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对设计色彩的思考
论文对设计色彩的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当代艺术专业设计色彩教学的新探索
摘要: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对设计色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本文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对设计色彩教学进行了重新解读与探索,以期拓宽并丰富设计色彩的教学内容以及评价准则等教学理念。前言
中国艺术院校美术教学中,对色彩这门课程的教学一直是以水粉、色粉、油画等为材料,以客观对象为尺度,以印象派绘画理论为观察方法进行写生训练,师承关系绵延将近一个世纪,一代代艺术的莘莘学子,由学生变为老师,又把这种教学思路传承至今天。一 设计色彩产生的必然性及要求
我们的社会制度,乃至教育教学方式,总是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在不断变化。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及民众审美对设计作品的要求不再单纯停留在能用能住的温饱阶段,而是越来越注重它的美观性和谐性。这就对设计工作者,其实是成为设计者之前的人——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种要求大学老师的教学思路、方式方法也要适时而变。作为设计色彩教学,对中国大学教育而言,是史无前例的,所以我们除参考借鉴,更重要的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民众审美需要制定我们的教学大纲。
设计色彩教学从形态上讲,是从形态表象到内部结构,从立体到平面,再发展到立体的形态表现,从自然形态最终过渡到抽象形态;从思维上讲,是从常规世界发展到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认知,是从感
情思维到理性思维的结合;从表现上讲,是从色彩写生研究到多种手段的创作。对一个学习设计的学生来说,对客观形态的多角度解构能够产生新的造型能力;同样对形式要素的主动运用,对画面的构成秩序,骨架结构、节奏韵律的灵敏感觉也十分重要;对色彩冷暖及色彩表情(对观者的视觉心理影响)的认识在设计中是尤为重要的。在训练过程中强调思维的灵活性、艺术敏感性的养成、重视对画面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最为重要的对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特经验的激发,最终使他们能够掌握视觉的基本原理,又能够抛弃常规,脱离因袭,在未来的艺术设计世界里作出自己理智与情感的明确决断。二 教学中的基本思路及训练目的第一阶段 理解、拓展色域阶段。
1、牛顿在剑桥大学的实验室里发现了光的成因,并揭示了光色原理。光从小缝引进暗室,通过三棱镜后,在映幕上显现出一条彩带,从红开始为橙、黄、绿、青、蓝、紫,这种现象称作光的分解或光谱。同时要对光源色、固有色、物体色进行认识。
2、色彩的空间混合,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并置在一起,在一定空间距离内,呈现视觉上的混合效果。同样的颜料通过空间混合所达到的效果要比直接混合的效果明艳、活泼、生动。
3、对色彩属性的认识,(即明度、纯度、色相)在概述了解色彩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就要与传统意义上的色彩理论有所区别,它的出发点更注重的是在设计中的应用,即实用过程中的取舍及人的生理心理的反应,这样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阶段 加深对色彩与人的心理关系的认识。不同波长色彩的光
信息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通过视觉神经传入大脑后,经过思维,与以往的记忆及经验产生联想,从而形成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应。比如:色彩的冷暖感、轻重感、软硬感、前进和后退感、色彩的大小感、华丽和质朴感、活泼与庄重感、兴奋与沉静感等。色彩还能产生心理联想。从心理学上看,联想是知觉的产物,它不仅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还能同时影响到其他的感觉器官,如听觉、味觉、触觉。为了加强学生的认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拓宽这个课题,进行作业练习,比如音乐与色彩、触觉与色彩、味觉嗅觉与色彩、表情与色彩(喜怒哀乐)、季节与色彩(春夏秋冬)、时间与色彩(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等。在这一阶段的讲授训练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明确色彩感受,在今后的设计中可以较主动的利用色彩为设计主题服务。
第三阶段 色彩的归纳。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色彩从自然到装饰的整合过程。所谓的色彩的装饰效果,并不完全是对比强烈的原色与间色。装饰色彩不受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的限制,不光以光色现象作为色彩配合的准则,可根据一定的需要强调色块组合的和谐,构成夸张变化的效果,并强调色调的抒情性、生动性、新奇感与趣味性。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绘画色彩写生与归纳色彩写生的联系与区别(在观察方法上、在思维方式上、在表现形式上等)。在这个阶段的训练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同时使色彩在整理与新搭配的过程中,更加具有表现力与传达功能,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设计色彩的功能和意义。
第四阶段 解构色彩。我们所说的解构色彩,其思路是对所选定色彩对象的原色格局进行打散重组,增减整合后再创作,对原图的色调,面积形态重新加以调整和分配,抓住原作中典型的色彩的个体或部件的特征并抽取出来,按设计者的意图在新的画面上进行有形式美感的概括,归纳和重构。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有(1)归纳重构,在遵照原始图片整体色彩结构的基础上,将复杂的画面概括成几何图形,同时对其色彩进行整合取舍,是最为直接的重构组合形式。(2)创意重构是以原始图片为依据,通过想像和发挥,找出图片与设计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观的相似性。主要是为了培养设计者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在课题训练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脱离写生,采用对自然色彩的解构,或对大师作品,民俗作品的解构,这样可以更直接的汲取优秀作品的营养。三 色彩在生活中的语言认知
人们有了相互之间的交流才能生活,而色彩是交流的工具之一。通过色彩的心理效果的应用,可以把信息更为强烈地传达给对方,这种色彩的运用是超出语言文字的,通常我们不会使一种色彩,而是通过几种色彩的搭配加以表现。我们必须强调的是,色彩语言是指色彩组合,而不是单个色彩。虽然个体色彩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不同的心理暗示,但对于色彩印象转化成色彩语言的过程,色彩组合的说服力较强,传达的准确性更高,实际应用的范围更广。色彩可以通过联想形象来表达,形象表达是各种形象特有的特征,色彩是视觉语言,是为了形成形象而被使用,通过色彩表现抽象形象。在做设计色彩前,我们要知道“为什么”、“想要表达什么”。色彩本身是无色、无味、无声的,色彩的固有属性决定了色彩信息的传达只能依赖于视觉对它的准确把握,通过可视化的形式被人们认知,色彩通过刺激人的视觉器官,使人产生一定的视觉冲击和视觉联想,在人的大脑中经过与已有经验、知识和色彩概念的对照、分析、综合,进而与所传达的视觉情感信息达成共识,引起共鸣。
结语
设计色彩并不以抽象、具象为界,写实色彩也不再停留在传统的审美范畴中,而代之以当代独有的哲学、文化、审美心理的反应。它的扩展性反映在题材、情感和审美上,反映在形式与形体的创造上,也反映于媒介语言与手段的延伸发展中。新的视觉媒体技术的发展,新的社会物质形态的改变,艺术设计观念与技巧的变化,总会给色彩的概念带来冲击,也给未来留下了不可确定性,所以新的色彩的疆域是无边无际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大胆尝试,勇于探索。
色彩设计论文幼儿玩具造型形态与色彩设计要点摘要:幼儿天性活泼,玩具是其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伙伴。市场上幼儿玩具的种类众多,但并非所有都能真正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理,其主要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平面设计色彩观思考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平面设计色彩观思考论文一、“自由”“简洁”的现代平面设计色彩观理解1.“自由”色彩设计如今我们生活在色彩审美自由的社会环境当中,在鼓励个性发展的社会氛围下,能够实现对......
一、“自由”“简洁”的现代平面设计色彩观理解1.“自由”色彩设计如今我们生活在色彩审美自由的社会环境当中,在鼓励个性发展的社会氛围下,能够实现对色彩之美全方位的表达、......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色彩设计学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