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间债市黑幕背后的隐患_银行间债券市场现状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银行间债市黑幕背后的隐患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银行间债券市场现状”。

银行间债市黑幕背后的隐患

一场席卷债券市场的监管风暴正如火如荼地上演。短短一个月内接连五起债市老鼠仓被曝,牵出五家知名金融机构。4月24日,人民银行召集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绸缪整顿丙类户的消息,继续搅乱近期被一系列丑闻重重拖累的中国债券市场。

为什么银行间债市**不断、银行“债券代持”业务有哪些风险、银行又该怎样防范“债券代持”业务的风险?文中做了详细的分析。

一、“代持养券”并不违法

所谓“代持养券”,是基金持有某债券并看好它,但急需资金,于是将现券卖给其他机构,同时约定将来某个时间,以比原价稍高点的价格买回该债券,这其实是基金变相向对方融资。以买回债券的期限进行划分,期限较短的称为“代持”,不断滚动续作、期限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称为“养券”。“代持”行为并不违法,而且在资管产品的资金错配中扮演重要角色,还可以用于避税,新基金建仓等。

二、违规“代持”谋取私利

银行间债市是一个场外市场,采取一对一撮合的交易方式,市场监管更多地依赖行业自律,使得市场透明度大为降低。尤其丙类账户的大量出现给银行间债市代持行为增加了隐蔽性。

在交易市场,丙类账户在债券交易时,一方面与目标交易对手谈好交易的品种、价格、数量、时间,另一方面找到资金雄厚的第三方,主要是银行等甲类账户,由第三方出资按丙类账户投资人的指令与前述目标交易对手进行买卖交易。丙类账户投资人与第三方私下签署协议,约定以一定价格请第三方代垫资金并代持债券,交易的盈亏由丙类账户承担,第三方的收益协议上固化为高于市场价格的资金拆借利率。

当存在内幕交易和非法利益输送时,交易一方金融机构的人员与丙类账户的人员相勾结,丙类账户利于关系便利,低价购买机构发行的债券在二级市场上高价出售,实现空手套白狼。甚至还存在金融机构直接低价卖出、高价回购债券等形式向丙类户直接送钱。银行作为提供资金的第三方从中获得资金的拆借利息。这样一倒手,就将基金券商等机构的利益转移到了充当中间人的丙类账户。丙类账户就成了利益输送的渠道,利益从机构转移到了私人手中。

银行间债市参与者违规操作手法主要有两种: 其一:在二级市场交易债券

乙类账户 信用社、保险、基金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乙是丙的幕后实际操纵者,也可以按照丙的交易模式直接和甲交易 第五步:丙给甲1%的利息换回10亿债券 丙类账户 非金融机构法人大部分的实际持有人为乙类账户或者金融机构人士,如债券投资经理 甲类账户 商业银行 第二步:甲给丙10亿现金 第一步:丙卖10亿债券给甲约定利率1%,7天赎回 第三步:丙用10亿现金购买其他7天内债券并出售 第四步:丙获得10亿+4%的现金收益所得 其二:在一级市场之间申购债券

其他债券购买者 第四步:丙负责联系其他债券购买者 第五步:甲将10亿债券卖给已经谈好的买家,拿回10亿本金并获得4%的收益 丙类账户 非金融机构法人,大部分的实际持有人为乙类账户或者金融机 最终甲和丙分享4%收益 甲类账户 商业银行 第一步:丙有承销商关系可以优先拿到债券,但是资金实力有限于是找银行垫资 第三步:甲获得10亿债券 第二步:甲给承销商10亿现金 债券承销商

三、银行间债市违规交易频发的原因

短短一个月内接连五起债市老鼠仓被曝,牵出五家知名金融机构,为什么银行间债市违规交易如此之多?其中既有监管的空缺更有逐利的动因,归其根本还是我国债券市场定价机制的不透明。

第一,银行间债市是一个场外市场,采取一对一撮合的交易方式,市场监管更多地依赖行业自律,使得市场透明度大为降低。目前为止没有直接适用的部门法来规范银行间债市,只是按照《证券法》的原则制定了相应的部门规章和业务规则,银行间债市长期处于“放水养鱼”的状态。

第二,银行可以通过“债券代持”逃避监管并获得稳定收益,丙账户可以借以实现“空手套白狼”,并且银行间“代持”多是私下签订协议,透明度极低,双方怀着“你不说,我不说,就没人知道”的心态,玩起了利益输送的“花招”,且越做越大。

第三,银行间债市利益输送问题频发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债券市场定价机制尚未完全市场化,企业债发行采取行政审批,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债券采取簿记建档方式发行,定价过程不透明,为各类丙类户实现利益输送创造了条件。

四、银行“债券代持”业务风险隐患巨大

银行是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银行间债市问题频发,银行自然脱不了关系,在愈演愈烈的监管风暴的席卷下,银行“代持养劵”业务面临很大的风险隐患。

第一,“代持养劵”操作放大了杠杆效应。如,一些基金经理为了博取更高的收益率,往往通过多轮代持不断放大杠杆,买入债券、找人代持后获得资金,继续买入债券找人代持,杠杆比例不断扩大,如果基金持续受到追捧,投资者不断申购,那么基金有了后续资金的支持,可以将银行“代持券”按时买回;反之,若基金发生份额持续萎缩等情况,就可能造成因后续资金链断裂使得养券难以按时接回的违约状况。代持资金一般都比较大,一旦养劵难以赎回,银行将面临巨大的损失。

第二,“代持养劵”业务本身具有灰色的利益输送带,这极容易引发银行内部人员进行违规操作。银行在和基金和券商的交易过程中内部人员相互配合使利益轻松转移到了充当中间人的丙类账户,由于没有书面形式的协议,资金是短期使用,银行职员很容易将利益输送的分红装入自己的腰包。银行职员的违规操作或者是内部欺诈行为不仅会使银行资金风险加大,更会对银行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一旦出现问题引发客户挤提,将会导致区域性甚至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第三,随着债券市场的**接连出现,监管力度逐步加强,在多次违规事件之后,监管层已在制定相应的新规,对参加债券交易的资格重新限定,并加大了违规处罚力度。4月24日,央行召集各类商业银行开会防范债券风险,当日会议主题就是“规范代持、逐步升级或取消丙类账户、安抚市场情绪”。受债市**影响,4月25日上午,中债登公司已经下达口头通知,信托产品、券商资管、基金专户开立银行间账户悉数被暂停。从目前的形式来看,不少银行包括国有大行都被监管层约见,一系列的事件不仅对银行的债券业务造成影响,也一定程度上引起市场的恐慌,人们开始对银行的安全性提出质疑。

五、防范“债券代持”业务风险应加强内控

虽然目前很多银行包括一些国有大行都被监管机构约见,但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违规代持的问题还是主要集中在城商行等中小金融机构,究其原由,在于中小银行内控存在较大漏洞。由于内控不严,导致投资经理和交易员问题频发,商业银行防范代持风险的根本在于加强内控。

首先,强化人本教育。人是防范操作风险的核心内容。因此,抓员工教育培训,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是防范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工作。农村信用社应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按工种和岗位从社会人才市场上择优选录员工。对新入社员工,根据不同文化层次扎实搞好岗前业务技能培训,不能留空档和盲区。对现有员工,企业也要根据工种、岗位、文化结构,有针对性、有目的地搞好在岗培训。经过培训,员工要能清晰地知道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和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农村信用社内控规章对风险的控制和对违规操作出现风险的惩处。

其次,强化制度建设。及时梳理修订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将现有的内控管理制度(含各种执行登记簿)分门别类地进行全面清理,汇编成册,分发到各个层面的管理者、执行者、操作者,并建立良好的问责制度,堵塞漏洞,杜绝监督“断层”和风险控制“盲区”。

再次,强化稽核监察。加强稽核监察队伍建设。有效整合稽核监察机构设置,充分发挥行政监察和内审稽核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大稽核监察审计力度,、扎实搞好常规稽核检查,加大稽核频率,增强稽核深度和广度,提高稽核效率和质量,加强对案件高发单位和易发部位及可疑人员经办的业务的专项、重点稽核检查,发现问题苗头及时延伸检查,直至查清为止。

学前教育“春天”背后的隐患

学前教育“春天”背后的隐患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也不例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

医疗黑幕

一位年轻医生自述:有多少癌症病人成了唐僧肉,出于求生的本能,每一个癌症患者都不甘心坐以待毙。殊不知,他们的求生欲望与求治要求,竟让自己成为某些不良医院各科室之间抢夺的“唐......

医院黑幕

一个医院医生的亲口讲述!揭露医院对癌症患者治疗的黑幕!一个医院医生的亲口讲述!揭露医院对癌症患者治疗的黑幕!医院内幕。。。。看了之后心情异常沉重!人常常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

邮局黑幕

邮局普通包裹收费长期狂宰客的惊人黑幕!近日我发现邮局普通包裹收费太黑了!两年多来一直在狂宰客!一个小城市的邮局,一年利用普通包裹按“快递”计费、多加一倍多收费、起码多收......

焰火美丽背后的隐患征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焰火美丽背后的隐患征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银行间债市黑幕背后的隐患.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银行间债市黑幕背后的隐患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银行间债券市场现状 黑幕 隐患 银行间 银行间债券市场现状 黑幕 隐患 银行间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