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状况及问题探讨_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状况及问题探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状况及问题探讨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长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支新型的劳动队伍,并且现已成长为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然而进入新世纪,新生代农民工在其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民工荒”“民工潮”时而出现。笔者依据全国总工会、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公安部、国家统计局、中国劳动力市场网等权威机构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调查数据,就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作出分析,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对策
2010年两会以后,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任健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是指以80、90后为代表的年龄在16~25岁之间的新一代农民工。他们在1.5亿外出的农民工中占了很大比重,而目前他们的就业现状很不理想,出现了许多问题,关注他们刻不容缓。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分析
(一)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和个人综合素质相对老一辈农民工有所提高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逐步增加,尤其针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无论是在资金上,还是政策方面国家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大大提高了我国农村人口的教育水平,尤其是新生代的农村子女。根据去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高中以上教育的在25~30岁的占26%,21~25岁的达到31.1%,高出农民工总体水平的7.6个百分点,相比2008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的外出务工的人群中仅有10%的比例要高很多。并且,具统计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过职业培训的高达36.9%高出老一辈农民工14个百分点。由此可知,新生代农民工在教育水平和个人素质上都远远强于老一辈农民工。
(二)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就业的目的已包含到许多精神层面
在老一辈农民工眼里“挣钱、取妻、养娃”是他们外出务工的根本目的,当目的达到后就回到乡里享受天伦之乐,而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目的已不再限于此,他们更多的为了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标。而根据调查,现在的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就业的目的已不仅仅是挣钱了,有高达71.4%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目的是:追求梦想,学习技术,锻炼自己”。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的朝气与活力,这也是他们时代性的体现。
(三)新生代农民工在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
维权意识淡薄,没有树立起正确积极的法制观是体现在老一辈农民工身上的不足之处,而随着教育的普及化后,新生代农民工在法律和维权的意识上相对老一辈农民工有了很大的提高。根据国务院政策研究室2006年《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的数据显示,2004年农民工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分别是33.3%和21.7%,而国家统计局2009年的数据显示,农民工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为39.1%和25.5%,相对2004年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各增加了5.8和2.6个百分点,这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在个人素质与就业意识上相对于老一辈农民工有了很大改变。
(四)新生代农民工的维权意识有所增强,由消极维权到积极维权
根据一项调查,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新生代农民工忍气吞声或害怕因投诉被报复而不向有关部门投诉的只有6.5%,相对老一辈农民工减少了一半;而采取投诉时,以集体方式进行的,新生代农民工为45.5%,高出老一辈农民工17.6个百分点。数据对比可看出,新生代农民工的维权意识有所增强,对平等权、就业权、劳动和社会保障权以及话语表达权都有更高的期待。
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所面临的问题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和个人文化素质不高,工作后劲不足
近年来,虽然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的受教育程度及个人素质都相对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和个人素远远滞后于城市劳动力市场需求,这也是阻碍其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的关键性问题。据中国劳动力市场网的信息显示,2009年城市劳动力市场对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需求占总需求的60.2%,然而据当前已有的调查数据综合判断,当前只有三层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同时,城市劳动力市场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受过专门教育的劳动力,而这部分占总需求的56.6%,而新生代农民工中这部分人只有20%左右。由数据可知,随着知识技能逐渐代替简单体力劳动,按新生代农民工目前的技能水平来看,仅有大约30%的人能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所以,对于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仍是一项关键性任务。
(二)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劳动权益受损问题突出
尽管相对过去而言,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拖欠工资的现象少了许多,新生代农民工的地位也提高了不少。但从总体上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环境仍相当恶劣,拖欠工资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他们也经常受到歧视,人格上经常受到伤害。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广东新生代农民工遭遇工资拖欠的人所占比例为7.1%;人均拖欠工资1538.8元,大约相当于人均1.5个月的工资。另据一项调查显示,60%的农业流动人口就业于工作条件差、职业病发生率高的低薪、高危行业。调查还显示,当新生代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时,仅有60%的用人单位为其支附医疗费,而服务业只有47.3%的用人单位做到。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社会保障得不到有效保证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价涨幅过大,在很大程度上已超出了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承受力,使得大多数新生代无法安家于城市,这无疑对他们在城市长期稳定的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阻碍。据公安部2007年的调查,按照自身收入水平有74.1%的农民工愿意承受的房价在三千元以内,三千到四千之间的只有19%的农民工愿意承受,仅有6.9%的农民工愿意承受四千元以上的房价。然而,据数据显示,目前房价在三千元以内的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县市及以下地区,而非农民工大量涌入的东部沿海城市。据调查,当前东莞市的房已接近六千元每平方米,大多数建制镇的均价也在五千元以上。由数据对比可知,即使农民工的工资增长速度与房价增长速度相同,能在东部城市购房,并长期稳定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不超过8%。
(四)新生代农民工的子女教育等基本权益难以满足
据中国流动人口监测报告显示,2009年农村流动人口子女中,70.2%随父母一起到务工城市,仅有29.8%留在农村。但是,由于受到户籍制的制约,他们的子女在务工城市入学十分困难。据教育部2008年发布的消息,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北京为63%,上海为49%,广州仅为34.6%,并且在许多大城市的公办学校还存在收取借读费和赞助费等现象。数据和事例表明目前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仍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长期稳定就业的重要因素。
(五)心理问题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上日显突出
经济的发展,时代的更新,各方面压力的汇集,使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的心理问题逐渐已变得不可忽视,对社会秩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据《法制日报》记者从 宁夏回族自治区调查得知,目前,宁夏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其原因多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不稳定,归属迷茫,产生了“边缘心理”;据全国总工会调查可知,新生代农民工自杀率高于万分之三(平均自杀率),其原因归结为“压抑”;再就是据《半月谈》杂志报道,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率程上升趋势,其原因多是由于进入城市产生心理失衡,从而导致犯罪。由此可见,能否有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他们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和社会和谐的关键因素。
三、对策与建议
能否在务工城市长期稳定的就业、生活,已成为新生代农民工能否很好更好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当前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新生代农民工长期稳定的在务工城市就业已成为一大问题,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力争尽快取得新进展。
(一)加大职业教育、培训投入,全面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综合素质
学习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大国,农村人口占到三分之二以上,所以,我国教育是否发展关键是看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是否提高。据统计,我国80%农村人口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与职业培训。所以,他们在就业方面往往竞争力不足,很难找到一份工作,即使找到了,也是工作条件很差、工资很低、很累的工作。而他们并非不想接受更高的教育,很多情况是由于学费太贵,难以支附而选择提前就业的。所以,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学生中高等教育的补助,这不仅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长期稳定就业,同时也是将我国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大国的重要举措。
(二)保障物价水平,给新生代农民工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房价、药价是目前民生问题突出的重要因素,是否控制好房价、药价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社会的稳定以及国家的发展。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他们绝大多数的收入却远低于国家的社会平均公资,所以,在他们这个群体中民生问题尤为重要,也尤为突出。如今80、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在日益增加,而他们又被目前昂贵的房价和药价所困扰,生活压力十分大。因此,严格控制房、药格将有给新生代农民工创造一个宽松的就业与生活环境,有利于他们长期稳定的就业。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法律后盾,创造出一个和谐、正义的法制社会,有利于我国法制国家的形成。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国家完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国原则,严厉打击损害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为,这不仅能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同时也是净化社会空气、维护法律尊严的必要举措。二是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以法律作为人民的后盾和保障,将大大减少人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妥协思想,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树立起法律信念,使新生代农民工由消极被动维权到积极主动维权。所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给新生代农民工坚实的法律保障,有利于他们长期稳定的就业。
(四)完善户籍制度,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据目前各项调查数据可发现,目前我国的户籍制已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其子女的入学)的很大程度上给新生代农民工带来了许多不便,给其长期稳定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完善目前的户籍制将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很多方面都受益,如社会保障的满足、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心态上的平衡与满足等等;对国家也是意义重大,如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城乡二元结构的打破、增进城市化进程、缩小城市与农村差距,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迈进。所以,可见完善目前的户籍制将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长期稳定的就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举措。
(五)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使他们及时调整心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和适应城市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对于进城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我们更应该予以他们心理帮助,使他们近快适应城市生活,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在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和生活的密集区设立更多的心理咨询所,及时观察他们的心理动向,定期免费的予以他们心里查询,法相问题及时疏导解决;其次,对正在读书学习的农村学子做好心理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已逐渐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并将取代第一代农民工,随之而来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各种问题日益突出,然而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保障是解决一切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关键,由此可见,能否确保新生代农民工长期稳定就业已成为解决当前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朱启臻.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张艳玲,李鹏.农民工失业调查[J] 财经.2009(10)[3].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 [4].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5].腾讯网.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报告.2010年06月21日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状况调查班级:1 学号:姓名: 时间:2012年9月6日 为深入了解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和生存状况,笔者在新疆对来自甘肃、四川、安徽、河南等地的农闲流动农......
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叶勇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10物51班 10225009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加快,农民工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进入城市,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生代......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状况调查报告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时间: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为深入了解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和生存状况,我们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区......
新生代农民工特点: (一)成长环境得天独厚。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上生活条件优越,经受挫折较少,心智不太成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思想起伏较......
积极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大力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我市是人力资源大市,全市总人口610万,农业人口500多万,全市外出务工人员130多万人,其中“80后”、“90后”即新生代农民工占外出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