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起点 谋求新跨越 全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高位均衡_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立足新起点 谋求新跨越 全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高位均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立足新起点 谋求新跨越 全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高位均衡
永吉县地处吉林省中东部,县域面积2625平方公里,人口约41万,是吉林省吉林市的一个城郊县份,是国家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先导区重要节点城市。全县现有30所村级小学,15所中心小学,10所独立初中,5所九年制学校,1所完全中学,2所普通高中,1所职业高中,1所特殊教育学校,20所公办幼儿园,在校学生38578人,在职教职工3633人。
多年来,永吉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永吉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教育改革和发展脉搏,以“平安办学、特色办学、高质量办学”为目标,以“学前教育重普及、义务教育重特色、高中教育重质量、民族教育重品牌、特殊教育重惠及、民办教育重规范、教师教育重实效”为策略,全面实施了校舍标准化、装备现代化、技术信息化、管理精细化、队伍专业化、学校特色化的“六化”战略,全县各级各类教育基本实现了由规模发展向内涵提质、由“有学上”向“上好学”、由升学应试向素质拓展转变。
均衡发展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客观要求,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2007年以来,永吉县坚持把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工作来抓,从2009年开始,每年都将农村学校项目建设、装备配置等列为全县民生实事。为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办学差距,有效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永吉县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意见》和《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为主要标志,启动、实施了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着力在校舍建设、教育装备、网络资源、师资配置、特色发展等方面探索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全方位构建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机制。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永吉县总结出“改善条件促均衡、资源共享促均衡、队伍建设促均衡、精细管理促均衡、打造特色促均衡”等一整套推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办法和经验。2010年8月,永吉县制定出台了《村级小学一体化管理实施意见》,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2009年和2010年,两次举办全县“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全面展示全县农村学校发展成果。
2011年是永吉义务教育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年,不仅承办了吉林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而且还率先通过了吉林省首批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评估验收,省督导评估验收组领导给予永吉县“全县城乡校园环境、教育设施、教师配置、管理水平大体均衡,实现了无重点校、无重点班、无择校、无大班额、无薄弱校,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实现初步均衡”的高度评价。
2011年8月,永吉县教育局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后,以党委书记、局长沈建军同志为核心的局领导班子面对全县教育发展的实际,审时度势、科学谋划,在全局工作上提出了“凝神聚力抓质量,持之以恒强管理,以人为本促和谐,开拓创新谋发展”的工作思路,在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提出了“硬件条件基本均衡,软件水平全面提升”的总体思路,并且确定了“科学统筹、提升实力、均衡资源、完善机制、打造特色”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任务,立足新起点,谋求新跨越,全力推进县域教育高位均衡。
一、以调整布局为重点,科学统筹县域教育规划
“十一五”以来,永吉县实施了学校布局调整工程。全县共撤并、整合小学、初中54所,组建九年制学校5所,教育资源得以优化的同时,全县教育规模、学校数量的总体规划得以科学统筹。
为了科学制定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标准化学校建设总体规划,按照永吉县政府关于全县城乡建设规划的新要求,根据永吉县城东扩和与吉林市同城化、对进式发展的需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发展、学龄人口变化等实际情况,2011年至2015年,永吉县将以政策倾斜、资产置换、学校合并等措施和办法,进一步扩建、改造相对薄弱学校,稳定县城中小学办学规模和数量,以中新食品区所在地岔路河镇为重点,适度扩大乡镇(区)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数量和办学规模,科学调整村级小学布局,真正建立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二、以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提升教育发展实力
以2007年开始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三年规划》为主要标志,永吉县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全县中心校以上学校楼房化比例达到97.1%,村级小学暖气化比例达到100%、学生课桌椅更新率达到100%。全县农村乡镇中心中小学校全部实现了“校校通”,全部建成主干校园网,近60%的学校实现“班班通”,村级小学实现“农远工程”全覆盖,全县中小学装备率及教学器材、图书的配备率达到93.1%。全县城乡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办学条件差距逐步缩小。
为了不断提升全县教育发展的“硬件”实力,奠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坚实物质基础,结合教育发展实际,“十二五”时期,永吉县将继续实施五项基建和装备工程。一是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计划实施校舍重建新建、维修加固项目27个;二是实施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计划实施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项目14个;三是实施学校塑胶化操场建设工程,计划实施塑胶操场建设项目10个。四是实施“班班多”(“多”是指多媒体设备)工程,计划配备“班班多”设备440套;五是实施“新老三室”建设工程,计划更新课桌椅6000套,购置音体美器材41000件(台、套),补充中小学实验室仪器115000件(台、套)、计算机1500台、图书50万册、电教室设备400件(台、套)、卫生室器材5000件(台、套)。到2015年,实现全县中小学办学硬件水平达到全省一流的目标,为县域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以提升队伍素质为关键,均衡配置教育人才资源
永吉县教育局始终坚持把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特别是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来,坚持把提升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素质放在第一位,通过招聘“特岗教师”(永吉县2009年到2011年共为农村学校招聘“特岗教师”335人),实施“县城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等措施和办法,不断优化城乡教育人才资源配置,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2012年到2015年,永吉县将根据国家和省实施的“特岗计划”,计划继续为农村中小学招聘“特岗”教师,进一步有效缓解农村学校教师年龄老化和学科结构失衡的问题。坚持实施“永吉县名优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工程,构建“三网合一”培训体系,开展以“三新一德”(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师德)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培训,真正建设一支以50名省、市级名优教师为龙头、100名县学科带头人为引领、500名县级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名优教师队伍。结合省“专家校长认定提升工程”和“中青年优秀校长培养工程”,继续开展“三型校长”(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培树活动,力争培养出一批省内有影响的专家型校长,地区有知名度的学者型校长。进一步完善校长和教师调配交流的长效机制,加强县域内教师和校长的交流管理,交流范围确保覆盖到全县所有村级小学,进一步探索、总结城乡校际之间“校长、教师轮岗”的有效做法和经验,不断完善均衡配置教育人才资源的机制和制度。
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完善教育管理机制
自“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以来,永吉县教育管理机制制度进一步完善,全面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效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有效落实了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实施新课改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有力推进,全县上下形成了“党重教、政兴教、民助教”的良好氛围。
为了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促进城乡、校际之间均衡发展,“十二五”期间,永吉县将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机制制度改革,牢固树立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治教的意识,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教育热点问题,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不断提高管理规范化程度。一是加强教育督导。继续实施对“乡镇政府”和“学校”两个系列年度目标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乡镇政府和涉教部门教育工作职责,乡镇政府和涉教部门的年度考核结果,作为部门年度精神文明建设考核、表彰,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并记入干部政绩档案;学校的督导评估结果,直接与学校评选选优、晋级评聘挂勾的同时,作为校长提拔、交流的重要依据。二是实施精细化管理战略。全县中小学要以“态度精心、过程精细、结果精致”为原则,制定完备而又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机制,科学构建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精细化管理网络,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坚持实行学校年度发展报告制度,全面落实安全、行风、财务等重点工作责任制度,真正实现管理由“规范化”向“精细化”转变。
五、以素质教育质量为核心,着力打造教育特色品牌
近年来,永吉县坚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全县中小学坚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努力形成独特鲜明的办学风格,全力推进素质教育。2008年以来,永吉县召开 “课前一歌”、“素质教育露一手”等省、市现场会11个,在深入开展 “平安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等多种形式活动的同时,大力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全县中小学校以体育运动、艺术教育、德育教育、学校管理、师资培训等为主题和内容,形成了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三个发展阶段梯次推进的良好局面,永吉县口前镇第二小学、双河镇中心校的科普教育,永吉十二中的艺术教育,永吉十中、永吉三十五中的德育精品工程等特色教育在全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永吉县实现了每所学校都有一两个“强项”的发展目标。
为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质量,打造永吉教育特色品牌,永吉县教育局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主要任务和目标,重点抓好推进素质教育的五项工作。一是继续探索学生自主管理德育模式,全面开展理想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感恩教育和养成教育;二是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全面打造“高效课堂”,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三是全面深化体育、艺术“2+1”工作,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专长,实现全面发展;四是完成40项国家级、30项省级、35项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提高教研和科研的能力;五是深入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努力探索学校特色化发展新思路、新办法,实现学校教育有特色、教师教学有特点、学生发展有特长的办学目标,全面提升“一校一品”特色发展水平。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翻开了全国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为教育事业未来十年的发展绘制了更加美好、更加宏伟的蓝图。宏图凝众志,同心谱华章。在充满希望和机遇的“十二五”,勤奋务实、智慧勇敢的永吉教育人,将站在永吉教育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更加超前的胆识与魄力,向着“校园环境一样美、教育设施一样全、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教育质量一样优、学生家长一样满意”的全县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目标奋勇前进!
立足新起点谋求新跨越白马镇党委书记李金寿白马镇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程中,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战略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找准定位,明确目标,加快发展,全力将白马打造......
立足新起点 谋求新跨越为实现郭尔罗斯振兴大业而努力奋斗--赵彪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2011年9月28日) 同志们:今天,全县......
立足新起点 谋求新突破强势推进全县财政工作“争第一、再进位”——在全县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刘永根(2011年2月12日)同志们:这次财政工作会议是在全县共享‚十一五‛发展成果......
立足新成就谋求新突破——沩山乡2011年工作回顾和2012年发展思路2011年是沩山经济发展的关键之年,机遇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沩山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
站在新起点 谋求新跨越--- 坚定信心科学发展全面加快全国百强县建设茌平县实验幼儿园孙倩倩近年来,茌平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