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模联议题_模联议题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第五届模联议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模联议题”。

学术指南

议题介绍:利比亚战后重建

一、利比亚

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The 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简称利比亚,是北非的一个国家。位於地中海南岸,与埃及、苏丹、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跟突尼西亚相邻。除沿海地区及南部山区外,利国大部分均为沙漠。利比亚战略位置重要,并为产石油国,曾使它成为欧洲各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因该国政府反对西方霸权主义,使其在政治上被西方国家排斥。从2003年起,利比亚积极与欧美各国改善关系,也达成许多的重大共识,目前联合国对利国的制裁已经解除。对于该国*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由于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但事实上,这个国家正在陷入的分裂还有著深刻的根源。

利比亚曾经是意大利的殖民地。在意大利殖民统治时期,利比亚由三个自治邦组成。东部地区和班加西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治的。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卡扎菲在1969年的一场军事政变中掌权后,依靠武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他还迁都至的黎波里,将利比亚的政治重心向西转移。其政权对东部基本上是不管不顾,尽管利比亚的很多石油财富都在那里。报道认为,卡扎菲一定程度上利用部族之争维持了统治,并将自己的部族提拔到关键的安全岗位和决策岗位。他还通过定期改组整个政府,使潜在政治对手失去支持基础或威信,从而成功地抑制了其他政治权力中心的生长。作为其伊斯兰革命意识形态招牌的体现,他还在20世纪80年代对全部民营企业实行国有化。

而路透社的评论认为,卡扎菲对于利比亚长达40年的领导并没有使得这个国家成为一个人民的国家。相反的,利比亚是目前全世界贪污腐败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作为一个原油产量占全球份额2%的国家,利比亚所创造的石油财富并没有惠及其600万人口。据利比亚知情者说,卡扎菲自己的部落“卡扎法”(Gadhafa)控制着部分武装部队,他们花费数年时间摧毁了对手“瓦尔法拉”(Warfalla)的基地。瓦尔法拉曾被认为是该国最大的部落联盟,但这已成过去。现在,在利比亚的政治忠诚遭受严峻考验之时,很多曾被卡扎菲冷落或压迫的部落都在反对他。瓦尔法拉的几位部落首领日前就曾现身,号召人们推翻卡扎菲。来自利比亚东部的“扎维亚”(Al-Zawiya)部落也在周末加入了示威人群,一位首领曾威胁说,如果卡扎菲继续当权,就要切断至关重要的石油供应。事实上,持续的冲突和内战的可能性已经惊扰了全球石油市场,国际油价跃升到两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外电分析称,利比亚*将影响整个地中海经济,而作为其前殖民统治者的意大利将首当其冲。目前,利比亚内务部长奥贝迪、司法部长亚利等已宣布辞职退出卡扎菲领导的政府,奥贝迪并号召军队支持反对派以及履行“公民法定义务”。此外,至少有7名利比亚驻外大使以辞职来抗议国内的杀害事件,一些高级外交官则呼吁卡扎菲下台。

二、利比亚战争

2011年3月19日,美军实施“奥德赛黎明”(“Operation Odyey Dawn”)行动,位于地中

海的导弹驱逐舰巴里号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美军在这次行动共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导弹。一场由利比亚本国人民引发的利比亚骚乱,经

过一个多月的演变,自北京时间2011年3月20日0:45,演变成了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的战争。

三、爆发战争

2011年3月19日,美军实施“奥德赛黎明”(“Operation Odyey Dawn”)行动,位于地中海的导弹驱逐舰巴里号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美军在这次行动共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导弹。

3月19日,法国“幻影-2000”战机准备降落在科西嘉岛的索伦扎拉军事基地。据法国媒体19日报道,法国战机当天已在利比亚进行了4次军事打击行动,摧毁了数辆卡扎菲军队的装甲车。

3月19日,美国海军导弹驱逐舰向利比亚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利比亚总人民大会秘书(议长)穆罕默德·祖维在19日当晚举行的记者会上说,首都的黎波里和东部城市米苏拉塔多处军事和民用目标遭到了来自于某些西方国家的导弹袭击,造成平民伤亡,建筑设施严重毁坏。战争历程

2011年3月19日美国海军向利比亚发射了110多枚战斧导弹,战争爆发;

2011年3月20日多国部队战机完成了对利比亚的三轮空袭;利比亚官方20日公布的统计称,西方国家的军事打击已造成64人死亡,150多人受伤。

2011年3月21日美英法等国对利比亚发动的军事打击21日进入第三天。当日美英再向利比亚发射12枚“战斧”巡航导弹,并竭力将禁飞区向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以南及以西方向推进。

2011年3月22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22日延续“战斧”攻势,再向利比亚发射24枚“战斧”巡航导弹,但当地时间21日深夜,美国空军

一架战机在利比亚东北部坠毁,成为19日开战以来美军遭受的首个重大损失。2011年3月23日美国开始向北约组织移交部分军事行动主导权。

4月5日美应北约要求延长轰炸48小时美国国防部3日说,美国已同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要求,延长对利比亚轰炸48小时。利比亚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3日继续在布雷加激战。反政府武装试图推进在布雷加的行动,遭政府军伏击。同一天,利比亚外交部副部长阿卜杜拉提·奥贝迪抵达希腊,与希腊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会面,寻找化解当前危机的途径。4月22日

战争进入僵持阶段。卡扎菲政府与反对派和谈。他们磋商协议解决问题,但和谈基本已经失败。

4月23日

战局锁定米苏拉塔,卜雷加港口被反对派控制。激战已打死美英摄影者许多名,造成5人受伤,伤者已送往医院抢救。4月24日

美国等空袭利比亚,利比亚副外长称政府军撤出。米苏拉塔已完全被反对派控制。利比亚已基本分裂,原来统一的国家不复存在。4月25日

利比亚反对派向欧洲国家求援,萨克齐称会访问班加西,反对派正谋划反攻。俄罗斯反对联合国制裁利比亚的决议。北约战机25日凌晨空袭利比亚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在首都的黎波里住所所在区域。一名利比亚政府官员说,空袭意在“暗杀卡扎菲”,数十人受伤。6月27日

国际刑事法院以危害人类罪对卡扎菲、二子赛义夫以及情报部门负责人赛努西(Abdullah Senui)发布了逮捕令,指控他们在镇压今年二月的民众抗议活动中实施了谋杀和迫害平民的行为。卡扎菲由此成为继苏丹总统巴希尔之后第二位遭到国际刑事法院通缉的在位国家领导人。7月1日

卡扎菲发表录音讲话,呼吁北约立即停止对利比亚的空袭,否则利比亚军队会向地中海和欧洲发动“蝗虫和蜜蜂般的进攻”。

7月17日澳大利亚承认利反对派为合法政府

澳大利亚外长陆克文出席伊斯坦布尔会议时宣布承认全国过渡委员会是利比亚当前的合法执政机构。

7月28日尤尼斯将军遇刺身亡 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指挥官阿卜杜·法塔赫·尤尼斯将军与两名随从在班加西被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打死。“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28日说,反对派从前线布雷加召回尤尼斯是要询问关于“军事方面的事务”,但尤尼斯在抵达班加西前死亡。

8月4日反对派截获亲卡扎菲组织“刺杀名单”政府军收复西部重镇兹利坦

利比亚反对派近日称,他们最近清剿一个卡扎菲潜伏小组总部时,截获了“刺杀名单”,名单上共有60个人,都是反对派高层。反对派认为这个暗杀小组目的是希望自己一旦出手,就让东部的管理陷入瘫痪。

8月22日利比亚反对派称已控制的黎波里全城搜捕卡扎菲

22日晚间反对派武装已全面控制的黎波里及清除市内卡扎菲残余部队。反对派全城搜捕卡扎菲,并排除其离开利比亚的可能。8月24日,反对派宣布占领象征卡扎菲政权的阿齐齐亚兵营,从此利比亚开始正式进入后卡扎菲时代。10月20日,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被抓获,随后伤重不治身亡,利比亚由此翻开历史新页。利比亚执政当局已定于周日宣布全境解放,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也临近结束。

同时,国际社会围绕卡扎菲死因的质疑持续发酵,多方呼吁尽快查清死亡真相。此外,利比亚战后安全形势亦不容乐观,利执政当局仍面临严峻挑战,重建前景任重道远。

四、战争性质

原本是利比亚国内不同部落和不同派别之间的争斗而引发的国内战争,后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介入发展为西方国家与中东北非的国际战争。利比亚骚乱对于该国*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由於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但事实上,这个国家正在陷入的分裂还有着深刻的根源。利比亚战争,是继上世纪90年代的科索沃战争,本世纪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后,西方国家为首的军事联盟第四次对主权国家发动大规模军事打击。

利将宣布全境解放北约军事行动临近结束

据路透社报道,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定于10月23日在班加西宣布全国解放。利比亚过渡委新闻部长沙马姆对媒体表示,过渡委将在当地时间星期天下午约4点宣布利比亚完全解放,地点可能是班加西主广场,宣布的人是过渡委主席阿卜杜勒·贾利勒。利过渡委说,宣布解放将标志着在利比亚建立一种民主体系的进程的开始。

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同日宣布,北约已初步决定在10月31日结束对利比亚军事行动。拉斯穆森表示,北约对利比亚军事行动的任务已近完成,初步决定在10月31日结束空袭行

动,并将于下周作出正式决定。

当被问到卡扎菲的儿子赛义夫的命运时,拉斯穆森说,北约目前不知其下落。

此外,有报道称,此次对利比亚军事行动的成功使北约获得再度振兴,在此次行动中法英发挥关键作用。

据路透社报道,截止到2011年10月22日,持续8个月的内乱致使超过2.5万利比亚人死亡,15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亿美元 战后重建

联合国安理会9月16日一致通过第2009号决议,决定向利比亚派遣联合国利比亚支助特派团,初步任期为3个月。这标志着利比亚从战争向战后重建的过渡正式拉开帷幕。但分析人士也指出,由于利比亚局势复杂,重建之路仍然荆棘密布。

11月2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访问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与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过渡委)主席贾利勒及新任过渡委执行委员会主席阿卜杜勒·凯卜举行会谈,宣布联合国将向利比亚重建提供全方位协助。潘基文在会谈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说,如果利比亚人民需要,联合国将在选举、制定宪法、人权以及公共安全等各个方面向利比亚提供必要帮助。他敦促利比亚各方尽快就公共安全、收缴武器、组建过渡政府等问题达成一致,他同时表示通往民主的道路并不平坦,建设一个高效、可信的政府需要时间。但战后重建的路并不平坦。

五、战后重建面临的问题

从政治上来看,利比亚新执政当局内部分化严重,国内亲卡扎菲和反卡扎菲的两股势力水火不容。目前,利比亚全境和平尚未实现。被推翻的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余党依然在抵抗,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也未结束,安全局势十分不稳。在利比亚战后重建进程中,“全国过渡委员会”能否领导全国实现民族和解,能否统合国内众多部族势力,这将是其打下江山后要坐稳江山所面临的一大考验。目前,“全国过渡委员会”已着手制订宪法,为过渡期结束后举行议会和总统大选做准备。但该委员会几乎毫无执政经验可言。

政权建设是战后重建的起点,而利比亚过渡政府的组建绝非坦途。众所周知,利比亚反对派是个复杂的混合体,在“倒卡扎菲”这个共同的目标消失后,“过渡委”内部的权力斗争可能无法避免,其矛盾分歧可能加剧并被推向前台。临时政府至今未能组建就是明证。山头林立的反对派,包括从卡扎菲政府分化出来的军政高官、拥护前国王的前部族势力、“倒卡”并被西方借重的伊斯兰武装等等,其意识形态各不相同,政治诉求亦千差万别;东西部反对派武装在未来政府总理人选、利益分配上也矛盾重重,难免出现“争功”状况。一旦“过渡委”内讧摆不平,卡扎菲残余势力仍有可能借机搅局。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其组建政权过程中都会遇到的沟坎,是完全可以想见的。关键就看“过渡委”如何化解分歧、分配利益。到目前为止,身在聚光灯下的“过渡委”举止谨慎。

同时,实现全国政治和解、避免报复是战后重建的难题。“过渡委”应吸取当年伊拉克“清除”阿拉伯社会复兴党、导致政基不稳的教训,有选择地吸收前政府官员和安全部队成员,将其纳入未来利比亚政治重构进程而非将其边缘化。此外,基础设施遭破坏、难民激增、安全形势恶化等战争“后遗症”也亟待解决。德国《明镜》杂志近日援引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迪宝拉的话说,利比亚大约有1万枚地对空导弹失踪,一旦这些武器落入恐怖组织人员手中,可造成巨大破坏。

从经济上说,利比亚长期以来经济结构不平衡,过分依赖石油产业。如何对国家经济进行结构性调整,发展多样化经济对利比亚执政当局来说是一大难题。而经历了此次战争,多条输油管线、城市建筑等基础设施元气大伤。2011年10月25日,国际能源机构发布报告说:

利比亚战争导致原油日产量减少85万桶,比24日估计的日均减少50万至75万桶更为严重,原油价格因此急剧攀升

在社会生活方面,由于利比亚遭受了西方数十年的经济制裁和封锁,加之近来战乱的破坏,百废待兴,利过渡当局几乎需要从零开始。数十万的伤员需要救治,国内医院及诸多制药企业在战争中已损失殆尽,饿殍满地,哀鸿遍野。同时,数百万间房屋在战争中遭到破坏,15万人无家可归,亟待政府归置。令人更加痛心的是,在大批的战争难民中,妇女和儿童占了75%以上,许多妇女和儿童遭受暴力侵害和剥削。

据估计,大约40万人离开利比亚,抵达突尼斯、埃及和尼日尔,他们急需援助。同时,据估计,利比亚一共有200万移民工人,目前仅有15%设法逃离,难民署表示,大量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移民目前被困在利比亚。难民署敦促各国为来自索马里、巴勒斯坦、伊拉克和厄立特里亚的移民提供安置机会。

部落统一,从国家层面而言,利比亚是一个顶着国家帽子的“部落集合体”,西部和东部诸多部落不合早已不是秘密,如果对今后的利益分配不满,各部落就有可能各自为政,甚至在战事结束后继续内斗不休。而之前,部落出身的卡扎菲是一个主张部族社会自然公平的首脑,他与一些部落建立的密切关系,甚至在东躲西藏的过程中也有所收益,得到部落武装的保护。恐怖主义抬头据报道,利比亚执政当局武装里隐藏的潜在极端分子一直是该国战后稳定的巨大隐忧。10月31日,反卡扎菲运动发源地班加西公然升起了“基地”的旗帜,各方忧虑进一步加深。“基地”组织黑色旗帜在班加西法院上方飘扬。这座法院建筑曾是利比亚“反对派”临时政府和媒体中心。由图片可见,黑色大旗旁边还有利比亚国旗。与此同时,班加西的一些人曾在晚上的城市街道上驾驶越野车,挥舞“基地”组织黑色旗帜。《每日邮报》评论称,利比亚突现“基地”极端主义标志将为支持驱逐前政权领导人卡扎菲的西方主义“敲响警钟”。

“基地”旗帜此前就曾在该法院的顶层上多次升起,“过渡委”一直声称与此事没有任何关系。据报道,目击者说,曾于夜晚在班加西的街道上看到过极端分子,他们一边舞动“基地”旗帜,一边大喊极端口号。利或陷入报复与反报复循环

报道称,北约所有行动已于10月31日正式结束。北约称利比亚的此次军事干预行动是“北约史上最成功的行动之一”。

然而在北约为行动“胜利”弹冠相庆之时,不少利比亚人担心,过渡委无力阻止清算和部族暴力,利比亚可能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在的黎波里西南方向大约120公里处的贾迈勒镇,来自米苏拉塔的民兵武装一周前挨家挨户搜捕卡扎菲支持者。当地居民库尼·萨利姆·穆罕默德说,反卡武装破门而入,抓走数十名年轻人,包括他的一个侄子在内,4人死在拘留中心。萨利姆在哀悼仪式上告诉路透社记者,死亡证明上写着侄子死于“电击”,尸体被扔到拘留中心大门外,舌头被割去,下身遭残害。

六、各方态度

在“强人”卡扎菲42年的政权倒台并伤重身亡后,国际社会纷纷对此发表看法。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十月20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表示,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的死亡是利比亚的历史转折点,利比亚国家还面临多重困难与挑战,利比亚人民必须从此团结一致建设一个新国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十月21日表示,利比亚的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中方希望利尽快实现社会稳定并开展经济重建,使人民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美国总统奥巴马十月20日说,卡扎菲之死标志着利比亚人民将翻开历史的一个新篇章。奥

巴马在声明中说,长达40年的卡扎菲铁腕统治结束,利比亚人现在肩负着建设一个民主国家的重任。他说,卡扎菲之死终结了利比亚人长期的痛苦,利比亚人有机会建立“民主、宽容的国家”。

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十月20日称,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之死“代表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北约、欧盟20日下午还分别就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身亡一事发表声明。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在声明中透露,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结束在即。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周十月20日在卡扎菲被捕消息传出后表示,希望追捕卡扎菲行动的落定,能使利比亚实现和平,并建立一个民主政府。

在卡扎菲身亡消息传出后,非洲联盟在十月20日呼吁利比亚执政当局接替原政权在非盟的席位。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则表示,伊朗对利比亚伊斯兰教人民和执政当局所取得的伟大胜利表示欢迎,并希望北约可以尽快结束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行动。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则发出“不同声音”。他在十月20日对卡扎菲被击毙一事进行了谴责,称卡扎菲之死是执政当局武装的暴行,并表示卡扎菲将作为“烈士”流传于历史。联合国启动利比亚战后重建

2011年3月7日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阿莫斯呼吁国际社会为利比亚的人道主义需求提供总额为1亿6000万美元的紧急募捐呼吁。

联合国安理会9月16日一致通过第2009号决议,决定向利比亚派遣联合国利比亚支助特派团,初步任期为3个月。这标志着利比亚从战争向战后重建的过渡正式拉开帷幕。安理会第2009号决议也重申“联合国应带领国际社会做出努力,支持利比亚主导的过渡和重建进程,以建立一个民主、独立和统一的利比亚”。

16日上午,第66届联合国大会经投票表决,同意利“全国过渡委员会”成为利比亚在联合国的合法代表。,决议还解除或减轻了针对利比亚公司或机构的资产冻结等制裁措施,为利战后重建逐步扫除资金短缺的障碍。

9--10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利比亚冲突后,派遣利比亚问题特别顾问伊恩马丁访问利比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1月2日访问利比亚,承诺“以一切可能方式”帮助利比亚恢复秩序,敦促“全国过渡委员会”防止武器扩散,积极呼吁国际社会为利比亚重建工作作出不懈努力。

模联议题

Established in 1945 under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the General Aembly occupies a central position as the chief deliberative, policymaking and represen......

模联议题

亲爱的代表们,很高兴能够邀请你们参加2014蒙特梭利模拟联合国大会,特别是来到我们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以下几页文件旨在指导你们为会场上即将讨论的话题进行研究。请注意......

第五届模联大会流程

模拟联合国大会流程一、点名(roll call) 二、设定议程(setting agenda)当委员会的议题超过1个小时,与会代表必须表决,决定首先讨论的议题。本次大会由赞成首先讨论议题A和赞成首先......

模联

模拟联合国(Model United Nations)与联合国诞生于同一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超过50年的历史。它是世界各国官方和民间团体特意为青年人组织的活动。青年学生们扮演各个国家的......

模联

1、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由全体会员国组成。它是联合国的审议机构,大对于“重要问题”的决议,须由⅔多数通过;对于“一般问题”的决议,半数以上通过即可。大会通过......

《第五届模联议题.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第五届模联议题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模联议题 议题 第五届 模联议题 议题 第五届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