该商标是否属于驰名商标。本案中的果汁厂所使用的商标由于使用时间较短,广告宣传不够,尚未形成一定影响,难以构成驰名商标,故无法基于《商标法》31条的规定予以保护。案例()
检查中发现某公司商标类似苹果公司商标。问:本案中苹果图形属于哪一类型的商标?该公司是否构成商标侵权?
答;商标是一种用于标示商品服务的经营标志,按其外在特征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文字商标、图形商标、文字和图形组合商标等。本案中的苹果图案即属于图形商标。本案中,苹果图形为美国苹果电脑有限公司在第九类商品上注册的商标,且该商标在有效期限内,美国苹果电脑有限公司享有苹果图形商标的专用权。某公司未经注册商标专用权人许可,在类似商品即MP3播放器上使用与其相近似的图形商标的行为,构成了商标侵权。
商标申请的案例:A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材料,在特定低温环境下呈现电阻为零的超导态。A公司随后向商标局提出超导商标的注册申请。商标局发给申请人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申请人以为万无一失,便随即花费大量成本,完成了商品包装及宣传的设计工作,不料之后申请人收到商标局发憷的《商品驳回通知书》,驳回理由:该商标用于本商品上表示了本商品的功能用途等特征,不具有显著性
问:本案中商标局的理由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答:“超导”一词的本意是指某物质能在特定低温环境下呈现电阻为零的超导态,本案中,商标注册申请人所生产的商品正是具备该特定性的特殊材料。一方面由于该词反应了产品的功能和用途,其
他同类商品免不了也需要以超导自称,若允许A公司注册为商标,那么,其他竞争者就再也不能称自己的商品具有超导特性了,这显然与公共利益相驳另一方面,超导一词难以使公众将产品与特定经营者联系起来消费者看到超导商标,只知道这是具备超导特性的材料,但绝不会想到是A公司生产的。因此,这一名词在该材料上使用,是缺乏显著性的。根据《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商标局驳回此类商标的注册申请是妥当的 案例:广西某公司在第3类牙膏洗发水等商品上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出“田七”商标的注册申请,被商标局以该文字仅仅直接表示了洗发水等商品的原料特点为由,对申请商标在除牙膏外的其他商品上的注册申请予以部分驳回。问:为何商标评审委员会允许该公司在牙膏类商品上注册表示商品原料特征的“田七”商标?
答:田七原为中草药名称,使用在牙膏上也仅可表示该商品的原料 中含有田七的成分,按我国商标法第11条“禁止注册直接表示商品质量、主要材料、总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标记、应当依法驳回其注册申请”,但本案中的商标与一般的描述性标记又有所不同,申请商标田七采用具有一 定独创性的书法字体,从而增强了申请商标的显著性,申请人又提交了有关使用宣传证据,可以证明申请商标在实际使用中已经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能够起到区别商品来源的作用,因此,在某种标记已经实际上发挥商标作用的情形下,若继续决绝给予其注册商标的保护,可能使相关公众的利益受损,正因为如此,各国均认为,经过经营者的使用行为,可以使该商标除了原有含义之外,在消费者心理出现“第二定义”即该标记能够起到商标应有的功能,因此,商标评审委员会准予其初步审定是符合法律规定的。2010年11月9日
案例:甲出版社出版发行一张MP3音乐光盘《同一首歌MP3100首》使用了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70位会员54首音乐作品,但都没有向这些作者支付使用费,因此,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以侵犯音乐著作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甲出版社认为MP3 是一种新型的方式,法律是空白,另一个原 因著作权协会不是作者。问:原告是否能就MP3音乐光盘主张著作权侵权?被告“我国法律规定尚没有关于出版发行MP3光盘方面的禁止性观念”主张是否对抗著作权侵权?作品与载体有何关系?
答:著作权是指文字、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对其所创作的作品享有的权利。作品与载体的关系问题,即是作品本身的财产权利(著作权)与作品载体的财产权的区分问题。MP3光盘上存在至少两种权利。一种是光盘占有人对光盘所有的所有权,另一种权利是著作权人对光盘中收录的作品的权利。作品可以不依赖有有形介质而存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发明不断出现,不断为作品带来新型的再现形式,作品的再现形式不影响作者著作权的享有,而作品载体的所有权人获得载体所有权时不能自动获得享有作品内容的权利。在两者发生冲突时,著作权是优先于所有权的,并且对所有权的行使进行 限制。被告以载体的变化作为对著作权侵权的抗辩,法院不予支持。
案例:5岁甲某用初级朴拙的手法画了一幅水彩画,张贴在自己的房间里,后乙某用该水彩画用于水彩笔的 包装封面。甲父要求乙支付著作权使用费,乙则认为,甲仅5岁,没有受过任何美术训练,所作水彩画仅是随意涂鸦,并不能保持创作的连续性,因此该水彩画根本不构成作品。
答:5岁甲的水彩画构成作品。作品构成三要素进行简析,该水彩画属于文学艺术领域,表现了甲作画时的思想感情,就独创性而言,其是独立创作,并未抄袭他人,因此构成著作权法保护作品。虽然甲由于没有受到专业训练且年龄很小,画风较为简单,幼稚,但独创性并不要求作品的质量很高,只要是独立创作未抄袭他人即符合要求。
案例:我国著名画家张大千。动辄以临摹画制赝品捉弄收藏家,其赝品之逼真,令人匪夷所思,是否构成作品?
答:张大千的临摹画不构成作品。精确临摹的作品无法作为著作权的作品进行保 护。美术作品的独创性是以线条色彩等方式表现的。
论知识产权法的立法目的和国际战略学习知识产权法这一门法律学科首先是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是知识产权法性质和地位。目前国内法学理论界、司法界均承认知识产权为民事权利,同时......
121609010017 王佳鑫 机械工程课程作业一、简答题1.抄袭与引用的区别? 答:引用与抄袭同样都是一种写作手段,但其性质却迥然不同。前者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后者则属于违......
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知识产权知识产权(IntellectualProperty),或称智慧财产权(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IPR)指权利人对其所拥有的知识资本所享有的专有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
科技局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有效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按照《自治区......
《企业专利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出台 为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