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论文(改)_高效课堂课改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效课堂课改论文”。
预则立 不预则废
------论有效预习,提高课堂效率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也是一个自学的过程,学生预习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效率。但是,在日常教学中不乏这样的场景:“下午回去把这篇课文预习一下,明天要学习。”可结果呢,上课时发现预习的学生寥寥无几,老师也就只能硬着头皮讲下去,课堂效率可想而知了。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其实学生也有疑惑,老师只说让预习,不说预习什么,我们也不知道怎样预习,看一遍书吗?老师怎么检查,预习所有内容?课堂上老师都会讲一遍,有必要预习吗?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语文预习的有效性呢? 我尝试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引导学生预习:
一、预习词语,注重归类积累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一切语文活动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习惯与能力,所以对生字词的预习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预习不可忽略的内容。
在预习词语时,我的要求是“眼过三遍,不如嘴动一遍;嘴动三遍,不如手动一遍”。要求学生对生字词的预习上要先看、再读、最后抄,同时还“因势利导”——学会归类整理。因为我们的语文课本的编排往往会将同一内容或同一题材的编为一个单元,比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几篇课文:《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索溪峪的“野”》描写的都是一些自然景物和自然现象,带领学生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那么几篇文章中出现的词语也就多为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但是在预习《草虫的村落》一课时,学生会发现这篇文章中描写自然的词语有:静谧、茂盛、僻静、蕴藏、庞然大物、花色斑斓;但这篇文章整篇都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所以文中许多词语原本都是写人的:傲然、欢跃、寒暄、攀谈、勤勉、全神贯注、意味深长、熙熙攘攘等,但在这篇课文中却用在了一群小昆虫身上,却显得那么自然、亲切,那么我们今后的习作上也可以做这样的尝试„„看来,学生在预习时在识记的基础上对词语稍微加以归类整理,不但便于记忆,也会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方便他们在以后的习作中运用,更有实用价值。
二、预习关键语句,做好“批注”随感
批注就是在课本的空白处及关键之处进行眉批,既可推敲词句、研究标点,也可进行赏析。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多元的文本解读,所以,面对同一文本,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如果学生不在课前与文本交流,课堂上直接进行讲读分析,往往只有几个优等生得到练习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只是“陪客”。一些后进生还未思考成熟,优等生早已举手发言,把正确的答案告诉了大家;还有一些懒惰的学生根本没有动脑。吃现成包子的人永远也学不会做包子,不经过自学实践,永远也提高不了自学能力。在预习时,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没有了观众和参照物,学生必须独立思考,他完全可以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记录下来。因此,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对重点句段批注是指导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并能从文本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重要方法,还能培养学生在文本解读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读、思、圈、画”是我教给学生在批注时常用的方法。指导学生在认真阅读预习文字的基础上,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并注意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加上不同的标记。比如:文中的生字词可以用“--”标出;容易写错的字用“○”标记;需要着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可用“=”标明,遇到描写优美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并反复朗读;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待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 当然,最关键的是要把自己印象深刻、有所感悟的句子多读几遍,批注下自己的感受。
不过,教会学生做“批注”也需要教师的逐步引领。而且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围绕单元训练重点去读书,去思考。
比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单元目标是让学生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但是,《怀念母亲》一课,对生身母亲的爱多数学生很容易体会,于是在布置预习时我让学生着重体会作者对“生身母亲”和“祖**亲”的情感哪个更深一些,并在文中找到依据,多读几遍,记下自己的感受。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学生们交流了他们的精彩批注:“季老先生因为无法尽孝而自责,愧疚之情油然而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季老先生心中的痛该有多深呀!”可见,学生对生身母亲的情感体验还是比较深刻的。我还看到一位从不主动举手发言的孩子书上记得密密麻麻,其中有这么一段:“无论是母亲还是祖国,失去的往往是最宝贵的,只有离家在外的人才能真切感受到“家”的温暖,难以想象,假如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们没能取得胜利,那我们现在的国家又是什么样的”„„一段段真挚的情感在文字中流淌,一朵朵思维的浪花在交流中互相碰撞。这种简单易行、有效的“批注”随感,不仅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还丰富、延伸了有限的语文课堂。
另外,中高年级的课本中每个单元都有一到两篇略读课文,很多情况下我们总会觉得一节课的时间无法把这么长的一篇课文讲完,如果在课前预习时我们能做好引领,让孩子们围绕课文训练重点做好批注,课堂上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
如预习《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用一个词概括祖父的园子给他留下的影响,并记在课题旁边,第二天,许许多多的词语被大家搬到了黑板上:五谷丰登、应有尽有、五彩缤纷、充满生机、自由自在等等。其实,孩子们能把那么长的一篇课文读成了几个词,说明孩子们对文章不但已经熟悉,还加以提炼、总结,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教学,任务就非常轻松了。
三、预设问题,指明学习思路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
在预习中,发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也是语文预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许多学生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就是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要讲,不愿花费时间去自查自找自问,养成一种懒散的学习习惯。因此,我要求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至少针对课文提出三个问题,并记在课题边,课堂上我们要比一比谁提的问题质量最高,谁能回答别人的问题。起初孩子们不会提问题,我就让他们预习时先注意课后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大多是紧紧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而设计的,学生如果对这些练习题进行思考,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就容易得多了。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花钟》课后的一题练习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学生要解答这一问题,就必须通过查资料,了解到不同的植物开花的特点,从而对学习新课起了很大的帮助。而《赵州桥》这课课后的一道练习题:我的家乡也有古建筑,我要去了解它的历史,并把它画下来。学生通过去搜集资料,了解到我国传统的文化,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国教育。而且这些开放性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同时也避免了预设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达到预习是为学习作好准备的目的。
久而久之,孩子们从这些课后问题中受到启发,逐渐开始尝试自己设计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一般能逐渐地体会和把握到设置预习题的角度、思路、做法,再经过教师指导,这样的“体会”与“把握”将逐步内化为独立预习的能力。如学生预习《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时,就曾经预设了这样的问题:“作者到山中拜访的朋友有哪些?为什么要去寻找山中的朋友?”前一个问题指向文本内容的感知,后一个问题指向文本的理解、指向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心态,这样的问题就很有深度了。
课堂上,学生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大家共同思考,寻找答案,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由他们决定学什么,使学生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大大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
四、查阅资料了解文章作者及写作背景
学生每接触到新的课文,往往对新课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感到陌生而好奇。学生只要掌握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对于理解课文内容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我让学生在预习时,通过上网查资料,学生了解到当时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目睹家家户户团圆热闹的情景,顿时倍感孤单,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情之所到,有感而发。学生了解到了这些内容,对这首诗中所表达出的含义就很容易理解。
指导学生有效预习是我们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只要用心就一定能找到适合本班学生的有效方法,从而使每堂语文课都更有效率、更丰富多彩。以上仅是我在指导学生预习时的几点尝试,当然,预习效果的好坏还要靠我们持之以恒地对学生提出要求,并及时在课堂上进行检测和评价,以提高学生预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说:“语文教学要像农民犁田一样,从深处犁过去,而不能从表面划过去!”在指导学生预习时也要这要,每一次都要有所侧重,每一遍都要有所收获,久而久之,才能享受到丰收的喜悦。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只要我们从预习着手,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师生配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必将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及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
高效课堂,让我们“飞”起来2012年8月,洪山区教育局正式启动“高效课堂”活动。该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主题,以提高课堂效率为核心,积极探求“优质高效”的新型课堂。这一活......
高效课堂形成之我见王河小学母松平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我们每个人都不可以事不关己,必须尽快行动起来,为新课程的实施做好相应的准备。在这里,就如何打......
我眼中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什么是高效课堂?如何才能达到高效课堂?这样的问题困扰着我两年之久,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今天,我才揭开冰山一角,有了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高效是我......
高效课堂的点滴体会天元学校冯小慧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