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知识竞赛风险题_党史知识竞赛风险题
党史知识竞赛风险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党史知识竞赛风险题”。
三、风险题
(一)20分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有几位?分别是谁?
共13位。分别是: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包惠僧。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和革命性质,将民族资产阶级当作最危险的敌人。在革命道路问题上:坚持以城市为中心,主张红军配合中心城市。在土地问题上:主张“地主部分田,富农分坏田”。在军事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方妤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在党内斗争上:实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是什么?
中共四大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和讨论中国共产党如何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族革命运动以及党在组织上和群众工作上如何进行准备的问题。北伐战争的直接打击目标是什么?
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直接打击目标是帝国主义所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北洋军阀。最后结果,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北伐军经过半年奋战,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主力,把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领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统治。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会议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的方针。第二,确定了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的方针,强调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性。第三,坚决纠正
和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并选举产生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有哪些(例举不少于8个)?
到1930年夏,先后创建了大大小小10多块革命根据地。分别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赣南、闽西根据地,后扩大为中央革命根据地;鄂豫皖根据地;湘鄂西根据地;左右江根据地;闽浙赣根据地;陕甘边和陕北根据地。此外,还有湘鄂赣根据地、海陆丰根据地、琼崖根据地等。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什么?意义何在?
1928年12月,毛泽东总结了土地革命的经验,井冈山主持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以立法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但由于缺乏经验,这个土地法关于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规定,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为什么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了扭转时局的关键。它粉碎了亲日派和日本帝国主义者得阴谋,促进了中共中央逼蒋抗日方针的实现。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初步实现。在抗日的前提下,国共两党实行了第二次合作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大势。哪些人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答:党章明确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首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其次,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第三,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成长起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第四,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从各方面给予了帮助。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整党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通过展开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客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影响和官僚主义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什么是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二条战线”?
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实行“独裁、内战、卖国三位一体”的方针,以学生群众为先锋的爱国主义力量同国民党政府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逐渐形成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这条战线的发展,是国民党统治集团深深地陷于革命力量两方面夹击的不利境地而无法自拔。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什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30分题
古田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1.确定党对军队的原则和制度;2.强调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中心是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它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军方向和原则,解决了在农村进行革命战争的环境中,如何将以农民为主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军队的问题。
黄埔军校具有哪些重要特色?
黄埔军校是新式的革命军事学校,政治教育和军事并重,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为革命军队输送了大批军官,为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进行北伐战争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一批军事人才。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有哪些人组成?
首先,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除了李大钊外,还有陈独秀。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其代表为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等。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为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等。什么是“四马分肥”?
“四马分肥”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利润分配形式的形象说法。1953年国家规定,私营企业每年结算盈余,其利润分配依照“四马分肥”的方式,即
将利润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资方红利大体只占四分之一,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基本上是为国计民生服务的。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
第一,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第二,新文化运动所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第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鲜明对比。第四,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前景产生希望。中国二大的重要成果是什么?
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什么是“李闻惨案”?
李公朴、闻一多均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和民盟西南支部负责人。抗战胜利后,他们经常参加要求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的活动。1946年6月初,他们发起昆明各界争取和平反对内战委员会万人签名活动。国民党特务便对李、闻恫吓威胁,叫嚷要采取行动。7月11日晚李公朴在回家途中遭特务暗杀。15日下午,闻一多在出席为李公朴被害举行的的记者招待会后,在回家途中,亦被特务暗杀。李闻惨案发生后,引起国内各阶层人士的极大愤慨,中共中央和各民主党派均发表声明,痛斥国民党特务的残暴行径,抗议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有哪些?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宇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七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饶,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哪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来的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族党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人士。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会议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即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2)全会充分地研究了经济政策问题。(3)全会指出,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因此,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政权不是可以削弱的,而是必须强化。(4)全会强调应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西柏坡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内容?
“两个敢于”,即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两个善于”,即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开拓创新精神;“两个务必”,即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论十大关系》主要论述了哪些社会主义建设中应注意和处理的关系?
1956年4月25 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该报告主要论述了: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以及中国和外国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是:(1)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3)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4)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党员干部自觉划清哪“四个重大界限”?
党员干部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
(三)50分题 如何评价五卅运动?
①中共领导的第一次全规模的反帝运动,它揭开了全国大革命的序幕,为广东革命根据的巩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群众基础。②锻炼和培养了大批工人干部,为中共扩大了力量。③充分证明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买办资产阶级是革命的敌人,民主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同盟者,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最彻底,这就为中共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提供了客观依据,对民族革命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起了很大作用。
1919至1921年间,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同反马克思主义者分别进行了哪几次论战?
共进行了3次论战。第一次: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以胡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于1919年7月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反对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社会问题,主张“一点一滴的改良”。8月,李大钊在同一刊物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予以反驳。陈独秀、瞿秋白亦写文章批判了胡适的观点。第二次: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1920年11月至1921年2月进行的马克思主义者与张东荪、梁启超为代表的基尔特社会主义之间的论战。张、梁主张,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开发实业,即发展资本主义,反对十月革命的道路和方向。第三次: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1920年至1921年,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以陈独秀、李达、毛泽东等为代表的早期共产主义者同以区声白、黄凌霜等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者的斗争。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形成于何时?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形成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前后长达13个月之久。1922年1月的香港海员大罢工是这次高潮的起点。在这次罢工胜利的推动下,1922年下半年,罢工高潮在全国兴起,影响较大的有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3年2月开始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顶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提出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宣言提出迅速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权政治、改善人民生活等基本主张,希望国民党能予以实行。同时,声明中国共产党愿为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而奋斗,停止推翻国民党政权和没收地主阶级土地的政策,取消苏维埃政府,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中共中央希望以此宣言作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1)中国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这种特点决定了反动统治阶级内部存在分裂和战争,为红色政权的存在提供了条件。(2)红色政权之所以在小块地区发生时和大革命的影响有密切联系的。(3)小块红色区域能否长期存在,还取决于全国规模形势能否向前发展。中国革命形势是跟着国内买办豪绅阶级和国际资产阶级的继续分裂和战争而必然继续向前发展的,所以红色政权不但能长期存在,而且还会继续发展。(4)有相当数量的正式红军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5)共产党组织的力量和它的政策,更是一个要紧的条件。此外,还需要有利于作战的地势和能够提供足够给养的经济力等。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第一,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
第二,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二,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第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五,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
第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长征的胜利,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都有着伟大而深远的意义。第一,翻开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篇章。第二,用实际行动,向全国人民宣传了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主张,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和威望,扩大了党和红军在世界上影响。第三,保存和锻炼了革命力量,并在沿途撒下了革命火种,培育和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长征精神。第四,使革命重心有南方转移到西北抗日前线,实现了我们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为推动抗日救亡运动,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简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五,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的中药保证,也是长征胜利最深远的意义。
从七大到八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哪两次有巨大意义的历史转变?
从七大到八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两次有巨大意义的历史转变。一是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1949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二是到八大召开前夕,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全国绝大部分地区
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主,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它的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的国家结构形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单一制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制度完整、系统的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答:民主集中制由列宁最早提出,概括的说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党章》对民主集中制提出了六条基本原则: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在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发动了几次反共高潮?
共发动了三次反共高潮。第一次反共高潮:从1939年12月至1940年3月。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它政策重点由对外抗日转移到对内反共,开始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之后,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则进一步确定了以军事反共为主、政治反共为辅的方针。在这种背景下,国民党反动派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第二次反共高潮:1940年10月至1941年初,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即皖南事变。第三次反共高潮:1943年3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这次反共高潮的特点是打西北。
1.(B)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创立的主要标志。A、《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B、《共产党宣言》 C、《共产主义原理》 D、《资本论》2.(B),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
党史知识竞赛100题 一、抢答题(65题)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准确时间?(1921年7月23日)2、中共“一大”是在什么地方召开的?(上海)3、党的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区分并制定了党的最高纲......
1.1946年10月,国民党军占领了晋察冀解放区哪个首府?答案:张家口2.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作战,是谁担任志愿军司令员?答案:彭德怀3.抗日战争期间,为了克服经济困难,中央号召各抗日根据......
大足县统战系统庆祝建党90周年知识竞赛题党史知识竞赛100题一、单项题选择1.中国共产党是(C)诞生的。A.1919B.1920C.19212.中国早期共产主义小组有(A)个。A.8B.9C.103.北伐战争时期,农......
党史知识竞赛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B)。 A.《虎门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2.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意义在于(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