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名校月考作文选16_名校之约月考试卷答案
届名校月考作文选16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名校之约月考试卷答案”。
2018届名校月考作文选16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市民小刘悄悄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屏蔽了父母,“其实只是不想让父母看到自己发的朋友圈而已。”小刘坦言,自从父母半年前加入自己朋友圈之后,就开始“极度关注”她的一举一动,“有些小情绪发着好玩,却被他们当了真,不断询问、劝说,让我哭笑不得。”
你的微信朋友圈是否对父母无权限开放?你是否愿意父母从朋友圈关注你的一举一动?当我们在朋友圈里屏蔽父母时。我们屏蔽的究竟是什么?
也许是不想父母因为风吹草动就紧张兮兮,也许是不想父母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唠唠叨叨。也许,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吧。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请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解析】
立意参考:材料的主要事件是“小刘悄悄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屏蔽了父母”,给出的任务是“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可以审出要讨论“朋友圈该不该屏蔽父母”的问题。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立意:
一、朋友圈应该屏蔽父母。
1.从孩子的角度立意:朋友圈有私密性;孩子渴望自由,渴望独立,避开父母,减少矛盾;只依靠朋友圈与父母交流,并不能使双方感情升温;部分屏蔽是最佳选择等;
2.从父母的角度可以立意:父母应尊重孩子,不要以爱的名义监督管控孩子;关心适度;过度的关心说教,让子女反感;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代沟,会引发亲子误会,更不利于双方交流。
二、朋友圈不该屏蔽父母。
1.从孩子的角度立意: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担心,试着换个方式交流,关心父母,搭建好与父母交流的桥梁; 2.从父母角度立意,父母想通过朋友圈了解孩子的生活、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建立家庭微信群,来加强沟通等。
三、朋友圈屏蔽父母折射出的社会问题 1.孩子们报喜不报忧的心理 2.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 3.朋友圈里内容参差不齐等 点睛:朋友圈该不该屏蔽父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如何沟通,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当这种交流遇上了朋友圈,就会发生更多的无法预知、无法想象、相似但又不同的情况,现在的高中生新潮前卫、自尊敏感、个性张扬、兴趣广泛,对于这个话题一定有许多自己的看法。此次作文沿用任务驱动型作文模式,选材贴近学生生活,让所有考生都有话说。
父母:只想多一条途径了解孩子
“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女儿不怎么发朋友圈了?”昨日,市民黄女士不时掏出手机刷刷朋友圈,试图了解一下女儿陈玲的日常生活,却发现朋友圈依然没女儿发的消息。
黄女士说,因为她和丈夫工作忙,女儿从小就很懂事独立。去年大学毕业后,女儿在工作单位附近买了一套小户型。此后,她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给她打电话,她也总在忙。为了更好地跟女儿沟通,黄女士和丈夫特意加了女儿的微信,希望通过女儿的朋友圈动向了解她的生活、工作情况。但她发现,春节过后,女儿的微信朋友圈就基本处于零更新状态。
“是不是节后上班太忙太累,或是心情不好,不愿发朋友圈?”黄女士打电话询问女儿。没想到,女儿在电话中向她“坦白”:“感觉你们总想管我,我就把你和爸爸屏蔽了。”听了女儿的话,黄女士说:“有点伤心,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难道我关注女儿的微信朋友圈错了吗?”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和黄女士一样,不少被子女屏蔽在朋友圈外的父母,其实只是希望通过微信这个眼下热门的途径,去了解孩子生活,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好不容易才学会用微信,却被孩子拉黑了,这算是什么事?”市民李先生无奈地感叹。
孩子:不想让父母有不必要的担心
昨日,记者在长沙河西某大学随机采访了10位90后大学生,其中半数受访者反映有被父母微博、微信“监控”的感觉。
多位受访者称,他们一方面感激父母的关心,但又觉得“本能上不喜欢”,“就像多了双眼睛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你。”“长辈们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不一样,不想他们有不必要的担心。”于是,他们在对待父母微信的方式上选择了“加好友”,但“会在朋友圈中拉黑、屏蔽”。
大二女生小胡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妈妈突然说要加她微信。她想拒绝,但又不好拒绝,于是就又开了一个微信账号,让妈妈加那个号,自己只用那个号发一些无关痛痒的图片和“心情”。
不过,也有受访者表示,看到年迈的父母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中点赞,会觉得特别温暖,有时还会专门转发一些父母感兴趣的信息给他们看。
专家建议:理解尊重对方改变沟通方式
“随着微信的普及,父母被子女屏蔽在朋友圈外的现象也越来越多。”长沙市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刘立京说,虽然并非所有的父母被子女隔绝在朋友圈外,但这一现象也逐渐凸显微信时代亲子关系应该如何更好地沟通和处理的新家庭问题。
刘立京说,应该看到,被子女屏蔽的父母,其一贯的家庭教育方式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当孩子只是简单地希望通过微信晒晒自己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时,因为对父母的不信任和缺乏共鸣,他们往往会选择不让父母看到这些。”
“被屏蔽的父母伤心之余,更应该自我反省反思,想想自己与子女沟通上是否一直存在信任危机?平时是否喜欢强加自己的意愿、喜好给孩子?”刘立京建议,为人父母,要能够理解,子女所发的朋友圈,一方面是有感所发,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孩子特有的一种释放自我、释放压力的方式。父母不要针对子女的一些临时所感大肆批评指正,要懂得从子女的角度考虑问题,主动用更科学、更合理以及孩子更能接纳的方式进行沟通。
刘立京同时建议,子女也要更多理解、尊重父母,日常可以多通过电话、回家探望等方式,和爸妈好好聊聊天,消弭隔阂,消解心结,为和睦的家庭关系作出自己的努力。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有一个顾客经常到一个早点铺买鸡蛋灌饼,有一天他看见早点铺主人把没有洗的整颗生菜掰碎作食材,从此再不光顾这个早点铺了。
②一些大型活动,常要请摄影师拍照,不同的摄影师抓取角度和呈现效果的功力往往有天壤之别。有很多摄影师不愿动脑子,抓拍的都是狰狞的表情和尴尬的角度,光线和姿态更是毫无美感,并且对所有的反馈和建议都准备了“技术不允许”或“空间有限制”的托词。的你对上述两则材料有什么看法?请综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和含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精益求精才会有成就
做好每件小事,做到精益求精。正如俗话说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小事上做好来,你就会获得自己的成功,获得你自己的成功。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到要在全社会培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即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精益求精,为自己,勇闯一分天地。在做一件事,都要把它做好来,这是对自己的负责任。就像那位获得成功的苏姗女士一样,尽管她出身音乐世家,但她选择了现在的工作,她没有放弃,而是选择努力做好,显然她成功了。这是她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倘若现有的工作,不合自己心水然后贸然放弃了,这是一种悲哀。所以对自己现有的工作应把它做好来,并且精益求精,你将会获得成功,你将拥有自己的天地。精益求精。为别人,献上一份贡献。在自己拥有工艺专长的方面。体现“工匠精神”。一个人把自己的专长发挥出来,就像工匠要求自己对自己的产品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这种“工匠精神”在当今社会上在慢慢消失,随着城业化的进程加快,人们越来越讲究一个快字,快节奏,快生活„„那些工艺上讲究精雕细琢的工艺品,逐渐被机器生产所取代;那些精益求精的作品逐渐被无良商家给利用,质量越来越假。这是一个混乱的,又快节奏的社会,我们应当醒悟过来,应当热爱自己的工作,做好它,精益求精,体现工匠精神。
“两弹元勋”——邓稼先,他为祖国的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他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如何培育这种精神,那就是从小事做起,不放弃,就算是小事也别敷衍了事,要做到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在学习方面也很要做到,遇到自己不会的题目,别那么快想着放弃,要坚持找出正确答案,然后再精益求精,这不仅是一种工匠精神吗?
不放弃,精益求精,体现“工匠精神”。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所讲述的内容可以看作是两个小故事,这两个小故事都有前因后果,考生在分析的时候要善于抓住材料中隐藏的因和果,然后可由因求果,或由果溯因,这样写出的作文基本上符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材料一:一个顾客发现早点铺主人把没有洗的整颗生莱掰碎作食材,从此再不光顾这个早点铺了。材料二:一些摄影师不愿动脑子,抓拍的角度、光线和姿态毫无美感,并且对所有的反馈和建议都准备托词,从此再无人邀请他们了。两则材料要综合起来思考,早点铺的主人觉得不管洗不洗菜,灌饼的价格都是一样的,多余的劳动无法为他带来更多的收入,当然要轻松一些。偷懒的摄影师觉得,不管拍成什么样,最终都会得到报酬,当然是省点力气随便拍拍最划算了。但是,他们没想到后果,这样做顾客会不来光顾早点铺,摄影师会失去被请的机会,更不要说成就事业。于是,可这样立意:①一时的偷懒,会一生受害;②精益求精,干任何事都会有成就;③宽容自己的过失,会丧失自己的事业;④怀着改善和提升的信念孜孜以求的人,才会有成功的人生;等等。
2018届名校月考作文选5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湖北省荆州中学第五次双周练) 一生只做一件事?太无聊了!跟你有同样感慨的人大概不在少数,从“斜杠青年”近些年来的大......
2018届名校月考作文选24 31.阅读下面材料作文写一篇文章。中华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留下浩如辰星的文物宝藏:司母戊方鼎、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兵马俑、长信宫灯、唐三彩骆......
2018届名校月考作文选13-18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3年《人民日报》以一篇评论《莫让青春染暮气》表达了对当代青年人“早衰”的担忧,批评年轻人“先是怀旧”,“......
2018年名校月考作文选2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媒体中心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本次发布的十大流行语为:十九大,新时代,共享......
2010届高考备用范文(309310专用)姓名1、重庆市2010年1月联考收藏在夕阳落下以前,在你离开我以前,手中握着的水杯,早已充满馨香。-—题记您总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直到永远地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