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我与学校共发展》_学校发展之我见论文
论文《我与学校共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校发展之我见论文”。
以人为本 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
学校要发展,应以人的发展为本,视人为“资源”,着眼于人本身资源的开发、培育和运用,增强人的创造能量,并在运用中不断增长和升华,从而使学校和个人都得到发展。学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最好的最优的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教师、管理者都要得到发展,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的发展并不是意味着必须牺牲教师的发展,相反只有教师真正发展了,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因此,以人为本,关注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一、关注教师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核心
1、教师基本素质的培养是教师个人发展的基础
学校周围楼房一幢幢拔地而起,小学适龄儿童越来越多,可我们学校却不远千里找生源。家长们纷纷找门路、托熟人,想法设法让孩子进一些好学校,哪怕路再远,要转换公交车也在所不惜。究其原因,一句话:是学校的品牌在起作用,而学校品牌的创建者就是学校的执教老师。名师总是和名校连在一起,董耀红让体育馆小学成了名校,崇仁路小学造就了一大批骨干教师„„
爱因斯坦这样说:“我学习中等,按学校的标准,我算不上是个好学生,不过后来我发现,能忘掉在学校的东西,剩下的才是教育。”如今教育评价逐渐多元化,但对教师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加强学习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前说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的老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有一桶流动的活水。老师们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
4月21日的《文汇报》有篇报道讲到现在许多老师仍然只关注教科书,而对所教学科前沿发展不闻不问,其中不乏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好教师”。这个做法已很难与教育改革的要求相适应。面对此种现象,记者大声疾呼:“没有创新型的教师难有创新型的学生。”塑造创新型的学生应该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因此,加强对教师的培养,让老师们加入到学习的行列中已成当务之急。
实事求是地说,教师的工作是繁重的。从早上踏进校门开始,头脑中的一根弦就绷紧了。要完成当天的教学任务,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批改学生的作业„„当完成这一切,一天的时间也所剩无几。若班中再出现几个调皮孩子制造了是非得留下处理,个别懒惰学生要留下补作业,还有老师心中的牵挂——差生要抓一抓。老师下班时已经精疲力尽,回家后来不及喘气继续作战,干家务,辅导孩子学习。鉴于此,大部分老师节省了自我学习的时间。不学习,一朝一夕还不觉得,长此以往,教学观念必定会落后,教学方法必定会陈旧,教学定势必定会形成。不知不觉中,陷入到固定思维中。古语道“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不是教师经常教育学生的口头禅吗?这句话对任何人都是一个理。
对于老师的学习,学校要创设条件,为老师购买些教育类书籍(学科知识类、道德修养类、教学理论类)。可以是学校统一买,也可以让老师去书城挑选自己需要阅读的书。买只是学习的前奏,买来更重要的是用心阅读,交流心得。阅读是分头进行,至于交流,可以利用半月一次教研活动前半段时间讨论读书体会,将书中内容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
教师个人发展的关键是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教育科研能力以及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人基本素质,让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教学基本功,并在继承的基础上转变教育观念,建立个人教学风格及教学模式,是学校关注教师个人发展的关键。
2、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超越发展的支点
教师个人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来自于教师正确的职业观,高尚的品德和职业荣誉感。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我认为教师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虽然有时也会因孩子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无知而急躁,因他们的冒犯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累,但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
学校要改革评价机制,注重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多角度多把尺子去衡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使每位教师都有一种成就感。领导对教师的态度、认可程度、信任及重用程度对教师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领导者只有把尊重教师的人格,承认教师的劳动作为管理的重要内容,才可能使人本管理发挥最大的效应。每学期末,学校可以从以下方面对教师的工作进行了认定,“教学成绩优秀奖”、“优秀教师”、“先进班集体”、“教科研先进个人”、“先进教研组”“师德标兵”等多角度地评价教师,极大的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学校通过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体会到教师的工作有干头,有奔头,以自己的工作为荣,从而树立了正确的教师职业观,有了这样良好的职业感受为支点,广大教育就能够体验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建立自信和超越发展的欲望。
二、实施“一放三保”备课改革,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长期以来,传统的管理体制使备课一味地流于形式,而忽视了备课的内质,千人一面,千篇1律,机械地依赖教参,缺乏创意的备课,使课堂教学缺少活力,很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平时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根本无精力及时间进行学习及研讨,以提高自己的理论及业务水平,特别是应付检查式的备课、抄教案、补教案,这种无效劳动,浪费了教师们大量的时间及精力。为此,我认为应进行备课“一放三保”改革新举措,改变过去那些机械呆板而无效的条条框框,使教师放开手脚,敢于尝试,张扬个性,展示自我,发展自我。“一放三保”是力图构建教学管理、教学研究,促进教师成长的新型的管理体制。“一放”即开放式备课;“三保”即保证教师有大量的自修时间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教学反思,保证调讲机制的有效利用。
1、开放式备课:即学校对教师备课不作过深过细的要求。要求教师的备课带有开放性,富有个性的教学设计,教师既可以旧案新备,也可以使用卡片式备课,使教师从繁重无效地重复备课、应付检查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教师自修、研讨,反思提供可靠的保证。
2、保证教师有大量的自修时间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以此实现教师的培训与提高。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料,利用图书室、自修室、电子信息室等有利的物质条件,学习先进的科学教育理论及掌握教科研信息,从而使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们就可以在视野上占据教育制高点,自上而下的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有目的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
3、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它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经常进行教学反思,问题的提出,解决的依据办法,验证的效果,反馈矫正的措施„„从而使教师的教学经验日趋丰富,并时刻触发灵感,从而轻松地进入教科研领域。
三、引导教师在研究中发展,在反思中成长,形成一个研究型教师群体。要引导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三会:
1、学会课题研究。探索本身有着无比的价值。如果教师将课题研究的过程作为自己知识拓展的过程,理论丰富的过程,思维训练的过程,能力提高的过程,思想成熟的过程,形象完善的过程,提出并实践了从问题到课题,经验到实践,结果到成果的研究路线。
所谓从问题到课题,即在找准自身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建立课题教育改革就是要革除教育发展中的弊端和问题,教育科研则是要使教育改革更科学、更有效。因此,每位教师、每个教研组在建立课题之前都要回顾反思,寻找问题。把找准问题作为立好课题的前提条件,把立好课题作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这样把课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将大大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也就提高了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科学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从经验到实践,即在实践中将经验加以提炼,使之由具体经验上升为一般经验,一般经验提升为科学经验。对学校而言,就是从最优势的地方着手;对教师而言,是从自己的长处开始,从而使优势更优,使长处更长。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使实践成为清醒的合乎规律的实践;另一方面重视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和发展,使经验上升为理论。
所谓从结果到成果,即由知晓一般的道理,体会到因果关系;由较浅显的认识,发展到系统的、理论的认识;由具体的、一般的结论,归纳、提炼成抽象的、科学的研究成果。这样,才能使教师的课题研究做到研之有据、研之有序、研之有效。
2、学会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
将研究课题作为教师成长的抓手,把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教师成长的载体。要求教师努力做到:在学中研,在研中学;在教中研,在研中教;在写中研,在研中写,提倡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研究。将教学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看作是教学系统中的一部分,并使之环环相扣,使每一个环节都成为其他环节发展的基础和信息源。
这样,就能造就一个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状态下研究的局面,使学校不断创新发展,使教师不断活出生命的意义。
3、学会为自己发展创造条件
教师要经常深刻地反思自我,自觉客观地评价自我,持续不断地发展自我。不但能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自觉地进行反思,而且能乐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不断学习别人的经验,研究并改进自己的教学。
同时,教师要认识自我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我的长、短、优、劣,重视自己的价值判断,行为取舍,不断促进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只有不断自觉地反思,才能使自己的认识和行为接近乃至把握事物的本质,合乎发展的规律,在不断研究和实践中发展。
我想,如果始终抓住学校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以人为本,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就能不断推进学校教育迈向一个又一个的台阶。
请相信,今天、明天以及明天的明天,我们与青春有约、与学校共进、与祖国共荣!
我与沙中共成长沙道观中学 李进凯“有什么样的学校,就有什么样的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毫无疑问,教师强则学生强,教师强则学校强,教师强则教育才能强......
我与学校共发展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在逐日发展,我们的学校也与日俱进。我们从学校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能看到学校的进步;从学校面貌的每一个角度,都能看......
我与企业同发展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得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以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一个舞台上展示。除了工作,没有哪......
xxx学院是传承知识和创新知识的神圣殿堂,是塑造理想和完善人生的芬芳草地。xx学院是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xx学院的明天,关系着每一位xx学院学子的未来。。身为xx学院学子,......
我与学校共发展时光荏冉,岁月匆匆,不知不觉中,我在工学院工作了15年。回想这15年,学校的发展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艰难困苦,其中有底谷,也有辉煌。无论碰到什么困难,多年来,学校一直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