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练: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1 Word版含答案]_高考语文复习习题
【高考调研】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练: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1 Word版含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考语文复习习题”。
习题课1 “文言文”满分精读方案(一)
(时间:45分钟 总分:19分)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其根本在于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如果把文言文中的字词理解透彻,做题就易如反掌了。,我们除了要积累学习过的教材上的知识,还要积累我们平时训练题目中学到的知识。“在训练中积累”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做题时,不能抱有“为做题而做题”的错误思想,而要像学习课文一样来精读,来仔细梳理。因此我们设计了“文言文精读方案”供师生共同研习,以期给考生提供一种复习文言文的新思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褚彦回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百姓咸负担而立。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着芒屦,于斋前习行。或讥之,彦回时年十余,甚有惭色。湛之有一牛,至所爱,无故堕厅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彦回下帘不视也。又有门生盗其衣,彦.回遇见,谓曰:“可密藏之,勿使人见。”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秘书丞。湛之卒,彦回悉推财与弟澄,唯取书数千卷。
宋明帝即位,累迁吏部尚书。有人求官,密袖中将一饼金,因求请见,出金示之,曰:“人无知者。”彦回曰:“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此人大惧,收金而去。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时人莫之知也。......彦回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时人以方何平叔。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彦回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王彧、谢庄并在粲坐,抚节而叹曰:“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不可得已。”
时伧人常珍奇与薛安都为逆,后又求降,明帝加以重位。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帝不从,珍奇寻又叛。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帝与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帝怒曰:“卿痴不足与议事。”彦回惧而奉旨。明帝崩,遗诏以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受顾命,辅幼主,粲等虽同见托,而意在彦回。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百姓赖之。既而王道隆、阮佃夫用事,奸赂公行,彦回不能禁也。性和雅,有器度,不妄举.......................动,然世颇以名节讥之。........
(节选自《南史·列传十八》)精读方案
第一段
1.“百姓咸负担而立”中的“咸”副词,可联想到《兰亭集序》“少长咸集”来理解,译为:________。
答案 都
2.“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躬”,可联想到《陈情表》“躬亲抚养”来理解,译为:________。
答案 亲自
3.“彦回下帘不视也”中的“下”为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动用法,________。答案 使„„下,放下
4.第一段通过哪几件事情赞美“褚彦回幼有清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时人讥笑其父,彦回甚有惭色;②郡中喧扰,彦回下帘不视也;③善待盗其衣的门生;④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秘书丞;⑤湛之卒,彦回悉推财与弟澄,唯取书数千卷。
第二段
5.“时人莫之知也”。此为宾语前置句,译为:________。答案 当时人都不知道他是谁
6.本段重点表现了褚彦回什么样的品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收“红包”,拒绝利诱,无论古今中外,皆属难能可贵。第三段
7.“百僚远国使”,指________。答案 众位官僚和外国使者
8.“尝聚袁粲舍”,此为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应为:尝(于)袁粲舍聚,译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曾经在袁粲家聚会
9.本段重点介绍了褚彦回哪些品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段重点介绍了褚彦回仪表秀美,举止优雅,待人接物总是极有风度规范。第四段
10.“珍奇寻又叛”中的“寻”,为副词,可联想《陈情表》“寻蒙国恩”来理解,解释为:________。
答案 不久
11.“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这句话写出了________。答案 褚彦回分析问题客观正确
12.后来王道隆、阮佃夫掌权,褚彦回不能禁止________,因此受到别人讥讽。答案 他们做奸邪贿赂之事
原题练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
尚:娶 .B.莫不延首目送之
延:邀请 .C.时人以方何平叔
方:比作、相比 .D.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
令:美好 .答案 B 解析 “延”,伸长。延首,伸长头颈,常形容急切盼望的样子。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褚彦回“有器度”的一组是(3分)()①帝与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 ②可密藏之,勿使人见 ③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 ④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 ⑤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 ⑥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 A.①②⑤ C.②④⑥ 答案 C 解析 ①表现褚彦回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③表现褚彦回举止潇洒,有风度,符合礼仪;⑤表现褚彦回能够和袁粲团结一致,并主张俭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褚彦回的父亲带领随从们解救掉到井里的牛,场面喧闹混乱,褚彦回不喜欢这种场面,所以放下帘子来阻隔外面的混乱和喧闹。
B.褚彦回到袁粲家参加聚会,在风月和美的凉爽秋夜展示了自己高超的琴艺,得到了王彧、谢庄的高度赞扬,这说明褚彦回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
C.明帝在遗诏中任命褚彦回为中书令、护军将军,让他和袁粲共同接受遗命,辅佐幼主,但明帝更属意于褚彦回,由此可见皇帝对褚彦回很器重。
D.褚彦回和袁粲同心协力处理政事,褚彦回倡导俭约,因此百姓很依赖他,后来王道隆、阮佃夫掌权,褚彦回不能禁止,因此受到别人讥讽。
B.①③④ D.③⑤⑥
答案 D 解析 D项“褚彦回不能禁止王道隆、阮佃夫掌权”错误,是不能禁止他们做奸邪贿赂之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3分)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3分)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4分)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个门生惭愧离去,不敢再回来。后来他富贵了,才回来谢罪,褚彦回还像当初一样对待他。(“惭而去”“贵乃归罪”各1分,“待之如初”补出主语1分)(2)你自然应该得到这个官位,不必凭借这饼黄金。如果一定要给我,我不得不(向上级)报告你。(“假”“见与”“启”各1分)(3)褚彦回认为保全他们的性命,在这件事上已经很宽大,不值得格外施加特别的恩宠。(“首领”“弘”“足”“宠异”,各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卢怀慎,滑州人,盖范阳著姓。祖悊,仕为灵昌令,遂为县人。怀慎在童卯已不凡,父友监察御史韩思彦叹曰:“此儿器不可量!”及长,第进士,历监察御史。神龙中,迁侍御.史。开元元年,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三年,改黄门监。薛王舅王仙童暴百姓,宪司按得其罪,业为申列,有诏紫微、黄门覆实。怀慎与姚崇执奏:“仙童罪状明甚,若御史可疑,则他人何可信?”由是狱决。怀慎自以才不及崇,故事皆推而不专,时讥为“伴食宰相”。又兼吏部尚书,以疾乞骸骨,许之。卒,赠荆州大都督,谥曰文成。遗言荐宋璟、李杰、李朝隐、卢从愿。
怀慎清俭不营产,服器无金玉文绮之饰,虽贵而妻子犹寒饥,所得禄赐,于故人亲戚无所计惜,随散辄尽。赴东都掌选,奉身之具,止一布囊。既属疾,宋璟、卢从愿候之,见蔽箦单藉,门不施箔。会风雨至,举席自障。日晏设食,蒸豆两器、菜数桮而已。临别,执二.人手曰:“上求治切,然享国久,稍倦于勤,将有憸人(险恶之人)乘间而进矣。公第志之!”及治丧,家无留储。帝时将幸东都,四门博士张晏上言:“怀慎忠清,以直道始终,不加优锡,无以劝善。”乃下制赐其家物百段,米粟二百斛。帝后还京,因校猎、杜间,望怀慎家,环堵庳陋,家人若有所营者,驰使问焉,还白怀慎大祥,帝即以缣帛赐之,为罢猎。经其墓,.碑表未立停跸临视泫然流涕诏官为立碑令中书侍郎苏为之文帝自书。
子奂、弈。奂,早修整,为吏有清白称。历御史中丞,出为陕州刺史。开元二十四年,帝西还,次陕,嘉其美政,题赞于听事曰:“专城之重,分陕之雄,亦既利物,内存匪躬,.斯为国宝,不坠家风。”寻召为兵部侍郎。天宝初,为南海太守。南海兼水陆都会,物产瑰怪,前守刘巨鳞、彭杲皆以赃败,故以奂代之。污吏敛手,中人之市舶者亦不敢干其法,远俗为安。
时谓自开元后四十年,治广有清节者,宋璟、李朝隐、奂三人而已。终尚书右丞。
(《新唐书·卢怀慎传》有删改)精读方案
第一段
1.“盖范阳著姓”,“盖”,副词,解释为:________;“著姓”,解释为:________。答案 大概 有名的大姓,即名门望族
2.“遂为县人”,“为”,动词,解释为:________。答案 成为
3.“以疾乞骸骨”,“乞骸骨”,解释为:________。骸骨:________。答案 请求退休 尸骨,一般指身体
4.“若御史可疑,则他人何可信”表现了卢怀慎什么品性?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直敢言。第二段
5.“虽贵而妻子犹寒饥”,“而”,连词,表示________关系。答案 转折
6.“既属疾”,“属疾”,解释为:________,“属”同“________”。答案 小病 嘱
7.“日晏设食”,“日晏”,解释为:________。晏,________。答案 天晚了 晚
8.“不加优锡”,“锡”同________,解释为:________。答案 赐 赏赐
9.本段重点表现了怀慎什么样的品格特征?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为官十分清廉。②为人又极大方。第三段
10.“次陕”,次+地名,解释为:________。答案 在„„地方停留
11.“专城之重”,“专城”,古时以州牧、太守等地方官言为________。答案 一城之长
12.“内存匪躬”,译为:________。“内”,心。“匪”,通“________”,成语有“匪夷所思”。躬,________。
答案 心里只装着他人忘了自己 非 身体、自身 13.本段介绍其子卢奂为官政绩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间接表现卢怀慎的为政清廉。
原题练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神龙中,迁侍御史
迁:贬官 .B.会风雨至,举席自障
会:适逢 .C.环堵庳陋
堵:墙 .D.帝西还,次陕
次:停留 .答案 A 解析 “迁”,平级或升迁。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卢怀慎“清廉”的一组是(3分)()①怀慎在童卯已不凡 ②若御史可疑,则他人何可信 ③服器无金玉文绮之饰
④赴东都掌选,奉身之具,止一布囊 ⑤将有憸人乘间而进矣。公第志之 ⑥斯为国宝,不坠家风 A.①②⑤ C.③④⑥ 答案 C 解析 ①表现其才能;②表现其正直;⑤表现其忠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②④⑤ D.①③⑥
A.皇上下令复查薛王舅舅王仙童一案,卢怀慎等人上奏说:“王仙童罪状十分明白,如果御史都可以怀疑,那么其他人怎么还能够相信呢?”
B.卢怀慎生病退休后,宋璟、卢从愿去看望他,天晚了摆饭招待,只有两盆蒸豆、数碗蔬菜而已。
C.卢怀慎为官清廉,又经常救济亲戚朋友,家无储蓄,门无遮帘,妻儿饥寒,生活得很贫穷,他是唐代比较清廉的一位宰相。
D.卢怀慎之子卢奂在广州做太守时,不为当地的奇珍异宝所动,能保持清廉节操,也受到皇上和当地人的称赞。
答案 D 解析 卢奂在陕州任职时得到皇上称赞,在广州任职时得到当地人称赞。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怀慎自以才不及崇,故事皆推而不专,时讥为“伴食宰相”。(3分)译
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求治切,然享国久,稍倦于勤,将有憸人乘间而进矣。(4分)译
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人之市舶者亦不敢干其法,远俗为安。(3分)译
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卢怀慎自认为才能不如姚崇,因此事务都推让给姚崇,自己则概不专断,当时人讥笑为“陪伴吃饭的宰相”。
(2)皇上急于求得天下大治,然而在位年久,对勤勉稍有些厌倦,恐怕要有险恶之人乘机被任用了。
(3)来买舶来品的宦官也不敢干扰卢奂的法令,于是远方民俗十分安定。
2014届高考一轮复习文化生活专练一、选择题1.2013年6月10日,第五届端午文化节在北京开幕,粽子几乎成了端午节的代名词。我国各地饮食习惯是有差异的,南方人爱吃咸肉粽子,北方人粽......
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的理解实词理解: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对照,保持一致......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文言文阅读【说明】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5分) 淮南厉王长者,......
考点综合练(二)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电视剧《皮五传奇》讲述了明朝市井小民皮五揭露婚托骗财以及屠夫卖肉作假的故事,被认为________了当今社会的一......
考点综合练(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优孟者,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臵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