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教材分析_教科版科学课教材分析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教材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科版科学课教材分析”。
第5课 蚂 蚁
教学重点:了解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
教学难点:想办法解决观察过程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
教科书安排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蚂蚁的生活环境;第二个活动是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并画一画蚂蚁的身体;第三个活动是交流发现,进一步观察蚂蚁。
蚂蚁的观察,并不像蜗牛和蚯蚓那么简单,蚂蚁的爬行速度比较快,个体又小,怎样观察蚂蚁的身体,学生们遇到了新的困难。教科书安排了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室外观察蚂蚁,另一种方法是在室内观察蚂蚁。怎样在室外观察蚂蚁?教科书提供的方法是用面包屑和白糖作为诱饵,把蚂蚁从窝中引来,在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中,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的身体。如果找不到蚂蚁的窝,也可以把食物放在寻找食物的蚂蚁面前,然后跟着这些蚂蚁的爬行路线找到蚂蚁窝,再在窝边放些食物,引出一批蚂蚁进行观察。
因为我们观察的主要目标是生命体的特征,因此在观察蚂蚁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不仅仅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还要观察蚂蚁的生活,如怎样合作搬运食物、怎样交流信息、怎样排队行进、怎样寻找食物、遇到食物时怎样反应等,这些有趣的现象肯定会吸引学生的目光,这些活动,也是蚂蚁的特征,从而建立起生命体的概念。
在室外不容易观察蚂蚁,可以在课堂上观察蚂蚁。首先要解决观察蚂蚁时的问题:蚂蚁体型小,会到处乱爬。所以,教科书提出要怎么解决观察蚂蚁时遇到的难题这个问题。
找一个好一点的玻璃瓶或者专门设计一个观察蚂蚁的器皿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思路;另一种是解决当蚂蚁从瓶中放出来,不让它到处乱爬。顺着第二种思路就是要解决“用什么东西把乱爬的蚂蚁围起来”。对此书上提供一种方案:在一个浅水盆子里装一点水,水中央放一个瓶盖,让蚂蚁在上面爬,限值了蚂蚁的活动范围。这不是唯一的方法,鼓励学生想出各种各样的观察方法。
二、教科书只提了“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一个问题,观察的内容、顺序、方法、重点等都得学生自己思考、选择。所以,应把蚂蚁的观察描述视作已有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的活动。同时,教科书提出用画图的方法准确描述蚂蚁的身体。这里只要求学生能画出头、胸、腹,腹部长三对足,头上长一对触角即可。
教科书对观察完毕的蚂蚁做了特别交代:观察结束后,请把蚂蚁送回它们的家。而不是随便放掉完事。让学生能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同时,送蚂蚁回家的活动还能引起新的观察研究活动,如:蚂蚁的家在哪里,也是教学所期望发生的研究活动。
教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观察蚂蚁,发现更多关于蚂蚁的有趣事情,如蚂蚁的信息交流,探寻蚂蚁的更多的秘密,促进学生课外探索的兴趣。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 四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是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梳理(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上)第一部分 整体教材一、教材整体分析及教材特点 教材整体分析:本册教材是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开始,也是引领学生走进......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蚂蚁》教学设计毕家0小学 王利江设计理念:在认识蚂蚁的身体结构时,考虑到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需要更有耐心,有更认真的态度,到野外去观察容易使活动粗放,影响到......
《蚂蚁》教学设计胡志萍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出蚂蚁的身体特点。2、尝试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培养学生关注、亲近小动物的思想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