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调查操作方法_背景调查操作指南
背景调查操作方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背景调查操作指南”。
背景调查操作方法
招聘经理费用周折招聘到一名“合格”的人才,入职后发现与事前期待的差距大,纠结期核心原因是因为背景调查这个环节缺失。那么背景调查操作方法有哪些呢?
背景调查不是万能的,更不是权威标准,作为招聘的一项辅助工具,必须要结合面试和测评的结果具体考量。但一方面,背景调查去伪存真,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很多后期风险,作为招聘流程最后的防火墙,将此前所有工作的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考察候选人能力、适应性等“软性因素”,全面了解候选人,以便在下家企业发挥更大作用。漫画:陈婷
背景调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理论可以一套一套口水老长,但实际操作起来的问题和困难更多,尤其在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职场环境下。最简单的,从什么渠道找到受访者?怎样说服受访者接受调查?如果他含糊其词应付了事怎么办?最可怕的,如果他和被调查者串通共谋捏造事实,又怎么办? 听听“调查高手”太和鼎信全国服务总监王维纳讲他的实战故事。“还好”、“不错”、这些回答有价值吗?
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中国人,要问题细化,刨根问底
如果你问一个中国人,对某人的工作态度、敬业程度的评价如何,他可能只是含糊其词地告诉你,还行、呃、不错,挺好。这是典型的“中庸”的中国人的说话方式———不愿惹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评价他人。但是,这种评价对于想要了解一个人过往工作历史和工作质量的背景调查者而言,有什么意义呢?那么,对于中国人,应该怎样做背景调查呢?
想要调查一个人的工作表现?好吧,那就打电话给他的上级、同级或者下级吧?“喂,你好,某某某在你公司工作期间表现好不好?”或者“某某某工作积极性怎么样?”对于这样笼统的没有任何方向的问题,即便是愿意积极配合的受访者也只能说“还好、还不错”。如果再让人家评价一下被调查者,那恐怕也只能是挑愿意说的说。这样的背景调查,有什么价值呢?
所以,对调查问题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把问题拆分,尽量细化,刨根问底,让对方“言之有物”。同时,尽量不要用开放性的问题,而是采用封闭式的问题。譬如说,想调查工作积极性,千万不能就简单问“某某工作积极性如何”,不妨这样拆成几个问题逐个发问———“工作繁忙时,候选人会不会选择加班?加班是由工作量导致的还是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导致的?还是他寻求个人发展导致的?”也就是尽量把主观信息客观化。
再比如想了解候选人的业绩好坏,那就千万不要直接问他的业绩好不好,而是要问,“跟他的前任相比在哪些方面有了突破,从数字上体现出来怎样的飞跃,他在一个项目当中究竟负责哪个部分,他带的团队究竟有多少人。”
这样,一方面能够尽量避免证明人含糊其词,另一方面,如果证明人想要帮候选人造假,但对于如此细化的问题,总归不可能几个证明人的说法都是一模一样的吧!多比较几个答案是否一致就能够判断了!
公司副总?不,那是她的男朋友!
串通,合谋造假
——— 跳出候选人设下的圈套
如果证明人与被调查的候选人串通、合谋造假,怎么办?在中国,还没有法律规定约束调查证词的真实性。
事实上,背景调查的前提就是需要被调查的候选人本人提供基本信息和线索以及证明人。如果在搜集候选人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去做背景调查,那就和侦探没什么区别了。那么如何跳出候选人可能设下的圈套呢?
这种情况在调查在职人员的时候格外突出。譬如,A企业想要挖一个还在B企业上班的候选人W,总归不能大张旗鼓地在B企业做W的背景调查吧?那不是把W的离职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但也千万不能因为W尚未离职就免于调查,很多企业正是因此吃了不少亏———很多无良候选人正是为了不让企业查他前期的工作履历,总是强调其在职的身份不方便接受调查。
那就在保护候选人信息的情况下进行背景调查吧!不过问题又来了,为了一定程度上不让消息走漏,通常这种情况下只调查候选人本人提供的可信任证明人,但如何保证调查信息的真实性呢?有可能在第一次拨通电话时就走进了候选人设下的圈套。
“我们遇到过这种很离谱的情况,一个候选人提供了一个座机号码,说是其直接上级、公司副总的办公电话,而事实上这个电话就是候选人本人的家庭电话,接电话的‘副总’就是候选人的男朋友!自然,这位‘副总’给出了不少溢美之词。当我们再让该‘副总’提供其它证明人的时候,他说‘再过五分钟再打过来,我让我们公司另外一个副总来配合你’。五分钟之后我们打过去,发现声音有点像!还是前一个人。”
所以,对于候选人给到的证明人,第一步都要将电话打到对方公司前台,再转到人力资源部核实候选人的身份,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价值进行下一步的工作。“最起码的,如果候选人根本都不是这家企业的,那我再怎么问他的工作能力表现和性格都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在此之后,再通过H R核实候选人给到的证明人的信息,以免候选人玩心眼儿。
如果有多个证明人,那一定要同时询问!这一点有点类似侦探学里隔离审查盘问嫌疑人,目的是为了多名证明人不会在调查间隔互通信息“对答案”捏造事实。寻找证明人和调查应该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个证明人都是一个新的线索,要从每个证明人那里争取得到新的证明人,这样,一步一步,互相佐证,从各个方面、360°地勾画出被调查者。
指望竞争对手告诉你某人的能力?
要选对的人了解对的信息
离职同事是最优选择
“本人性格开朗,为人和善”、“喜欢摄影和郊游”、“善于团队建设”,这些简历的格式化语言,对H R了解候选人有多大作用呢?如果把冰山模型套在背景调查之上,那么简历上的有限信息只是冰面,很少人会在简历里描述,我在上一家企业占到的权重,我为企业带来的利润究竟有多少,我对团队的领导能力,我的团队对我的认可程度等等信息。
那么,应该从什么渠道获得这些信息?和其前任雇主的H R吗?的确,他们对于公司内部人员的信息是最为掌握的,但他们保密的警惕性也是最高的。通常只会提供在职时间和职位,但离职原因和薪酬就不会告诉你。或者,你本来就不应该指望跟竞争对手来探讨某人的能力和水平!
要找对的人了解对的信息!那么哪些是对的人?
虽然说竞争对手亦敌亦友,或许比较能理解双方的人员流动,能够提供一些客观信息,但对于候选人的能力、离职原因等信息就存在立场问题了!
“如果你问的是工作能力方面的,就要找一些与候选人曾经共事的证明人去问。这些人往往跟候选人有较多的工作接触,虽然说在工 作 期间发生过好的或不好的东西,但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起码大部分信息他还是乐意配合你的,如果具备一定的调查技巧,是可以得到很有价值的收获的。”王维纳表示。
而共事过的同事当中,那些已经离职的是最好的选择!一方面他们跟候选人本人曾经有过密切接触,另一方面,他们又已经离开了原来的企业,可以不露声色、很有隐蔽性地进行调查。“实际上,在很多行业中都很容易找到这样的人。比如传媒行业,新浪和搜狐,这两家企业人员经常相互流动。如果说新浪想从搜狐挖来一个人,而且这个人还在职,那肯定不能打电话给搜狐的H R了解情况。那就不妨找一个曾经在搜狐工作过的人帮忙打听一下。这样操作起来就有很大空间了!”
此外,还有一个技巧,如果想知道候选人的前任下属对他的评价,那么可以先不直接打电话给这个下属,而是先打给候选人的前任上级沟通。如果在前任上级这里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支持,那么在与下级沟通的时候就可以说,“我刚刚和你的某领导沟通过,他认为某某在公司期间的工作情况、直接下级的一些感受,您
更有发言权,他建议我跟你聊聊。”这个时候,即使这位下级再不给面子,他一般也不会不给他现任上级的面子。
背景调查是对候选人过去的职业经历的确认,具有事后性,但是是引进关键岗位必不可少的环节。招聘经理在做背景调查操作是一定不要偷省事,要真正做到严格细致、针对问题深度挖掘,充分了解候选人过往经历、品性,减低公司用人风险。
人员背景调查的内容与原则
2009-04-05 13:11
【知识要求】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持假文凭者已达60万,相当于20世90年代一年的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
根据一项调查资料显示,美国有3000万人曾经伪造简历被录取。
背景调查的原则:简明、实用
调查的内容分为两大类:
一是通用项目:如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真实性、任职资格证书的有效性; 二是与职业说明书要求相关的工作经验、技能和业绩,不必面面俱到。应聘者的背景调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学历调查
2.个人资质调查
3.个人资信调查
4.员工忠诚度调查
背景调查的原则
企业对应聘者进行背景调查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只调查与工作有关的情况,并以书面形式记录,以证明将来的录用或拒绝是有依据的。
2.重视客观内容的调查核实,忽略应聘者的性格等方面的主观评价内容。
3.慎重选择“第三者”。要求对方尽可能使用公开记录来评价员工的工作情况,避免偏见的影响。
4.估计调查材料的可靠程度。一般来说,应聘者的直接上司的评价要比人力资源部人员的评价更为可信。
5.利用结构化的表格,确保不会遗漏重要问题。
【能力要求】
一、背景调查方法
1.学校学籍管理部门
2.曾经就职的部门
3.档案管理部门
背景调查的方法包括打电话、访谈、要求提供推荐信等。
二、背景调查的时机把握
背景调查最好安排在面试结束后与上岗前的间隙。
对于背景调查的要素,一个合格的人力资源经理应能完全掌握。
三、假文凭的识别
1.观察法
2.提问法
3.核实法
4.网上查询
四、应聘者的体检
一般来说,体检通常放在所有筛选方法适用之后进行,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约费用。体检的费用一般由招聘单位支付,体检的结果也交给招聘单位。
人事背景调查表(管理职)先生/小姐,您好!您原来的同事/下属已向我公司提交求职申请书,并在该申请书中提及您为其前上司/同事。还签署了个人资料背景调查授权书,允许您向我公司提供以下情况,请您配合我们的调查,谢谢!被调查人 申请职位 调查
人 备注: 协助调查人 调查项目 调查结果 调查日期/备注 直属...
田野调查一、什么是田野作业 田野作业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理论方法进入特定的文化群体中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工作。一般人解释为“实地调查”、“实地工作”、“实地研究”。 安......
建筑节能产品背景调查近二三十年来,在世界建筑发展的大潮流中,可以明显看出,建筑节能是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热点,是建筑技术进步的一个重大标志,也是建筑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背景调查-企业招聘不可不做的事情招聘是几乎是每家企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要不断要开展的工作。招聘一个人的成本,除了招聘广告发布的费用、面试官的时间成本、培训上岗的成本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GDP年均增速保持在9%以上,社会生产力和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稳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
应聘者背景调查致:人力资源部/关于:背景调查我公司考虑(身份证号:)的职位申请,为进一步确认其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其实际工作表现,特发此函。我公司将对以下信息保密。谢谢合作!1、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