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曼德拉:自信可改变未来_树立自信的名人事例
伟人曼德拉:自信可改变未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树立自信的名人事例”。
伟人曼德拉:自信可改变未来
伟人曼德拉:自信可改变未来
来源: 侨报网
他被囚禁在一个只有桌子大小的斗室里面27年。出来后他不但没有对自己的遭遇耿耿于怀,没有寻机报复,而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和当年下令囚禁他的人握手言和,将人民引上正确的道路。。。
曼德拉不仅致力于化解南非国内的种族分歧,在国际舞台上,他还是一位不知疲倦的“和平进程的推动者”。他所表现出来的豁达和智慧被国际社会所效仿,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其理念也被广泛传播和应用。很多知名的领导人还将他视为自己的楷模。
干预和化解多国冲突
比勒陀利亚一名政府官员说过,自从1994年曼德拉在南非历史性的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后,希望他参与调解世界各地长期纷争或对此施加影响的请求也纷至沓来,让他应接不暇。
曼德拉曾十天两次访问了为西方国家唾弃的利比亚,与利比亚具有传奇色彩的领导人卡扎菲两次握手,为的是弥合利比亚动荡的裂痕以及推动内部冲突的和解。
所以,当卡扎菲死于非命后,人们才发出“后卡时代呼唤利比亚的曼德拉”的感慨。在“化戾气为祥和”这条路上,曼德拉是不知疲倦的。公开资料显示,曼德拉为了见卡扎菲吃了些“苦头”。因为利比亚是受联合国航空制裁的国家,任何人要想来访必须经突尼斯取道陆路入境,这对于年事已高、身体欠佳、行动不便的曼德拉来说委实不易。
2000年,曼德拉成为布隆迪和谈调解人。他在同年内两次访问布隆迪。1962年布隆迪独立后,布隆迪胡图和图西两大部族之间不断发生流血冲突。自1993年第一位民选总统恩达达耶被暗杀以来,全国已有20多万人被杀,30多万人流落邻国沦为难民。曼德拉积极主张让包括胡图族反政府武装在内的所有各派都参加和平进程,尽早以和平方式结束内部纷争,还国民以安宁。
迄今为止,曼德拉在某种程度上干预了莱索托、斯威士兰、安哥拉、莫桑比克、苏丹、阿尔及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利比亚、东帝汶、泰国、北爱尔兰乃至中东等地方或涉及这些地方的冲突。
知名领导人的楷模
很多知名的领导人还将曼德拉视为楷模。
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曾与曼德拉会面,自称受到很深的启发:“对于那些将他送入监狱的人,他并没有怀恨在心,而是与他们携手建设自己的国家。”
曾将雪茄烟和朗姆酒作为礼物送给曼德拉的古巴前最高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坦言,“因为他的品德和故事,以及他的斗争精神,他成为我最崇拜的人之一。”
在对曼德拉的评价方面,古巴与美国这对宿敌呈现了难得的共识。“曼德拉特别令我钦佩。”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去过他在罗本岛被囚的狱室,那间屋子只有桌子那么大。“他在里面待了27个春秋。他不但没有对自己的遭遇耿耿于怀,而且将人民引上正确的道路。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领导人:他们不会被过去所累,有能力开创不一样的未来,有能力消弭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1998年3月,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有染的丑闻闹得沸沸扬扬。克林顿在那个时候访问南非,向曼德拉求助。曼德拉告诉他,原谅批评者才能使他免于更大的毁灭。克林顿在自传《我的生活》出版前夕回顾这段往事时说,曼德拉当年帮他摆脱了性丑闻泥潭。
“许多人追随着他,而我,也在努力按照最适当的方式追寻着他的脚步……是他唤醒了我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也是他使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捍卫正义事业的义务。他所作出的人生选择,使我们认识到一个人不能仅仅满足于接受现状,而是应该尽我们所能去追求理想的世界。”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谈到的曼德拉对自己的影响,他说,面对曼德拉,自己只能怀着“十分谦卑的心情去关注与崇拜”。
“全球公民典范”
在世界范围,曼德拉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之大,似乎一呼百应。这一号召力从他在狱中就已经开始。
他在狱中的时候,无数次为他组织的大小游行和请愿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使得南非在实行种族隔离后期那段时间内,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严厉制裁。
1981年,1万余名法国人联名向南非驻法使馆发出请愿书,要求释放曼德拉;1982年,全球53个国家的2000名市长又为曼德拉的获释而签名请愿;1983年,英国78名议员发表联合声明,50多个城市市长在伦敦盛装游行,要求英国首相向南非施加压力,恢复曼德拉的自由。
曼德拉主张世界和平,在其功成身退后,仍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号召力消除贫困和战争。
他是公开批评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世界政治领袖之一。2005年2月,他应邀参加在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举行的“把贫困变成历史”的大型集会,呼吁发达国家为消除世界的贫困贡献力量。
2009年,第6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自2010年起,每年7月18日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的生日被定为“曼德拉国际日”,以表彰他为和平与自由做出的贡献。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赞曼德拉为“全球公民典范”,是“联合国最高价值的生动体现”。
2007年3月2日,曼德拉的画像被悬挂在联合国大厦的安全理事会附近,人们说“这是对世界和平与正义的鞭策和鼓舞”。
凡人曼德拉: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
“圣人”之外的曼德拉曾经脆弱、轻率、爱犯错。坦诚面对人生的曼德拉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他说自己从来都想做一个普通人。就像在已经演完了“伟人”的角色时,曼德拉选择回归家庭生活。他说,“我想回到故乡的村寨,在童年时嬉戏玩耍的山坡上漫步。”
“我常被人和那家伙混为一谈”
在《与自己对话》这本书中,曼德拉以“我从来不是圣人”的断言,将自己从“圣人”的殿堂中解救出来。现实中的他与书中所表露的一样,更愿意被看作是一个普通人。
1994年他当选南非总统前,曾去巴拿马群岛做私人旅行,一对夫妇认出了他,他却作出否定的回答:我常被人和那家伙混为一谈。原文作者称,“曼德拉就是这样以被人当作普通人而沾沾自喜。”
迄今为止,他接受的各种奖项和荣誉超过1100个,全世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道路、桥梁、广场、图书馆等不计其数,但他丝毫不为所动。
“年纪大的优势之一就是,人们会因为你的灰白头发而尊敬你,会说各种各样的赞美之词,但这些话可能并不与你本人相符。”收入《曼德拉语录》中的这段话,体现了这位耄耋老人对自己的清醒认识。
“曾靠狂妄自大的表现来掩盖缺点”
年轻的曼德拉也不是天生就知道该如何反抗,如何发声,如何从事一项事业。他说,“我只能通过偶然的机会,尝试并从一次次的错误中来学习这些事情。”
在曼德拉狱中撰写的未出版自传手稿中,曼德拉写道,幻想和幻想的破灭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二者不停地交替。20世纪40年代初,“我的实际经历与期望之间的反差给了我沉重的打击”,曼德拉说。
读大学时的曼德拉,以为自己“毕业后会自动成为人民的领袖,带领大家努力生活”,但实际情况是,曼德拉进入的是一个重视工作经验和常识,但高学历却并没有决定性意义的圈子。“普通教师都不太愿意谈论种族压迫、黑人机会欠缺和受到侮辱这样的话题,而这些都是他们目前所经历的。没有哪位老师哪怕能够简单地告诉我,用什么方法可以彻底地消除种族歧视,我应该阅读相关方面的哪些书籍;也没有老师能够告诉我,在我希望成为纪律严明的自由运动的一分子时,应该加入什么样的政治组织。”
在自传中,曼德拉坦言自己曾靠狂妄自大的表现来掩盖缺点。
“他有美德也有恶习”
从1994年开始,哲达格兰基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身边工作了10年。回忆起10年间无数个难忘时刻,她总是百感交集。近日,她向媒体讲述了这位反种族隔离斗士平凡的一面。
每当听到人们将曼德拉比作圣人,哲达格兰基总会笑着予以纠正:“他和其他任何人一样,有美德也有恶习,尽管我并不希望很多人看到这一点。”
她回忆说,在曼德拉还没有从总统位置上退下来的时候,有一次与一位“重要人物”约见,但那人却迟到了半小时。曼德拉的坏脾气开始显现了,他先是不停地走来走去,嘴里不住地嘟囔,后来干脆把桌子敲得震天响,脸色因恼怒变得深红。
当那位“重要人物”匆匆赶来时,见到曼德拉可怕的表情竟然吓得一言不发,“老实得像个学生”。哲达格兰基从此就变得非常小心,但还是有一次因为堵车迟到被曼德拉狠批了一顿。
“老兄,我在上面被吓坏了”
曼德拉坚定的目光和常挂在嘴边的微笑让人们相信,“他从来不畏惧”,但是生活中的曼德拉自己并不这样认为,他也有很多“被吓坏了”的时候。
20世纪40年代初,忙于参与各种斗争的曼德拉住进了一位好友提供的住处,那一带盗窃猖獗。曼德拉在与作家理查德-施腾戈尔谈话时提到,一天晚上,曼德拉自己一个人住在一间屋子里,睡梦中被门外声音吵醒,紧接着,一个人狠狠踢了曼德拉房间的门,破旧的门闩一下子就断了。最后,其中一个人说,“这个人是个穷学生,肯定没钱。”这句话让他们没有“浪费”时间,走开了,也让曼德拉逃过一劫。曼德拉说自己当时又吃惊又害怕,不知如何是好。
施腾戈尔回忆说,曼德拉很多时候都产生过恐惧,包括在家乡接受割礼、在法庭上受审以及在罗本岛面对挑衅的狱警时。
曼德拉说,狱中生活给自己造成了很大压力,他觉得自己像是患上了“幽闭空间恐惧症”,对是否能够坚持下去心中存疑,他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
还有一次乘坐小型飞机飞往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途中,曼德拉感觉飞机螺旋桨出了问题,便告知飞行员。事实上,当时的确有一台发动机停止了工作,贴身保镖吓得发抖,可了解情况的曼德拉却始终埋头读报,看不出任何的恐惧。直到飞机安全着陆,他才对作家施腾戈尔说:老兄,我在上面被吓坏了!
面对心中的恐惧,曼德拉说,没有人生来就是勇敢的,勇敢并不是不害怕,而是要假装勇敢,并学会克服恐惧。就这样,曼德拉战胜了一个个挑战,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偶像。
曼德拉的重要时刻
■1918年7月18日,曼德拉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一个部落酋长家庭。
■1944年,曼德拉建立非洲人国民大会青年联盟。同年,曼德拉与第一任妻子伊夫琳·马塞结婚。两人育有两子一女。
■1952年,曼德拉任非国大全国副主席,因领导反对种族隔离制度斗争被捕。
■1958年,曼德拉与第二任妻子温妮·马迪克泽拉结婚。
■1962年,南非当局以“煽动罪”和“非法出国罪”逮捕曼德拉。
■1964年,曼德拉因“企图暴力推翻政府罪”被判处终身监禁,后被转押到罗本岛。
■1990年,南非最后一名白人总统弗雷德里克·德克勒克取消对非国大和其他自由运动的禁令。曼德拉获释。
■1991年,曼德拉当选非国大主席。
■1993年10月15日,曼德拉与德克勒克一起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们为废除南非种族歧视政策所作出的贡献。
■1994年5月,曼德拉在南非首次多种族大选中当选南非第一名黑人总统,任期至1999年6月。
■1997年12月,曼德拉辞去非国大主席职务。
■1998年7月18日,曼德拉80周岁生日,与莫桑比克前总统萨莫拉·马谢尔的遗孀格拉萨·马谢尔结婚。
■1999年6月16日,曼德拉卸任南非总统,退休。
■2010年7月11日晚,曼德拉现身在约翰内斯堡足球城体育场举行的南非世界杯闭幕式,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2013年6月8日,曼德拉因肺部感染住院。
■2013年9月1日,住院87天后,曼德拉出院,返回家中。
■2013年12月5日,曼德拉在家中平静辞世。奥巴马发表白宫讲话悼念曼德拉
【侨报讯】美国总统奥巴马5日在白宫发表电视讲话悼念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美国总统奥巴马称曼德拉体现了“人类向更好前景转变的承诺”。
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不属于我们,是属于一个世纪。他和无数人一样,曼德拉的一生给了他积极的启发。(编辑:马洒洒)
美国2008年才将曼德拉从恐怖分子名单中删除 来源: 新华网
据《华盛顿邮报》网站2008年6月27日报道,美国参议院26日通过一项议案,终于将年届90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从美国的“恐怖分子名单”中删除。
该议案的通过意味着美国国会已批准正式解除对曼德拉的入境限制等制裁措施。美国众议院已于上个月通过这项议案。
上世纪80年代,受当时在南非执政的白人种族政权影响,美国将曼德拉和他领导的“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列入“恐怖分子”和“恐怖组织”名单。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以强化反恐为借口,仍不愿将曼德拉和非国大从恐怖名单上删除。因此,尽管曼德拉领导的反种族隔离的斗争得到世界公认,并担任过南非总统,但他的名字一直留在美国的恐怖名单上。
美国一些议员和政府官员称美国将曼德拉列入恐怖名单是美国的“耻辱”,并一再催促国会采取行动予以纠正。在今年7月18日曼德拉90岁生日到来前,美国国会终于批准上述法案。(编辑:熊影)
略识伟人曼德拉仁者无敌:曼德拉的光辉岁月讣告:伟人辞世今天(2013年12月5日),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不幸去世,享年95岁(生于1918年7月18日)。南非总统祖马Zuma 在5日下午宣布了这......
自信可改变未来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800字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自信可改变未来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800字,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伟人自信的名言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伟人自信的名言,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2、信心是命运的主宰。3、自......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伟人自信的名言,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2、信心是命运的主宰。3、自信是成功的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