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学复习参考题整合版_旅游文化学复习题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旅游文化学复习参考题整合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旅游文化学复习题”。

《旅游文化学》复习参考题

一、填空题

1、旅游文化 是旅游业的灵魂。

2、旅游文化概念的提出以及将旅游文化作为一门学科,就其内容、特点等诸方面进行探讨,则到了___80___年代初期。

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出自 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

4、据范能船先生考证,我国最早把“旅”和“游”二字连用是在南朝梁诗人 沈约 的《悲哉行》。

5、山水景观的 形式美 是其最基本、最突出的特征。

6、西安秦陵兵马俑坑被称为 世界第八大 奇迹。

7、把自然山水作为审美对象在我国是由来已久的。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一幅山水画 _《游春图》__(隋朝.展子虔)

8、汉魏六朝时期,由于社会*和玄学盛行,人们开始以 隐逸 的心态寄情于山水之间,追寻“畅神”境界,欣赏山水本身那千姿百态的自然美。

9、王维 的《鹿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人深林,复照青苔上。”

10、___王维______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1、中国山水审美中所追求的“ 神与物游 ”的理想境界,就是这种民族意识的积淀。

12、每年农历八月___十八____日前后,是钱塘江观潮的最佳时节。

13、“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是毛泽东描写 庐山与长江的组合 的著名诗句。

14、____峨眉山___________的“金顶佛光”堪称天下一大奇景。

15、在西方有人把建筑比喻为“石头的史书”,在中国则可以把古建筑称为“ 土木的史书 ”。

16、在西方,有人把建筑比喻为“_____石头的史书____________”。

17、古代建筑,是指 封建 社会及其以前的各类建筑。它包括古代园林、宫廷、各类工程、民居、陵墓,等等。

18、现代建筑,是指____2 0___世纪初期以来的各类建筑,尤其是指近些年来的建筑。

19、在饮食习惯上,我国向来有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传统。20、在饮食习惯上,我国向来有____南甜北咸________、东辣西酸的传统。

21、单座建筑可大体分为 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

22、_____四合院____的布局方式由于适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及礼教制度,因而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中都被广泛采用。

23、中国的古典园林属于 自然山水式 园林,即以山水为骨架,辅之以花木、建筑,从而构建出一个小巧玲珑的“壶中天地”,使人可以不出城廓而享山林之美。

124、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艺术中素有“____世界园林之母_____”的美称。

25、秦始皇率先在咸阳修建著名的 上林苑,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苑囿。

26、中国园林的雏形起源于远古时代的“___ 囿 ____”。

27、宋 代的私家园林已分为南北两支,北以洛阳为主,南以苏州为盛。

28、廊是我国园林中独特的建筑物。_____颐和园____中的长廊全长728m,是我国最长的廊。

29、古墓葬一般可以分为二部分,即地下部分和地面部分。地下部分包括墓室结构和陪葬品:地面部分包括封土和 陵园建筑。

30、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于__史前社会______的后期。

31、公元前2年 西汉 时,佛教传人中国,在与中国固有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成了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32、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____ 圣人 ___”。

33、近代汉地佛教,大部分是 禅宗 丛林。在修持方面,禅僧又都“禅净双修”,禅宗与净土宗近乎融为一。

34、佛教的基本教义中“四谛”的“谛”是_____真谛或真理___的意思。

35、道教分为 全真、正一两大派系,一直延续至今。

36、伊斯兰教对穆斯林的饮食作了严格规定,如禁饮酒,禁食无鳞鱼,禁食 猪肉。

37、唐人杜苟鹤曾诗赞 苏州 水城风光:“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38、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创立于__东汉__末年,创始人为张陵(又称张道陵),属多神教。

39、基督教是信仰耶酥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统称,“基督”,源自希腊文,其意为“_救世主_____”。

40、关于泼水节的来历,一般认为傣历新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要用各种名香浸水洗佛像,故又称“_____浴佛节________”。

二、判断题

1、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2、从一定意义上讲,儒教也是一种宗教。(×)

3、少数民族如维吾尔族和回族有达慕大会古尔邦节、开斋节(肉孜节)。(√)

4、斗鸡走狗之类的民间娱乐活动属于休闲文化。(√)

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出自毛泽东:《沁园春·雪》。(√)

6、《鹿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人深林,复照青苔上。”的作者是李白。(×)

7、苍龙岭是黄山最长、最险的绝径之一。(×)苍龙岭是华山的8、近代建筑,是指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各类建筑。(√)

9、中国历代皇宫用黄色琉璃瓦覆盖的习惯最晚始于宋代,到明、清时更有明确规定。(√)

10、著名的沧浪亭园林就是明代私园的杰作。(×)是宋代的11、假山以江南园林最优,江南以苏州园林为佳,苏州则当首推环秀山庄的湖石假山。(√)

12、在我国园林中,杭州园林建亭最多,这里几乎是“有园必有亭”。(√)

13、我国至今保存完好的最大的皇苑是承德的避暑山庄。(×)是颐和园

14、佛教的供奉对象佛,意为“自觉者”。(×)

15、神仙是佛教理想中修真得道、神通广大、长生不死的仙人。(√)

16、在中国,基督教新教又被称为耶稣教或基督教。(√)

217、土石结构的碉房为蒙古族的典型民居。(×)是藏族

18、贵州凯里的壮族常在正月十六日至二十日欢度芦笙节。(×)是苗族

19、“那达慕”是蒙语“娱乐”、“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在每年的七八月间举行,是蒙古族重要的传统节日。(√)20、通称为“阿訇”(波斯语的音译),它是对伊斯兰教学者、宗教家和教师的尊称。(√)

三、选择题

1、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最主要的依据是中国的(C),其次才是现代文明。A.自然资源 B 人文资源 C.传统文化

D.建筑文化

2、中国的伊斯兰教中西合璧的建筑装饰,不用(c)图案、纹,全用花卉、几何图案或阿拉伯文字为饰;体现地域特色:华北地区爱用青绿彩画;西南地区爱用五彩彩画;西北地区爱用蓝绿点金。

A.树木 B.花草 C.动物 D.植物

3、基督为“基利斯督”的简称,意指上帝所差遣的(D),为基督教对耶稣的专称。A.菩萨 B.安拉 C.真主 D.救世主

4、古代园林中的建筑小品(B)即停止的意思。是供游人休憩观景的地方。一般不设门窗,形状千姿百态。

A.榭 B.亭 C.轩 D.阁

5、我国古建筑屋顶装饰中的(C)为古建筑屋顶正脊两端的兽形瓦塑。最常见的是螭吻”。古人认为它有驱邪之力和布雨之能,将它置于大殿正脊的两端是为了防火和辟邪。它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A.吻兽 B.悬鱼 C.脊兽 D.瓦当

6、孔子提出的五种道德规范为温、(B)、恭、俭、让。A.惠 B.良 C.信 D.宽

7、旅游文化是综合的文化现象,它是由不同质态文化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分为三类:旅游主体文化、旅游(C)文化、旅游介体文化。A.媒体 B.资源 C.客体 D.企业

8、被我国称为《三藏经典》的是(A)经典总集,即是“经藏”、“律藏”、“论藏”。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9、《周易》是一部以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象征天、地、雷、风、(B)、火、山、泽等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变化和占卜的书。A.光 B.水 C.霞 D.云

10、汉代出现在铜镜上的图案“四神”和“十二生肖”宋代以后逐渐绝迹。其中,“四神”指的是:(D)、白虎、朱雀、玄武。A.黄龙 B.青狮 C.白象 D.青龙

11、最能体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私家山水园林,是(A)园林。

A.苏州 B.北方 C.中原 D.岭南

12、佛教基本教义中的“四圣谛”,其中(A)是指佛教对世界人生的认识,集谛是讲造成痛苦的原因。

A.苦谛 B.集谛 C.道谛 D.灭谛

13、(C)又称金或吉金,它是红铜与锡的合金,其色青灰,它的熔点低于红铜,而硬度却高于红铜。

A.铁 B.锡 C.青铜 D.银

14、中国人自古就有爱玉的嗜好,“君子以玉比德”。玉的“五德”是:(C)、义、礼、智、信。A.忠 B.勇 C仁 D孝

15、在下列宗教中,属于世界第二大宗教的是(C)A、佛教 B、犹太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16、佛教名山普陀山是(A)A.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B普贤菩萨的道场 C.文殊菩萨的道场 D.地藏菩萨的道场

17、开斋节是下列哪个宗教的主要节日(B)A 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 佛教 D 道教

18、墙柱构架与屋顶之间用(C)联络,这是中国建筑构架中最显著的特征。A 砖石 B泥土 C 斗拱 D 岩石

19、“间”的概念可能始于(A)朝,它是我国木架建筑平面、空间和结构的最基本单元。

A 商 B 秦 C 汉 D 明

20、汉族的春节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但过节具体日期的确定到(c)朝时再最后稳定下来。A 商 B 秦 C 汉 D 明

四、名词解释题

1、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成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2、佛教的“五戒”

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3、世界上七大建筑体系

古代世界曾经有过七个主要的独立建筑体系,但其中的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和古代美洲建筑不是早已中断就是流传不广,而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主要建筑体系。

4、我国民俗主要分为哪些种类?

按照我国历史上通行的民俗事象几大方面可分为:巫术民俗,信仰民俗,服饰、饮食、居住民俗,建筑民俗,制度民俗,生产民俗,岁时节令民俗,人生仪礼民俗,商业贸易民俗,文艺游艺民俗10个部分。

5、我国四大道教名山

位于湖北十堰的武当山; 位于江西鹰潭的龙虎山; 位于安徽黄山的齐云山; 位于四川都江堰的青城山。

6、风水文化?

7、闽南“三女”

惠安女、(虫寻)埔女、湄洲女

8、孔孟食道

孔孟食道是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和孟子两人的饮食观点、思想、理论及其食生活实践所体现的基本风格与原则性倾向。

9、佛教的“四威仪”

佛教中威仪是指通过人的行、住、坐、卧四个方面来规范佛教信众的行为规范,简称四威仪。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

10、鸱吻

鸱吻是屋顶上装饰,正脊与垂脊相结合的关节或古代宫殿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

411、我国四大明园

中国四大名园为北京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

12、品茶

品茶是以茶为对象的品饮活动,是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高度统一的生活艺术

五、问答题

1、旅游者为什么喜欢山水景观的天然美。

自然山水美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无限多样的展现形态,包括它的形象、它的色彩、它的音响、它的动态和静态、它的朦胧等等。欣赏山水景观的天然美正是回归大自然的一种表现,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自由与充实,感悟到生命的永恒意义,感悟到人生的真正价值。

2、如何理解孔子的“知(同“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含义?

寄情自然山水,以仁者自期、以知者自勉那样,我国古典园林同样是以山水为主来设计营建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以山水比德的价值观念在起着支配作用,同时表现出文人们对“高山流水”般的人格的崇尚。

3、为什么说中国园林具有浓重文人风格?-中国古典园林,被称为文人园林,在于它充满了诗情画意,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表现或寄托了园林主人的感情、抱负、人格和情操,显示出对理想美的执着追求。同时体现了园林主人美的感情,美的人格和美的理想。

4、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分类?各具什么特点?

分类:

一、按园林选址和开发方式

1、天然山水园

2、人工山水园

二、按园林分布地域

1、北方园林

2、江南园林

三、按园林隶属关系

1、皇家园林

2、私家园林

3、寺观园林

4、公共园林 特点:

5、为什么说朝鲜和日本佛教的根在中国而非印度?

朝鲜佛教,指位于及发展于朝鲜半岛的佛教,其为汉传佛教的组成部分,主要教义为大乘佛教。其由中国传入,早期的主要活动为翻译经典及传播,之后出现本土化的趋势,并产生起独立民族化的佛教传统。公元六世纪中叶,佛教由中国经百济传日本,初期的弘扬以圣德太子(574-622)为最大功臣,他定佛教为国教,并在制定的十七条宪法中规定全民“笃敬三宝”,说明佛教为“四生之终归,万国之极宗”,奠定日本佛教的基础。

6、请简述宗教有何主要功能。

①宗教作为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首先表现出巨大的包容性

②其次,宗教本身又具有两重性

③但是,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又有其存在、发展的合理性,也就是说在宗教现象中还存在着与它的负面相对的一面。

7、中国古代建筑包括哪些类型,请举例说明。

(一)古城建筑 河南偃师乡二里头宫城、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

(二)宫殿建筑 秦都咸阳的阿房宫,汉都长安的“汉三宫”(建章宫)

(三)陵寝建筑 黄帝陵、秦始皇陵、汉代长陵和茂陵、唐代昭陵和乾陵等

(四)防御建筑 长城

(五)桥梁建筑 秦汉的东渭、中渭、西渭三桥 隋初赵州桥

(六)园林建筑 苏州狮子林、留园

(七)宗教建筑 白马寺

8、举例说明陵寝的历史文化价值

陵寝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旅游项目,如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等,这些陵墓之所以成为旅游资源,是因为他们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丧葬是历史的产物,必然在许多方面反映出当时的历史它是历史的产物,必然在许多方面反映出当时的历史,通过它还可以探寻民族迁徙和文化传播的轨迹。同时,陵寝里随葬品丰富,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生产水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都是极为重要的佐证。例如对中国奴隶社会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安阳小屯古墓中的发现。

六、论述题(可适当展开)

1、中国民俗文化在旅游中有何作用?请你结合课堂提供的影视资料《中国正在消失的民俗》的内容,论述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

(1)作用

①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异域的风光,特别是异域异族的民族风情,往往带给旅游者 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享受。同时,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与山水风光旅游、文物古迹旅游共同构成我国旅游活动的三大系列产品。

②民俗文化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旅游者注重亲身体验异质文化模式带来的奇特感受,进而开阔视野,丰富阅历,获得无穷的乐趣。民俗旅游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具有民族性、地方性、文化性和参与性的特点,满足了旅游者寻求异域情趣的需求,使旅游者获得原汁原味的文化享受。

③民俗旅游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发展民俗旅游可以把当地的民俗资源优势转换为显示的旅游产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牵动作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可以直接利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产生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间接利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2)意义

①感受新奇:通过旅游走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去,人们就可以获得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和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如到广西龙胜旅游,可以观赏壮族舞,品尝龙脊水酒。

②体验参与:在民俗旅游中,旅游者直接进入了常用地的生活环境中,参与当地群众性的民俗活动,感受到的不仅是新鲜食物,更多的是接触到亲切热情的当地人民,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获得内心的愉悦

③文化交流:民俗文化在跨文化交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民俗文化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其次旅游者在民俗旅游中进行了文化交流,第三,民俗文化的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泛的特点,促进着跨文化的良好交流

2、论述宗教功能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认同功能 :不同的宗教体系,都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

②行为规范功能 :在一致认同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宗教信仰体系,必然对群体成员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影响。

③ 社会整合功能:由于具有认同和行为规范功能,一般来说,宗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能起到稳定作用。

④心理调节功能 :人们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心态上的不平衡,需要一个暂时的“避风港”。

⑤审美功能: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于人们的情操也具有特殊的美感功能。

3、论述闽菜的构成及特色。

(1)构成由于自然条件、原料结构和民间食俗的差异,加之各地经济、文化的影响,福建菜形成了福州菜、闽南菜、闽西菜三路地方风味。福州菜是福建菜的主流,盛行于福州、闽东、6 闽中、闽北地区,特点是清鲜、淡雅、爽脆,善于用红糟调味,讲究调汤;闽南菜流行于厦门、漳州、泉州、闽南金三角地区,特点是清淡、香嫩、鲜醇,以善用香辣著称,在使用沙茶、芥末、橘汁及中药材、佳果方面有独到之处;闽西菜盛行于闽西客家地区,特点是鲜嫩、浓香、醇厚,以烹制山珍野味见长,口味偏咸重油,极富乡土气息。(2)特色

①原料丰富,多用山珍海味,长于烹制蛏(cheng)、蚌、贝、虾

②刀工严谨,行色艳丽。素有“片薄如纸、切丝如发、剞(ji)花如荔”之美称。

③烹制细腻,注重调味。烹制上擅长抄、蒸、煨、炸、熘等方法,调味善用糖,以甜去腥膻;巧用醋,以酸爽口;善用红糟、虾油、虾酱、沙茶、芥末、橘汁、冰糖、蜂蜜、酒、五香粉等独特味料,仅红糟就有拉糟、煎糟、醉糟等十多种,构成了别具一格的风味。

④汤菜考究,变化无穷。

福建菜雅致大方,山珍海味之风采突出。

4、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课堂提供的影视资料《土楼探奇》,分析土楼居住民俗的成因特点及其文化旅游价值和意义。

(1)民俗是全民族在其生存和发展的文化过程中进行选择的结果,是产生于社会生活又对社会生活进行制约的一种力量(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是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中广大人民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现象。)

(2)建造特点: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等,各具特色。土楼属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土楼的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

圆楼市当地土楼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他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其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是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各家几乎无秘密可言。

形成原因:土楼民居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因战乱、饥荒等各种原因被迫南迁,至南宋时历近千年,辗转万里,在闽粤赣三省边区形成客家民系。他们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大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3)特点、优越性:

①充分的经济性 ②良好的坚固性 ③奇妙的物理性 ④突出的防御性 ⑤独特的艺术性(4)旅游价值: ①独一无二,形态完整

②可发展区域广阔,环境容量巨大

③浓厚的乡村气息,厚重的儒家文化

④类型多,规模大,档次高。可视性强

⑤天人合一,讲究风水

⑥对境外游客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旅游文化学

旅游文化学我是一个喜欢旅游的人,因此选选修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旅游文化学。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旅游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旅游作为一种生活现象,存在......

旅游文化学

旅游文化学12级旅游管理一班出版一、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1.旅游是文化展示的平台 2.旅游是文化交流的渠道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1.文化需求是旅游的根本动因 2.......

旅游文化学

一、简答题1、简述旅游文化2、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农耕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3、简述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及其特征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四......

旅游文化学

旅游文化学选择题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1.从旅游的全过程来看,旅游文化包括旅游主题、旅游中介体、旅游客体和旅游社会环境四个环节。2.旅游文化是指奠基于人类追求人性自由完......

旅游文化学

多彩世界:我了解的美国人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如同中国人含蓄、法国人浪漫等,美国人也拥有其鲜明的性格特征。概括说来,大多数美国人开朗大方、易于接近、喜欢交谈、不......

《旅游文化学复习参考题整合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旅游文化学复习参考题整合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旅游文化学复习题 旅游 文化学 旅游文化学复习题 旅游 文化学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