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考纲:中国古代军事思想_提干考试军事知识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考纲: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提干考试军事知识”。

2018年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考纲: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关键词:士兵提干考试

大学生士兵

张为臻

军事知识

军事思想

一、形成与发展

第一阶段:初步形成时期(夏、商、西周时期)①时间: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8世纪,中国为奴隶社会时期

②战争的主要特点是:兵器以木器,石器为主,作战方式基本是以密集队形进行集团肉搏正面冲杀。

只是到了商代以后才逐渐以车兵为主,作战中形成了以车兵为核心的方阵队形,产生了一些萌芽的军事思想。

③军事思想:

一是把军事视为对内统治的特殊手段。由于当时所受外部侵略少,军队主要承担了治理诸侯和镇压奴隶反抗的任务。二是以“礼”和“刑”为治军的基础。三是迷信色彩重,形成了以天命为主的战争观。

④代表作:《军政》《军志》

第二阶段:趋向成熟时期(春秋、战国时期)①时间: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末,它是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

②战争特点:一是从战争形态来看,争霸战争,兼并战争非常激烈,频繁,大约有600多次,用兵数量也逐渐增多了,由几千人发展到几十万人;战争的时间也长了,以前的战争,一战就解决问题,到后来有打几个月的甚至经年不息。二是从军事技术来看,铁兵器的制造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军事筑城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的国家筑了方城,长城;攻守的器械也开始增多,如云梯的使用。

③军事思想:

一是形成比较完整的战争观,如“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已被各国所接受;二是总接出了一些战争的指导原则,如“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知己知彼,百战不贻”

等;三是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同时或交互进行。如晋,楚城濮之战,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这一思想。

这一时期产生了一些有名的军事专著。被封建社会一直视为兵学经典的《武学七书》中,就有5部产生在这个时期,其中包括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军事理论的奠基作《孙子》。

④代表作:《孙子》《吴子》《孙膑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等。

第三阶段:丰富发展时期(秦至五代时期)①时间:大约从公元前3世纪---公元10世纪中叶

我国经历了秦,汉,晋,隋,唐诸王朝,是封建社会发展的上升阶段

②战争特点:秦朝统一天下后,进入了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骑兵成为战争力量的主角,出现了新的军种——舟师水军。

③军事思想:一是战略思想趋向完善,成熟,诸葛亮的《隆中对》成为当时的决策楷模。二是出现了许多总结军事斗争经验的兵书,特点是通过战例来说明问题。如《李卫公问对》

第四阶段:体系完善时期(宋至清前期)①时间:大约从公元960年到1840年,我国经历了宋元明清(前期),这是封建社会会的后期,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的重要时期。

②战争特点:火器逐渐普遍使用,战争进入了冷热兵器时代 ③军事思想:

一是武学开始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并确立了兵书的正统地位;二是兵书数量繁多,门类齐全,共1815种,占古代兵书总数的3/4以上;三是兵书概括性强,自成体系,宋仁宗将《武经七书》列为武学必读之书。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战争的起源、性质和作用 ①战争的起因

《吴子》兵法认为“一曰争名,二曰争利,三曰积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②战争的性质

《吴子》兵法指出:“一曰义兵,二曰强兵,三曰刚兵,四曰暴兵,五曰逆兵。”即禁暴除乱,拯救危难的军队叫义兵;仗恃兵强、征伐列国的军队叫强兵;因君主震怒而出师作战的军队叫刚兵;违背天理贪图不义之财的军队叫暴兵;不顾国衰民疲,兴师动众而出战的军队叫逆兵。张为臻博客。

③战争的作用(二)战争与政治

《司马法》指出:“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争,不出于中人。” 意思是说采用合乎正义的措施来治理国家,这是正常的方法,用正常的方法达不到目的就采取特殊的手段,特殊手段是以战争方式表达出来的,而不是以和平方式表现出来。

(三)战争与经济

战国时期齐国的管仲有比较深刻的论述,他明确指出,“一朝之师,十年之蓄积殚,一战之费,累代之功尽”。正因为战争对经济如此依赖,所以,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明确提出“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的慎战思想和“因粮于敌,务食于敌”的补给原则。《孙子》兵法也因此提出速战速决的战争指导原则:“久暴师则国用不足”。这一原则在战争消耗十分巨大的现代战争中,仍然值得借鉴

(四)战争与主观指导

《孙子》兵法中说:“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关于战争中的主观指导,《孙子》兵法中也明确指出:“因利而制权。”又说:“敌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五)将帅修养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特别重视将帅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孙子》兵法强调:“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吴子》兵法中则指出“总文武者,军之将也。”(六)治军

关于治军,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突出了两个方面:一是法令法规的建设与实施。《孙子·计篇》谈“庙算”的时候,强调了一点,那就是敌我双方“法令孰行”。二是要求从实战出发训练士兵。在训练方法上主张“教得其道”,“练心”、“练胆”、“练艺”,以提高士兵的作战能力

(七)战略战术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的著述中关于战争谋略与战术的论述,有很多是相当精辟和有见地的。例如:“上兵伐谋”,“以全争于天下”的以谋制胜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威慑战略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知彼知己”的因敌制胜论;“度势,料势,为势,应势”的胜可为论;“先人有夺人之心”的“兵贵先”的先发制人论;“后人发,先人至”的后发制人论;“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掌握战场主动权论;“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的奇正相变论;“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进退无形论;“以众击寡”的集中兵力论;“兵贵胜,不贵久”,“兵之情主速”的速胜论。

(八)关于取得战争胜利的其他保障

在战争中的物质储备和后勤保障方面,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家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孙子·军争》篇就明确指出:“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六韬·军略》也说:“三备用备,主将何忧。”因此提出“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作战原则。此外,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中还有有关地形、用间、阵法、守城、攻城、乡导、行军、安营、警戒等方面的论述。

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考纲:孙子兵法[版]

2018年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考纲:孙子兵法关键词:士兵提干考试大学生士兵张为臻军事知识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目录共13篇:上卷: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中卷: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

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考纲:孙子兵法兵势篇

2018年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考纲:孙子兵法兵势篇关键词:士兵提干考试大学生士兵张为臻军事知识孙子兵法 【第五篇兵势篇】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

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考纲:孙子兵法谋攻篇

2018年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考纲:孙子兵法谋攻篇关键词:士兵提干考试大学生士兵张为臻军事知识孙子兵法 【第三篇谋攻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士兵提干军事知识考纲: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2017士兵提干军事知识考纲: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关键词:士兵提干 基本常识 张为臻 提干考试 军事知识 强军目标 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

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题:练习题11

2017年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题:练习题11 关键词:大学生优秀士兵 大学生士兵 士兵提干 提干考试 张为臻 提干考试培训 军事知识1、中的国防条款在国防法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考纲:中国古代军事思想.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考纲: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提干考试军事知识 考试 军事 中国古代 提干考试军事知识 考试 军事 中国古代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