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流动人口入党特色做法
发展流动人口入党特色做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发展流动人员入党 扎实推进强基工程
中共盐都区委组织部
我区地处城郊结合部,全区常年流动人员10余万人,足迹遍布22个省、市,有的还到阿联酋、科威特从事建筑施工。针对流动人员迅速增加的实际,我区将发展流动人员入党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来抓,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在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525人,占发展党员总数的18%,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100多人,有5000多名流动人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效丰富了全区党员结构的一个重要板块,成就了全区党员队伍的“妇女多、青年多、一线人员多、知识分子多、流动人员入党多”的“五多”特色。
一、健全组织设置网络,拓展发展流动人员入党通道。
1、了解掌握情况,实施目标管理。为了保证在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科学、准确、有序,我们专门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流动人员情况全方位调查摸底,对所有流动党员逐一进行登记,致力做到“五个摸清”:摸清流动人员的数量及其联系方式;摸清流动人员的行业分类、流向单位与地域分布;摸清流动人员身边党组织组建情况;摸清流进本地人员情况;摸清流动人员中先进典型情况。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专门台帐,并对流动人员的基本情况等信息发生变化的,及时进行调整,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同时对发展流动人员入党工作实行目标管理,把整体目标与局部目标统一起来,把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统一起来,做到内容具体、明确,量化标准客观、适当:一是把发展流动人员入党纳入《发展党员规划》,并在年度计划中细化落实各项具体工作;二是明确基层党委每年在流动人员中发展的党员数的指导比例。三是把发展流动人员入党作为每年基层组织工作要点,定期督促指导和检查落实。并把“上下相通的纵向管理、条块关连的横向管理、点面结合的动态管理、内外交替的静态管理”综合起来,按照县、乡、村三个层次,建立了严格的线性领导责任制和督查制度,不仅对发展流动人员入党起到了积极导向作用,而且对发展流动人员入党工作进行了有效规范和促进。
2、创新组织设置,健全组织管理。把党组织建在流动人员身边,是及时准确吸纳流动人员中优秀分子入党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积极探索,首先致力于构建严密的党组织基础网络:一是在流动人员相对集中、从业相对稳定的地方,按照就地、就近、就便的原则,建立临时党支部,并在从业人员数量较大、流动人员人数较多、从事行业相对有规律的地方建立驻外党总支或党委。二是根据流动人员从事行业的特点,以本地的非公企业党组织、行业协会党组织、村专业党支部为依托,在外设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因时因地因事置宜,灵活撤建。三是依托驻外办事机构,建立流动人员活动站,加强对那些驻地没有建立党组织的流动人员的管理,建立定期反馈制度。四是在流动人员分布面广和设有民间组织性质的流动协会、联谊会的地方,设立流动人员联络站,负责周边地区流动人员的发展党员工作,确保流动人员能够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使发展流动人员入党工作从组织上、制度上得到保证。同时,不失时机地加强驻外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规定每个驻外党组织都要达到“有领导、有阵地、有经费、有依托、有制度”的“五有”标准,力求形成规范、可行、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努力在高起点上把组织形象展示给流动人员,使党组织在流动人员心中有形、有效、有为、有位,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窗口。
二、加大发现培养力度,搭建发展流动人员入党阶梯。
1、实施“磁石”工程,增强吸引力。为了及时发现和培养流动人员中的优秀人才,把他们吸引到党组织身边,我们针对流动人员实施了双向帮带,加强流动人员与在家党员的“双向”交流,利用各种形式,相互学习交流技术技能、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提高他们为民服务的意识,增强他们带头富、带民富的能力,激励他们追求带头富、追求共同富的欲望。一是把党员帮带指向流动人员及其家庭,实施党员和流动人员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联谊活动、定期慰问流动人员困难户家属、帮助流动人员找工作、解决流动人员家庭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温暖乡情”工程。二是引导流动人员反哺帮带家乡困难群众,用扩大党组织活动外延的方法,把“十百千万”工程和亲情联动活动拓展覆盖到流动人员中间,鼓励他们参与帮扶建国前老党员子女创办致富项目的“亲情联动”活动;把“双强”、“双带”、“双为”活动延伸到流动人员中间,引导流动人员争当“双强”、争做“双带”和“双为”标兵;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走出去”的优势,致力反哺家乡“引进来”事业,帮助家乡引进资金、引进老板前来创业,引导流动人员在注重个人发展的同时,在“凤还巢”、招商引资方面充分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党组织和流动党员把常年在外的经营大户、创业能手有效组织起来,把这些单枪匹马的“散兵游勇”组合成支持家乡建设的“流动大军”,围绕“双向带动”形成合力,给他们发挥“创业在当地、奉献在家乡”的带头作用和模范作用创造条件,为他们展示能力、显示活力提供舞台。在此基础上,积极吸收他们参加本地党组织的活动,吸收他们听党课、参加系列新颖生动的主题活动,让他们“未进组织门,先做组织人”,融入到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当中,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对他们的凝聚和吸引。对流动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建党对象,我们还不失时机地为他们提供实践锻炼机会,给他们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把实践煅炼作为培养考察的主渠道,让他们在重要工作、关键岗位和艰苦环境中经受锻炼,在实践中健康成长,从而不仅提高培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也让他们在实践的锻炼中进一步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2、实施“乡情”工程,增强感召力。针对流动人员常年在外、流动不定、与党组织联系沟通较少、培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的客观情况,我们创新培养考核方式,除了对流动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建党对象实行“1+1”或“2+1”联系培养模式外,专门设计了“乡情联系”、“乡情培养”、“乡情考核”的新模式。一是“乡情联系”。用在外党员中的致富能手作为建党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这些在外党员,由于与流动人员工作生活规律相近,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便于跟踪培养,利于早日成熟。二是“乡情培养”,本着“实在、实际、实用”的原则,除了给流动人员创造机会学习党的知识外,还结合流动人员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需要,开展就业技能、实用技术、法律法规和劳动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使其在乡音乡情中有所学、有所得、有所获,以贴近式服务的方式在流动人员中赢得发展党员和教育管理工作的空间。三是“乡情考核”,对流动比较有规律的流动人员,主要采取“链接式”考核办法,实施“双向互动印证式”考核,通过上门联系、发函联系的方式,与流动人员流出、流入地党组织建立协助考核关系,由其对流动人员所在地活动的情况出具表现证明;在考核流动人员表现的同时,要求流动人员通过打乡情电话、寄乡情信函等方式主动与党组织保持联系,接受党组织的考核考查,并且由党组织就流动人员汇报情况或重点问题向有关方面求证,确保考核考查的准确性。从实践看,像蛟龙集团党委、华阴工区党支部等成立较早的驻外党组织,立足亲情乡情发展流动人员入党,不仅数量比较稳定,而且质量也较高,对企业和村里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3、实施“推优”工程,增强凝聚力。为了进一步加大流动人员中优秀骨干的发现和培养力度,我们一方面在通过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来提高流动人员对党的认识,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一方面积极引入“双推”制度,特别针地设计了一系列的“推优”工作,明确培养、推荐流动人员中优秀分子的具体任务,把“推优”工作和培养流动人员中致富能手、致富带头人、科技示范户结合起来,与培养岗位能手、创建青年文明号结合起来,变“坐等上门”为“引人入门”,主动将年纪轻、有知识、有技能的优秀流动人员纳入培养序列,通过教育培养、启发引导,建成了流动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后备库,进而进一步拓宽了党组织视野。目前,全区已有5200名优秀流动人员被纳入入党积极分子后备人选库,有4000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三、强化引导教育管理,构筑发展流动人员入党平台。
1、强化思想教育,用丰富的理论武装。为了帮助重点培养的流动人员练硬理论武装的基本功,我们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和务实措施,向他们宣传党的政治主张,讲解党的理论,增强他们对党的了解和认识,坚定对党的信仰,启动改造世界观这个“总开关”。在培训方式上,讲求灵活,务求实效。由于流动人员时间难集中、地点难确定,在实施培训时,时间上不作硬性规定,形式上不搞一刀切,但效果上有硬性规定,党组织定期考查。在培训内容上,做到“三统一”、“三一样”,即统一使用培训教材,培训教材一样;统一培训学时,培训时间一样;统一考核内容,考核要求一样,以保证在不一样的培训形式下达到一致的效果。在培训手段上,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建立流动人员论坛和网上党员教育阵地;专门订购并刻录发放电教片,对流动人员进行远程教育;采取打电话、发慰问信、邮寄学习资料等形式布置学习任务,统一流动党员的思想,在全区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流动人员入党培养教育格局。
2、塑创先进典型,用鲜活的事例引导。我们在发展流动人员入党工作中,适时引入榜样示范,激发流动人员要求进步、加入党组织的政治热情。我们充分利用党员电教网络,拍摄制作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对在实施“强基工程”、“十百千万”工程、“三级联创争五好”和党员干部与特困职工结对帮扶等一系列活动中先进党员典型、流动党员典型和流动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典型的系列宣传,在流动人员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扩大了带动效应,增强了党组织对流动人员入党的吸引力。
3、完善规章制度,用严格的纪律约束。为了保证发展流动人员入党质量,我们厉行制度建设,实施了全程制度管理,强调“教育不松,标准不降,程序不减”,不用“能人、富人”标准代替党员标准,在发展前积极引导、发展中慎重考察、发展后强化跟踪教育管理,主要执行了登记制度、谈话制度、思想汇报制度和补训制度等四项制度和培训考核制、民主推荐制、预先审查制、公开公示制、社区征循制、地方问询制、全程票决制、内审会签制、目标管理制、责任追究制十项制度,用“十制”连环,把好质量关,从而保证了发展流动人员入党的质量,确保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012年以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晋西集团利民汽车零部件公司制筒制管小组以创建学习型班组为目标,结合“三化”工作,拓宽管理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坚持从我做起,细节入手,结合实际,开展多......
建德市推行“三化一制”法确保争创承诺定得准、干得好、评得了为减少空承诺,防止“讲一套,做一套,承诺的事情打水漂”,建德市在总结完善村干部承诺销账制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在创先......
党建工作特色做法一、注重建设善于以身作则、勤政有为、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做好党员教育工作。支部一班人团结协作,分工明确,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
书香校园创建书香校园打造学校特色 ——师生共读,畅游书海:小牛群小学书香满园)最是书香能致远。小牛群小学在创建书香校园的活动中,努力营造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氛围,以创立书......
党建工作特色做法一、强化班子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新铺村支委现有支委会人员名,大专文化程度人,初中文化人,平均年龄岁,村支委一班人团结协作,分工明确,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