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预控基础知识_风险防控基础知识
风险预控基础知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风险防控基础知识”。
1、体系建设采取的风险评价方法有:专家法、矩阵法、LEC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风险指数法,煤制油项目危险源辨识方法是LEC法。
2、一单四卡:作业任务单、风险辨识卡、风险控制卡、能量隔离卡、质量验收卡。
3、体系建设“五关系”。
职责产生工作,工作产生风险,风险产生制度,制度产生记录,记录支持职责。
4、体系建设中的六个关系?
1)处理好“传统安全管理”与“现代安全管理”的关系。传统是管结果,现代管理实现了由管结果到管过程的转变,重点抓过程。
2)处理好“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软指标”与“硬指标”的关系。“硬指标”是安全管理应该达到的结果。“软指标”是实现“硬指标”要求应该采取的方法和手段等(即过程管理)
3)处理好“体系标准”和“考核标准”的关系。体系标准是体系建设的指南,从正面阐述管什么、如何管的内容,规定了体系建设的方法和要求;体系考核标准是对体系实施运行情况进行检验评价的一套标准。我们要依据体系标准来建立体系,严格按照考核标准来验证各项体系工作是否达标。4)处理好建设过程中“体系办”和“全员管理”的关系。体系建设是全员参与的一个过程,不能依靠体系办独立完成。
5)处理好“隐患管理”和“风险预控”的关系。风险预控是为了将隐患杜绝在萌芽状态,做到安全管理的事前管理。
6)处理好“知道”和“做到”的关系。
6、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流程图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采用策划-实施-检查-处置(PDCA)的运行模式。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执行任务和管理任务的通用模型,这个模型表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分为4个阶段进行,即计划(Plan)阶段、实施(Do)阶段、检查(Check)阶段和处置(Action)阶段。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 有效保障每一项管理任务的计划充分性、执行合规性、过程依从性以及效果符合性。图1给出了风险预 控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图,关于PDCA的含义简要说明如下:
——计划:建立所需要的目标和过程,以实现企业安全方针所期望的结果。
——实施:对过程予以实施。
——检查:根据安全方针、目标、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过程进行监测和测量,并报告结果。
——处置: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7、风险预控流程
风险预控管理遵循安全管理的一般性程序,覆盖了从危险源辨识开始到风险受控为止的全过程,图2给出了风险预控流程图。因该过程分为七个步骤,又称为“七步法”。
8、风险预控的“七步法”是哪七步?
第一步: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管理的范围,只有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才能做到安全管理无遗漏。
第二步: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的作用是帮助企业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借助可量化的技术,明确安全管理的重点。
第三步:制定风险控制标准和措施
研究和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标准和风险控制措施,防止危险源转变成为隐患,通过安全技术应用预防隐患产生。制定风险控制标准可以明确管理的依据,制定管理措施可以明确管理的途径。
第四步:执行风险控制标准和措施
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贯彻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将风险切实降低和保持在控制标准水平,确保危险源的风险处于受控状态,达到从生产过程中防止隐患产生的目标。该步骤是把安全管理的重心从隐患排查治理转移到风险预防预控的关键环节。为了保障风险控制标准和措施得到落实,企业需要建立和保持相应的保障制度,这些保障包括: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资金保障和安全文化保障。
第五步:危险源监测监控
采取适当的监测技术和手段,对工作场所内的危险源进行监视和测量,在生产过程中验证危险源的状态变化,查找隐患。通过认真执行风险控制标准和措施后,确保所有的危险源在受控状态,就需要进一步对危险源进行监测监控,跟踪危险源随时间的状态变化,确保管控措施始终有效,危险源始终在受控状态。
第六步:判定风险是否可承受
将监测结果对照风险控制标准,分析和判定危险源的风险状态是否可承受,找出已经处于异常和紧急状态的风险。
第七步:风险预警和隐患治理
对发现的隐患启动预警,及时通知到暴露人员和责任单位,重新返回到第三步开始执行。由责任单位采取隐患治理行动,进行消警,将危险源的状态恢复到正常。
9、“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企业建设”分为四个等级,及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一级为最高;“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企业建设”分为四个等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一级为最高。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一级:≥90分,一、二级的单位所占考核单位数的70%及以上(子分公司达标要求),安全生产1000 天以上(生产、建设单位达标要求);
二级:≥80分,一、二级的单位所占考核单位数的60%及以上(子分公司达标要求),安全生产500 天以上(生产、建设单位达标要求);
三级:≥70分,一、二级的单位所占考核单位数的50%及以上(子分公司达标要求);--四级:≥60分,一、二级的单位所占考核单位数的40%及以上(子分公司达标要求);
10、企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评价的审核范围明确:集团对每个子分公司和生产、建设单位 每年 至少进行 一次 考核验收。子分公司 每季度 至少对所属生产、建设单位进行 考核验收,生产、建设单位 每月 至少进行 一次 内部考核验收。集团公司和子分公司不定期对生产、建设单位进行抽检。
11、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管理中危险源分为两类。
一类是系统性危险源管控,即:以领导干部和业务部门为主体,开展系统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并落实整改措施,防范较大以上事故;另一类是岗位危险源管控,即:以科室、车间,班组和一线员工为主体,全员开展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管控。
12、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需考虑的几个方面:
在危险源进行辨识过程中需考虑“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三种状态(事故、隐患、风险)及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同时还要分析各危险源可能导致的风险后果及事故类型,这个过程也就是风险识别的过程。
13、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结构的17个一级要素分别是什么?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结构可分为17个一级要素,分别为;
1、总要求
2、安全生产方针
3、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策划
4、体系文件
5、资源、机构、职责和权限
6、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
7、能力、培训、意识和文化
8、建设项目
9、生产系统运行控制
10、不安全行为控制
11、其他要素控制
12、相关管理
13、应急准备和响应
14、隐患和事件
15、安全信息
16、安全检查与评价
17、持续改进
15、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十个关系。
1、风险预控与HSE的关系。一是风险预控体系与HSE来源一样,都来源于国外;二是一级要素一样,无论是前期本安体系的七个一级要素还是现在风险预控的十七个一级要素,与HSE要素的条款是一样的;三是方法和内容一样,方法都是PDCA,都采用检查表法、风险指数法等,主线是一样的,主线都是风险预控,即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制定措施和标准、落实措施和标准、风险预警。四是结果一样,都是用这套体系来为安全生产工作服务。
2、体系与管理人员的关系。一是体系由管理人员主导,管理人员都要学习体系;二是体系是一套管理的标准和方法,管理人员必须要学习;三是体系具有广泛的普遍性,管理人员必须要掌握体系管理的这套方法;四是各级管理人员掌握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必须履行的责任。
3、安全检查与审核的关系。一是检查与审核是过去与今天的关系;二是检查是突出点和线的问题,审核是突出面的问题,通过月度检查和季度审核,可以将点、线、面有机的结合起来;三是检查是管理与执行的问题,审核是管理的问题,突出的重点不同;四是检查是找问题,审核主要是依据标准制度找符合性、找证据。
4、业务保安与安全监察的关系。一是业务保安与安全监察是主角与配角、主体责任与监管责任的关系,业务保安是主角,是责任主体;二是交响曲与独角戏的关系,业务保安是共同奏响的交响曲,不是安全人员唱的独角戏;三是业务保安是责权利统一的关系,各业务在体系建设中占有不同的权重,加上安全监察就是安全的100%权重与责任。
5、建设项目安全与质量的关系。一是安全在建设项目是阶段性的,质量是永久性的;二是质量的群体性风险远远大于安全的群体性风险,今天的质量是未来的安全;三是建设项目的质量等于人的健康,离开质量等于没抓安全;四是体系中对质量是有要求的,抓质量是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6、安全质量与两个作业包的关系。一是风险预控作业包,用于作业人员的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检修作业安全;二是管理人员技术资料包,是技术人员用来管质量的,在现场落实质量控制过程化的要求。
7、审核依据与审核证据的关系。一是审核依据是神华集团风险预控体系审核的要求与制度、宁煤集团的制度、本单位的制度与要求,审核证据是这些制度落实的记录,来源于审核依据;二是理清制度与记录的关系,职责产生工作,工作产生风险,风险产生制度,制度产生记录,记录支持职责。
8、引用与编制的关系。一是上级单位的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管理,直接引用;二是上级单位的制度部分适用的可直接引用,不适用的部分各单位结合实际补充编制;三是上级单位的制度用于本单位不能管理到位的,必须自行编制。
9、一单四卡与方案的关系。
方案是工作的总要求,一单四卡来源于方案,一单四卡是落实方案的具体工作。
10、审核红线与季度审核的关系。针对体系审核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制定“化工板块审核红线”,各单位违反下列“红线”的,在集团季度体系审核时不予审核。一是违反神华规定发生瞒报死亡事故行为、所属单位发生较大及以上责任事故的不予审核;二是业务保安职责划分不清楚、责权利不明的不予审核;三是风险预控作业包和管理人员技术资料包未推行的不予审核;四是文件记录清单不清的不予审核;五是未制定体系考核评分标准的不予审核。六是未进行管理评审的不予审核。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基础知识一、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PDCA管理为模式,体现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特点。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应知应会1、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措施的关系方针为组织确定的总的指导方向和行动原则,是总方向,为组织设定了总体目标;目标是在方针的基础上......
篇1:风险预控管理工作总结煤矿综放一队六月份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工作总结及 七月份2103工作面重点工作安全风险和防范措施一、六月份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工作总结综放一队认真贯彻......
山西忻州神达梁家碛煤业有限公司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办法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学习贯彻煤......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实施意见为进一步规范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以预防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第二章风险预控管理各煤矿应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