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怎样做老师_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
我们今天怎样做老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
我们今天怎样做老师
今天我是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来谈做老师的体会。我给自己出的题目是: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做老师
一、教师要肩负起神圣的历史使命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日益加快,人类社会在工业革命后的近200年间,第一个百年知识的总量大约是五十年翻一番。而在六十年代以后,人类知识以指数方式增加。有研究报告表明,最近30年人类新增知识的数量,已超过过去2000年人类所积累知识的总和。可以说,国家、企业、乃至个人的发展优势,愈来愈依赖于知识和科技。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这既提供了以先进知识超越传统发展模式的有利机遇,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正如江总书记所指出的:“如果说过去国际军事政治斗争的背后,主要表现为直接争夺工业化必须的资源和商品、资本输出的市场,那么,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我们要有效地战胜各种挑战,必须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正因如此,推进教育事业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广大教师肩负的历史责任是何等重大而庄严。我认为今天我们做老师,最大的价值就是为中国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培养出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把我国建成中等发达国家的各种人才这一点上。
说到作为一名当教师的价值,可能有许多人会有不同的思考,我愿借此机会与大家一起讨论。当前,由于我们的社会泛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过渡,各种观念的冲撞,社会利益的调整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等,不可避免也会对人们的价值取向产生影响,从而也会出现价值多元化的趋向。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教师的价值取向也必须受到社会生活变化的冲击,会出现困惑和矛盾。最突出的就是崇高的历史责任感与现实的功利主义之间的矛盾加剧。是不是可以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了,金钱就是追求的唯一目标,收入就是衡量成功与否的及度我觉得万万不能简单的把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与教师的崇高追求等同起来。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是经济领域中提高效率的有效机制。但是市场经济从来就不是指导人类社会生活的普遍、唯一准则。即使是在实行自由市场制度的国家里。有良知的人们也无时无刻不在呼吁消除这种体制在思想、道德方面的负面作用。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在写了《国富论》以后,还写了一部道德论,阐明了唯利是图的弊端性。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是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和民族的兴旺发达。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唯利是图都不是我们的价值取向。记得江泽民同志曾引用莎士比亚名剧“雅典的泰门”中关于对黄金的诅咒,来告诫广大干部处理好职责感使命感与追求自身利益之间的关系。我觉得一个数育工作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更不能把追求自身利益放在崇高的职责感之上。一个学校干万不能为追求收入而淡化了它最根本的职责。在这方面,那些上课留一手,课余搞家教的做法,那些以交钱抵分数换取入学资格的方式,值得我仍反思,值得我们警觉。
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能不能把单纯的升学率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我觉得这个问题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市委、市府也多次强调要扭转这一倾向。但是由于它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看来还有很多艰巨的工作要做。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还是要多看大局,放眼长远,不能急功近利。要时刻意识到,我们担负着“百年树人”的历史责任,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的那样:“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我们作为教师,永远都是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活的环节,是克服人类无知与恶习的最重要的社会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的历史人物与新一代之间的中介入。因此,最终衡量一个教师的价值,绝不是可能是当年的升学率,而是看在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之后,我们到底培养了多少对社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本着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本着对这一职业的高度的自豪感与荣誉感,我们就一定能把目光放得更远。
二、教师要发挥人格力量的引导作用
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每=个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包括精神方面的、道德方面的、创造能力方面的、情感方面的,以及体魄方面的。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所强调的:“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所谓“已不正焉能正人”,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敬其师,信其道。可以这么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善统一,不仅要在自己讲授的课程中学识渊博、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通过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在我看来,这种人格力量表现为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走在时代前列的学识。
无有人能将自己没有的东西献给别人。要使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理想,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为人师表,垂范师德的基础。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言行、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反,都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从而对我们整个民族特点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通过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浇灌与培育,让我们的新一代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使他们牢固树立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增强努力学习、提高能力、奉献社会和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人格力量的里要内涵。只有在有品德的人身上,我们才能看到容智和理性发挥出伟大而高尚的作用。自古以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被作为教师个人品德的典范,我们今天要做一个好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教师的传统美德,更需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这种品质不仅表现为“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坚强意志与奉献精神,在当今时代这种品质还应转化到积极参与教育改革探索的自觉行动中去,不为任何困难所动摇。中外教育史上许多留下光辉篇章的教育家,都鲜明地具有这种意志品质。此外,在我看来,教师健康而丰富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超也十分重要,这不仅有益于自身素养的提高,表现出人格美和教学艺术美,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学生领悟和体验生活与艺术,让学生学会不仅用眼睛而且用心灵去感受真、善、美。
从学识方面来看,教师应该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人。自古以来,身为一名合格教师,其首要一条就是具有深厚而广博的学识。我们都知道,一个理想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三个方面,那
就是: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对所教课程有精深的认识,还应有广博的知识。所谓“精”就是要“知得深”,对专业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谓博就是要“知得广”,能触类旁通,具有相关学科的的有关知识。作为今天的老师,这一点尤为重要。新世纪即将来临,对于那些拥有新知识的人来说新时代意味着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界。教师要走在时代前列,关键要做到两只:
第一,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教师、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教师,都要以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最重要的职责。对于这一问题,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有过精辟的论述。我国古代《学记》中早有论述:“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所谓“投人以鱼,不如授予渔”,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著名的教育家卢梭提出,教育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这些都表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作为教师,很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当今时代的教师,这一任务显得更为紧迫。因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致力于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迎接即将来临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知识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进入一个“学习化”时代,只有具备“学会学习、善于学习”能力、善于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的新型人才,才能适应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
第二,教育者首先要重视终身学习。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创业社会的到来,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更使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在未来社会中,就业模式也将会产生巨大的变化,无论从事哪种职业,都将存在终身学习的需要,更何况是教师这种“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当今教师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要不断学习邓小平理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教师素养,这是教师在“终身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进得的必修课。对所教专业,更需常数常学,加强信息交流,力求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信息和科研成果,要将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习水平。要进一步开拓视野,拓宽学习领域,自然科学领域的教师要增强人文科学素养,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教师要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对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习在今天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三、教须要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师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著名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至今想起仍深为感,动。他说:“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从这一角度讲,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
教师的爱心能使少年儿童更健康地成长。在我们的青少年中,有一批成绩优秀、才华出众的学生,对这些学生,教师的爱心特别要表现在锤炼其意志,帮助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康成长。教师的爱心能使有缺陷和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倍增信心。对有些有生理缺陷或家境贫寒的学生,教师的爱特别要表现在关心和体贴上,使之摆脱自卑,增强信心和勇气。孔于对学生的体贴入微、关怀备至至今仍传为佳话。家贫的,他多方接济3有疾病的,他去看望;他在与所有学生交往中,态度谦和,平易近人,敞开心扉。学生对他的感情深厚,终身不忘。教师的爱心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要象父母对待子女、医生对待病人一样,用真心实意和深情溶化他们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我知道,许多工读学校的老师正是这样用自己的爱心与热情,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动,教育转化了一个又一个工读生,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贡献。据我所知,我国工读教育对违法和轻微犯罪青少年的挽救成功率一般已达到85%,这其中不知凝聚了教师们的多少爱心与帮助!
如何用爱心去打开学生的心灵窗户结合我几十年的教师生涯,谈几点体会:
首先,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一名好教师而言,只有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入学,是对人类灵魂的引导和空造。苏霍姆林期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其次,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把每一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弟子。据有关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在学生眼里,“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他们最不满意教师凭个人好恶偏爱,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公正,这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
第三,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用自已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的求知软和创造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与学,互为关联,互为依存,所谓“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个好教师会将学生放在乎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她们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
最后,我愿以一位教师工作者的心得来与各位老师共勉: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读了《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一文章,此书主要从三大部分内容进行阐述:(1)修身篇。教师首先自身要自觉遵守《教师法》,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其次,教师要爱......
一心一意为学生------《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听后感9月16日,我们全校所有的青年教师齐聚一堂认真聆听了区资深教师沈君佑老师的《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的讲座。沈老师通过自......
《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读后感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教师肩负着......
1、作为一名教师在人与人交往中应尊重自己,尊重别人,要和孩子保持平等的位置。 2、要严于律己,做到教书育人相结合,懂得教书的目的是育人。 3、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爱祖国,爱人民,......
读《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有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学习了徐匡迪同志的《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后深有体会,在此,我谈一下自己的感受。一、教师要肩负起神圣的历史使命今天我们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