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东台市唐洋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第17课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案_17课记承天寺夜游
江苏省盐城东台市唐洋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第17课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17课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案(一课时)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的。这篇仅有84字的短文,写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无法睡眠,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两个人一同在月光如水的庭院中漫步。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本文篇幅虽小,写景抒怀却有独到之处,一切都像信手拈来,却创造了一个明净悠闲的境界。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比喻手法,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的充满诗情画意,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才思和豁达宽广的胸襟。【教学过程】
一、月夜图导入:
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连坚实的大地似乎也溶成了一片浮动的云烟。面对如此美景,你是否想出门欣赏一番?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文章《记成天寺夜游》,看看苏轼在美丽的月色中会发出怎样的人生感慨。
二、整体感知文段
1.给生字正音、朗读课文、明确朗读的节奏,再次朗读。
2.请一位同学范读,大家评价。
3.质疑: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同学解答,全班共同关注、探讨。如:
户:门; 遂:于是; 盖:大概; 但:只是; 耳:语气词
4、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复述描写月色的文段。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小组商量,以各种方式(如:小品、诗歌、散文等)复述课文内容。
三、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关键词,品修辞)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6.小结:《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江苏省盐城东台市唐洋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第17课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练习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案及课堂练习课堂练习:一、(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1)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2) 念无与为采者:(思考、想到) (3)月色入户:(门) (4) 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5)怀民亦未寝:(睡) (6) 积......
江苏省盐城东台市唐洋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第9课 成功》教学案
9.《成功》季羡林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由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导入。晚清著名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文学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
标点符号暑假作业标点符号用法:一、问号1、选择问一般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分句中用逗号。例:是你去,还是我去?2、连续问要在每一个分句的后面都用问号。例:(1)谁在这里打我的埋伏?是......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简案教学设计思想:本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篇幅虽短却极具独到艺术魅力。寥寥数笔,写景如绘,行文自然,宛如行云流水,一个“闲”字更是创造了一个豁达超脱的......
亿库教育网http://www.daodoc.com《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教材分析《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言文,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的。这篇仅有84字的短文,写一个月光皎洁的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