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研究_城市旅游研究专题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城市旅游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城市旅游研究专题”。

东北师范大学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城市旅游研究

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管理系2012级

罗敏

学号:2012011233

2016/4/23

楚湘文化中心——长沙

摘 要:长沙作为湖湘文化的中心,楚文化发源地,素有“屈贾之乡,潇湘洙泗”之称。长沙又是近代经世济用学派的大本营,经世、爱国、务实、奋斗的人文精神,对毛泽东早期思想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风貌,并融入现代省城的都市风采,长沙对游客具有无穷的吸引力,这座名城的旅游价值更加凸现出来。关键词:文化中心 楚文化 近代 人文

长沙市位于中国中部地区,自然风光独特,冬冷夏热,四季气候分明。长沙市地理特征是岳麓山巍峨西峙,湘江穿城而过,桔子洲静卧江心,融山、水、洲、城于一体,这是长沙秀美自然风光的写照。长沙拥有众多的山峦、河流和湖泊,其中有:岳麓山、谷山、莲花山、鹅羊山、天际岭、湘江、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河、沩水、咸嘉湖、后湖、年家湖、月湖等。充分体现山河交汇,湖泊众多的城市特点。长沙交通便利,是中国重要的集铁路、水路、公路、航空、邮政、电信于一体的交通枢纽。长沙没有平遥、丽江那样大规模的古城建筑,风景名胜也比不上北京、西安、杭州等地,国内外知名度更不如他们,这也是史迹型名城的共同特点。长沙作为史迹型的历史文化名城,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但也具有自身的特色。

长沙作为湖湘文化的中心,楚文化发源地,素有“屈贾之乡,潇湘洙泗”之称,屈原、贾谊、司马迁、杜甫、李白、韩愈、刘长卿、杜牧、李商隐、欧阳修、范成大、杨万里、袁枚等古代文化巨匠都曾到过长沙,为古城留下了千古绝唱和传世碑刻。长沙又是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发祥地之一,宋代胡安国、张木式、朱熹,明代王守仁,清代王夫之等,无不把长沙作为他们治学的宝地。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都在长沙结下不解之缘。而长沙籍的史学家欧阳玄、王先谦,书法家欧阳询、怀素,文学家齐己、李东阳,画家齐白石,戏曲家杨恩寿、田汉等,更为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增添了无限光耀。长沙又是近代经世济用学派的大本营,经世、爱国、务实、奋斗的人文精神,对毛泽东早期思想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长沙是湖湘文化之都,在湖湘文化的熏陶下出现了灿若星辰的人才群体。“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他们心忧天下、经邦济世,在湖南以至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沙是我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长沙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7000多年前就有原始先民生息繁衍,有文字可考察的历史已长达3000多年。夏商时期,这里属古三苗园地;春秋战国之际,为楚国南方经济、文化、军事重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全国设36郡,长沙郡名列其内;汉朝时为长沙国首府;三国时长沙属吴国;隋、唐两朝曾几度改称潭州;宋代长沙属荆湖南路;明代改为长沙府;清代为湖南省治;公元1922年定为湖南省会;1933年正式设长沙市;1949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浩瀚的历史长河,灿烂的古代文化,给长沙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距今7000多年的古陶器,距今2000余年的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国目前最大的古乐商代铜铙,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等,还有大批三国时代孙吴的竹简和木牍,以及最早的古地图、中国第一支毛笔和第一把钢剑„ „这一切都使长沙这座名城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充满了无尽的吸引力。

长沙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分属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物、石碑石刻五个类别。(1)历史古迹及优秀建筑

①文化古迹:岳麓书院、省立第一师范、爱晚亭、麓山寺、屈子祠、云麓宫、开福寺、岳王亭、舍利塔、天心阁、天主堂、马王堆汉墓、西汉长沙王室墓、王后渔阳墓、魏家大堆汉墓、黄兴、蔡锷、蒋翊武、陈天华、曾国藩、左宗棠等墓、简牍、禹王碑、三绝碑、桔子洲头、北津城遗址。

②革命遗址:烈士纪念塔、中共湘区委员会、船山学社、新民学会旧址、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望麓园等等。

③故居街巷:李富春故居、贾谊故居、坡子街、太平街、潮宗街、北正街、金线街、麻石巷。(2)旧城风貌区体系。旧城风貌区反应了城市形态的历史演变,主要体现在整体格局上的控制和某些特有风貌的继承与发展。长沙有小西门、天心阁、潮宗街、开福寺、化龙池5个历史风貌保护区。

(3)城市风景区体系。长沙城区有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在市域内有以下古迹保护与风景区: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橘洲公园、金鹰影视文化城(世界之窗,海底世界)等。因此,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特色突出,具有楚汉名城、革命胜地、名人故里、山水洲城四大特征。

长沙最著名的历史遗迹应当属马王堆汉墓遗址和炭河里遗址。这两个遗址都是中国考古史上具有代表性和产生过轰动的古文化遗址。

炭河里遗址位于湘江下游支流———沩水上游的黄材盆地, 隶属宁乡县黄材镇寨子村。黄材盆地地处雪峰山脉东北麓, 是沩水上源一个较小的山间盆地,面积近 1000 万平方米, 三面环山, 平均海拔高度约100 米, 沩水主源黄材河自西向东从盆地中间流过,炭河里遗址即座落在盆地西部的黄材河北岸。炭河里遗址发现于 1963 年, 当年在遗址东南部黄材河与其支流 溪河的交汇处大水冲出一件商代提梁卣,高至喜先生前往现场调查发现了该遗址!“。1973 年,湖南省博物馆又对遗址进行了小面积发掘, 从而基本认定了遗址的年代为商周时期(如下图一)。

大家知道, 宁乡黄材是湘江流域出土商周铜器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按理说, 炭河里遗址的地理位置和其大致年代的确定已经暗示该遗址可能并非一个普通聚落, 而很可能是与周围及附近地区大量出土的商周铜器群密切相关的重要遗址。遗憾的是, 因为各方面原因, 炭河里遗址在其被发现以后的三十年内一直未引起考古部门的足够重视。上世纪90年代,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黄材盆地开展考古调查, 再次对炭河里遗址进行了重点勘探, 确认炭河里遗址是该区域内目前所见最理想的遗址, 它的发掘应该会对宁乡商周铜器群的研究有突破性意义。21世纪初,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炭河里遗址进行了第一次正式发掘, 此次发掘的面积虽然不大, 但发现了可能是商周时期大型建筑基址的重要线索。2003 年冬至 2005 年春,又接连对遗址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发掘, 发掘面积共 3000 平方米, 果然取得了惊人但又是意料之中的重大收获。

炭河里遗址不仅是南方地区已知最早的西周城址,也是中国范围少有的西周城址之一。其城墙构筑方法、城壕及城内布局特点、宫殿建筑类型以及城外墓葬出土的大量铜器等,是非常难得的科学史料。而炭河里遗址和炭河里文化的发现,填补了湖南西周时期历史的空白,为研究湖南乃至南方地区西周时期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社会组织结构及社会形态,族群迁徙和文化交流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炭河里遗址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的巨大轰动,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媒体的跟踪报道,“宁乡炭河里遗址”一度占据了许多报刊的主页面。四羊方尊、人面纹鼎等国宝级文物的发现给炭河里遗址填上了一抹神秘而高贵的色彩,如此精美绝伦的青铜物件能反映出当时这里的方荣昌盛,依次可推断出当时这里必定是经济文化的重要区域。随着遗址里的珍贵文物陆续出土,社会关注度迅猛上升,而对于整个区域的勘测观察也更加深入。通过专业科考队的勘测发现了周边还有许多天然溶洞,这些溶洞鲜有人知,通过科学的探测和政府的支持,很快这些溶洞就成为了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多姿多态的溶洞奇石,配上灯光,人入其中就仿佛到了人间仙境,体味非凡。

炭河里西周城址的发现, 无疑是湘江流域商周铜器群性质诸问题考古研究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 它将有可能彻底推翻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宁乡商周铜器群性质问题的公论, 从而改写湖南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明的历史。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长沙市。1972-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先后发掘了3座西汉时期墓葬。墓葬的结构宏伟复杂,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三棺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有木炭,木炭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墓葬内的随葬品十分丰富,共出土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印章、封泥、竹木器、农畜产品、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此外,墓葬中还出土有保存完好的女尸1具以及中国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方剂书籍帛书 《五十二病方》。

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及长沙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如下图一是马王堆汉墓

一、二、三号墓室的分布平面图。

【图一】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西岸、长浏公路北侧,距市中心约4公里,属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乡(原属东屯渡乡)。原为河湾平地中隆起的一个大土堆,据地方志记载为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及其家族的墓地,故名马王堆。堆上东西又各突起土冢一个,其间相距20余米。两冢顶部平圆,底部相连,形似马鞍,故也有人称其为马鞍堆。

据出土的“长沙丞相”、“大侯之印”、“利苍”三颗印章,证明是汉初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族的墓地。这三座古墓规模巨大,封土堆高10余米,直径30米左右。1972-1974年相继发掘,其墓葬结构非常宏伟复杂,其中

一、三号墓棺椁葬具保存完好。根据漆器款识、封泥、印章等推断,一号墓为利苍之妻,二号墓为利苍本人,三号墓则是利苍之子,三座墓葬的时间相距约20多年。一号墓由墓顶至椁室深达20米。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外椁、中椁、内椁)、三棺(外棺、中棺、内棺),以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塞木炭,厚30-40厘米,约1万余斤。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厚度达60-130厘米。棺内出土了一具保存 2100多年的完整女尸(利苍的妻子辛追),尸体长154厘米,外形完整,全身润泽柔软,部分毛发尚存,部分关节可以弯动,许多软组织比较丰满,柔润而有弹性。古尸内脏器官保持了完整的外形,相对位置基本正常。这是世界上已发现的保存时间最长的一具湿尸。

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绝大多数保存完好。其中五百多件各种漆器,制作精致,纹饰华丽,光泽如新。珍贵的是一号墓的大量丝织品,保护完好。品种众多,有绢、绮、罗、纱、锦等。有一件素纱襌衣,该衣长1.28米,且有长袖,重量仅49克,织造技巧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夺。出土的帛画,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描写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作品。还有彩俑、乐器、兵器、印章、帛书等珍品。

长沙本身就是一个历史大遗存,古今城址重合,古今城市中心重合,而且从战国一直延续至今的都市在中国屈指可数。汉代定王台、贾谊故居,唐五代的园林、寺庙,宋代的书院,明代的王府、城阁等古建筑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虽经“文夕”大火劫难,但独具一格的古建筑、古园林、古寺庙、古城址、古街道、古驿道、古河道至今仍历历可见。长沙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甚多,而且特色鲜明,如马王堆汉墓、岳麓书院、第一师范、桔子洲、爱晚亭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风貌,并融入现代省城的都市风采,长沙对游客具有无穷的吸引力,这座名城的旅游价值更加凸现出来。

【参考文献】

[ 1 ] 王恩田 《湖南出土商周铜器与殷人南迁》, 《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 文物出版社,1992 年。

[ 2 ] 向桃初《湖南商代铜器新探》, 《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三十五周年纪念文集》,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年。

[ 3 ] 盛定国等 《宁乡月山铺发现商代大铜铙》, 《文物》1986 年第 2 期。

[ 4 ] 高至喜.《人面纹方鼎》,《文物》1960年第10期。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新发现的几件铜器》《文物》1066年第4期。熊传新:《湖南新发现的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第5辑.

城市旅游研究

从国内外有关城市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城市旅游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城市旅游的供给、需求、城市旅游对城市发展、城市旅游规划、城市旅游产品开发、政策与法规、城市营销等领域,对......

城市旅游开发规划研究提纲

城市旅游开发规划研究提纲一、城市是以一定城镇体系和相应的乡村背景、以及山川农田等风光组成的市域,因而城市规划包括城镇和市域规划。怎样把旅游开发规划纳入这两种规划,也......

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秦 学(中南林学院旅游与管理学院,湖南株洲 412006) 提 要:本文在简要分析国外城市旅游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状况,重点论述了......

上海城市游憩区的旅游开发研究

上海城市游憩区的旅游开发研究姓名:杨伊雯班级:旅游管理1002班学号:102603223【摘要】: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社会和个人财富的增加;双休日和国家公共假日制度的实施,使我国居民......

城市特色研究

城市特色研究【摘要】文章结合笔者在培训班的理论学习和赴国外考察的感悟,浅谈了城市规划与城市特 色的关系,强调城市规划必须充分凸显城市的区域特点和自然优势,统筹考虑地方......

《城市旅游研究.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城市旅游研究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城市旅游研究专题 旅游 城市 城市旅游研究专题 旅游 城市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