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指导_作文指导与训练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作文训练指导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作文指导与训练”。

第一次训练

我们这里的学生到了中高年级后,习作有这样几种训练形式:大作文、小作文、日记,大作文指的是教科书上要求写的习作,小作文是县教育局要求写的练笔,日记是我要求学生写的。

一册语文书通常是8个单元,那么就有8篇大作文,8篇小作文,大小作文间周一次,写评间周一次。比如第一周写大作文,就不写小作文;到第二周讲评大作文,再写第一篇小作文;第三周开始讲评第一篇小作文,同时写第二篇大作文,以此类推。

大作文当然要精心设计教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表达欲望,不过我认为小作文也很重要,尤其在三年级这样一个学习习作的起始年级,教师更要花点心思在小作文的教学上。大作文教材规定了具体的练笔要求,教师只能戴着镣铐跳舞;而小作文的命题和指导,教师有相当的自由度,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弹奏出和谐美妙的乐章。

上周四我们班写了本学期第一篇小作文,今天早晨全部改完(师生均有批改任务),下面具体谈谈命题、指导、批改诸环节我的做法。

命题:

相对于课本大作文,小作文由教师自主命题,这样便于教师根据本班孩子写作的实际水平,抓住孩子乐意涉及的题材或话题,巧妙设计出让每个人都感到有话可说的标题。

因为开学才半个月,很多学生还沉浸在过年愉悦、自在、喜庆的氛围中,相信他们对年的种种细节和感受尚记忆犹新,多多少少都有倾诉的愿望,有倾诉的材料,有倾诉的激情,我决定以《快乐的春节》作为训练题目。

指导:

我从春节联欢晚上一则有趣的小品开始聊起,引出春晚话题,再诱导同学们谈谈自己家的年夜饭如何丰盛,逐渐延伸出与年有关的一切习俗和回忆,并板书如下: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团圆饭、发压岁钱、贴春联、拜年、放鞭炮烟花、换新衣服„„

接着启发大家就这样记叙春节行不行?同学们自然就想到要排列顺序:贴春联、换新衣服、吃团圆饭„„我又似乎无意间点出:这么多事情都写下来,总感觉有些„„(话到这儿,我还“啧啧”了两声)果然有人搭腔了:“啰嗦。”我赶紧顺着点拨:“不能都写,那怎么办呢?”有聪明者恍然大悟:“选几件来写。”“言之有理!那么选什么事情,不选什么事情,根据什么呢?”眼看要引出习作标题了,我还不趁势添把火,更待何时?

“哪件事让我觉得开心,就写那件事。”我摸摸发言的章濛濛的脑瓜:“你真厉害!这次小作文的标题老师拟的就是《快乐的春节》,过年的时候什么事情让你难忘,让你感到无比欢乐,你就写它!当然,有可能是两件、三件事情,都没关系。”

写作顺序理清了,重点也把握了,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就剩下该如何引导大家把句子写具体了。

段静茹说过年最快乐的时刻是发压岁钱的时候,我就请她聊聊发压岁钱的事情,基本上是师生问答形式,她说清楚了,我表扬;说得含糊或简单的地方,我采取追问、反问、装糊涂等策略,使之说流畅说生动。

比如段说:“爸爸拿压岁钱给我。”我立即反问:“是拿吗?”她一愣,明白过来:“是掏出。”“从鞋底把压岁钱掏出来的么?”我一边“不怀好意”笑眯眯地问道,一边模拟做着从鞋底抠钱的滑稽动作。“从西服里面的小口袋里。”哈哈,孺子可教,一点就通。“是一万块钱压岁钱吗?”我故意的夸张引得全班“哇”声一片。段静茹连忙争辩:“就一张,是五十元的新钞票。”“把你刚才那句‘爸爸拿压岁钱给我’重说一遍。”“爸爸从西服里面的小口袋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新钞票,当作压岁钱,塞到我手里。”瞧瞧,“塞”可是她自己想出来的好词语啊。

在如此这般的循循善诱下,她越说越好,甚至还挖出了一个细节:“我接过爸爸的压岁钱,拿到日光灯下反复照了几遍,生怕是假钱。”我带头拍起了巴掌。

批改:

第一篇小作文上周五同学们誊抄完毕,交给我了,根据我制定的学生担任小老师批改小伙伴习作的实验计划,我先把所有的小作文本通览一遍,打上等级,再请15位小老师到办公室,每人随机抽取3本小作文,【抽到本人或同桌的不改,另外再抽,因为在草稿互改阶段,已经让同桌粗改过了】,利用业余时间批改,剩余13本由我亲自批改。

因为大部分小老师在二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上学期有过日记批改经验,少数尖子生还尝试改过几次小作文,所以我只是强调批改符号要规范,在总评后面要注明批阅者姓名,至于对习作内容的批判,只要你觉得读了习作,体会到了他(她)过年的快乐,你就大加赞扬。不过,“1+1”是基本评语模式,不管旁批还是总评,至少找出原文的一个优点,一个不足,不足只能一条,优点多多益善。

今天早晨,小老师在双休日改完的小作文本都上交了,我仔细查阅,10人改得认真,评语到位,好词佳句标记正确,鼓励、欣赏的批语占大多数,缺陷也指

出的八九不离十,仅个别小老师常见的错别字改不出来,评语字迹稍嫌潦草,有的忘记署上批改者的名字了。

下面是我摘录的一些精彩片段:

第二次训练

命题: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阳光明媚,春风和煦,校园里的植物攒足了劲儿萌芽、长叶、抽枝、开花,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我班教室是平房,毗连着学校的小操场。近日,课间午间,总有不少孩子在操场拐角、台阶石缝里,撅着屁股搜寻翻捡着什么,我便凑过去看看。呵呵,有的在捉蜗牛,有的在逮一种指甲盖般大小、类似七星瓢虫的小虫子,他们称之为西瓜虫。

我灵机一动,现在正值初春,植物生长变化比较明显,小动物也处于活动频繁时机,适合三年级学生观察、练笔,而且十来岁的儿童对春天的动植物尚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新鲜感,何不引导他们观察、饲养、种植,品尝发现的乐趣,积累写作的素材,培植他们对生命的敬畏感,以及对弱小动物的怜悯心?

对,第三篇小作文题目就叫《我和春天的XX有个约会》,“XX”可以是“蝌蚪、蚕、蜜蜂、小金鱼、西瓜虫„„”,也可以是“柳树、竹笋、油菜花„„”,写作前准备时间限为一周,每天坚持定时观察,做好简单的文字记录工作。

指导:

估计同学们准备比较充分了,观察记录较有收获后,昨天利用半小时早读时间,我尝试指导全班写第二篇小作文。本来打算让同桌互相交流,又担心时间不够用,就直接引导了。

我请庆克伟同学谈谈这几天观察了什么,他答:“蜗牛。”我眉峰微蹙:“请用完整的话表达出来。”庆:“我捉到了蜗牛。”庆克伟一向发言积极,但写作水平低下,习作常常干瘪空洞,句子前言不搭后语现象更是普遍,我有意拿他作试点,希望打开缺口,一点一滴启发他把话的意思说清楚,让他能增强信心,更期盼给全体同学以自信。

庆克伟说完“我捉到了蜗牛”一句,我未立即表态,而是环顾四周:“这句话的意思说明白了没有?”“没有。”卜啸天站起来发言:“蜗牛在哪儿捉的没讲。”我做了个请坐的手势:“嗯,有道理,庆克伟同学,请把刚才的那句话再说一遍。”

庆:“我在草坪上捉到了蜗牛。”“老师,这句话意思还没讲清!”是王天赐的快嘴。“哦,愿闻阁下高见。”我用幽默的语气及和蔼的表情,鼓励孩子阐述理由。“庆克伟捉到了几只蜗牛,没有交代。”我把视线转向庆克伟,小家伙明白目光中的含义,第三次口述:“我在草坪上捉到了两只蜗牛。”

下面是指导流程片段:

师:交代了蜗牛的来历,接下来该说什么?

庆:蜗牛撒尿时,喜欢把头缩进壳里。

师:这是讲蜗牛的特点,生活习性方面的特点,放在习作最后介绍,比较合适。生1:讲完蜗牛怎么来的,应该讲讲它的样子。

庆:蜗牛背上有壳。

师:把“有”换一个词。

生2:长着。

师:有没有更棒的?

生3:驮着。

师:庆克伟再说。

庆:蜗牛的背上驮着壳。

师:像乌龟一样扁扁的吗?

庆:不是扁扁的,是„„嗯„„【语塞】

师:是不是螺旋形的?陀螺一样的形状?(辅以手势点拨)

庆:是。

师:再说。

庆:蜗牛的背上驮着螺旋形的壳。

师:除了壳,蜗牛的外形还可以写什么?

生4:写眼睛、触角。

师:请你说。

生4:蜗牛的头上有两根触角„„

师(打断):什么样的触角?

生4:细长的触角。

师:把“细长的”这个词语添进去,说!

生4:蜗牛的头上有两根细长的触角,触角上长着眼睛。

师(提醒):触角的什么位置上长着眼睛?

生4:顶端。触角的顶端长着一对可爱的小眼睛。

庆:我用手轻轻一碰,触角和眼睛都缩进壳里了。

师:这一句你讲得很棒,完整、清楚。

师:蜗牛的样子抓住这三点介绍,行了,刚才抓了哪三点?

生(齐答):壳、触角、眼睛

接下来采取这种步步为营、仔细推敲的方式,我又让庆克伟叙说了蜗牛的吃喝拉撒、爬行、两只蜗牛的争斗等内容。

在谈到蜗牛的食物时,庆克伟说蜗牛吃草叶,我故作怀疑:“你怎么知道的?”“我喂草叶,它们吃得很带劲。”“蜗牛有牙齿吗?”“不知道。”“谁知道?”

章濛濛小手举起来:“我知道蜗牛有成千上万个小牙齿,但人的肉眼看不见。”我一翘大拇指:“厉害!你从哪儿了解的?”“在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节目中看到的。”

此时教师要帮助学生领悟搜集材料的途径,四两拨千斤:“写作文时如果遇到一些我们不清楚的地方,不了解的知识空白点,缺少真实准确的材料或信息,怎么办?有这样几个方法:请教长辈;读课外书;看电视;上网查阅。章濛濛要是不介绍,秦老师还不知道蜗牛有牙齿,而且有一万多只呢。大家要向她学习,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平时积累的资料多了,写作文的时候,自然就有话可说,而且比别人说得具体。”

在结束指导的时候,我特别提醒同学们饲养的写作对象要放回大自然,不要虐待它们。

今天,我浏览了全班第二篇小作文,发现只有4人写了植物,看来能活动的小动物对孩子们的吸引力更大。绝大多数习作篇幅在300字左右,但有5、6人把怎么抓蝌蚪、蜗牛的内容写多了点儿,小动物的样子、戏耍等写少了。

批改

依然教师改13本,小老师每人随机抽改3本,要求抽到上次改过的同学作文本,换别人的,这样保证小老师们能改到不同水平档次的习作,增加他们的批阅经验,促进批改水平的提高

以下是我摘录的习作精彩片段:

1、据我所知,因为它缩成一团后很像西瓜,所以叫西瓜虫吧。我还逗过它的呢。我拿了一片嫩树叶,放在西瓜虫嘴边,它刚想吃,我就把树叶抽走了。最后,它饿得爬不动了,我见它可怜,就把叶子给它吃了。

【作者:许晨】

2、忽然,我眼睛一亮,搬开小石块,一个小小的脑袋露了出来,脑袋上长着两根触角。蜗牛背着小房子,跟弹子差不多。我轻轻碰它的触角,触角快速地缩回去了。【作者:周涛】

3、蝌蚪全身是黑色的,头较大,圆形。它没有身子,尾巴又细又长,像一个黑色的逗号。尾巴上有一层半圆形透明的皮,蝌蚪就是用那层皮游动的。

【作

者:孟张昊】

4、我在板凳两头各放了一根吸管,一根当起点,一根当终点。我把两只蜗牛同时放在起点,给它俩比赛。大蜗牛往前直奔,小蜗牛东张西望,慢慢吞吞。我急了,让小蜗牛骑在大蜗牛背上。大蜗牛停了几秒钟,可能觉得奇怪吧,怎么壳变重了?但很快它又驮着小蜗牛继续爬起来,最后两只蜗牛同时到达终点。

【作者:鲍提多】

5、蚯蚓生长在土里,身体长长的,圆柱形,长着像针眼一样的眼睛。它喜欢吃泥土,拉出来的好像也是泥土。我无意把蚯蚓的身体弄断了,可是一分为二的蚯蚓还能扭动,我很惊讶。

【作者:王文静】

6、蜘蛛长着八条腿,头小小的,肚子大大的,里面装的是丝。一只蚊子粘在网上,它在拼命挣扎。蜘蛛慢慢地向蚊子爬近,先在旁边转来转去,再吐出丝,把蚊子一圈一圈缠住。

高中作文指导训练

高中作文指导训练:文无定法“出彩”有招古人云:“文无定法。”作文虽无定法,但“出彩”还是有规律的,是有一定招数的。研究这个规律,掌握这个招数,就能使我们的文章“出彩”展新颜......

作文训练与指导

作文训练与指导联想作文范例长大的路上,他住了我的手人生如圆,如果说我们自己是铅笔,需要以实际行动勾画出生命的弧线,那么亲人老师便是橡皮,温柔而谨慎地为我们抹去圆弧中的旁逸......

高中语文作文训练指导

高中语文作文训练指导一、对作文拟题进行指导学生可以通过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诗歌作为作文的标题,运用诗歌作为文章标题,讲究的是含蓄,字里行间透漏其含义,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不仅......

作文指导与训练

作文指导与训练(议论文的审题与立意、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记叙文的审题与立意、记叙文的构思与表达方式、深刻透彻) 第一次作文·议论文的审题与立意 [训练目标]......

高考作文训练指导

2012年高考作文训练指导(最新作文题目、导写、优秀作文)来源:状元网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喜爱并走进阳光的人/阴影会更引人注目/但他朝阳的一面/总在反射着亮光/害......

《作文训练指导.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作文训练指导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作文指导与训练 作文指导与训练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