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旅游要素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_旅游要素与产业发展
促进旅游要素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旅游要素与产业发展”。
促进旅游要素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兴文县政协副主席 蒋建平
随着我国目前旅游产品开发强度的加强,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愈来愈强烈,已经形成了旅游者的买方市场。如何抓住“5.12” 汶川大地震后川南旅游成为热线的机遇,配套规划建设旅游要素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兴文旅游业,真正成为四川新五大旅游区——川滇黔结合部的最佳旅游目的地,促进“旅游兴县”战略实施,是兴文旅游业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旅游要素产业建设现状
兴文县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打造,旅游要素产业建设有了一定成效,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区等品牌的取得,使兴文旅游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旅游收益呈不断增长之势。
但是,从影响旅游业发展的旅游要素产业配套建设情况看,缺乏有效的产业政策指导,建设不协调,合力未形成,不能充分支持和满足旅游支柱产业的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行”的方面,与县外联接的旅游道路虽然显著改善,但还不够快捷;县内主要景区间旅游环线公路处于规划阶段;散客旅游缺乏集散服务,到石海洞乡和僰王山景区的旅游专线车没有正常营运;县城内“的士不打表,三轮乱收费”。“住”的方面,据统计,各类型宾馆旅店住宿接待能力约3000人,但仅有银峰宾馆、兴文大酒店、洞乡大酒店、邮政宾馆4家二星级宾馆,不能满足不同住宿消费层次游客的需求,也不能适应规模游客量入住需求。“吃”的方面,目前,县城有较大型餐馆15家、小型餐馆60家、特色餐馆12家、农家乐型餐馆17家,旅游景区及公路沿线有大小餐馆20余家,但有组织、有针对性常年参与旅游接待的比较少。“游”的方面,主要以石海洞乡和僰王山景区观光游为主,游程相对较短较单一,特色旅游彰显不够,品位不高,游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娱”的方面,兴文拥有丰富的地质文化、苗族文化和古僰人文化,目前对既有特色文化的内涵虽然在发掘整理,但已有效服务旅游的,能为普通游客提供观赏娱乐体验的内容和形式较少;石海洞乡景区的苗族、古僰人民族民俗风情表演水平总体较低,旅游节庆项目处于起步。“购”的方面,能体现兴文地方特色的,能吸引游客购买欲望的旅游商品不多,旅游购物点除石海洞乡、僰王山景区有些摊店,具有良好购物环境的购物商场(城)基本没有。
总体看,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分散独立,更不配套,造成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很大程度制约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区等品牌的效益产生,兴文旅游业与期望存在较大差距。
二、旅游要素产业配套规划建设的思考
促进旅游业要素产业配套建设,应从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履职尽责,强化考核,创新机制,整合力量,务实推进的思路来建设。
(一)充分重视“水桶效应”,尽快对旅游产业要素建设配套规划。旅游业是以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为载体,提供人为人服务的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旅游产业结构的主体,形成旅游产业的基本构架和产业链。旅游者乘车出发,先要约好吃、住的安排,中心目标是完成对旅游目的地产品“游”的购买,其次参加娱乐,最后购物返程。在旅游产业结构中,六个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等同。其中“游”是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所在,“行、食、住”,是实现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娱”和“购”是提升旅游过程质量的充分条件,是旅游业效益的关键,在旅游业效益构成中举足轻重。
综观兴文县旅游业,尽管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己在手,但由于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配套规划建设滞后, 尤其是“娱”和“购”两个要素薄弱,旅游要素产业经济缺乏规模效益,幅射带动乏力。旅游业经济社会效益不高,缺乏社会关联性的现实,使旅游业成为政府和旅游公司着急的事,体现了明显的“水桶效应”:水流的外溢取决于水桶上最短的一块木板,一个水桶装水的多少不取决于组成它的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构成旅游产业结构的各个部份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质部份决定整个产业结构水平和效益。
因此,除品牌营销和管理经营体制机制急待增強和改善,围绕“游”这个核心,科学评估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现状,通过科学配套规划,有效解决旅游要素产业建设滞后与不协调,是当务之急。否则,花很大功夫把游客招揽来,但游客仅能“游”一下,必然导致滞留时间短,消费低,甚至对旅游服务和旅游体验不满意,“旅游兴县”难以名副其实。
应尽快委托国内外权威旅游规划机构,对旅游要素建设现状进行评估,根据我县旅游业发展目标的实际需求进行旅游要素产业配套规划,明确全县旅游要素产业建设的总体布局,近期、中期、长期建设的重点项目和实施目标。使旅游要素产业建设推进中,既满足当前需要,也兼顾长远,有章可循,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具有实效性、指导性、可控性。
(二)建立权威旅游产业发展协调机构,有效推进旅游产业要素配套建设。旅游产业六要素的建设和管理涉及多个行业多个部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多行业多部门通力协作,旅游产业要素才能按规划整体建设推进,有效整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业链。一是尽快建立权威性的县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县涉旅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组成。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负责解决和协调涉及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与旅游要素配套规划建设有关的重大问题。二是落实责任,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严格考核。旅游要素配套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规划一经确定,关键在于落实。在按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明确年度建设和管理质量及效益目标,相关职能部门、乡镇与县委、县政府签订责任书,将旅游要素配套规划建设工作纳入重大工作目标考核,确保按规划要求各尽其责,分步推进,逐项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三)当前旅游要素产业建设急待解决的问题。
“行”: 健全方便快捷高效的旅游客运体系,为游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交通服务,使游客能够进得来、出得去、散得开。对县外旅游快速通道建设,有待省、市交通枢纽工程实施,对县内景区间旅游环线公路建设应争取尽早开工建设。在现有基础上,一是客运汽车站增加散客服务中心职能,尽快真正营运石海洞乡和僰王山景区旅游专线车,解决当前只针对团体游客、自带车游客市场,完全忽略了到兴文自主游和即兴游游客行的需求。二是尽快出台措施规范出租车、人力三轮车、旅游专线车的运营,确保合理、透明、规范收费,塑造精品旅游目的地基本形象。三是完善民航、铁路、公路交通票务和网络预订系统,为旅行者提供方便、安全的旅游交通票务服务并规范管理。四是对县城相邻的几个公路收费站进行调整,营造方便、快捷、合理的通行环境。
“住”:在加快招商引资新建高档次宾馆满足需求的同时,对现有宾馆、旅店、农家乐应着力在统一接待条件,提高接待能力,规范接待行为,调动积极参与旅游服务上做好工作。一是根据发展旅游需求,尽快制订宾馆、旅店、农家乐接待规范,统一接待游客的软、硬件标准,由旅游、公安、物价等部门验收并挂牌标识,规范经营,保证游客住宿的安全、卫生,明码付费,杜绝宰客。二是引导和帮助宾馆达标评星,进一步开展星级农家乐评比、旅店达标,形成更多符合旅游接待要求的宾馆、旅店、星级农家乐。三是对所有核定具有旅游接待资质的宾馆、旅店、农家乐,提供统一的全县旅游宣传资料,交通、住宿、娱乐、美食、购物等游客所需指南,营造旅游氛围,方便旅游及消费。
“吃”:围绕保证旅行社团体就餐,满足自主游游客需求,打造特色名吃吸引和满足高档次旅游消费的要求来做工作。尽管目前旅行社组织的团体游,与期望存在很大差距,但吸引旅行社组织团体游是旅游促销的重点,因此,满足团体游人的吃,也应是吃这一要素的重点。从串联石海洞乡和僰王山景区角度看,团体餐应与旅行社协调,以在县城就餐为主,促进县城餐饮业的繁荣,同时在玉屏至石海,莲花至石海两条公路沿线发展具有接待团体餐能力30至40人的餐馆各2至3家。景区内及附近,主要以发展小餐馆为主,保证自主游游客就餐,兼顾长假旺季游客的需求。旅游餐馆应实行挂牌标识制,由县旅游局牵头,汇同经商、工商、卫生、物价等部门核定挂牌,依法強化监督。特色菜品、特色宴、特色餐馆,应从挖掘传统风味,整合地方特产,推出系列化的地方特色菜肴、风味小吃,办好小吃一条街或夜市、风味餐厅上,有组织、有计划进行打造包装,由县经商局牵头,组织县烹饪协会具体打造,定期开展名、特、优、新特色菜品、特色宴、特色餐馆的竞赛和评比,由政府部门予以认定授牌。
“游”:是吸引旅客进入的最重要的要素。兴文旅游资源具有观光和休闲的特质,对此,专家、业内人士对兴文旅游产品的品牌和价值打造都有思考。但从实际运营效果看,吸引游客进入还不够理想,共识是知名度有待提高。加大品牌营销的投资,加强品牌促销的力度,对提高兴文旅游的竞争力,无疑是迫在眉捷。但在游这一要素的打造中,应当统筹解决好石海洞乡和僰王山景区的统一打造,两个景区旅游产品的性质定位,关键是应放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视野和游客的实际感受来判定,突出同质间的差异性,符合旅游发展趋势来着力打造。进一步加强市场调研,对石海洞乡和僰王山景区两个具有不同特色的旅游产品进行科学论证,准确定位,打造符合旅游者需求,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达成此目的,应用市场经济手段,遴选出知名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机构来论证、定位、设计、策划,杜绝仅提供参考咨询,必须对兴文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可控性和可操作性,获得预期的经济社会效益。“娱”与“购”: 这是当前兴文旅游要素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在“娱”这一要素的建设上,应重点完善县城、旅游酒店、景区的文娱基础设施,形成参与性强、类型多样、管理规范、文化档次高、服务功能完善的旅游文化娱乐体系,让游客能娱能乐,体验到差异和新奇。在旅游文化内涵上,已论证用苗族文化、古僰人文化、地质文化来打造,现在的问题是在挖掘、整理、包装打造上进一步下功夫。一是文体、旅游主管部门应切实负起牵头旅游文化挖掘包装打造的主导职责,做到出成果、出效益,财政从预算上给予必要保障。二是采取政府以奖代补,民办公助形式,建立健全苗族、古僰人历史文化和地质文化研究机制,为旅游所需的特色文化打造,提供更多具有使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三是成立兴文民族民俗专业演出团,打造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观赏价值的民族民俗风情节目。一台有特色高水平的演出,对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的作用和影响必不可少,如桂林阳朔的“印象刘三姐”、九寨沟的“藏羌民俗风情”、云南丽江体现东巴文化的“丽水金沙民族歌舞”就是例证。从实践来看,在旅游赢利效益较低的时期,政府和石海洞乡、僰王山旅游公司应对演出团的生存和演出项目的打造包装,按市场机制运营的前提下,给予必要的经济扶助,让游客都能观赏到特色文化,达到提高兴文旅游品味,增强吸引力、竞争力的目的。四是开发出具有参与性、体验性、独特性的地质变迁、苗族民俗、古僰人历史烟尘、农业生态游客体验项目,如地质变迁模拟,苗族民俗、苗族人家家访,古僰人的兴衰轨迹,兴文民俗节庆,特色农业等供游客体验,在历史与现实、城市与乡村、现代与传统中感悟世间的奇妙,兴文旅游玩味悠长。五是石海洞乡和僰王山景区应明确旅游文化打造重点,石海洞乡以苗族风情为主,僰王山景区以古僰人秘迹为主。
在“购”这一要素的建设上,尽快完成让游客购什么的论证,在那里购恰当的布局。政府职能部门应根据兴文人文、特产,结合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通过传统工艺、现代科技等手段,组织做好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设计。在此基础上,制定优惠政策,通过招商方式引导和指导特色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对于购物点的布局,一是应学习借鉴成熟旅游地区的做法,旅游商品摊店与旅游商品购物商场相结合,提高旅游购物业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增加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的利润空间。二是应充分为本地人特别是景区及附近村民的参与提供条件,让百姓共享参与旅游发展的成果,形成促进做强旅游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强、关联度高、产业链长、涉及面广、拉动力大的经济文化型产业,具有低消耗、低污染、低风险、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有“无烟”......
关于定西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通称“陇中”。这里是中华民族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古“丝绸之路”重镇,也是新欧亚大陆桥必经之地。全市辖1......
竹子属禾本科植物,一年种植多年收益,其品种较多,用途广泛,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是世界上竹子资源分布最丰富的国家,全国竹林面积达***万公顷,年产毛竹*亿根,其它竹......
xx市xx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调查与思考xx镇地处四川省三县交界处,位于富顺县城之东,距xx县城36公里,富泸公路穿境而过。幅员面积29.35平方公里,辖8个农业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全......
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摘 要: 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越来越关注精神生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旅游产业开始发挥其带动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支柱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