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交际礼仪规范_日常礼仪规范
日常交际礼仪规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日常礼仪规范”。
日常礼仪规范
一、礼仪的原则:
1、遵守:在社交中的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自愿的遵守礼仪,以礼仪去规范自己在社交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2、自律:应用礼仪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检点。
3、敬人:“礼者,敬人也”。交际活动中,于交际对象既要互谦互让,互尊互敬,友好相待,和睦共处,更要将对交往对象的重视、恭敬、友好放在第一位。
4、宽容:交际活动中,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多容忍他人,多体谅他人,多理解他人。
5、平等: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一视同仁,给与同等程度的礼遇。
6、从俗:坚持入国问禁,入乡随俗,入门问讳,与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做法保持一致。
7、真诚:人际交往中务必待人以诚,诚心诚意,诚实无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8、适度:应用礼仪时,注意技巧,合乎规范,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认真得体。
9、沟通:在人际交往中,既要了解交往对象,更要为交往对象所了解。
10、互动:交往中主动进行换位思考,善解人意,努力做到“交往以对方为中心”。
国际礼仪特点:强调个人至上、强调女士优先、强调交际务实。
二、个人礼仪:
个人礼仪,就是有关个人交际形象的设计、塑造与维护的具体规范。在社交场合,人们留给初次见面者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它的形成不需要经年累月,也不会反复变化,而往往由他人见到自己的头一眼决定,一般不会长过刚见面的头三秒钟。他人由此对自己产生的看法与评价,在此后的相互交往中将产生巨大影响。这就是所谓的首因效应。
个人礼仪涉及仪容、举止、表情、服饰、佩饰等方面。三应原则:应事、应己、应制
应事:塑造个人形象要适应具体所处的场合。应己:塑造个人形象要适应个人的特点。应制:塑造个人形象要适应约定俗成的各种规范。仪容修饰美的要求:美观、整洁、得体。
服饰:是一种语言,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文化修养、审美意识,也能表现出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以至于对生活的态度。
服装色彩得宜及色彩搭配和谐往往能产生强烈的美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服装色彩的搭配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种:统一法、对比法、呼应法、点缀法、时尚法等。
服装款式选择要合乎身份、维护形象,并且对交往对象不失敬意。注意区分自己所处的具体场合,依照礼仪规范和惯例选择不同款式的服装。
1、公共场合:基本要求是庄重、保守、传统。制服、套装、套裙、工作服较合适。
2、交际场合:基本要求是典雅、时尚、个性。时装、礼服、民族服装及个性化服装较合适。
3、休闲场合:基本要求是舒适、方便、自然。牛仔裤、运动装、沙滩装等较合适。
笑容:是一种令人感觉愉快的,既悦己又悦人,发挥正面作用的表情。微笑最自然最大方,并且最为真诚友善,为世界各民族所认同。微笑被视为“参与社交的通行证”,进而言之,微笑可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表现心境良好:只有心境平和,心情愉快,善待人生,乐观面世的人才会拥有真诚的微笑。
2、表现充满自信:只有不卑不亢,充满自信的人才会在人际交往中被他人所真正接受。而面带微笑者往往说明对个人能力和魅力确信无疑。
3、表现真诚友善:以微笑示人,反映自己心地善良,坦坦荡荡,真心待人友善,而非假情假意,敷衍了事。
4、表现乐业敬业:工作岗位上微笑,说明热爱本职工作,乐于恪尽职守,认真工作。
三、公共礼仪:
公共礼仪是指人们置身公共场合时所应遵守的礼仪规范。三条基本原则:遵守公德,勿碍他人,以右为尊。
行路基本要求:
1、始终自律:不吃零食,不吸香烟,不乱扔废物,不随地吐痰,不过分亲密,不尾随围观,不损坏公物,不窥私宅,不违反交通规则。
2、相互体谅:热情问候,答复问路,帮助老幼,扶正斗邪,彼此谦让。
3、保持距离:私人距离:两人相距0.5米之内
社交距离:两人相距0.5—1.5米之间
礼仪距离:两人相距1.5—3米之间
公共距离:两人相距3米开外
两人并排行走时,一般以右、内侧位尊,以左、外侧为卑;若并行者为3人及以上时,则以居中者为尊;多人单排行走时,多以前为尊,以后为卑。
进出电梯:
1、注意安全:不强入强出,不超载,出现故障耐心等候。
2、注意顺序:进入有人管理的电梯,应主动后进后出;进出无人管理的电梯时,则应当先进后出,控制电梯确保同行人的安全。
3、乘坐电动扶梯:注意右侧站立,左侧急行。出入房间:
1、注意房门的开关:应以手轻推、轻拉、轻关。
2、注意面向:进门及出门时,若房内有人,则应尽量面向房内之人,不要以背示之。
3、注意顺序:应请尊长、女士、来宾先进入房门,率先走出房门。
轿车的乘坐:
1、座次:以双排五人座为例,主人驾车,前排座为上,后排座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专职司机驾车,座位由尊而卑,依次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副驾驶座;与此同时要尊重嘉宾本人的意愿和选择。
乘坐飞机时:
1、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
2、尊重乘务人员
3、善待其他乘客
四、交往礼仪:
一个人在社会生活里不管他是否愿意,都必须以各种形式与他人进行交往,因为没有交往就难以合作,没有合作就难以生存、发展。
交往礼仪原则,“三A”原则。
接受对方(accept), 重视对方(attention), 赞同对方(approve)
称呼:指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
选择称呼应注意:合乎常规,照顾习惯,入乡随俗。
介绍:是人际交往中与他人进行沟通,增进了解,建立联系的一种最基本、最常规的方式。在社交场合,正确的利用介绍,不仅可以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广交朋友,而且有助于自己进行必要的自我展示,自我宣传,并可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消除误会,减少麻烦。
自我介绍:应注意自我介绍的时机、内容和分寸等方面。自我介绍的形式依照表达的内容不同可分为五种形式:
1、应酬式:适用于某些公共场合和一般性交际场合。如“您好!我是王平。”
2、工作式:适用于工作中。如“你好!我是王平,是人民医院外科医生。”
3、交流式:社交活动中,刻意寻求与交往对象进一步交流与沟通,希望对方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与自己建立联系。如“你好,我叫王平,是青大医学院08级毕业生,我们是校友,对吗?”
4、礼仪式:适用于讲座、报告、演讲、庆典等正规而隆重的场合。如“各位专家,下午好,我叫王平,是肿瘤专业的研究生,我汇报的题目是 XXX,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5、问答式:适用于应试,应聘与公务交往。问什么答什么,有问必答。如“请问同学,怎么称呼你?”“老师你好!我叫王平。” 自我介绍注意点:
1、注意时间:力求简单,尽可能节省时间,半分钟左右为佳,不要超过1分钟。自我介绍前,可递上名片、介绍信加以辅助。
2、讲究态度:自然、友善、亲切、随和。充满信心和勇气,敢于正视对方的双眼,语气自然,语速正常,语音清晰。
3、力求真实:实事求是,真实可信。
他人介绍:注意何时充当他人介绍的介绍者,介绍的时机,介绍的顺序及内容等方面。
为他人作介绍的顺序应遵守尊者优先了解情况的原则,故应先将年幼者、晚辈、下级、男士、未婚者、家人、主人及后来者介绍给年老者、长辈、上级、女士、已婚者、同事朋友、客人及先至者。握手礼: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最通行的会面礼节。
一般情况下,握手应掌握的重要问题有握手的时机,握手的次序,握手的方式,握手的禁忌等。
握手的次序应遵守尊者决定的原则,故应由年老者、长辈、上级、女式、已婚者、同事朋友、客人及先至者首先伸出手来于年幼者、晚辈、下级、男士、未婚者、家人、主人及后来者相握。握手的方式:
1、神态:专注、热情、友好、自然、面带微笑,目视对方双眼,口道问候。
2、姿势:起身站立,彼此之间最佳距离为1米,握手时双方应主动向对方 6
靠拢。
3、手位:单手相握,双方右手向侧下方伸出,伸直相握后成直角。
4、力度:少许用力,大致两公斤左右为宜。
5、时间:全部时间应控制在3秒钟以内。递送与接收名片:
1、递名片时双手要干净,检查清楚确定是自己的名片之外,还要看正反两面是否都干净。
2、名片的位置应是是正面朝上,并以能让对方顺着读出内容的方向递送。
3、递送或接收名片时,都应当起立或欠身,并说一些客气话。
4、自己的名字如有难读或特别读法的,在递送名片时不妨加以说明。如他人名片中有自己不熟识的字,应当面请教,避免读错造成尴尬。
5、名片接到手后,应认真阅读后十分珍惜的放进口袋后皮包内,切不可在手里摆弄。
6、在接收名片后,如果自己没有名片或没带名片,应当首先向对方表示歉意并如实说明理由。
次序:地位低的先向地位高的人递名片,男士先向女士递名片。
交谈:它是人们彼此之间交流思想情感,传递信息,进行交谈,开展工作,建立友谊,增进了解的最为重要的一种形式。
交谈是人知识、阅历、才智、教养和应变能力的综合体现。交谈的主题:
1、宜选的主题:既定的主题,高雅的主题,轻松的主题,时尚的主题,擅长的主题。
2、忌谈的主题:个人隐私(年龄、收入、婚恋、家庭、健康、经历),捉弄对方,非议旁人,倾向错误,令人反感。交谈的方式:
双向共感,神态专注(表情认真,动作要配合,语言要合作),措辞委婉,礼让对方(不始终独白,不要导致冷场,不要随意插嘴,不要与人抬杠,不要否定他人),适可而止。赞美的礼仪:
1、真诚热情的赞美
2、得体的赞美
3、具体明确的赞美
4、适度的赞美
5、恰当的赞美
批评的禁忌:
1、当众批评
2、旧话重提
3、在双方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批评。说服的技巧:
1、换位思考,晓以利害
2、稳定情绪,再行说服
3、讲究方式,引起关注
4、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五、联通礼仪:
电话:正确利用电话,不只是要熟练地掌握使用电话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自觉维护自己的“电话形象”。
电话形象:主要是由使用电话时的语言、内容、态度、表情、举止以及时间感 8
等几个方面构成的。打电话:
1、时间适宜:通话时间:双方预先约定的时间,对方方便的时间
通话长度:限定在三分钟以内
2、内容简练:事先准备,简明扼要,适可而止
3、表现文明:语言文明,态度文明,举止文明 接电话:本人电话;接听及时,应对谦和,主次分明
代接电话:礼尚往来,尊重隐私,记忆准确,传达及时
手机使用规则:应以安守本分,方便他人为先,遵守公共秩序,自觉维护安全 馈赠:成功的馈赠行为,应当能够借此恰到好处的向受赠者表达自己的友好、敬重或其他某种特殊的情感,同时它还应当让对方喜欢,并产生快感。除此之外,它最好还能给受赠送者以某种深刻的印象,令其难以忘怀。
佳礼的标准:轻重得当,适应性,纪念性,投好避忌原则。送礼的常规:精心包装,表现大方,认真说明。受赠须知:
1、欣然笑纳:神态专注,双手捧接,认真道谢,表现欣赏。
2、拒绝有方:婉言相告法,直言缘由法,事后退还法。
3、依礼还礼
4、不要转赠 礼品的选择:
①对家贫者,以实惠为佳。②对富裕者,以精巧为佳。③对恋人、爱人,以纪念性为佳。④对朋友,以趣味性为佳。⑤对老人,以实用性为佳。⑥对孩 9
子,以启智新颖为佳。⑦对外宾,以特色为佳。
送花:在人际交往中赠送鲜花,既可以“以物抒情”,表达情感,歌颂友谊,更可以提升整个馈赠行为的品位和境界,使之高雅脱俗,温馨浪漫。送花例行的时机:喜礼之用,贺礼之用,节庆之用,嘉奖之用,慰问之用,丧葬之用,祭奠之用。
送花巧用的时机:做客,迎送,纪念,示爱,回绝,致歉。
六、餐饮礼仪:
中餐
座次:主人坐主座(面的正门之座),以距离主座近为上,以右为尊。如果主宾身份高于主人,需坐主座,主人坐主宾座。
(便餐:右高左低,中座为尊,面门为上,观景为佳,临墙为好)餐前表现:注意个人修饰,准时到场,各就各位,认真交际,倾听致辞。餐时表现:不违食俗,不坏吃相,不胡布菜,不乱挑菜,不争抢菜,不玩餐具,不吸香烟,不清嗓子,不做修饰,不乱走动。
西餐
座次排列原则:女士优先,恭敬主宾,以右为尊,距离定位,面门为上,交叉排列。餐时表现:
1、举止高雅:进食禁声,防止异响,慎用餐具,正襟危坐,吃相干净。
2、衣着考究:根据用餐规模、档次选择,有礼服、正装、便装之分。
3、尊重妇女:礼待女主人,照顾女宾客,禁用女侍者。
4、积极交际:宾主交际,来宾交际。
七、礼仪与医德修养:
医德修养: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中所进行得医德方面的学习和陶冶的过程,以及长期医疗实践的磨练,所达到的医德境界。医德修养的五个方面:仁慈、诚挚、严谨、公正、节操
仁慈:医务人员同情、关心、体贴、尊重、爱护病人、千方百计的为病人解除病痛,维护健康。医学最能体现“仁”的思想,实现“仁”的宗旨,“医乃仁术”。
诚挚:是指医务人员忠诚于医学科学,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古代名医认为,医学本是活人生命之术,不是诚心为病人治病的人不要教他,不是忠于医学职业的人不要教他。医务人员只有忠诚于服务对象,才能处理好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
严谨:是指医务人员严肃的科学态度、周密的思维方法、谨慎的工作作风,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的服务精神,真诚热情、和蔼可亲的服务态度,举止庄重、衣着整洁的服务仪表。
公正:是指医务人员一视同仁的对待服务对象,合情合理的处理公私关系和分配卫生资源。
不论其年龄大小、男女性别、职务高低、贫富美丑,都要热情接诊、细心诊断、专心防治。
节操:是指医务人员杨善抑恶,坚持一定的医德原则和医德规范。
医生要有不图名利,不畏权势,忠于医业的献身精神: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要坚持原则,行善济人,维护国格和人格,不趋炎附势,变节求荣。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日常交际礼仪规范,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日常交际礼仪规范(一)握手礼见面时通常要握手,握手也是离别时的礼节。拒绝握手是很不礼貌的。握手虽然是司空见惯的事,但握手的动作是很有讲究的。主动要求与对方握手是表示尊重......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日常交际服饰礼仪规范讲解,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日常交际礼仪(一)宴请礼仪宴请是公关交往中常见的交际活动形式之一,恰到好处的宴请,会为双方的友谊增添许多色彩。赴宴要准时,赴宴前应修整仪容以及装束,力求整洁大方。在宴请......
日常交际礼仪日常交际的过程中大家需要懂礼仪,做一个识大体的人!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日常交际礼仪,希望能帮到大家!(一)宴请礼仪宴请是公关交往中常见的交际活动形式之一,恰到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