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成为习惯_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习惯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让读书成为习惯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习惯”。

让读书成为习惯

——读《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有感

08小教张锁林

这是继《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薛瑞萍读教育理论》、《书声琅琅的三年级》之后,读的第四本薛瑞萍的著作,并将继续读她的《我们二年级啦》,可是当当网已经缺货。

不知从何时起,薛瑞萍走进了我的视线,我知道原因之一是薛瑞萍在教育界的声名鹊起,让我这个即使闲暇不太阅读教育类书籍的人也不得不耳濡目染到她的存在。读她的前三本书时,我端详着封二的作者简介“任小学语文老师、班主任至今”思付:这人真谦虚,自己是特级教师都不说,也许这就是她吸引人的地方吧。于是到网上一搜,果然看到网上说:“薛瑞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不久,我在《小学语文教学通讯》的“邀请函”中看到:“薛瑞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可是刚刚掩卷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上面又明明写道“小学高级是我事业的顶锋”。读到此,我翻看前面的《序》,落款:2005年6月4日。哦,也许后来薛瑞萍才评上特级教师的吧?凭她出了这么多书,凭她获得的这么多奖项,她评不上还有谁能评上。写到此不觉羞愧,原来在我们普通小学教师眼里,巴望着的只有特级教师,这是何等的功利思想在作祟。薛瑞萍的成就岂止是“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育专家”这些头衔所能概括的。如果薛瑞萍不是“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育专家”,那才是对教育界的最大讽刺,就像当年袁隆平被“中科院院士”拒之门外一样,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

不厌其烦地读薛瑞萍,不光自己同是小学语文教师,更因为读薛瑞萍的文字不像读其他教育著作那样令人费解,相反是一种文字美、意韵美的享受。读着读着,你会感到自己不是在读,而是作者借助文字在向你吟唱,那种起伏跌宕的韵致,分明就是由一串串文字织成的美丽音符,由作者胸中吐出,一气贯注,一唱三叹。那样醒人耳目、沁人心田、悦人心扉、启人心智。一路阅读一路分享作者的万般情思、千种风情,让你享受美伦美奂的文字美的同时,嗅到作者沉浸在文字中的气息,触摸到作者跳动的脉搏,感受到作者火热的心跳,所谓心随文动,不知是人之声还是己之声,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烧灼你、浸润你、同化你”,“就这样被你征服”„„

不厌其烦地读薛瑞萍,是因为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拿了那么多奖项的薛瑞萍没有被荣誉冲昏头脑,作为年龄最大的选手摘取安徽省合肥市教学大赛一等奖之后,她便急流勇退,给自己的教学比赛生涯画上句号。在追名逐利的今天,这样的退出需要多大的勇气,也只有追求真理追求活出自我的薛瑞萍才能做得到。也许薛瑞萍看惯了教学比赛的娇揉做作,离教师内心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越来越远,才毅然决定退出,也许还有其他很多很多原因,个中滋味只有亲自经历过的薛瑞萍知道得最清楚。薛瑞萍追求的是人生的大智慧和高远的境界。喜欢这本书,是因为书中描写的都是作者亲历的教育教学的故事和作者很有见地的读书心得,这让同是小学语文老师的我倍感亲切。教育理论书籍我也读了一些,有的让人晦涩难懂,有些所谓名师的作品故弄玄虚,写来写去总围绕着自己曾今上的一些公开课,理论的阐述又那么的高深莫测,令人费解。而薛瑞萍描写的是自己的日常教学生活,读来绝无说教之感,让人触摸到的是作者真实的教

育生活,感觉到作者对教育的深深迷恋,对教育现状的忧愁和思考,对语文教学的丰富的教学思想。全书分为三辑:教育,对成长的迷恋;语文,美丽的生命之旅;书籍,一片丰沃的原野。第一、二辑,作者以小故事的形式描写了身边的教育教学事件,读来让人倍感亲切,她的三句名言让我记忆犹新,第一句: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第二句:白纸黑字,这就是语文;第三句:读书,写作,对话,思考。这就是语文。第三辑是作者的读书札记,文字是那样的隽永而又深刻,清新而又美丽,她深厚的古文功底绝不亚于专业学者,其思想的深刻也只有读了那么多书的她才能提得出来。如她在《感受〈诗经〉》中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渊深、朴茂、古老、清新,最平常的一声叹息,叩动古往今来多少善感的琴弦——不用争也不用抢,只要你静心谛听,真诚体会,就能获得至为销魂的回报。”像这样的优美的文字,在她的读书笔记中随处可见。“大道至简”,薛瑞萍的理论是简单而深刻的,是朴素而美丽的,是能让人读懂并接受的,因为作者是扎根一线的普通班主任和语文老师。

全书充斥着作者对读书和学生的爱,正如封二所介绍的“薛瑞萍网名‘看云’。1965年生,籍贯江苏省海安县。1984年毕业于安徽省霍山师范学校。任小学语文老师、班主任至今。人生信念:缺乏真诚、理性和趣味的日子是不值得一过的。职业观:爱读书、爱学生同样重要。”读完全书,你会深深认同,薛瑞萍确实是这样生活的,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薛瑞萍的人格魅力。真如她对学生所说:“如果给我丰厚的收入,以及足够高的职位,我还会要求更多的东西;然而只要他们是爱我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孩子们,老师热爱生活。老师当你们是生活送我的——情人的礼物。”这就是追求精神至上的薛瑞萍;这就是爱生如子的薛瑞萍;这就是嗜书如命的薛瑞萍„„

读薛瑞萍的感觉是一言难尽的,佩服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夫,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刻的教育见地„„高山仰止的同时,深深为同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我感到愧疚,看看人家的阅读量,人家的课堂教学,人家教出来的学生,唉,自己真是连半点都比不上。从教十几年,虽然成绩也有,论文也发表了不少,但比起薛瑞萍,我的那些搜肠刮肚拼凑而来的文字,真是羞愧万分。曾几何时,自己陷入对名师的崇拜,于永正、孙双金、薛法根等等,太多的论文,太多的语文教学案例也看了不少,曾一度折服于他们的精彩教学,迷恋于他们的精彩言论,着魔于他们的成长经历。但是阅读薛瑞萍,又让我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教师这一行,朴素迷离的言论无意识中渐渐远去,被薛瑞萍简单而深刻,清晰而坚定的声音所代替:读书,唯有读书才是教师成长的真正有效的途径。虽然周国平说:“书是人生的益友,但也仅止于此,人生的路还得自己走。”但我想教师就不同了,因为教学就是教师的生活。因为教学不是四十分钟的事情,台上的教师就是学生眼中的演员,透过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学生看到的不光是知识,也包括你全部的生活。生活中的你是怎样的,台上的你就是什么样的,教室是你的舞台,学生是你的一面镜子。只要当你接触到学生纯真渴求的眼神时内心还会泛起一丝波澜,你的教育良知就没有丧失殆尽,你就完全来得及拾掇起对生活的热切希望,慢慢充盈起来自“人”的内心的声音,让良知被唤醒的那一刻永驻,从而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包括自己的日常生活细节,这样的审视其实是在拯救你自己,因为你将改变的是自己在孩子们眼中的形象,由不那么讨厌到比较喜爱再到非常喜爱。到了那时,让你享受到的又何止是教育教学这一项。

读过薛瑞萍的书,再回过头来看她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学》上的零星文字,感觉有些异样,惊叹于她对文字的驾轻就熟的同时,而悟

出了什么叫“厚积薄发”。看了那么多书的薛瑞萍,我不知道是否只有以看书多而著称的窦桂梅可以与之媲美,还能有谁?我想,如今的薛瑞萍自己就是一部书,一部让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的书,让人欣喜的是,“薛瑞萍效应”正在信息迅捷的今天滋长蔓延。我想:当“看云说”不但成为青年教师的口头禅,更融入小学教师的职业命脉,中国将收获更多的“在我的课堂上相开小差都难”的美丽课堂,到那时读书将不再是国人难以培养的生活习惯。

让读书成为习惯

灵宝市一小李佳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打开书本,不仅可以尽览古今中外的历史风云,可以漫游世界的每个角落,可以了......

让读书成为习惯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今天4月 23日, 是世界读书日,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老师有话要对全体同学们说,大文豪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

让读书成为习惯

让读书成为习惯......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亲 子 阅 读 有 感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喜欢读书的人,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有了儿子后,我的这种兴趣总觉得被有关孩子的琐事耽误,有时还嫌他烦,但没想过带着......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很早就想写这篇日志,但一直觉得没有时间,今天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前面100页,从中找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也在书中反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并且直接把女儿的成功归......

《让读书成为习惯.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让读书成为习惯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习惯 习惯 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习惯 习惯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