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在跑路_老板跑路的征兆
老板在跑路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老板跑路的征兆”。
老板在跑路:温州“五招”严打
(2011-09-28)
早报导读
老板“跑路风”下,温州官方祭出“严打”之策。9月27日,温州市政府网站发布《关于严厉打击暴力讨债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维护企业正常生产和金融秩序稳定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时事漫画] 沙特妇女因开车被罚鞭刑 [中国早点] 你、我、他
[金融风暴] 瑞银股价大跌 GIC面对95亿元亏损 [名家专评] 薛理泰:另一只眼看对台军售
这份由温州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中院联合发布的文件措辞严厉,在五项具体举措中,有四条均以“坚决打击”起头,包括坚决打击暴力讨债、非法拘禁、非法集资、恶意欠薪等。
昨天,曾任温州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的温州市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类似举动,近年来在温州还未出现过。在他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1980年代中期的温州“抬会”**,当时政府曾组织过大规模整顿。
“跑路”企业主主要有两种
一面是严厉之姿,另一面是安抚之态。早报记者获悉,26日,温州有关部门一天内连开两会,要求金融及担保机构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昨天,温州25家银行联合发出倡议,表示将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应对当前困难与企业同舟共济,“不抽资、不压贷”。
三部门通告发布前的25日,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主持召开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和民间借贷风险座谈会,表示“政府该出手时就要出手”(详见2011年9月27日东方早报(博客,微博)A5版《温州出手应对民企老板出逃》)。
通告称,“严打”的目的是,打击当前因企业资金链断裂、民间非法集资引发的暴力讨债、非法拘禁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和金融秩序稳定,保护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
通告第一条是“坚决打击暴力讨债、非法拘禁等违法犯罪行为”,违者将按法律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不够刑事处罚的,一律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对追讨行为涉黑涉恶的,司法机关将依法从重从快予以打击。”
温州市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向早报记者介绍,目前温州“跑路”的企业主主要有两种:一是确实卷钱逃走;二是因遭债权人暴力追债,为自保,先跑出去躲风头。当地知情人士透露,有的债权人甚至有黑社会性质的后台。
在保护企业方面,通告还表示,坚决打击哄抢企业财物、堵塞交通等违法犯罪行为。在温州多起“跑路”事件中,债权人、企业工人因讨钱无望出现过激行为,如温州眼镜业龙头企业浙江信泰集团的事件中,据相关部门通报,“部分员工不明真相,在个别人鼓动下,担心企业倒闭、工资无着落而聚众上街,一度造成交通阻塞”。
对此,通告称,“严禁有关人员以讨薪为借口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随意哄抢、损坏公私财物等,违者一律给予相应治安管理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责。”
通告同时称,将坚决打击恶意欠薪等违法犯罪行为,对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员工劳动报酬,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的,经劳动保障等政府相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一律按法律规定,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
“抬会”悲剧不会重演
眼下的温州形势,使很多人联想到1980年代中期的“抬会”事件。在被问及温州30多年民间金融史中的**时,马津龙也表示,印象最深的就是“抬会”风潮。
“抬会”是温州早期典型的组织化民间金融,指若干人组成一个“会”,发起人称“会主”,把“会员”的钱聚拢,交会员轮流使用,先用的人付利息,后用的人吃利息。会员可发展新会员变成“会主”,层层往下,形成复杂的金字塔式结构。
从1985年八九月间到1986年初,“抬会”在温州乐清蔓延,总发生额约10亿元,实际投入资金22亿多元,10万元以上的大中小会主1589人,其中有3人的会款发生额在亿元以上。当时,乐清入会总人数有20多万,乡镇参加户数70%,有的村子几乎涉及每家每户。
疯狂的游戏进行了一年多,在1986年春出现断裂、崩盘迹象。很快,形势急转直下,极度的亢奋转为极度恐慌。整个秋天,温州陷入空前的混乱,讨债者冲进会主的家。短短3个月中,有63人自杀,200人潜逃,近1000人被非法关押,8万多户家庭破产。
地方政府组织了大规模整顿,发动群众自清自理,经济、法律、教育和行政手段并行,经过4年多努力,终于在1992年基本平息,清退债务1.54亿元。由于当时法律对这方面的监管近乎空白,潜逃后被抓获的会主多以“投机倒把罪”处置。
不过,马津龙并不认为类似一幕会重演,“抬会有诈骗性质,是非法集资。现在不是这样,主要是债务危机。首先必须承认,民间借贷是正常行为,虽然不是正规金融,但合法。”
温州市三部门的通告表示,坚决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违者将按法律规定,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等罪名依法追究刑责。对非法金融机构、非法融资行为,由金融主管部门坚决依法取缔、查处。
“不借贷,就是死”
“严打”的同时,官方也在寻求民企融资难的解决之策。
26日下午,温州银监分局召集20多家金融机构一把手召开会议。针对部分企业主出走的情况,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说,很多企业本身没有太大问题,只是某笔资金周转不灵导致连锁反应。如果银行这时出手相救,绝大多数企业能缓过劲来。银行不要“抽血”,如果一起对企业停贷,再好的企业也会倒。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时,温州银行业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相信这次也能渡过难关。
温州银监分局局长张有荣说,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增速一定要大于贷款的平均增速。各银行要多渠道增加资金来源,多为企业考虑,利率要合理定价,规范收费行为、吸收存款行为,切实为企业减少融资成本。
昨天,包括四大国有银行温州分行在内的25家金融机构联合发布《温州银行业全力支持温州经济转型发展的联名倡议书》。“温州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温州银行业要以发展温州经济为己任,与企业同舟共济,携手帮扶企业克服困难、共度时艰。”倡议书称。
倡议书表示,将向上级银行争取信贷规模、优惠政策,用好用足信贷资金。同时,分类帮扶生产经营正常但资金出现困难的企业,不抽资、不压贷,想方设法帮企业渡难关;对符合国家产业、信贷政策要求,发展前景较好、信用较好但暂时有困难的企业降息让利,贷款利率尽量少上浮或不上浮。据悉,相关内容还将写入温州市政府近期发布的关于规范民间金融秩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文件。
同在26日下午,温州市经信委组织召开全市担保行业会议。针对目前担保公司忌惮风险、不敢放开手脚开展业务,温州市经信委表示,希望担保公司发挥信息灵通的优势,加强被保企业的风险排查、处置,向各地经贸部门通报消息。
会上,48家担保公司倡议,携手中小企业、和衷共济,并将促使银行和担保公司在利率、保费上切实为中小企业提供优惠。据悉,温州有关部门将加强对担保业的规范,整治非法担保公司。
“目前局面的根本原因,根源不在民间借贷,而是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是现有金融制度造成的。”马津龙说,“民间借贷本来就是正规金融的补充,企业只有正常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才会转向民间借贷对他们来说,“借”还有活的机会,不借,就是死。”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徐益平
老板失踪、企业倒闭、员工失业、暴力讨债出现,温州民间高息借贷险象环生。连续召开座谈会分析形势,14个部门组成专项工作组,温州市政府紧急“出手”。企业毛利只有5%,高利贷年息却超100%,一个满城实利的城市,到底提供了什么样的经验?《新闻1+1》今日关注“民间高息借贷:神话还是噩梦?”
解说:
老板失踪,企业倒闭,员工失业,暴力讨债出现,温州民间高息借贷险象环生。
奥米企业厂区鞋业保安:后来上班才发现机器都搬走了。
原唐风鞋业保安:老板就管自己跑了。
赵永国:那天我爬到31楼,我想自杀的。
解说:
连续召开座谈会分析形势,14个部门组成专项工作组,温州市政府紧急出手。
字幕提示:
2011年9月26日《经济半小时》
主持人:报告显示,温州有89%的家庭个人和60%的企业都参与到的民间借贷。
解说:
企业毛利只有5%,高利贷年息却超100%,一个满城食利的城市,到底提供了什么样的经验?
周青冥 温州银监分局副局长:温州民间融资,就是民间借贷这个量大概是在1000个亿
左右。
《新闻1+1》今日关注——民间高息借贷:神话还是恶梦?
白岩松 评论员: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今天我们话题谈起来的时候,先采用一种放松的方式。来,回头看看大屏幕上的漫画,我们就从漫画说起。在这个漫画上最显眼的是大大的“债”字,欠债还债的“债”。债底下压了哥仨,这哥仨玩命地拽着前面一个人的腿,然后还说着“老板,您不能一走了之!”。显然撒腿就想跑的这应该是老板,下面还写着“跑路”,然后拿着包,估计里头装着钱。
接下来看一张,这个看到了一种很危险的状况,在一个悬崖上,几家民企在这个平台上待着,但是从悬崖上滚落的巨石上面写着民间借贷,显然民企危在旦夕,已经出现了倒闭的状况,可能被民间借贷就要砸到悬崖的下面去了。
这两幅漫画究竟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现实呢?来,接下来咱们到温州去看一看。
(播放短片)
字幕提示:
温州企业频现“跑路”老板
中小企业接连倒闭 危机先兆还是个别现象
贷款无门资金断裂 温州中小企业“扎堆”倒闭
温州老板“跑路”成风 能否引发中小企业倒闭潮
解说:
老板失踪,企业倒闭,员工失业,民间借贷,纠纷飙升,暴力讨债出现。9月的温州让人充满了担心。
字幕提示:
2011年9月26日
主持人:从今年3月份到现在,江南皮革、三旗集团、港尚记、波特曼、天石电子等当地的一些知名民营企业突然就人去楼空,仅是媒体公开报道的那些不知去向的温州企业主就已经达到了10多位。9月21日,温州当地最大的眼镜商,温州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突然失踪。
字幕提示:
9月22日供应商围堵工厂讨要货款
9月24日信泰集团员工上街讨要工资
解说:
成立八年,员工三千余人,年产量2000万副的自主眼镜品牌企业信泰集团,是我国目前市场上销量最大的太阳镜企业之一。但是,这个颇具规模的企业董事长却突然消失,而他还只是温州近期负债跑步老板中的一个而已。
在另一家倒闭企业,温州奥米流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的厂区,除了6、7名看厂的保安,已不见一个工人。
奥米企业厂区保安:它倒闭了。
记者:倒闭了。老板跑了吗?
奥秘企业厂区保安:不跑怎么算倒闭。
解说:
据员工讲,该公司在9月11日中秋节作为福利,还安排全体员工外出游玩,原本只需一天的行程被刻意安排成了两天一夜,而当员工游玩归来时,却发现他们的工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奥米企业厂区保安:没有东西了,东西搬走了。我还是最后过来的,他们工人过来上班,才发现机器都搬走了。
解说:
而与奥米企业相隔不到三四百米的唐风鞋业,老板也在这个月月初不知所踪。而这些老板之所以纷纷失踪,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资金链断裂。
周德文 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我认为资金链断裂是压垮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它的因素是综合发生作用,但是它是慢性的,它不会一下子置它于死地。但是资金链就像人体的血液一样,一旦血液流尽了,这个人就必定死亡。
解说:
一家企业倒闭,往往会出现连锁效应。温州眼镜行业龙头信泰集团老板出逃后,和其有担保关系的十来家企业就都受到了影响。有民间资本晴雨表之称的温州为什么会接二连三地出现企业主失踪?一直被猜测的民间高息借贷会不会出现崩盘?温州又将如何应对?
白岩松:老板要跑路的时候,过程安排得还比较温馨。安排员工去度假,而且是休息,而且是两天一夜,这下我估计让好多以为得着老板福利的,平常盼休息,好不容易老板突然高兴,咱出去休息,出去玩,好山好水还能住一夜,以后都不敢休息了,这事可真麻烦。
我们来初步地统计一下,看看在温州老板跑路的部分企业都是哪些?包括浙江江南皮
革,这涉及到的皮革,浙江乐清三旗集团有限公司,它是属于生产电线、电缆,还有波特曼咖啡、天石电子公司、温州信泰,信泰是生产最大的太阳镜的企业,眼镜之王,还有温州奥米流体等等,还有鞋业。其实从这些公司来看,倒是都在做实体,而且温州人历来有个说法,其实温州人是比较讲信用的,说如果就欠几千万块钱,他不一定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可能这些企业又不是特大,有很多企业大部分集中在一两亿之间。那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进入9月份的时候一种非常让人担心的现实就出现了,几乎每隔一两天就能看到,温州那边又有一家企业的老板跑了。加在一起的时候,这些恐慌就逐渐的增加。开始的时候还是全国很多的财经媒体去关注这样的事情,后来就已经不仅仅是财经媒体了,社会的版面、新闻的版面都开始关注这样的一种现象。
那么到底到了什么样的地步,是不是真的非常非常严重了呢?今天我们就采访了温州市金融办的张主任,听听他给我 张震宇 温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现在个县市区汇总上来以后,现在大概在20到25家左右,大概是这样一个数字,当然这个是今年以来的一个整体数字,这跟7万多家中小企业来说,量不大,但是造成的影响比较大,整体上我们还是可控的,就是说对这次整体中小企业这样一个情况还是可控的。我们从量上来看,因为它数量不是很多,比例不是很多,但是问题是这种一家、两家,或者三家、四家,十家的倒闭,或者老板、企业主的出走,这种对社会的影响很大,主要造成心理的恐慌要比经济(影响)大。第二个,现在我们温州社会的系统风险实际上还是在可控的范围内。
白岩松:这个说法可能是比较准确的,就是量虽然不大,但是影响很大。的确,比如像刚才节目开始的时候,我们演播室的摄像师进来的时候还问我,今天做什么选题?我说温州的企业老板,他说借高利贷,还不起,然后最后倒闭跑了。你看,几乎很多的人,即使不在温州,都已经知道了这样一种事实的现象,显然影响是很大。那么这种影响会向哪些方面扩散呢?浙江温州的某公司的董事长谢炳超就说,温州老板的跑路、跳楼事件势必带来三个后果:第一个,“城内失火、殃及鱼池”,某些企业倒闭了,员工、亲戚、朋友等经济利益相关体势必要受到损失。第二个,“多米诺骨牌效应”,某些企业倒下了,贷借方、担保方受损,关联企业、行业受损,直接袭击了温州经济,导致它受损。第三个,“蝴蝶效应”,鉴于温州模式经济特殊性,温州风暴可能波及全国经济。还有人已经把它概括为有可能形成中国的次贷危机,那这就非常让人担心了。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的时候,当地的政府该怎么办呢?是假装看不见,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不得不认真对待了呢? 们进行一次全景扫描。解说:
位于温州市洞头县的唐风鞋业,在老板黄伯鹤失踪,企业倒闭之后,原唐风鞋业副总经理赵永国,除了四处寻找黄伯鹤外,身上还背负着1600万元的高利贷。
赵永国 原唐风鞋业副总经理:真的,我想自杀了,说白了,那天我爬了31楼,我想跳楼自杀了,想不开了。
解说:
去年8月,经朋友介绍,原本经营小酒店的赵永国认识了刚刚在洞头县办厂的黄伯鹤,两人很快协商共同合作,而合作不久,黄伯鹤就提出借高利贷,叫赵永国做担保。
赵永国:担保公司,高利贷,我担保,他签字,他借款。
解说:
原来黄伯鹤经营的唐风鞋业的两栋厂房是他从另一人的手中购买的,2480万的厂房款,黄伯鹤只付了300万,剩余的约定一年付清。因为可以从银行贷到低利率资金,黄伯鹤变想出了一个办法,借高利贷,先还厂房房款,再以厂房房产做抵押,向银行贷款,最后用从银行贷出来的资金还清所借的高利贷。
赵永国:他说担保公司钱拿过来,他说要还现在的房东,他说还有600万,先还他600万。
解说:
用担保公司的钱付给房东600万后,还差1500多万怎么办?于是黄伯鹤多次与房东商议,希望可以提出办理过户手续,用抵押房产的方式向银行贷款,但都遭到了拒绝。
赵永国:银行里面利息是便宜,但是没有房子抵押贷款贷不了。
解说:
按赵永国的说法,这600万元高利贷是按照5分利借的,像唐风鞋业这样的小企业借贷
期一般不会超过三个月。如果按照两个月计算,以5分利,借600万高利贷,每个月需还利息30万,两个月连本带利需还660万,如果逾期不还,还将利滚利,而唐风鞋业纯利润只有50万元。
赵永国:雪球越滚越大,窟窿就补不上了,这里拆东墙补西墙,拆西墙补东墙。
解说:
面对越来越大的窟窿,在银行人员的劝说下,黄伯鹤又对月末存款换贷款产生了兴趣。这次赵永国又做了几百万元高利贷的担保人,但是博鹤永国的努力拉存并没有换来银行的贷款。
史晋川 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他借了高利贷,然后给银行,这样的话,银行就把自己的月末存款余额做大了,然后银行又答应给他一定的信贷额度,贷款给他。这些约定有的可能是按照约定做了,有的并没有按照约定做,因为这种约定严格讲是违规的,是不受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的保护的。
赵永国:现在政府要好好管一下,真的管一下,不管真不行了,你看有多少跳楼自杀的、上吊的,还有逃的。
白岩松:透过温州部分的企业老板,要么跑路了,要么跳楼了,能看到背后一个非常纠结的一种现象,温州简直是又非常有钱,又非常缺钱,这样一个城市,怎么去解读呢?当然非常有钱了,现在藏富于民,在民间有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很多政策的限制,它无法进入到很多可以投资的领域里头,我们对于民营的资本还是有相当的,虽然嘴上说公平对待,但是歧视是现实存在的。因此这笔钱放在兜里,放在哪,银行负利率,怎么办呢?他憋着就要寻找出口,因此有钱是要向外贷的。可是另一方面又严重缺钱。为什么?温州有大量的民营企业,而且有很多是小的民营企业,可是再贷款的时候,我们的银行左挑鼻子、右挑眼,想贷到钱非常非常艰难,甚至有数字说,70%的小的民营企业根本在银行里贷不到款,因此它就有需求。这面有钱,这面有需求,两者撞一块了,可是哪一天玩不好,或者说明明往下玩,也可能玩不好,一定会出现今天我们所要谈论这样的问题。那到底该怎么解这个结呢?我们听听财经专家吴晓波的看法。
(电话采访)
吴晓波 财经作家:现在温州这个情况有两个结,第一个结是高利贷的水涨船高,第二个结是实体经济的资金短缺。那么现在政府开会应该解哪个结?如果政府去解高利贷这个结,比如通过行政性手段,通过抓人的方式、通过遏制的方式要把高利贷打下去,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按我的观点政府应该首先去解实体经济这个结,就是帮助那些从实体经济解决信贷难的问题。当这个问题解决之后,高利贷自然就会下降。
白岩松:今天我们谈论的似乎仅仅局限在温州,但是这样的一种挑战和危局仅仅就会在温州存在吗?财经评论人余丰慧有这样一段文字,仅仅地方政府“害怕”是不够的,因为全国到处是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爆发全国性金融风险的几率在增大,全国民间借贷风险正在整体发作,依靠地方政府各自为战,游击散打是不行的,中央政府必须从全国整体角度立即出台应对民间借贷风险的对策。显然要全国一盘棋去看待。
刚才我记着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人认为这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潜在的中国次贷危机。我们能让它爆发吗?显然不能。
上一页123
这几天,网上开始传播这样一条消息,“温州一对夫妻诈骗13亿潜逃被抓,八成债主为当地公务员。”
记者调查发现,早在一周前,便有网友在温州当地论坛爆料这件事,称温州永嘉一对夫妻,妻子施某曾在当地一家知名企业做过财务,丈夫刘某从事担保行业,“非法集资了13亿„„夫妻俩都已经被公安抓起来了”。
昨天,记者终于从永嘉警方得到确切消息,施某与丈夫刘某的确已经被抓,目前处于刑拘状态。
网传永嘉发生“高利贷大案”
施某虽不是一个企业家,也不是一位政府官员,但她在永嘉还颇有点名气,为什么呢?
一位知情的公务员告诉记者,施某本身是个普通人,但她还有个特殊的身份,顺吉集团董事长的侄女,而且以前就是顺吉的出纳。“顺吉集团在永嘉是一家颇有知名度的公路工程民营企业,董事长曾把这么重要的职务给她,也表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因为以前在公司中担任重要角色,加上她自己在外面到处表明自己的‘特殊身份’,这使她在永嘉小有名气。”
知情人士透露,2009年10月22日,施某从顺吉辞职。此后,她参与了家族在永嘉开设的多家担保公司的经营,主营高利贷业务,施某所筹集的资金主要集中在家族的担保公司。
最近,施某的名字不仅在永嘉有了知名度,而且在整个温州传开,特别是9月20日,温州各大论坛和微博上都出现了“施某以顺吉集团名义非法集资13亿,八成以上的债主是公务员,最后和丈夫逃跑”的消息。
这消息是真的吗?消息一出,多名债主上门围堵顺吉集团,追讨欠款。具体涉案金额尚在调查
顺吉门口的债主越来越多,9月24日,顺吉公司在当地报纸头版上发表声明:公司并没有非法集资,施某早在2009年10月22日就已经辞职,发生的一切经济关系均和公司无关。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施某离职后,顺吉集团有时财务工作繁忙时,也会叫她送一下资料到银行,她是利用这一机会以顺吉集团的旗号对外进行高利贷集资,为其家族的担保公司提供运作资金。
此前已有媒体报道,“这起案子中大约有8成的债主是公务员”。对此,网上坊间更是议论纷纷。
昨天下午,记者向永嘉当地一些公职人员打听这件事,他们大多表示知晓此事,但具体情况不太清楚。“身边还算平静,哪有这么多公务员牵涉啊。大概只是随口传传。”
永嘉警方透露,上述事件他们确实已介入调查,不过,具体案情尚在调查中,涉案金额也还在统计。具体情况近两日应该会公布。
应对民间借贷风险,温州打出组合拳
此前,为应对民间金融问题,温州有关部门已开始打出“组合拳”(详见本报9月28日A11版)。
其中就包括9月26日,温州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联合发布一则通告,要求严厉打击暴力讨债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维护企业正常生产和金融秩序稳定。
同样在9月26日,温州银监分局和温州市金融办一起,召集包括四大银行在内的全市各家银行主要负责人开会,希望各家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称这些政策措施出台应算及时,估计会起到一定效果。
“应该说,这两天出台的政策措施,中小企业还是很欢迎的。”在周德文看来,无论是“公检法”打击暴力讨债等,还是要求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都是很有针对性的措施,“关键就要看按照相关要求来落实了”。
近几个月来,有关温州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资金链紧绷、企业主出走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本月初,温家宝总理亲赴温州调研,要求妥善处理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强调中小企业在扩大就......
上海红旗仓储老板负债3亿跑路 中信等多家银行卷入(2) 2012年9月24日 10点49分 来源:投资中国网 作者:陈虹霖[标签]红旗仓储 跑路 托盘融资上海青浦工业园区嘉松中路1099号,以往......
夏之远船舶老板卷款20亿跑路?2015-01-29 10:18:20 来源: 国际船舶网 据舟山媒体人王晓东爆料,浙江夏之远船舶经营有限公司老板夏某某和王某某夫妇携家带口跑路新加坡事件,成为这......
服企老板跑路致大批银行中高层被停职自从福建省诺奇董事长丁辉失联的消息传出后,诺奇的股价连续下跌,此后,诺奇更是发布公告称已经报警。现如今的诺奇正面对银行的催债和资金被......
华南钢贸重镇半年五六个老板跑路 1人跳河自杀宏观经济2014-02-17 14:49 我要分享初步摸排,佛山地区对钢贸业的表内、表外贷款有700亿元左右,如果再加上佛山区外银行以及民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