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_智能电网的智慧体现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智能电网的智慧体现”。

重庆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发展

研究报告

一、智慧城市发展概述 1.1智慧城市概念与特征

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会上,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随后,IBM又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启动智慧城市建设。

美国:IBM在《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白皮书中,这样定义“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智慧城市是人的智慧与信息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是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因此,它的重要特征体现在智慧城市的更快捷、更强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智慧城市特征具体有:

(1)透彻感知:利用遍布各处的传感设备和智能终端,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进行测量、监控和分析,使城市中需要感知和被感知的人与物可以相互感知,且能随时获取需要的数据和信息。(2)泛在互联:通过融合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网络,打造泛在的承载网络,可将各种采集信息和控制信息进行实时准确的传递,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互通。

(3)高效协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库及公共服务平台,加强行业部门间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使城市各个系统和参与者高效协作,达到城市运行的最佳状态。

(4)精准管控:通过透彻的感知、泛在的互联,以及对海里数据进行快速、集中、准确的分析和处理,进而做出科学的决策,实现对各个城市主体及城市系统的精准化、智慧化的管理和控制。

(5)创新应用:加强各种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政府、企业和公众在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及各系统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6)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智能化的决策、管理体系功能,加强城市各系统的相互融合与相互促进,实现城市系统内外、城市各系统间,以及人与自然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

1.2智慧城市产生背景

智慧城市是在信息化、城市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充分利用最新信息技术成果,以智慧的方式规划城市、管理城市和服务城市,促进城市生活更加和谐。受社会生产方式及信息化技术等因素影响,智慧城市的发展经历了数字城市、感知城市、无线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不同的形态和发展阶段。《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一文从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层面的创新对智慧城市进行了解析。强调智慧城市不仅仅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方法应用。

数字城市:起步于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的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它指基于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技术、可视化和网络技术den信息技术,综合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和动态监测管理,强调实现城市运行和管理的可视化、数字化、网络化及城市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与信息技术的初步应用。

信息城市:最早见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纽曼儿.卡斯泰尔出版的《信息化城市》一书,作者认为信息时代正在展现一种新的城市形式,即信息城市。信息城市是对数字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信息社会一种新的城市形态,与数字城市存在本质区别。

1.3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1.3.1 智慧城市的智慧应用

2013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支持公用设备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快实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水务、智慧国土、智慧物流等工程,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关于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已获国务院明确批复。其指导思想是: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坚持试点先行,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坚持机制创新,协调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其发展目标是:基础设施更加智能,公共服务更加便捷,社会管理更加精细,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产业体系更加优化。

首先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数据处理与分析决策平台

城市的智慧关键在于提供智慧的应用,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能源、智慧物流、智能电网、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家居、智慧民生、智慧环保

1.3.2 面临的主要问题

建设智慧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创新工程,需要立足当地实情,着眼未来,做好分层规划和设计,分步实施。

(1)顶层设计缺乏,综合协调机制欠缺。智慧城市建设涉及交通、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首先应该做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对整个架构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参与力量、各种促进因素和限制因素进行统筹考虑和设计。尽快出台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标准、系统接口协议,为地方政府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指引,减少重复投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统一数据标准,为各级政府部门间的横向协同和纵向互联做好准备。实际上,任何单一部门或者企业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都会面临诸多缺陷,必须建立一种能够综合协调各方业务内容并实现资源共享的智慧城市建设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就相关问题举行跨部门协调会议,解决项目建设、业务协同与资源共享问题。

(2)对智慧城市理解不透彻,概念不清、外延不明。从当前智慧城市发展实际来看,我们对于智慧城市的理解并不一致,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往往不同。例如,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往往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的角度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化主管部门则从工业化、信息化相互融合的角度规划本地的智慧城市建设,而地方政府如地级市则又从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角度去规划智慧城市建设。且有些地方甚至没有考虑物联网、无线宽带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仍然沿用以前的技术思路和模式。智慧城市的建设变成了各自为政,同时也存在了大量重复建设的情况。

(3)规划庞大,落地能力差。

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大多由政府主导,由政府立项,从平台建设到应用开发全部包揽的政府招标投资的建设模式,这种建设模式往往开放性不够,社会参与度不高,没有形成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模式,导致公众实际感受度不够,影响了智慧城市快速健康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应该建立在政府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的基础上,把智慧城市建设着力于市场应用、公众信息内在需求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一种投资共赢的可持续商业发展模式。

(4)各环节信息缺少互通互联,信息感知能力不够。在智慧城市的众多应用中,各种信息的感知均需要基于一个规范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如智慧交通建设拥有各个实时路况数据信息等,智慧医疗拥有个人就医等数据信息等,但是这些信息往往是建立在各自的信息平台中,各类应用缺乏有机的融合以及有效地管理。故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智慧城市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能够对各种数据进行识别分类处理和挖掘,运营各种创新的应用服务,真正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1.4重庆智慧城市建设思路 试点先行,服务民生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参事牛文元认为,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要点主要在于五个方面,一是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二是基础框架的布设、融合、标准,三是数字生产、数字流通、数字分配、数字消费建设,四是全方位物联网、监测网、计量网建设,五是市政管理与家庭智能生活建设。

建设智慧重庆的总体目标是实现智慧政务、智慧产业和智慧民生需求为导向,着眼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信息化基础设施为支撑,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重点,以智慧城市为抓手,全面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创新社会管理、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营造发展新优势,让我们的城市变得聪明起来,变得可以感知,真正实现宜居、畅通、环保、健康和平安。

二、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关系 2.1智慧城市对智能电网建设需求 2.1.1智慧城市需要强大的基础电力支撑 2.1.2智慧能源倡导绿色、清洁能源 2.1.3智慧环保要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2.1.4智慧生活要求丰富、便捷的惠民服务 2.1.5智慧产业引导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 2.2 智能电网对智慧城市支撑作用 2.2.1智能电网促进城市绿色发展 2.2.2 智能电网保障城市用电安全 2.2.3智能电网完善城市通信信息网络 2.2.4智能电网丰富城市服务内涵 2.2.5智能电网带动城市产业发展

三、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发展有效举措 4.1基于智能电网的智慧城市基本架构

4.1.1信息采集层 4.1.2运作操控层 4.1.3领导决策支持层

4.2重庆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有效形式

4.2.1 4.2.2 4.2.3

四、智慧重庆发展效益分析

5.1经济效益 5.2社会效益 5.3环境效益

五、意见和建议

智能电网行业研究报告

智能电网行业研究报告:改造预期提振 智能电网加速赶顶关于智能电网改造的消息层出不穷:2010年一季度全国工业用电量为7042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3%),同比增长28%;国家电网......

运用新兴信息技术支撑智慧城市发展

运用新兴信息技术支撑智慧城市发展信息孤岛、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政绩工程„„“智慧城市”建设浪潮在席卷我国的同时,还给人们留下诸多不佳的印象,甚至变成了房地产炒作,劳民......

城市发展硬支撑

以城市发展硬支撑提升文化软实力城市不仅是文化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也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县按照“科学、绿色、人文、统筹”的原则,将文化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

智慧城市可行性研究报告

智慧城市可行性研究报告......

智慧城市可行性研究报告

智慧城市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报告的基本要求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

《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智能电网支撑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智能电网的智慧体现 城市发展 研究报告 电网 智能电网的智慧体现 城市发展 研究报告 电网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