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_地质学基础重点
地质学基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地质学基础重点”。
地质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2.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在一定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下相对稳定的自然元素单质或化合物。
3.风化作用——岩石和矿物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环境中,受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发生体积破坏和化学成分变化的过程。风化作用受气候、岩石成分、结构构造、植被、地形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4.承压水——处于地下水面以下,储存于任意两个弱透水层之间的具有承压性质的饱和水。5.间冰期——介于两次冰期之间的气候较为温暖的地质时期。
6.背斜——是一种褶皱构造,岩层向上突出的弯曲,核部地层较老,两翼地层较年轻的褶皱。7.化石——是指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8.变质作用——当岩石形成以后由于环境温度和压力等条件的改变,在不发生整体熔融和溶解的固态前提下,矿物成分和岩石的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称为变质作用。
9.解理——矿物晶体在外力作用下严格沿着一定结晶方向破裂,并且能裂出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这些平面称为解理面。
10.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
11.软流圈——指地壳岩石圈以下至上地幔上部的圈层(地表以下70—100公里至地下1000公里之间)。地震波的波速在这里明显下降,又称低速带。据推测,这里温度约1300℃左右,压力有3万个大气压,已接近岩石的熔点,因此形成了超铁镁物质的塑性体,在压力的长期作用下,以半粘性状态缓慢流动,故称软流圈。
12.冰碛物——由冰川直接沉积,是未经其他外力特别是未经冰融水明显改造的沉积物。
13.海进——在相对短的地史时期内,由于海面上升或陆地下降,造成海水面积扩大,陆地面积缩小,海岸线向陆地内部推进的地质现象,也称海侵。
14.荒漠化——由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或两者共同作用所引起的荒漠环境向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延伸或侵入的过程。
15.侵蚀基准面——具有某一特定高程,控制某一河段或全河的纵向侵蚀过程的水平面。河流下切到该水平面以后将逐渐失去侵蚀能力,不能下切到该平面以下。
16.重力异常——由于地面起伏和地球物质密度不均匀以及结构差异等原因使实测重力值与理论值不符的现象称为重力异常。
17.潮汐——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或涨落现象。
18.成岩作用——是指沉积物沉积后至岩石固结,在深埋环境下直到变质作用之前发生的物理、化学的变化,以及埋藏后岩石又被抬升至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环境中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化学变化。直到固结为岩石以前所发生的一切物理的和化学的(或生物)变化过程。
19.沼泽——是指地表过湿或有薄层常年或季节性积水,土壤水分几达饱和,生长有喜湿性和喜水性沼生植物的地段。
20.节理——破裂面两侧岩块沿破裂面无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
二.填空题
1.地球外部圈层分为 大气圈、水圈 和 生物圈。
2.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重要的大冰期,分别是:震旦纪冰期、石炭纪~二叠纪冰期、第四纪冰期。
3.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气候、岩石成分、岩石结构构造 等。
4.根据板块边界,可将全球板块划分为六大板块: 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5.中心式喷发按照喷发的激烈程度又可分为: 宁静式、爆烈式 和 中间过渡式 三种。6.海水的运动形式主要有 海浪、潮汐、洋流 和 浊流 等。
7.沉积岩按成因及结构可以分为 陆源碎屑岩、粘土岩、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其它内源岩。
8.海底表面形态分为:
大陆边缘、洋盆、洋脊。
9.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 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为 莫霍面。10.按湖泊与径流的关系,湖泊可以分为: 外流湖、内陆湖、。
11.根据重力地质作用的力学性质、作用过程及运动特点将其划分为 崩塌作用、潜移作用、滑动作用 和 流动作用 四种类型。
12.风化壳具有垂直分带性,自下而上,大致可以分为 基岩、残积层、粘土层、红土层。
13.我国有三大主要成煤时期,它们分别是: 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
14.成岩作用主要包括 压固作用、脱水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 四种方式。15.地层与侵入体之间的接触关系可以分为: 侵入接触、沉积接触。
16.断层按两盘相对位移方向,可以分为 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 三种类型。
三.单项选择
1.下列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D)。
A.滑石 B.方解石 C.长石 D.石英 2.沉积岩中最特征、最基本的沉积构造是(A)。
A.层理 B.层面 C.结核 D.化石 3.滑坡属于重力地质作用中的(C)。
A.崩塌作用 B.潜移作用 C.滑动作用 D.流动作用
4.由于昼夜、季节温差变化,岩石反复遭受膨胀和收缩发生的风化作用是(A)。
A.剥离作用 B.潮解作用 C.卸载作用 D.冰劈作用 5.在岩浆岩的分类中,玄武岩属于(B)。
A.超基性岩 B.基性岩 C.中性岩 D.酸性岩 6.寒武纪是(A)。
A.早古生代的第一个纪 B.晚古生代的第一个纪 C.元古代的第一个纪 D.中生代的第一个纪 7.冲积物的特征不包括(D)。
A.良好的分选性 B.较高的磨圆度 C.清晰地层理 D.较差的磨圆度
8.当上下两套地层之间发育一古风化壳,且下面一套地层褶皱变形强烈,上面一套地层无变形,这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应是(A)。
A.角度不整合 B.假整合 C.整合 D.平行不整合9.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地球以外的能量称为外能;二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称为内能,下列选项中属于内能的是(D)。
A.太阳辐射能
B.日月引力能 C.生物能 D.结晶能与化学能
10.(B)是地面以下第一个区域性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
A.包气带水
B.潜水 C.承压水 D.毛细水 11.按照解理发育的程度,石英属于(D)。
A.极完全解理 B.完全解理 C.不完全解理 D.极不完全解理 12.T1所表示的年代地层单位为(D)。
A.晚三叠世 B.早二叠世 C.晚二叠世 D.早三叠世
13.在下列由河流沉积物形成的地貌形态中,较易形成河流冲积物二元结构的是(C)。A.边滩 B.心滩 C.河漫滩 D.三角洲 14.羊背石是下列哪种地质作用产物(D)。
A.风化作用 B.河流侧蚀作用 C.海水的剥蚀作用 D.冰川刨蚀作用 15.岩层的产状一般记录为(C)。
A.倾向∠走向 B.走向∠倾角 C.倾向∠倾角 D.倾角∠倾向 16.形成大理岩的常见变质作用类型是(C)。
A.动力变质作用 B.混合岩化作用 C.接触变质作用 D.区域变质作用
五.简答题
1.简述风积物的特点。
答:风成沙的分选性较好,沙粒均匀,圆度和球度较高,表面常有一些相互撞击而形成的麻坑,常堆积成沙丘和沙垅等地形,沙层常形成高角度的斜交层理,厚度从数米到近百米。风积物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分布最广、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沉积物。
2.简述风化作用的基本类型。
答;风化作用的基本类型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三种。3.在野外条件下,如何识别断层?
答:1)断层面和断层带上的标志。断层面和断层带是断层存在的直接证据,可通过断层面(带)上遗留的断层擦痕、断层滑面(镜面)、阶步、断层构造岩、构造透镜体等痕迹来判别断层的存在和确定断层的性质。
2)岩层上的标志。断层活动常常导致岩错断、造成岩层的不连续、重复或缺失、加厚或变薄、岩层产状的变化等。因此,可通过这些现象来判别断层的存在和确定断层的性质。
3)断层两侧伴生的构造标志。如断层伴生的褶皱、节理等构造,亦可作为断层存在的证据,并可以此判别断层的力学性质和两盘的移动方向。
4)其它间接标志。由于断层活动改变了近地表岩层的状况,从而影响了断层所在区域的地貌、水文、植被等自然条件,因此可利用这些特征间接判断断层的存在。如断层崖和断层三角面、山脉的错开或中断、断层谷、断陷湖、断层泉、火山分布和植被分带等均是类别断层存在的间接证据。
4.变质岩的主要显著特征是什么?特有矿物是?
答:变质岩最主要的特征是:1)岩石重结晶明显;2)岩石具有特定的结构构造。
变质岩特有的矿物有:石榴子石、蓝闪石、绢云母、绿泥石、红柱石、阳起石、透闪石、滑石、硅灰石、蛇纹石、石墨等。
六.论述题
1.试述节理的分类和研究节理的意义。
答:节理的分类:
1)按节理的成因:节理可分为非构造节理(主要是指岩石在成岩的过程中形成的原生节理)和构造结理(指在构造运动作用的影响下形成于岩石中的节理)。
2)按节理与其所在岩层或其它构造的几何关系:(1)按其与所在岩层的产状关系,节理可分为走向节理、倾向节理和斜向节理;(2)按节理的走向与所在褶曲枢纽的关系,节理可分为纵节理、横节理和斜节理。
3)按节理的力学成因:节理可分为张节理和剪节理。研究节理的意义:
研究节理的类型、成因和分布规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首先,研究节理的分布、性质和组合情况,有助于推断区域性应力场的特点和各种应力的分布规律以及与各种构造的相互关系。其次,研究节理有很大实际意义。有些节理,主要是张节理常提供岩浆活动侵入的通道,并控制矿体的形成和分布;富含张节理的岩石,对于地下水的运动和富集有密切关系,有时构成地下水的含水层。此外,节理的发育程度、分布规律、空间产出状态、力学性质、闭合程度等严格控制了岩体的结构、力学性质和岩石质量等级,不但是影响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而且对区域地貌的发育、形态等有深刻的影响。2.试述滨海的环境分带及沉积特征。
答:滨海区环境为发育于低潮线和高潮线之间的及其临近地带的狭长滨海区,以潮汐作用和波浪作用占主要地位。可以分为潮上带(高潮面以上)、潮间带(高潮面与低潮面之间)和潮下带(低潮面以下)三个带。滨海环境下的沉积机理及沉积物的特征十分复杂,在陆源碎屑供应较多的情况下,沉积物以碎屑物如砾石、砂等为主,由于海水时进时退,波浪作用强且反复进行,所以磨圆度和分选性好,常具有交错层、波痕、干裂等,多含破碎的海生动物贝壳。当有适量陆源碎屑供应时,在滨海区常形成大体与海岸平行的倾斜非常平缓的地区——潮坪。在此地区,一方面陆源物质从陆向海运移,另一方面浅海及潮下物质从海向陆运移,形成的复杂的沉积分异方式。总的来说,在潮上带,主要沉积以泥质为主的细粒为物质;在潮间带,则以泥沙混合物沉积为主;在潮下带,则以砂质沉积为主。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基地班《地质地貌学》期中试卷(1)地质学基础一.选择题(在正确答案号码上画上√)10分1.花岗岩属于--------- (1)中性浅成侵入岩;(2)、酸性深成侵入岩;(3)、基性深成侵......
《 地 质 学 基 础 》 思 考 与习题 集绪 论重要术语地质学、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 复习思考题: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重点何在? 2.地质学研究的内容有......
2016年 园林专业《地质学基础》复习提纲(有▲符号为要求园林专业重点章及内容)绪论一、名词解释▲地质作用;地质营力二、选择/填空内力地质作用的类型;外力地质作用的类型;地质......
《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1新构造运动:2风化壳:3莫霍面:4标准化石:5岩石圈:6.矿物:7.向斜:8.转换断层:9角度不整合:10断层:11磨拉石建造: 12背斜:13沉积相:14矿物:15倒转褶皱:第 1 页共 3 页......
《地质学基础》论述题1、阐述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证据和主要的思想理论。(14分)2、阐述板块构造学说的诞生过程和主要思想理论及其主要贡献。(14分)3、试述如何识别沉积岩和火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