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_河南中级人民法院
河南省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河南中级人民法院”。
河南省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07)新民三初字第043号
原告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苏省南京市山西路8号金山大厦1-5层。
法定代表人张近东,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特别授权)张扬,该公司法务专员。委托代理人(特别授权)徐恒敏,江苏友诚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新乡市苏宁电器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南省新乡市豫北大厦。
法定代表人山冰,该公司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特别授权)刘冬,该公司部门经理。委托代理人(特别授权)关金征,该公司部门经理。原告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宁股份公司)为与被告新乡市苏宁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乡苏宁公司)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于2007年5月16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于同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新乡苏宁公司于提交答辩状期间向本院提出管辖权异议,本院裁定驳回,新乡苏宁公司不服上诉,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本案由审判员方凯担任审判长,审判员冯卓群主审、审判员黄天文参加评议,书记员翟晓出庭记录,于2008年3月5日上午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苏宁股份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张扬、徐恒敏,被告新乡苏宁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刘冬、关金征等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原告于2005年11月由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宁连锁公司)更名而来,是全国家电零售连锁业最大企业之一。原告于1996年起注册了“苏宁”系列文字和图形商标,“苏宁”商标现已家喻户晓,且在2006年被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为驰名商标。被告成立于2003年,经营范围为:通讯器材、家用电器,被告成立后,在其店招、广告、店面装饰、宣传材料中均大量使用与原告“苏宁”商标相同和近似的商标。被告的该行为侵犯了原告的商标专用权,构成了不正当竞争,故请求判令:1.认定“苏宁”文字和图形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2.被告立即停止使用(变更或注销)“苏宁”字号进行经营;3.被告立即停止使用(销毁或删除)任何带有“苏宁”字样的标识和物品;4.被告赔偿原告损失人民币50万元;5.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原告在庭审中又称:1.请求认定为驰名商标的是注册在第35类的811873号与第37类的811936号“苏宁”商标。2.原告目前是“苏宁”商标权利人,此前的转让与名称变更不影响原告的商标权益。3.原告“苏宁”商标在知晓程度、使用时间、宣传力度、受保护记录等方面符合驰名商标的标准要求。原告在对供应商提供各种代理和连锁店服务及对外提供安装维修服务上使用了“苏宁”商标,且近三年在上述服务上取得了巨大营业收入,原告不单纯是销售企业,而是提供广泛服务的服务企业,故811873号与811936号“苏宁”商标应当被认定为驰名商标。4.被告是家电销售企业,主要经营活动为对外提供电器销售服务,其商标侵权行为属于不同类,有必要认定“苏宁”商标为驰名商标,以便进行跨类保护。5.被告故意实施了虚假宣传行为,属不正当竞争行为。6.被告成立于2003年,侵权时间长,营业面积大,经营数额高,依法应赔偿原告50万元损失。
被告在规定的答辩期内,未提供答辩意见,但在庭审中辩称:1.新乡苏宁公司是2003年7月8日经工商登记依法成立的合法公司,其“苏宁”字号未被工商机关撤销之前是合法有效的。苏宁股份公司2005年11月才成立,根据知识产权权利冲突中保护在先权利原则,新乡苏宁公司使用“苏宁”字号的行为不构成对苏宁股份公司的不正当竞争。2.原告请求认定驰名商标的诉讼请求与本案没有直接联系,认定驰名商标不能作为一项独立请求;原告是家电销售企业,其服务对象是一般消费者,不是家电零售商和其他经营者,而原告注册在第35类的811873号商标和第37类的811936号商标不适用于商场、超市的销售服务,故811873号与811936号商标不宜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原告提交的认定驰名商标的证据材料均是在被告成立的时间即2003年以后形成的,即使商标驰名,也不影响被告在先的合法使用。3.原告提交的证据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6)常民三初字第1号民事判决书于2006年6月12日生效,而该判决书中的原告苏宁股份公司是于2007年1月14日通过转让才取得第811873号商标的专用权的,故该判决书属错误判决,是无效证据,其认定“苏宁”商标为驰名商标应属无效认定。4.原告要求判令被告赔偿50万元损失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应予驳回。
经审理查明:原告成立于1996年5月15日,其企业名称历经更替,于2005年11月8日变更为现名称即苏宁股份公司。原告为上市公司,2008年注册资本144150.4万元,其经营范围是:家用电器及配件的连锁销售服务;实业投资;国内商品展览服务;企业形象策划;人才培训;商务代理等。原告成立以来,陆续在全国设立了数百家直营和加盟连锁店,统一使用“苏宁”商标,截止2006年其控股子公司达144家。自2001年起该公司连年荣获中国企业联合会、全国工商联等单位颁发的各项荣誉证书达二十项,其中有17项为2004年以后所颁发。2004至2006年其主营业务收入年均数百亿元,广告费、市场推广费年均数亿元,加盟费年均数百万元。2005年12月1日,江苏省南京市第三公证处为原告出具了(2005)宁三证内经字第32004号公证书,保全了原告查询相关网页内容的过程与结果,该保全的网页内容显示原告是家电连锁行业的全国知名企业。
原告自成立起陆续在多个商品、服务类别上注册了数十个商标,包括“苏宁”简体、繁体汉字、汉字加图形、汉字拼音加图形商标。1997年(包括1997年)前注册的“苏宁”系列商标,均已获核准续展。“苏宁”系列商标中第1114534号商标核定使用商品为第9类的计算机、复印机、照相机等;第816517号商标核定使用商品为第11类的制冷、冷藏设备、空调设备等;第811873号商标核定使用服务为第35类的广告(宣传)、商业管理和组织咨询、商业管理辅助业务、工商管理辅助、组织商业或广告展览等;第811936号商标核定使用服务为第37类的电器设备的安装和修理、空调设备的安装与修理、冷冻设备的安装与修理等。包括811873号与811936号在内的一部分“苏宁”商标曾转让给江苏苏宁电器有限公司,并于2007年1月14日获准转回原告,另一部分“苏宁”商标一直由原告保有,本案诉讼期间正在办理注册名义变更。原告的注册证号为811873和811936的“苏宁”商标于2001年10月15日被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江苏省著名商标,并于2004年12月2日被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南京市著名商标;其使用在空调设备的安装与修理等服务上的注册证号为1121946的“苏宁”商标于2004年12月20日被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江苏省著名商标。2006年5月26日,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06)常民三初字第1号民事判决,认定原告的811873号“苏宁”商标为驰名商标,该判决为生效判决。
被告成立于2003年7月,注册资本50万元,经营范围:通讯器材、家用电器、电动车、服装、礼品、电器配件销售及维修服务,经营场所为租赁使用,经营面积数千平方米。2003年销售收入12062632.67元,净利润-373063.67元;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47335134.96元,净利润9006.31元。被告成立后,在其营业场所的店招、宣传海报中大量使用“苏宁电器”字样及与原告注册商标标识近似的以S、N字母变体而成的图形,并在经营中使用带有“苏宁电器”字样的收款专用章。2007年4月5日,新乡市卫滨区公证处经苏宁股份公司的申请,对新乡市豫北大厦西墙外和新乡苏宁公司商场内的“苏宁”文字、商标图形的拍摄进行了公证。
上述事实有以下证据在案佐证:原告企业登记资料查询表,“苏宁”系列商标注册证、核准变更证明、变更申请书受理通知书,原告2004至2005年的年度报告,加盟许可协议、商标使用许可协议,原告近年来所获荣誉证书,公证书,原告商标最早使用照片和连锁店门头使用照片及光盘,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6)常民三初字第1号民事判决书及生效证明,南京市及江苏省著名商标证书,被告工商登记资料,被告商场照片及信誉卡等。
本院认为:
一、关于原告成立时间及其企业名称变更的认定。被告对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具的原告企业登记资料查询表有异议,认为该查询表加盖的印章没有具体日期,不能认可其真实性,且该查询表不能证明其显示的是企业名称变更还是重新登记的企业法人。本院认为,原告的营业执照及该查询表均显示其成立时间为1996年5月15日,且从“苏宁”商标核准变更证明上可以看出,商标权利人的变更是注册人名义变更,因此可以认定原告成立于1996年5月15日,其间进行了多次企业名称变更,而非重新登记了新的企业法人。
二、关于被告的行为是否构成侵犯原告商标权的认定。原告1996年成立以来,陆续在多个类别上注册了数十个“苏宁”商标,其间企业名称多次发生变化,但不影响其对“苏宁”商标享有的权利,虽然一部分“苏宁”商标曾转让给江苏苏宁电器有限公司,但该部分商标已于2007年1月14日获准转回原告,故原告对“苏宁”系列商标享有商标专用权。截至被告成立前,原告及其“苏宁”商标在家电销售行业已具有相当知名度。被告成立于2003年,其未经原告许可将“苏宁”登记为企业字号,并在营业场所的店招、宣传海报等显著位置突出使用“苏宁”字样及使用与原告的图形商标相近似的商业标志,容易使消费者误认为被告与原告存在一定的关联,使相关公众对其经营行为产生认同。被告不规范使用其企业名称,突出使用“苏宁”二字,其认为是对其企业名称的正当使用,不存在侵犯原告商标权的抗辩主张,本院不予采纳。原告“苏宁”商标中的图形部分是以蓝白相间的S、N字母变体而形成的,被告使用的商业标志与之在形状与颜色组合上构成近似。原告的“苏宁”系列商标中第811936号商标核定使用服务为第37类的电器设备的安装和修理、空调设备的安装与修理等,被告的经营范围包括家用电器及电器配件等的维修服务,故被告在经营场所使用“苏宁”字样及图形的行为可以看作是在与原告第811936号“苏宁”商标相同服务上的使用。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32号第十二条的规定,认定服务是否类似,应当以相关公众对服务的一般认识综合判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及我国相应制定的《类似商品区分表》可以作为判断类似服务的参考。上述分类表均未把商业销售活动纳入服务分类,因而实践中,商业销售企业申请商标注册,只能是在其销售的商品所属的类别申请注册保护,同时提供其他服务的商业销售企业则在第35类、第37类等服务类别申请注册。本案原告从事的主要是家电等商品的连锁销售及维修服务,所以其在销售的商品所属类别注册了众多商标,并同时在第35类、第37类服务进行了注册。被告的经营范围同原告的经营范围有较大重合,其均销售家用电器等商品,因此被告在经营场所使用“苏宁”字样及图形的行为与原告对其众多“苏宁”商品商标的使用具有相同的目的。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保护服务商标若干问题的意见》商标[1999]12号第二条的规定,《商标法》关于判断商品类似的原则同样适用于服务。故被告突出使用 “苏宁”字号的行为符合法释(2002)32号第一条第(一)项的规定,即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服务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行为;被告使用与原告的图形商标相近似的商业标志的行为符合《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的规定,即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的行为。因此,依据《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第(五)项的规定,被告为经营目的突出使用“苏宁”字号和使用与原告的图形商标相近似的商业标志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商标专用权。
三、关于原告所有的811873号与811936号“苏宁”商标是否应当认定为驰名商标的问题。因原告在多个商品和服务类别注册了“苏宁”商标,本案不存在跨类保护的必要。因此,本院认为,原告所有的811873号与811936号“苏宁”商标不必要认定为驰名商标。
四、关于被告的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的认定。本院认为,字号是市场主体在经营活动中用于区别他人的特定名称,其依法对企业名称和字号享有的权利应受到法律保护,但该种使用不应对他人在先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原告“苏宁”商标的注册早于被告成立的时间数年,至被告成立前,经过原告及多家加盟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使用和宣传,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高知名度,使“苏宁”文字与家用电器销售联系起来。被告无正当理由,在其注册的企业名称中使用与原告注册商标相同的“苏宁”文字,并在经营活动中作为其企业字号宣传使用,致使消费者对原被告之间具有关联关系产生混淆误认。被告的上述行为,对原告享有的在先权利造成了损害,违背了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五、关于被告的行为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以及承担何种民事责任的认定。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商标专用权,在于突出使用了原告的商标标识,因此应规范使用其企业名称,并停止使用与原告的“苏宁”图形商标相近似的商业标志;被告的行为同时构成了不正当竞争,故应停止使用“苏宁”字号进行经营。认定被告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是对被告使用企业简称构成商标侵权的补充保护。本案认定被告的行为既侵犯了原告的商标专用权,又构成不正当竞争,不存在重复认定。被告的企业名称权是经行政权力获得的民事权利,故关于原告要求判决被告变更或注销“苏宁”字号的诉请,不属于人民法院处理民事纠纷的范围,本院不予支持。关于赔偿数额,依据《商标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以原告得到适当补偿为原则,被告不能因为同一个行为承担双重赔偿责任。鉴于原告未能举证证明被告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和其在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故依法应由本院根据被告侵权行为的性质、期间、后果,商标的声誉等因素综合确定。本案中,被告侵犯的是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的知名商标,其侵权行为从 2003年至今五年有余,营业面积较大,销售额较高,但被告是注册资金50 万元,营业场所为租赁而来的家电零售企业,从原告提供的被告工商登记资料显示,被告在2003年经营亏损,在 2004 年仅有不到万元的利润。且原、被告处于不同省域,原告也未在新乡设立分支公司,被告没有与原告的经营发生直接冲突,其提供经营服务的相关消费者相对稳定,彼此之间的市场竞争微弱。另考虑到双方当事人的经济状况差距悬殊,在酌定被告赔偿数额时也应考虑其实际赔偿能力。故原告请求被告赔偿 50 万元损失明显过高,本院认为以3万元为宜。
综上,被告的上述行为侵犯了原告的商标专用权,构成不正当竞争,应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一款、第二十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五)项、第五十六条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项、第十六条第一、二款、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新乡市苏宁电器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使用“苏宁”字号进行经营;
二、被告新乡市苏宁电器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使用与原告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苏宁”文字和图形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商业标志;
三、被告新乡市苏宁电器有限公司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给付原告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赔偿金3万元;
四、驳回原告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8800元,由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负担3800元,新乡市苏宁电器有限公司负担5000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一式五份,并预交上诉费(帐户:河南省财政厅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开户行:浦发郑州分行营业部;帐号:6512019006065),上诉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方 凯 审 判 员
黄天文 审 判 员
冯卓群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十五日 书 记 员
翟晓(代)
河南省新乡市综述新乡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紧邻省会郑州,是中原城市群及“十字”核心区重要城市之一。现辖两市(卫辉市、辉县市)、六县(新乡县、获嘉县、原阳县、延......
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9)郑民一终字第851号上诉人王X因与被上诉人王英X、吕X、李X其他法定继承纠纷一案,不服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2008)金民一初字第1......
河南华图新乡公务员培训第一品牌 http://henan.htexam.com2012年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事业单位招聘134名2012-07-24 08:50 作者:长垣人才信息网 来源:长垣人才信息网【导读】201......
学而思网校 www.daodoc.com 2012年新乡九年级调研测试思想品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四大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开卷考试,......
河南省新乡市201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思想品德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4 页,四大题。 2 .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指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