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_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附件2:
2012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补助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
2012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小农水专项资金)项目包括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以下简称重点县建设)和专项工程建设两部分内容。立项要求如下:
一、总体原则
认真贯彻落实2011年、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继续大幅度增加小农水专项资金规模,新增一批重点县,实现重点县建设基本覆盖农业大县;以“三北”地区为重点,突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支持东北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统筹整合资金推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继续支持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建设,支持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启动农村河塘清淤整治试点;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小农水设施运行管护长效机制。巩固以重点县建设为平台整合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成效,认真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政策,强化省级统筹;加强项目管理,狠抓工程质量,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水平,确保如期实现重点县建设目标。
二、建设范围与内容
(一)建设范围
1.小型水源工程:包括塘坝(容积小于10万m)、引水堰闸(流量小于1m/s)、小型灌溉泵站(装机容量小于75千瓦)、灌溉机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容积小于500m)等;
2.灌溉渠系工程:包括大中型灌区的末级渠系(流量小于1m/s)及配套建筑物、田间输水管道等;
3.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包括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 4.排水工程:包括小型排水泵站(装机容量小于75千瓦)、控制面积3万亩以下的排水沟道及配套建筑物等;
5.农村河塘清淤整治工程:包括承担灌溉、排涝功能,流域控制面积在50 km以下的农村河道的清淤整治(只适用于实施农村河塘清淤整治试点的县),以及10万m以下塘坝的清淤整治;
6.配套工程:包括必要的机耕道路、生产桥等(只适用于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的重点县,配套工程的投入规模控制在项目总投入的5%以内);
7.牧区高效节水灌溉饲草料地工程(只适用于实施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建设试点的重点县);
8.5万亩以下灌区的骨干渠系及配套建筑物,灌溉实验站建设等暂不纳入2012年中央财政小农水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具体建设范围,省级财政、水利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农业部直属垦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超过上述范围的前提下自行确定。
333
(二)建设内容与重点
1.重点县建设。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新增400个县,作为第四批小农水重点县。重点县建设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其中:北方平原地区重点县建设以发展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为主,推动井灌区全部实现管道化灌溉;山丘区重点县以发展“五小水利”工程,配合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以及珠江流域等水稻主产区重点县,结合渠系工程配套改造,大力推广“控制灌溉”技术;牧区重点县以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饲草料地为主。继续在第四批重点县中选择部分县,以重点县建设为平台,实施高效节水灌溉试点、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建设试点(具体要求分别见附件1、2、3)。
2.专项工程建设。2012年专项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农村河塘清淤整治试点、高效节水灌溉专项工程建设、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四部分。
安排部分开展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或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且成效显著的县,继续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支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或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承接项目建设管理,完善“民办公助”机制,探索建立小农水设施运行管护长效机制建设(具体要求见附件4)。
以县为单元,开展农村河塘清淤整治试点。支持河网地区流域控制面积在50 km以下的、具有灌溉排涝功能的农村河道以及
2塘坝的清淤整治,加强与已改造的水源、渠系、排水工程的衔接(具体要求见附件5)。
以第二、第三批重点县中有条件规模化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地区为重点,采取“集中资金、连片治理、整体推进”方式,开展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专项工程建设。建设内容不与原重点县三年建设方案的内容重复,单独编制方案和验收考核。
依据有关规划,以小微型水源建设和更新改造为重点,实施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原则上50%以上用于重点县的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
各地在做好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加快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推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确保工程效益持久发挥。
3.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集中安排部分小农水专项资金,支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实施“节水增粮行动”,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喷灌、微灌和管道输水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县参照重点县管理模式,按照“节水增粮行动”有关要求编制实施方案,另行上报。
三、项目选择要求
各地按照以下基本条件,自行遴选确定第四批重点县和2012年专项工程项目。为完善重点县激励机制,第一批重点县2009、2010年度建设任务验收合格,并承诺保证如期完成2011年度建设任务的,可以参加第四批重点县遴选(省对县年度绩效考评连续2年优秀的县,可以优先安排)。
(一)第四批重点县的基本条件
1.当地政府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已建成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管理规范、责任主体明确、工程效益较好。
2.农田水利建设基础工作扎实,前期工作充分,已编制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且经县级人大或人民政府审批。
3.水源有保证。现有水源工程、骨干渠道运行正常。4.县乡两级水利技术服务力量较强,具有一定的农田水利设计、施工、管理和服务能力。
5.当地农民有积极性,愿意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村委会或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健全,具有组织农民参与建设和承担建后管护责任的能力。
6.县级人民政府具有较强的资金整合能力,并制定了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方案,小农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规范。
7.通过三年建设,能够完成《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法》(财农[2009]336号)第九条规定的重点县建设的各项目标,并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
实施高效节水灌溉试点、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建设试点的重点县,除满足上述基本条件以外,还需符合其他条件要求(见附件1、2、3)。
(二)专项工程的基本条件
1.当地农民有积极性,愿意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2.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村组集体具有组织农民参与建设和承担建后管护责任的能力和意愿。
3.水源有保证。现有水源工程、骨干渠道运行正常。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农村河塘清淤整治试点的县,除满足上述基本条件以外,还需符合其他条件要求(见附件4、5)。
四、项目实施要求
(一)以粮食主产区为建设重点区域,优先支持农业大县和产粮大县农田水利设施的更新、改造和升级,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二)适当提高建设标准和亩均投资标准,坚持依据规划,实行连片推进。结合本地水土资源条件、农业种植结构和农村水利设施状况,积极打造集中连片、效益突出、群众欢迎的核心区。
(三)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督指导,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坚持工程建设、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同步推进,通过工程改造和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四)严格工程验收。依据有关办法,加强工程验收,做到建设一片、验收一片、交付一片、发挥效益一片。建立验收销号制度和标识确界登记制度,避免重复申报和投资。
(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农业部广东垦区参照重点县建设有关要求,突出建设重点,实行连片治理,整体推进,突出规模效益。农业部黑龙江垦区按照“节水增粮行动”有关要求加强项目建设管理。
(六)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尽快实现建设管理、资金下达、建设进度、竣工验收、日常运行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加快推进县级规划数字化工作。
五、资金整合与补助标准
(一)资金整合省级财政部门要按照统筹整合资金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加强部门协作和项目衔接,积极归并性质相近、使用范围相近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省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水利部门,研究提出省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的具体方案并报省领导或厅领导同意(签报、批示或会议纪要等作为下一年度省级绩效考评的依据)。
县级财政、水利部门要以重点县建设为平台,强化规划的约束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方案,增强统筹使用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能力;要依据规划将项目尽量安排在相邻相近区域,真正做到项目对接、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方案要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随重点县建设方案一并上报省级财政、水利部门。
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整合的资金名称、规模及其使用范围、建设内容、建设任务、建设区域及其与重点县建设区域的关系、预计完工时间,以及确保整合到位的具体措施等。整合方案内容不完整,整合措施不具体的原则上不予通过合规性审查。
(二)投资规模与补助标准
2012年,中央财政对重点县平均每县补助800万元(实施高效节水灌溉试点、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的重点县,中央财政再增加补助资金),各重点县的具体补助规模由省级财政、水利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省级财政对重点县的平均补助规模原则上不少于800万元。市、县两级财政也要切实增加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
中央财政对专项工程建设项目(包括: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农村河塘清淤整治试点、高效节水灌溉专项工程建设、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的补助规模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50%,其余资金由地方各级财政和农民筹资筹劳落实。具体项目的补助标准由省级财政、水利部门自行确定。
实施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的项目县,中央财政补助政策按照《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关于支持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实施“节水增粮行动”的意见》(财农[2011]502号)执行。
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范围,严格按照《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09]335号)、《财政部水利部关于修改有关条文的通知》(财农[2012]54号)有关规定,以及本指南确定的建设范围执行。
六、申报与审批程序
(一)第二批、第三批重点县
第二批、第三批重点县2012年标准文本合规性审查意见已反馈各地,省级财政、水利部门要抓紧组织项目实施。已完成2011年重点县绩效考评和年度验收的省(区、市),要尽快将绩效考评和年度验收结果上报财政部、水利部。尚未组织绩效考评和年度验收的,要抓紧组织考评和年度验收。绩效考评和年度验收不合格的县,取消重点县资格,已提前拨付的资金,由省级财政、水利部门调整用于奖励绩效考评优秀的重点县。
(二)第四批重点县
省级财政、水利部门要按照财政部、水利部下达的第四批重点县名额和补助资金规模,组织开展第四批重点县申报和审批工作。在重点县遴选过程中,要积极创新工作方法,采取竞争立项等方式评选,遴选结果要向社会公示,保证重点县遴选工作的公正、公开和公平。
1、申报主体。县级财政、水利部门。
2、申报程序。项目依照自下而上的原则逐级申报。县级财政、水利部门,根据项目建设目标和要求,组织编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2012-2014年)》(编写提纲见附件6)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2012年度)标准文本》(见附件7),并逐级联合向省级财政、水利部门申报。县级财政、水利部门共同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负责。
3、审批程序。省级财政、水利部门组织专家对各县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并将重点县名单、申报材料及评审意见联合报财政部、水利部进行合规性审查。合规性审查通过后,省级财政、水利部门组织批复。合规性审查不合格的,退回各省(区、市)按照审查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完善后按原程序报财政部、水利部复审。复审不合格的,取消该重点县资格,并相应调减该省(区、市)第四批重点县名额和补助资金规模。
4、资金下达。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尽快分解下达财政补助资金,切实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5、项目实施。各重点县财政、水利部门按照省级审批的建设方案,组织开展重点县建设,切实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三)专项工程
1、申报主体。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村组集体、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2、申报程序。项目经民主议事取得一致同意后,提供村民会议有关决议,报县级财政、水利部门。其中,以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为申报主体的项目,还须报送合作组织证书复印件。
县级财政、水利部门负责归类汇总,以县为单位组织编制《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方案》(编写提纲见附件8)和《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标准文本》(见附件9),并逐级联合向省级财政、水利部门申报。县级财政、水利部门共同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负责。
3、审批程序。省级财政、水利部门负责组织专家对各县申报材料进行审查批复,并报财政部、水利部备案。
4、资金下达。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尽快分解下达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切实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5、项目实施。各项目县按照审批后的《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方案》,组织开展专项工程建设。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农村河塘清淤整治试点项目的申报材料及评审意见需联合报财政部、水利部进行合规性审查。合规性审查通过后,省级财政、水利部门组织批复。高效节水灌溉专项工程建设、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由省级财政、水利部门评审批复并报财政部、水利部备案,财政部、水利部不再组织合规性审查。各地要切实加强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管理,把好方案编制关、评审关、工程质量关和验收关,加强跟踪检查,及时报送检查和总结材料。
(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农业部直属垦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部广东垦区重点团(场)的选择及具体补助规模,分别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部广东垦区根据各重点团(场)建设任务的大小自行确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部参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2012-2014年)》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2012年度)标准文本》要求,组织重点团(场)编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团(场)建设方案(2012-2014年)》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团(场)建设(2012年度)标准文本》,并组织专家评审后,将重点团(场)名单、申报材料及评审意见联合报财政部、水利部进行合规性审查。合规性审查通过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部组织批复和指导实施。
农业部黑龙江垦区按照“节水增粮行动”有关要求编制实施方案,另行上报。
(五)申报审批方式
第四批重点县网上申报与纸质文件同步进行。所有申报材料通过小型农田水利管理信息系统同步运转。
八、审查要求
省级财政、水利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部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评审要求与标准,认真组织项目审查,并对项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负责。
(一)重点县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县,暂不列入重点县范围:
1、未编制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或规划未经县级人大或人民政府审批。
2、未在县域范围内开展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整合。
3、重点县建设项目超出规定范围。
4、近三年(2009-2011年)因小农水专项资金严重违规,受到省级以上审计机关、财政部驻各省(区、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稽查办公室检查处理、通报或被媒体曝光并核实的。
(二)专项工程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暂不安排专项工程建设:
1、建设项目超出规定范围。
2、近三年(2009-2011年)因小农水专项资金严重违规,受到省级以上审计机关、财政部驻各省(区、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稽查办公室检查处理、通报或被媒体曝光并核实的。
附件:
1、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具体要求
2、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具体要求
3、牧区灌溉饲草料地建设试点具体要求
4、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具体要求
5、农村河塘清淤整治试点具体要求
6、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2012-2014年)编写提纲
7、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2012年度)标准文本8、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方案编写提纲9、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标准文本
10、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建设方案编写提纲11、2012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标准文本12、2012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省级汇总表
关于印发2011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的通知财农便[2011]27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水利(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
附件12013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一、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中央关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加大中央财政小型农......
宁陵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十一五”及工作总结提纲(内容)
宁陵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十一五”及2010年工作总结“十一五”期间,我县大力发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认真实施,全面完成“十......
江苏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小农水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
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优秀]
《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以下简称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