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一场革命_一场革命绝唱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互联网是一场革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一场革命绝唱”。

互联网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席卷全球,已融入和改变着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和学习交流,现正在向传统书籍出版印刷和租售书店的大本营发起攻击。如果说,昨天,所有的产品利润都是我们消费者所创造,却全被生产商、流通商瓜分了。我们消费者除了得到价格比价值高得多的产品外,一无所有。信息不对称,导致我们只能盲目、被动、无奈地消费,我们可选择的方式很少。

那么,今天,消费者转变为产消者,在消费的同时也用现有的闲置物品、拥有但未使用的东西来赚钱,同时只需要体验产品,既能传播和分享自己的所见和所得及,也可以把使用产品的效果分享给更多的人。

经济活动已进入终端,以消费者为核心,谁能拥有并锁定消费者,谁就能赢!现在,从蚂蚁、大象及恐龙级的商业巨头们都在想一件事:如何拥有并锁定消费者?我们有了可选择的空间,我们有了充分的决定权。因此,对生产商和流通商来说,消费者已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财富,拥有无数的商机。

如果说旧的经济模式的重点在财富的获得,那么新的经济模式——分享经济的重点则是分享与收获并重。

高知群体图书消费情况调查报告2015-01-19 | 老狗布鲁丁 | 转藏(1)武汉高知群体图书消费情况调查报告——现代社会知识分子群体图书消费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战略研究所武汉高知群体图书消费情况调研组[1]

一、本次调研的缘起和经过现代高校高知群体是图书出版市场上的消费主体,这一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图书消费市场上除教材教辅以外的一般图书的消费主体。

调查组选取了武汉地区具有代表性的4所高校,即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调查对象是这些高校中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以及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消费者购书数量,购书金额主要集中在100-500的区间,一般图书消费所占比重较小。在上一年度的图书消费上,没有消费的占4.2%,50—100元的占18.2%,101—200元的占19.1%,201—300元的17.3%占,301—500元的16.6%占,501—1000元的占9.3%,1000—2000元的占8.2%,2000—3000元的占3.4%,3000元以上的占3.8%。在所调查的对象中,出差经常购书的占17.9%,偶尔购书的占54.3%,没有购过书的占27.8% 2.个人月收入与职称的关系,武汉高知群体图书消费状况这次调查显示武汉地区高知群体图书消费具有几个特点:第一,高知群体逛书店的次数比较多,但与北京等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被访问者中,1个月购书一次的占29.0%,3个月一次的占16.6%,6个月购书一次的占7.2%,9个月一次的占2.6%,1年一次的占3.8%,根据需要不定期购书的占40.4%。第二,高知群体购书的数量集中在2-5册之间,但收入越高,册数越多。因为大部分是在校生群体,受经济条件所限,每次购书数量在2-5本之间,超过一半(51.9%),只购1册的次之,占31.5%,但也有近一成(9.4%)的受访者一次买书6-10册,极具消费潜力。

3.购书的目的和种类由于人们职业和身份不同,相应地购书目的也不尽相同。调查显示,高知群体购书的目的首要的是否为了学习参考用(65.3%),其次是课题研究的需要(27.8%),消遣阅读(25.1%),论文参考(24.7%),教学参考(20.6%)。在这个所调查的群体中,他们主要还是以学习为主,然后才是平常的消遣消遣阅读,这可能与这一群体的职业特征有关。

此次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受访者实际购买的图书颁布是:属于消遣类的占23.4%,学习类的占63.0%,教学类的占20.5%,工具类的占24.0%,课题研究的占28.1% 4.按图书总类划分进行的读者购书意向调查,以购买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图书的读者比例排在首位,文学类图书的读者排在第二位,综合性图书的读者排在第三位,政治、法律类图书的读者排在第四位。购书卡和折扣情况统计显示,在1030个被访者中,只有672人回答拥有购书卡,大部分人(65.2%)没有购书卡。绝大部分消费者所享受的折扣是7.5-9折,6.5折和7折的比较少,9.5折的也不多 5.武汉市的几大书店在消费者的心中被认知程度不高。选择一般的占34.1%,选择比较齐全的占33.3%,选择不太齐全的占22.7%,选择很齐全和很不齐全的都很少,分别只有5%和4.9%。

6.购书途径大多是通过朋友和同学相互推介(53.8%),其次是书店本身的知名度(37.3%),第三是网络的影响(21.7%),广告和书店推销的效力不高,分别占(19%)和(10.06%)。这种情况说明疏通信息渠道对提升书店的知名度具有重要影响,书店在有针对性地扩大社会宣传的同时,还必须加强点对点式的宣传推介。

7.购书数量与个人收入和职称成正相关关系。在此次调查中显示,讲师平均每次购一本书的有12人,2—5本的有98人,6—10本的有7人,10本以上的只有4人;副教授每次购1本的有11人,2—5本的有59人,6—10的有30人,10本以上的有14人;教授平均每次购1本书的有5人,购2—5本的有15人,6—10本的有22人,10本以上的有28人。可以看出,教授在平均每次购书的数量上比其他人员要多。在个人收入与上一年度的购书金额之间,职称越高,收入就越高,越有可能在图书消费上增加投入。

8.学生和教师群体对不同书店的偏好差异相比较而言,学生群体对校内书店、二手书店更为偏爱;而教师群体对规模大、图书品种比较齐全的新华书店更为喜爱,排在第一位的是湖北出版文化城、洪山商场图书城和武胜路新华书店。9.不同专业消费者对书店的偏好;文、理、工三科专业学科人员对书店的偏好不尽相同:文科倾向于校内书店、湖北出版文化城和洪山商场图书城;理科倾向于湖北出版文化城、校内书店和洪山商场图书城;工科倾向于校内书店、湖北出版文化城和二手书店。10.图书出版市场存在的问题

1.图书定价高、消费者收入偏低,图书价格与消费者需求错位调查显示,个人的收入状况对其购买意愿具有重要的影响。消费主体仍然是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群体,但他们不属于高收入阶层,难以承受和不愿意承担图书的高定价。有73.3%的受访者认为现在图书市场上定价过高。2.信息供求渠道不畅,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的满意度不高当问及“你通过哪种渠道购书”时,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朋友同学介绍”,这在营销学上可理解为一种私人性的沟通方式,传播效率不高。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书店自身的推销力度不强。如调查中显示,被调查人员一般购书的渠道都是通过朋友同学的介绍(53.8%),然后就是书店的知名度(37.3%),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通过网上购书(21.7%),而通过广告和书店推销员宣传的只分别占了19.0%和10.6%。书店在推销过程中,不只是对图书的推销,也要对书店自身进行推销。实质上在对图书推销上也是对书店推销的一种,在对书店的整个推销策略上,要对书店进行全方位定位和包装。消费普遍认为,广告宣传和书店的推介活动是一种无足轻重的因素,这不能不说是书店自身的营销不力。

书店的服务质量不仅仅反映着其经营管理水平,而且是反映着书店的精神风貌。读者到书店都希望遇到能随时熟练地提供方便、提供咨询服务、善于解答问题和能主动解答问题的店员。在图书经营活动中,读者需要有关现有图书和期望图书的准确信息,如出版时间、版别、著(译)者、定价等,用这些信息来确定自己购买意向。

3.不同书店之间同质化竞争,特色不明显,缺乏行业内的“领头羊”调查显示,消费者心中,武汉市区内的几大书店差异不明显。不论是新华书店系统还是校内书店、民营书店,都是走综合性书店的路子。这种综合性的书店必须依靠规模和品牌竞争。

4.几点建议

1、树立全员营销理念,确立整体化和一体化的营销战略目前亟待解决的是要建立起成熟的图书市场营销的理念。在现代经营体系中,经营理念处于首要地位。

2、明确区域市场,选择并定位目标市场,培育潜在消费群体对于图书这种特殊商品来说,它的消费对象永远都是一些特殊的群体。

5.其一,书店没有根据自身的资源和条件设计进入细分市场的定位,结果是在图书的品种上缺乏个性,失去了与同类书店竞争的优势;其二,缺少准确的目标市场的选题,跟风现象严重。

6.建立与高校校内书店的联盟,加强以“书友会”为核心的点对点营销模式此次调查表明,高校校内书店以其便利性使其知名度高居榜首。新华书店系统尽管具有规模和品牌优势,但其机制不灵、地理优势不明显而对低端消费者(学生群体)的吸引力不足。

7.建立健全高校高知群体之间的“第二传播渠道”:第一,以核心书店为基地,建立“书友会”组织,加强点对点沟通;第二,在高校大学生中实施“志愿者”计划,通过志愿者在高校中的广泛的联系,协助核心书店建立忠诚的消费者群体;第三,加强公关形象策划,尽可能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培养一介固定的消费者群体。

4、疏通信息渠道,发展有效沟通,以营销公关提升企业知名度调查表明,武汉地区高知消费群体与新华书店系统信息不对称、沟通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简而言之,书店大量的书无人知晓,读者们想要的书又找不到。8.沟通和信息在营销活动中显得尤其重要。

一般性的步骤是:(1)针对不同的潜在消费群体(如高知群体和其他群体)确定沟通的目标,深入了解目标群体的组织、观念和形象,[10]使这一定位立于坚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上;(2)紧紧围绕一种诉求、主题、想法或特色观念,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设计信息内容;(3)针对不同潜在消费群体的组织和观念形态,建立个人化渠道和专业化渠道相结合的组织营销渠道;(4)建立整体促销预算;(5)充分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直接营销和数据库营销相结合,发展数据库系统,加强对沟通过程的管理。(6)都市人对书店的营销手段和推介方式并不认同。[7] 其他相关调查显示相似的结论,图书价格过高,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这往往会给人在消费上形成一种压力。[8] 相关调查也证实,一般的购书者不是为了书的精美而购买的,而为了书的内容而购买。[9] 造成一般图书销售“老大难”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无效供给”,主要集中在:(1)多年来图书选题结构雷同、图书内容低水平重复形成的无效供给。跟风出版是我国20多年来图书出版的一大特点,如果有一家出版社推出一种畅销书,会引发数

十、上百种同类书汹涌而来。(2)图书简单增量再生产所形成的无效供给。多年来,只注重图书数量增长,而对图书的附加功能鲜有开拓,如配合其他媒体而形成媒体互动等,做得不多,以致读者被其他媒介所吸引,图书数量的增长形成无效供给。(3)图书营销的市场化程度低所形成的无效供给。长期以来,图书出版只有“发行”而没有“营销”,已经尝试营销的出版社存在大量的同质化模式,图书出版信息覆盖面小、流通渠道不畅,图书价格机制僵化与混乱并存等,造成一些本来有生命力的图书中途夭折而形成无效供给。(4)有相当数量的图书并不是市场所需,而只是为满足某些人的猎奇心理。如某些图书装帧豪华、奇异、复古,甚至金箔书、丝绸书、竹简书也时有所见,或追求所谓的收藏价值,印数限制,印后毁版,价格高得惊人。诸如此类都抑制了有效需求,形成图书质量过剩,进而造成无效供给。(5)图书内容或形式低劣,大量盗版书的禁而不绝,公款出书的大量存在,为评职称或其他目的而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的图书等都形成了无效供给。[10]一般认为,图书消费市场具层次性和定向性:图书购买行为,本质上体现读者在文化、思想上更高追求的动机和期待,因此图书产品与读者个体的文化、教育、地位等社会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是吻合的。

美国图书产业按照图书使用人群来分类,如:普通版图书(Trade books),其目标是一般消费者,内容为虚构小说、非虚构作品、传记、烹调书、艺术图书等;宗教图书(Religious books),包括圣经、赞美诗辑、祈祷书、神学书等具有宗教信仰的图书;职业图书(Profeional books),它的目标读者是医生、律师、科学家、会计、商业经理、建筑师、工程师等人群;邮购出版物(Mail-order publication),为普通人制作的并通过直邮销售的图书;图书俱乐部(Book clubs),这是非常特殊的产品组织而不是一个发行渠道,它的产品全部为自己成员的需要而出版和销售;大众市场平装书(Ma-market paperbacks),它是以在超市、报摊、药店、机场、连锁店等地方出售的图书,包装主要为平装,具有上述的各种主题;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prees),主要出版学术图书或者具有文化、艺术价值的图书。美国的大学出版社通常在非赢利基础上经营,并且大多数顾客是图书馆与学者;大学教科书(college textbook),主要为大学市场制作教科书和教辅练习册;此外还有标准化测试(standardized tests)产品、和视听产品等,上述各类构成了美国出版产业的整体结构。这种图书分类方法体现了针对不同读者群体和销售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代表了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产业理念。

一直以来只有经营者赚钱,消费者花钱,如果消费者也想赚钱,想参与商业利润的分配!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但时代发展到今天,消费者终于进入革命式变化时代,消费者终于也可以参与商品利润的分配了。只需要改变一下思维,做资源的整合者,找到更多优惠的消费渠道,找到更多迷茫的消费者,就可以做一个消费商成就自己的经营梦想!

消费商的概念在中国才刚刚推出,在国外有一个相似的概念,翻译到中国叫“生产消费者”,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在农业经济时代,经济活动以土地为核心,地主掌握着大量财富; 在工业经济时代,经济活动以产品为核心,企业家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 在后工业经济时代,经济活动以渠道为核心,经销商则成为最风光的人物。那么,如今进入信息经济时代,经济活动应以什么为核心?谁又会成为时代的宠儿? 在信息经济时代,经济活动将以消费者为核心,消费商将成为时代的宠儿!

当前,凡是正当经商的人,都深深体会到生意越来越难做。生产的产品无论好与差,实在是太多了,有的达到泛滥的地步,要想把好产品销售出去,真难啊。因为产品从生产商到消费者这个流通环节的经营也非常艰辛,竞争已超出想象,一个产品如果创出了知名度,就会有冒牌出现,最终受伤害的是生产商和消费者。

经济活动已进入终端,谁能拥有并锁定消费者,谁就能赚钱!现在,每一个做生意的人都在想着这件事:如何拥有并锁定消费者?

质量管理是一场革命

质量管理是一场革命当公司的质量问题平凡出现时,质量管理的工作就会受到质疑,质量管理工作就会变得可有可无。可有是出现问题时,大家都会想到你,要你做救火队员,把问题处理掉。而......

改进作风是一场自我革命

改进作风是一场自我革命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6日 08:00来源:《求是》期号:2013/10作者:欧阳坚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每一个重要关头,党中央都突出强......

如何穿越“互联网+”革命

如何穿越“互联网+”革命((锦集7篇))由网友“春夏”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如何穿越“互联网+”革命,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篇1:如何穿越“互联网+”革命 边缘企业:你怎......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东平街道中学课堂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引子:“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

一场自下而上的课堂教学革命

一场自下而上的课堂教学革命1.什么是翻转课堂?荷兰某中学的课堂上,学生们正在上物理课。教师一上来就宣布了本节要讲的新内容:放射性原理。可他并没有开始按课本内容讲,而是直接......

《互联网是一场革命.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互联网是一场革命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一场革命绝唱 互联网 一场革命绝唱 互联网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