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孩子特长,激发学习兴趣_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发挥孩子特长,激发学习兴趣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发挥孩子特长,激发学习兴趣

隆阳区潞江镇坝湾小学 马文亮

【论文提纲】怎样才能发挥孩子特长,激发学习兴趣?

一、及早发现孩子的特长,做到有的放矢。

二、特长培养要看兴趣。

三、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四、别让孩子的“特长教育”走入误区。

【摘要】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及早发现孩子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努力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并积极的加以引导,充分尊重孩子的爱好和选择,顺其自然发挥孩子特长,激发学习兴趣,在特长和兴趣中多方汲取知识的营养。【关键词】发挥特长;激发兴趣;尊重选择 【正文】

近几年,由于工作的需要和自己的爱好,我有幸接触到小学艺体类的教学,担任学校的美术、书法、体育教学工作,让我感受颇多。由于受应试教育和形式主义教育的影响,这些课程在农村小学已经很难正常开展,就算安排了课时,也只是摆摆样子,形同虚设罢了。农村的孩子大多数不知道什么是艺术?什么是体育?家长们也搞不清上这样的课有啥用处?就算有的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搞音、体、美,也不过是希望他们将来能成为朗朗、姚明、李丹青之类的人,能出人头地,能为自己赚取更多的钱财。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学,也让我很是迷茫。当别人问我:学了干嘛?怎么学?......?我无从释答。即便我是一个教师,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同样对艺体类的教学存在着极大地偏见,总觉得想在文艺体育上有所建树,没有名家老师指点,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支撑是很难的。我的这种错误的观点就让我抹杀了我女儿的天赋。我的孩子是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她天生对音乐节奏有好感,喜欢跳舞,记得很小时她就能够跟着音乐自编自舞,只要一有音乐,她就跳个不停,才三岁半她就是学校学前班的舞蹈领队了,你都无法想象,其实她天生就是一个跳舞的好苗子。可由于自己的偏见,我没有很好的抓住女儿这一天赋,失去了一次对孩子的更好教育方式---激情教育。何谓激情教育?我认为就是要发挥孩子特长,充分调动孩子的情感世界,激发学习兴趣。孩子的激情从哪来?我想应该是从特长中来,到兴趣中去,因为特长和兴趣是最能表现孩子的情感世界的。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这是毫无疑问的。可多数老师和家长,很喜欢把孩子的兴趣爱好张冠李戴,拼命要把他们塑造成某某,或者恰恰相反,对孩子的优越天赋置若罔闻,认为没条件,没出息,成不了气候。这两种教育理念实际上都是及右和及左的。发展特长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发挥特长,激发兴趣,多方面汲取知识。

那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发挥孩子特长,激发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及早发现孩子的特长,做到有的放矢。

从发现孩子的特长到最后来发展它们,这个过程是很重要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首先,我们可以观察的是孩子的兴趣爱好,看看他们平时都喜欢做什么,然后慢慢地开导和支持他们的爱好。有可能的话,尽量给他们一些空间和时间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这样你才能很快的发现孩子的特长。

当然,假如你并不赞成他们的兴趣爱好时,这时就要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考虑一下,再慢慢地与孩子进行善意地沟通,而不是强行他们来做一些他们不想做的事情。如果您强迫他们去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孩子们不仅不会发挥他们的兴趣、天分,反而会适得其反。假如尝试着,让孩子们自己去选择他们的兴趣爱好,不但可以事半功倍而且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又便于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真诚沟通。

还是拿我的女儿来做例子,我是一个非常喜欢书画的人,所以在我女儿上小学的时候,一到放假,我就特别想让她练习画画写字,但练了几天之后,我发现她并没有兴趣,还很反感我的这一压迫。原来在她内心深处一直钟爱的还是舞蹈,只是这一钟爱被我生生给抹杀了,让我追悔莫及。假如当时我尊重她的兴趣选择,即便我不懂音乐舞蹈,可我可以提供给她力所能及的条件,搜索与音乐舞蹈相关的信息教授予她,在孩子快乐的兴趣学习中,所衍生的知识内容,我想一定是无可限量的,而这些内容恰恰正是我们想要给孩子的。

所以,我们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他不愿学的东西,而是去发现他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并积极的引导,做到有的放矢。

二、特长培养要看兴趣

现在大多数家里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也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惜重金让孩子又学特长,又补习文化课,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孩子学。我们且看这样的报道:

《年纪不大学得不少》——周奕笑,小学二年级学生。小女孩年纪不大,负担可不小,周末报了5个补习班。有英语、奥数、表达、舞蹈,还有一个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写的课。周末两天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问她是不是所有的课都是自己的兴趣?小家伙脑袋摇得和拨浪鼓似的:“我特不爱写作文,表达课每周老师都要我们写一篇作文,真是烦啊。”一脸的痛苦和无奈,都是爸妈逼的。

《女儿报班自己也上课》——唐先生和爱人都是白领,平时工作非常忙,但工作再忙,有一项任务雷打不动,那就是每周末带女儿去幼儿教育活动中心上课。小女儿芳龄1岁半,却已是三期学习班的老学员了。目前唐先生又给女儿报了两个班,一个是幼儿行为班,还有一个是音乐班。当初给孩子报班的目的是想让孩子尽早和同龄的小朋友多接触,避免目前都是独生子女性格孤僻的坏毛病,对今后上幼儿园有好处。孤僻的性格倒是没了,可却迎来了新的问题——厌学。

孩子的兴趣爱好特别广泛,什么叫特长,并不是弹琴、跳舞这种有技术要求的才叫特长。只要是孩子有兴趣、喜欢的健康活动都可以发展成特长。像报兴趣特长班、艺术文艺汇演这些形式的活动是远远不能满足孩子广泛的兴趣。家长应细致地观察孩子,发现他对什么感兴趣的,哪方面能力强,因材施教,鼓励他多尝试。现在的孩子都有很多爱好,而且经常变换,既然孩子喜欢,为什么不鼓励他们尝试呢?让孩子接触一下,学些基础的东西都没什么坏处,逼着孩子培养特长出成绩是很错误的,孩子不感兴趣是学不好的,还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要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顺其自然的学特长,而不是希望他成为这个家那个家的。想做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却是最踏实的,孩子喜欢效率才高。要充分尊重孩子的爱好和选择,才能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所以一切都要看孩子自己的兴趣所在。

三、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孩子从产生某种兴趣,到形成爱好,到发展成一定的特长,应该说是有一个过程的,我们家长不能急于求成,而必须注意在生活中逐渐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1)应营造氛围,激发动机。文学巨匠鲁迅曾说:“读书人家的孩子熟悉笔墨,木匠的孩子会玩斧凿,兵家儿早识刀枪。”鲁迅先生自己小时候生活的家庭环境,就有一种很好的文学氛围,他从小熟读李白、白居易、陆游等人的诗歌以及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等,为他后来走上文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想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那么父母就应该常带孩子逛书店、买书,并经常在家里读书看报,向孩子讲述书中有意思的故事、娱乐性的内容或科普知识等。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孩子自然就会产生对报刊、书籍的兴趣,从而把家长的愿望变成孩子自觉的行动。

记得有人曾说,属于孩子自觉想干的事情,其能力就能轻易地、牢固地为孩子所获得。如果你想培养孩子对拉琴或弹琴的兴趣,除了营造一种家庭的艺术氛围,使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外,还应把重点放在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上。铃木是日本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为了培养孩子学琴的兴趣,他十分注意激发孩子学琴的动机。他先让孩子一边玩,一边看别的孩子练琴,当孩子看到别人都有琴,而自己什么也没有时,就产生了一种想要得到琴的愿望,尽管如此,铃木先生并不急于满足孩子的愿望,而是给他一把不出声的琴,让其练习拉琴姿式、指法等。过一段时间后,孩子拉琴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时,铃木先生才满足其愿望。所以,营造氛围、激发动机是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准备阶段,做家长的不可忽视。

(2)家长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由于各种原因,有些父母错过了学习的机会,有的是“科盲”,有的是“音乐盲”,有的是“美术盲”等等。他们不愿孩子也像自己一样缺乏艺术修养,因此,往往自己省吃俭用为孩子买来各种绘画书籍,买来各种乐器,请来家庭教师,千方百计地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这固然是必要的,但是家长自身的修养对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也有着重要影响。如果家长的文化素质偏低,艺术修养欠缺,就很难给孩子带来美的启迪和艺术熏陶。试想,如果家长自己不读书,不看报,不去剧院,不喜欢美术展览,不爱听音乐,怎么能要求自己的孩子获得艺术细胞,对此产生兴趣,并且爱好它呢?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长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都将化成涓涓细流,一点一滴渗入孩子的心灵,成为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催化剂。

(3)要善于对孩子进行表扬和鼓励。无论孩子表现得多么笨拙,无论他把事情做得多么糟糕,做家长的都不要求全责备,而应该细心引导,从心理上给予孩子关心和鼓励,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兴趣。如孩子在房间画画,将地面弄得很脏时,家长千万不要大发雷霆,也不要因为孩子画得达不到要求而漠不关心,甚至加以制止。而应时时关心、询问,给予肯定性评价,加以鼓励。还应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绘画环境和绘画工具,最好抽时间参与孩子的绘画,一起欣赏孩子的绘画作品,甚至可以用孩子的画装饰、布置房间。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励他把画画得更好。久而久之,绘画就会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当一名画家将成为他的梦想。

四、别让孩子的“特长教育”走入误区

目前,有不少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在接受正常教育的前提下,再接受一项或几项特长教育,以便于孩子掌握更多的技能,去迎接未来的挑战。于是,以培养孩子某些特殊能力为目的的各种特长教育应运而生,诸如书法班、美术班、舞蹈班、音乐班等等。但由于某些家长在思想认识上的错误,致使特长教育进入了种种误区:

误区一:一厢情愿。进特长班学习,对于许多孩子来说都不是心甘情愿的,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家长一手包办,不少孩子对究竟该学什么好、自己是否适合进行特长教育等问题都心中无数,报名参加特长班的学习完全是家长的一厢情愿。如此,若孩子对所学的内容缺乏学习兴趣,这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反倒会阻碍孩子情商和智商的正常发展。

误区二:贪多求全。一些家长盲目认为多学总比少学好,今天让孩子学钢琴,明天让孩子学美术,过两天又让孩子改学书法。不堪重负的孩子,平时忙,双休日更忙,除了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外,还要忙写字弹琴或绘画,难怪有些孩子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放学后,我宁愿被老师留下来也不愿立即回家!误区三:方法不当。特长教育对孩子来说,的确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贪玩好耍是他们的天性,同时他们的兴趣与爱好都具有较大的可变性,今天喜欢的东西,明天也许就不再喜欢了。因此,家长要注意因势利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当孩子对学习生厌时,家长不是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而是采取强迫压制的办法逼着孩子去学,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正好应验了那句老话:“强扭的瓜不甜。”

误区四:苦练技能。这是特长教育最大的误区,也是多数家长老师易犯的错误。为了达到目的,无视孩子的年龄性格特征,无视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不惜一切苦练专项技能,如:音乐、美术等过级考试,严重摧残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殊不知特长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发挥特长,激发兴趣,多方面汲取知识。在孩子的兴趣特长学习中所衍生的各种知识链接,才是我们最应该交给孩子的。

要走出上述误区,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首先,需要家长们端正认识。孩子不同于大人,不能用对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让孩子接受特长教育,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家长所期望的效果;同时,家长还应该明白:儿童教育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知识教育、品德教育以及技能教育等多个部分,特长教育只不过是其中的技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家长不宜将其看得过重,只能将其看作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只能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以免喧宾夺主的不良后果。

其次,还需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特长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地方,在于它主要是培养孩子对某些技能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应有张有弛,松紧有度,并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孩子在玩中求学、在学中能玩,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总之,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和特长的方式、方法很多,不能一概而论,每位家长应根据自身不同的条件和孩子的不同表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你没有发现,可能是你的疏忽,也可能是这朵花苞还没绽放。就像赏识教育发起人周泓老师说的一样:每个孩子就是一个花苞,花苞绽放美丽无比,我们应该具备这样的花苞心态,要用赏识的眼光去鼓励我们的孩子和我们的学生,永远对他们竖起你的大拇指。

【参考文献】

[1]《京华时报》作者:马春杰 高晨 年纪不大学得不少 女儿报班自己也上课

[2]《赏识教育》作者:周泓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一、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1、兴趣是爱学、会学 的重要基础。兴趣是一种动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2、要使孩子热爱学习,必须从培养兴趣开始,因为兴趣......

发挥课堂导向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成楠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只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两位伟人的话,都强调了兴趣对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性。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激发学......

教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教学目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是在心里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孩子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通过了解孩子......

怎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怎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对家长来说,孩子是手中宝,是“掌上明珠”,家长总是把最好的都给了孩子,生活上的优越条件,让他们应有尽有,这样很容易失去目标,去幼儿园没有学习的意识,认......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现今很多家长对孩子都是非常苦恼的,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让家长很是着急,其实这与方法不得当有很大关系,对孩子来说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发挥孩子特长,激发学习兴趣.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发挥孩子特长,激发学习兴趣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 特长 孩子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 特长 孩子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