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室内设计课程项目制教学研究_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室内设计课程项目制教学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室内设计课程项目制教学研究

A study on project system teaching of interior design based on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陈月浩 Chen Yuehao 第一作者简介:陈月浩,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讲师,电话***

摘要:本文在学校和专业定位的背景下,提出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理论基础,探索室内设计课程的项目制教学,结合教学实践案例,从课题选择、课程安排、考核办法等三个方面介绍了课程执行的情况,总结出一套较为成熟完善且有自身特点的项目制教学模式。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观、室内设计、项目制教学

一、背景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自2005年成立至今,一直在追求创新卓越的道路上研究探讨自身定位问题,通过十年的发展,结合上海市最新制定的《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学校的定位逐步明确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此背景下,我校室内设计专业将致力于培养知识、能力、技能三方面综合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室内设计课程从建校之初开始探索并实践的项目制教学模式,则将得到更坚定的贯彻执行,努力为企业培养输送知识全面、技能扎实并且有发展潜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理论基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建构主义哲学思想影响下出现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任务,强调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主张用多种方式表达教学内容,主张以“学”和“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的知识并非通过教师的传授来获得,而是在真实的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引导、学习伙伴的协同,利用有效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过程而获得。1 项目制教学正是建构主义学习观所倡导的符合学习主体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项目制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建构性学习模式,以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求知。项目制教学的过程是以项目为导向,用职业行为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的过程。2 项目制教学的实施按照设计工作的过程和各阶段的任务展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基于职业的创新、沟通、协调、就业等能力;与传统的课程制教学相比,项目制教学变知识储备为知识的应用,变教材为中心为项目为中心,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变知识的传授为经验的传授(见图1)。

图1,项目制教学与课程制教学的比较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三、教学实践 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我校室内设计课程项目制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总结出一套具体可行的执行办法。下面以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的《综合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为例,进行介绍与分析。

首先,教师需要落实真实的课题。此次课程,我们在比较之后选择与我校合作的云堡互联图书馆创意园区的创客空间室内设计项目为课题。在公布课题的环节,除了教师解题,还邀请甲方直接面对学生发布任务书并解答学生的疑问。课程期间,统一安排学生两次到基地现场:第一次是任务书发布以后,要求学生带着图纸和卷尺,到现场体验空间,了解其朝向、通风、采光等因素,认识其结构、材料、构造等特点,并对图纸中不明之处进行踏勘和测绘(见图2);第二次是在设计中期,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初步方案,到现场再次进行复核,对细节问题进一步明确,以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课程期间,学生也会根据各自需要,在与甲方沟通之后,单独前往工地熟悉情况。有了这样的真实的课题,就能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之中,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图2,教师带领学生在基地现场踏勘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其次,在课程安排上,我们摆脱了传统教学中先讲原理课再做设计的做法,开课以后直接公布课题,进入项目操作流程,而室内设计原理的内容只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次提纲挈领的讲课,主要要求学生进行自习。项目操作流程的图示如下(见图3):

图3,室内设计项目制教学的操作流程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从图3可以看到,整个课程被置于真实的情境之中,项目是整个课程的主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或被灌输对象,而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帮助和促进学生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在这次课程中,我们执行了本校任课教师与行业设计师的双师组合模式,本校任课教师重点负责安排教学进度、执行教学计划并导入设计理论,行业设计师则将设计前沿信息和实战经 验带给学生,两位老师同时辅导学生,给学生全新的体验(见图4)。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和学生做设计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我们还安排了3次集中讲课(室内设计原理、材料与构造、照明设计),其中材料与构造和照明设计部分分别由这两门课程的任课老师主讲,并结合此次项目开展讨论。此外,我们邀请行业专家做了2次专题讲座,一次邀请甲方建筑师介绍创意园区和众创空间的市场发展趋势和优秀设计案例,另一次邀请设计公司的外籍设计总监介绍创意空间设计中的创意思维,从设计实践讲起,为学生们归纳出有效的思维方法(见图5)。这种讲课和讲座,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利于解决学生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受学生欢迎,效果非常好。

《综合室内设计》是一门3学分54课时的课程,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加上基地踏勘、讲座、成果汇报等内容,实际师生在一起进行教与学的课时达到80课时以上,历时16周。在如此长的战线上,除了课题发布和成果汇报两个首尾节点,我们还安排了概念设计和方案设计两次汇报,以达到控制教学进度的目的。

图4,行业设计师(前左)与本校任课教师(前右)一起辅导学生设计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图5,邀请外籍设计总监给学生做专题讲座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第三,项目制教学课程的考核重点关注过程和能力。从项目启动开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表现,都会被记录下来作为平时成绩。从学习的角度来说,知识建构的过程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将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提高到40%。在最终成果汇报中,我们邀请来自行业的设计师、来自高校 的教师、项目的甲方和任课教师组成四人团队,共同评分(见图6)。评分标准综合考虑设计概念的创新性(15%)、设计方案的可行性(15%)、设计成果的完整性(20%)、设计研究的专业性(15%)、图纸表达的规范性(20%)、汇报演讲的技巧性(15%)等六个方面,努力使评分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整体设计能力。

本次课程的最终成果,还评出了一、二、三等奖,由甲方颁发证书与奖金,获奖方案作为甲方的设计咨询方案,后期采用与深化设计则做另行安排。

图6,来自行业的设计师,来自高校的教师,项目的甲方,以及任课教师组成四人团队,共同对学生的最终成果汇报进行

评分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四、教学成果

室内设计课程项目制教学实施以来,从我们教师和学生交流中得到的反馈信息,学生作品参赛所获得的成绩,就业单位对我们的实习生或毕业生的认可度,教育界同行和行业内同仁参与我们教学活动后的评价来看,项目制教学总体来说是成功的,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项目制教学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对室内设计的整个流程了然于胸,学会了在大胆创新和可行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做出让甲方满意的方案。汇报环节锻炼了学生表达的勇气和能力。整个项目操作下来所获得的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对他们今后工作非常重要。

在《综合室内设计》课程结束之后,我们给两个班级发放了调查问卷,对学生参与该课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数据了解到:(1)95.6%的学生清楚了解课程的学习目标;(2)78%的学生在课程开始时觉得不太理解这种教学方式,觉得没有必要安排得这么复杂,但是通过项目制教学课程的学习后,89.7%的学生觉得大有收获;(3)学生通过项目制教学课程的学习之后,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65.3%的学生觉得自己的交流沟通能力得到改善,74.1%的学生觉得抵抗挫折的能力增强;86.3%的学生觉得设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72.5%的学生觉得对室内设计职业有了更清晰的理解,职业素养也得到提高。

其次,项目制教学所获得的成果,设计过程清晰,内容完整,图纸表达规范,既有创新概念,又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因此,这些作品除了获得甲方的设计评奖,还在上海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和汇创青春设计大赛等赛事中屡获奖项,教师和专业也分别多次获得指导奖和组织奖。但是,项目制教学因为以真实项目为课题,无法参加一部分指定命题的赛事,略有遗憾。

第三,项目制教学对本专业的就业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全校二十几个专业方向中,室内设计专业就业率始终保持前三,设计公司对本专业实习生和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评价很高,有进一步的人才需求。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每一次项目制教学的成果汇报环节,都有参与评分的设计总监和甲方单位,直接和 学生谈妥工作签约事宜。

最重要的是,在整个项目制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中心和主体,在独立的实践中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技能、能力三合一的完整体系,这正是项目制教学的目标。

五、特色与优势

项目制教学目前开展得非常普遍,如何结合学校与专业的自身特点,把项目制教学做得更有特色是我们一直思考并努力去做的工作。总结我们的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值得推广:

首先,我们要求真实的课题。何为真实?有两个指标:一是有真实的甲方,二是有真实的基地。有真实的甲方,就会有明确的设计任务书,以及甲方对项目各方面的具体要求;有真实的基地,就会有相对明确的约束条件和设计依据。有了真实的课题,就会有真实的情境。设计流程强调每一个环节的仪式感,比如最终的成果汇报,我们要求学生必须事先准备,进行排练,正装出场,汇报时严格控制时间,让学生充分体验职业的氛围。

其次,为了学生能够将设计方案做实,我们以开展项目制教学的室内设计课程为主干,要求《材料与构造》、《照明设计》、《装饰设备》等专业课程的支持和配合,形成课程包,由室内设计任课教师负责,组织集体备课,安排上述课程教师介入讲课或做讲座,使各门专业能够围绕设计项目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并帮助学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设计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第三,新型的双师组合推动项目制教学。在室内设计课程的项目制教学上,我们配备了三种模式的双师组合(行业与学校、线上与现场、国外与国内)其中本校任课教师是课程的主导,随时引进行业的设计师、线上前沿课程或国外设计大师参与到教学中,这让学生时时感到新鲜,能接收到不同渠道的信息,与行业发展、专业前沿、国际动态保持密切联系,对其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很大帮助(见图4,图5)。

最后,目前我们操作的项目制课程,都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都得到了企业的经济资助,虽然数额不大,但是能够有效地支持课程运作(安排交通、打印资料、聘请专家等),部分情况还能给课程成果获奖的同学颁发奖金。

六、总结

当前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变得更加专业化,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项目制教学培养的学生,对室内设计的项目操作有很好的认知体验,能够熟练地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工作所用,这正符合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通过项目制教学,学生建构起独立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能够自我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懂得利用资料,善于团队合作,具有独立判断能力,使之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室内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刘长青,杜凤秋,传统学习观与建构主义学习观之比较,教育与职业,2007(17),p107 徐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制”教学实施探析,艺术科技,2015(2),p243

室内设计课程项目制教学研究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室内设计课程项目制教学研究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室内设计课程项目制教学研究论文

室内设计课程项目制教学研究论文室内设计课程项目制教学研究论文内容摘要:本文在学校和专业定位的背景下,提出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为理论基础,探索室内设计课程的项目制教学,结合教......

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观点1 学习是建构性的,已有知识将影响新知识结构的建立。应该尽量将学习者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新信息关联起来。2 学习是主动性的:学生个人的发展是教学核心......

建构主义课程理论

建构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论是从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皮亚杰、维果茨基、布鲁纳等人的思想对建构主义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建构主义有多种流派,对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是认知建......

建构主义课程理论

建构主义课程理论(集锦8篇)由网友“果丁dingo”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建构主义课程理论,欢迎大家分享。篇1:建构主义课程理论 建构主义课程理论建构主义的课程与教......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室内设计课程项目制教学研究.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室内设计课程项目制教学研究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教学研究 室内设计 课程 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教学研究 室内设计 课程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