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收票据的贴现_应收票据贴现
浅谈应收票据的贴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应收票据贴现”。
浅谈应收票据的贴现
摘要:随着国家金融体制的不断深化,企业赊销等交易方式不断发展和活跃,企业之间的结算关系由单一依赖于银行信用逐步转向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相结合的结算方式,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已成为企业之间往来款项结算的重要内容。企业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销售产品、商品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在会计上应作为应收票据处理。在现在的企业,没有多少人说是提着一大袋的钱来交货款或是提货款。他们往往愿意将承兑也就是应收票据拿给本单位的供应商,等到票据到期时在进行支付款项。在这个期间,进行票据的贴现的计算就很必要了。关键词: 带息不带息票据;贴现方法;账务处理;
应收票据按照偿付期的长短,可分为即期票据(见票即付)和远期票据(必须到指定的付款日期到期时才兑付)两种。在我国,除商业汇票外,其他的银行票据如支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等票据都是即期票据。因此,应收票据主要是指应收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两种,是远期票据。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商业汇票的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因而我国的商业汇票是一种流动资产。
应收票据贴现是指企业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由银行按票据的到期值扣除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将余额付给企业的融资行为,是企业与贴现银行之间就票据权利所作的一种转让。票据贴现包括不带追索权(如银行承兑汇票)和带追索权(如商业承兑汇票)两种,按照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不同票据的贴现引起的业务账务处理并不相同。
一、应收票据及应收票据的贴现
应收票据是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因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而收到付款人在特定时间支付一定款项的书面承诺。在会计上作为应收票据核算的仅限于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目前在我国企业只能签发以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为基础的商业汇票。
应收票据贴现是指企业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由银行按票据的到期值扣除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将余额付给企业的融资行为,是企业与贴现银行之间就票据权利所作的一种转让。票据贴现包括不带追索权(如银行承兑汇票)和带追索权(如商业承兑汇票)两种,按照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不同票据的贴现引起的业务账务处理并不相同。
二、应收票据的贴现的账务处理
应收票据的贴现一般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带追索权贴现;
所谓追索权,是指企业在转让应收款项的情况下,接受方在应收款项拒付或逾期支付时,向应收款项转让方索取应收金额的权利。带追索权贴现时,贴现企业因背书而在法律上负有连带偿债责任,这种责任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可能是部分的,也可能是全部的。
一种是不带追索权贴现。
不带追索权贴现时,票据一经贴现,企业将应收票据上的风险(不可收回账款的可能性)和未来经济利益全部转让给银行,企业贴现所得收人与票据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财务费用
目前我国应收票据的贴现一般都带有追索权,贴现后不能直接转销“应收票据”科目,而应该作为短期借款。
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过程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计算应收票据到期值
第二步:计算贴现利息
贴现利息:到期值×贴现率÷360×贴现日数
其中:贴现日数=票据期限-已持有票据期限(贴现日至到期日前1日包括的天数)第三步:计算贴现收入(贴现净额)贴现收入=到期值-贴现利息 第四步:编制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贴现收入]
财务费用
[贴现收入小于票据面值的差额] 贷:应收票据
[银行不附追索权]
短期借款
[银行附追索权] 财务费用
[当贴现收入大于票据面值的差额]
例如:2009年4月30日,企业将4月15日签发的60天到期、票面利率为10%,票据面值为600 000元的带息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贴现率为16%。计算过程如下:
⑴票据到期值=600 000+600 000×10%÷360×60=610 000(元)⑵计算贴现利息
先计算到期日:按“算头不算尾”(即签发日包括在票据期限内,到期日不包括在内。)的方法,4月15日签发,60天到期,到期日为6月14日。计算过程为:
4月:30-15+1=16天
5月:31天 6月:13天 合计:60天
再计算贴现天数:从贴现日4月30日至到期日6月14日,共计45天,计算过程如下: 4月:30-30+1=1天
5月:31天
6月:13天
合计:45天
贴现利息=610 000×16%÷360×45=12 200(元)
⑶贴现收入=610000-12200=597800(元)⑷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597 800 财务费用200
贷:应收票据 600 000(假定银行不附追索权)
三、票据贴现业务的特点
(一)票据贴现业务的主要风险不是客户而是承兑银行
所谓票据贴现,是客户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于银行,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付给客户的种融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贴现客户把其对票据债务人的债权转让给了贴现银行。对于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诺在汇票到期日对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付款,所以,贴现银行的第一债务人是票据上的承兑银行,而不是贴现客户,贴现银行与贴现客户之间不存在法定的直接债权债务关系。贷款业务中,借款人是第一债务人,需要严格把握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及其他风险;票据贴现与贷款不同,贴现客户不是贴现银行第一债务人,贴现客户的风险并不是贴现业务的主要风险,没有必要强行把票据贴现余额纳入客户授信额度。因此,贴现银行规避风险的关键是要把握承兑银行的风险。
(二)票据贴现的第一还款来源是承兑银行,而非贴现客户
银行向贴现客户办理票据贴现,待该票据到期后,贴现银行向承兑银行收款,而不是向贴现客户收款。因此,办理票据贴现与贷款相比,贷款第一还款来源是借款人,必须把握其偿债能力,而票据贴现的第一还款来源是承兑银行,把握贴现客户的风险并不是关键问题,大可不必把票据贴现余额纳入客户授信额度。
(三)票据贴现的第二还款来源与贴现客户无直接关联
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根据不同的担保方式而有别,既可以来自处置借款人的抵押、质押财产,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履行保证义务。而票据贴现的第二还款来源是一种法定的追索权,被追索人是在票据上签章的出票人、承兑人、背书人或保证人,他们对持票人负连带责
任,贴现客户作为背书人只是一个可选择的保证人。因此,票据贴现第二还款来源与贷款不同,票据贴现余额可以不纳入客户授信额度。
四、票据贴现业务的风险
基于票据贴现的特点和纳入一般贷款授信额度的负面影响,为了促进基层行做大票据贴现业务,我们认为商业银行和外部监管机构不应将票据贴现余额纳入客户一般授信额度来管理和监管。当然,这可能会增大整个银行业的信贷风险,因此,必须对票据贴现的风险有清醒的认识。
目前,部分企业存在利用票据贴现套取银行信贷资金的行为,而有的商业银行则办理一些缺乏贸易背景依据的票据贴现业务,如果商业银行自身管理不好和外部监管机构监管不力,票据贴现造成的不良后果可能更甚于贷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在建立和完善阶段,作为商业信用主体的企业存在大量不讲信用的情况;作为银行信用主体的银行,由于现阶段法人治理结构不尽完善,风险控制水平不高,也很容易出现不顾企业实力和自身风险而盲目扩张信用的情况。因此,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还应加大力度,以治本的手段控制票据贴现的风险。
五、控制商业银行票据贴现风险的措施
银行承兑汇票是由出票人为了延期付款而签发并经银行承兑,银行作为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银行承兑汇票中含有两种信用,即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要控制贴现的风险,关键要从根本上控制银行承兑汇票不出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都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强化对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的控制。
(一)商业银行控制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的措施
1、对票据贴现承兑银行的评级、准人管理及承兑额度授信,各商业银行总行要统一组织进行。同时各省级分行要建立承兑额度使用的动态监控制度。
2、对贴现量比较大的客户,要核定其可用于承兑、贷款等其他业务的专项贴现额度,但不占用该客户的一般授信额度。
3、对贴现量比较小的客户按非额度授信客户管理。(二)监管机构控制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的措施
1、控制商业银行承兑的银行承兑汇票总量。具体措施可以参照《商业银行法》第39条规定的商业银行应遵守的几个资产负债比例,如承兑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承兑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对同一客户承兑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至于具体比例大小,还须进一步分析论证。我们认为,通过这三个比例能有效地控制商业银行不顾自身风险盲目扩大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总量。
2、控制商业银行对单个集团客户承兑的银行承兑汇票总量。
如果是以真实交易和债权债务关系为基础的银行承兑汇票,是不会导致信用膨胀的。但是,我国已经大量出现了利用银行承兑汇票融资的情况,特别是集团客户,很容易利用虚假关联交易套取银行承兑汇票,以减少其信贷融资。由于某些集团客户具有经营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经营效益好等优点,而我国当前的优质客户有限,导致各商业银行纷纷加大对优质集团客户的授信力度,以致许多优质企业集团在数家银行都有用不完的授信额度。所以,集团客户就利用各商业银行不互通信息的空子,在多家银行同时开出大量银行承兑汇票,往往是采用在甲银行开出,再到乙银行贴现的做法。因此,我们认为外部监管机构要控制各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承兑的银行承兑汇票总量是关键。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实务》,经济科学 出版社2005年版。
[2]刘勤果:《财务会计》,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彭晓红_浅议应收票据贴现会计处理.财会通讯.2007
[4]张宝福_应收票据贴现业务会计处理探讨_西部财会.
应收票据贴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应收票据贴现的概念,掌握不同类型的商业汇票的贴现业务的核算.能力目标:认识到票据贴现是融通资金的一种信贷行为,随着现代化企业的......
关于应收票据贴现例题1、4月12日持票面为1元,签发日为3月2日,到期日为5月18日的带息商业汇票(票面利率4%)到开户银行申请贴现,银行同意办理,年贴现率为3.6% 会计分录如何......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浅议应收票据贴现的日常会计处理方法【内容摘要】应收票据的贴现是每一个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经常涉......
简介定义是指资金的需求者,将自己手中未到期的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或短期债券向银行或贴现公司要求变成现款,银行或贴现公司(融资公司)收进这些未到期的票据或商业票据短期......
九江市浔阳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票据贴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票据业务的管理,规范操作程序,防范、控制和化解经营风险,实现票据业务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