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政策加速房地产企业并购重组_最新房地产调控政策

2020-02-26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调控政策加速房地产企业并购重组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最新房地产调控政策”。

调控政策加速房地产企业并购重组

作者: 程彩清 日期: 2011-07-28

2011年,房地产调控再次“亮剑”。先是加息重压袭来,进一步收紧银根。再是“限购令”重靴落地,“新国八条”在房价上涨过快的大中城市细则出台。还有房产税“敲山震虎”,已经箭在弦上,牵动着地产市场的神经。多从政策挤压之下,不少势单力薄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出现了“钱荒”,不得不等人并购或贱卖资产。

房企抱团取暖5个月并购案超50宗

2010年9月29日,多部委出台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措施,规定暂停发放第三套及以上房贷;首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0%;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城市将限定家庭购房套数。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城市要限定居民购房套数,调整住房交易环节的契税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2010年11月3月,住建部等部门下发通知,规定公积金贷款购买90平米以下首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20%,90平米以上不低于30%;二套房首付不低于50%.禁用公积金贷款投机性购房。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出台新国八条房地产调控政策,要求进一步调控房地产市场,各地要确定价格控制目标并向社会公布,二套房房贷首付比例提高至60%.之后,央行2011年内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信贷市场连续收紧。

新国八条及后续政策犹如肃杀的秋风,让房企资金链开始变黄,为了过冬,房企纷纷抱团取暖,统计显示,2011年前5个月出现超50宗房企并购案,项目和土地是并购主要风向。专家说,如果调控继续严厉,销售不畅,今年年底房企并购将“滚滚来”。

据南方都市报的不完全统计,4月和5月两个月,房企之间土地、项目及股权转让等拟并购和收购案例超过20宗,涉及万科地产、恒大地产、SO H O中国、奥园地产、嘉德置地、渝开发等房企。实际上,房企并购数据在今年第一季度就已经相当惹眼。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2011年第一季度,房地产行业并购居首位,共完成32起并购案例,占比14.1%,超过2009年全年的并购案例数。也就是说,今年5个月就出现了超50宗并购案例。

在货币和市场环境不断从紧的背景下,近期房地产开发企业间的土地、项目以及股权转让案例频繁发生,尤其是对中小房企的兼并收购呈现出加剧的趋势。但业内人士也认为,目前形势并没有危及到开发本身,因而房企整体的并购还未开启大幕。现在以项目和地块收购为主的并购模式属于正常范围内的交易,卖项目或土地的公司寻求套现,而接手方收购项目作为储备。当资金状况更为紧张,房企的整体并购就会出现,资金越紧持续越长,并购出现越多,数量越大。如果成交量持续下降,今年年底可能会出现并购潮。

地产大鳄趁机吞下缺钱的中小企业

房企资金来源主要有股东原始资本金投入、银行贷款、卖房销售收入、IPO或股票增发、信托贷款、发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目前这些融资途径已经被一一封堵。在“真差钱”的大环境下,资金实力薄弱、融资无门的中小房企濒临被吞并的危险境地,而像万科这样的已在全国广泛布局、现金流和土地储备充裕的“财大气粗”的大型房地产公司则择机扩展全国版图,通过并购获得业务和土地,将境遇拮据的小企业卷入麾下。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并购案例共发生近90起,其中万科一年内收购24家公司,平均每半个月收购一家,金地也收购了13家公司,收购金额达4.73亿元。进入2011年后,并购案例进一步增多。

据业内人士的透露,对房地产行业的开发贷款,所有商业银行都已经收紧,但是在银行内部对不同的企业有所区别,对优质企业的融资需求会相对宽松,部分央企和国企均在优质企业行列。

除了央企和国企,部分的民营企业资金状况也相对乐观,其中,以开发商业地产见长的SOHO中国最为典型。截至6月,SOHO中国的现金超过了180亿元。6月23日,SOHO中国与汇丰、渣打等十家银行签署了最多相当于6.05亿美元的3年期可转让贷款融资。在整体行业负债率超过60%的背景下,SOHO中国充裕的现金,无疑成为市场焦点。

据SOHO中国的董事长潘石屹介绍,今年SOHO中国计划用于收购的资金达150亿元。从今年4月以来,SOHO中国已经斥资88.04亿元在上海相继收购了曹家渡地块、海伦路站地块、SOHO中山广场、四川北路站地块等四个项目。虽然在CBD土地争夺战中,SOHO中国败北,但潘石屹表示,这并不影响SOHO中国在下半年的收购计划。

除了万科等龙头房企今年有进一步的并购意向外,海尔地产集团近日也表示,海尔地产也正在全国范围内寻找适合收购的优质项目。他透露,目前海尔正在洽谈的北京几个地产项目,分别位于海淀区、房山区和通州区,预计收购金额在10亿元左右,产品涉及住宅和写字楼等多种业态。

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呈现六大特点

7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提出了五点加强措施(下称“新国五条”),着实打破了房地产市场的沉寂之势,可谓是对房地产市场最好的总结和展望。世联地产研究认为,伴随着政策进入消化阶段,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房地产市场将由政策主导转向市场力量主导。未来市场走势正朝着政府预想的方向发展。

2011年上半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六大特点。

第一,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得到明显遏制。今年6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均未超过0.5%,环比下跌的城市有12个,与上月持平的城市有14个,涨幅较年初1月份回落的城市有53个。这些表明政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多数城市房价依然是在环比上涨的,因而调控之路任重而道远。

第二,房地产市场依然活跃,需求依然非常旺盛。2011年上半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新开工增速放缓,但依然是正增长。上半年一二线城市受制于限购政策,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放缓或下滑,相比之下,全国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2.1%,表明房地产市场依然活跃。从开发商销售业绩来看,由于今年上半年推盘策略不同,导致其全年目标完成率有较大差异。在调高今年业绩和政策趋紧的背景下,相当部分房企,如万科、恒大、绿城、碧桂园、雅居乐、世贸、金地、保利香港等上半年的目标完成率均优于去年同期,表明市场的需求仍然是较为旺盛的。

第三,房地产市场重心明显转移到二三线城市。今年上半年一线城市销售面积在全国的占比继续下降,仅占4.6%,比去年下降0.1个百分点。除了一线城市以外的其他省会城市、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即二线城市)销售面积占全国的比例为30.2%,比去年下降0.26个百分点。地级城市(即三线城市)销售面积占全国的比例为65.2%,比去年提升0.36个百分点。从2005年开始,一线城市销售面积在全国占比平均每年递减2.2个百分点,二线城市平均每年递减0.6个百分点,而三线城市平均每年递增2.8个百分点,可见房地产市场重心发生明显转移。

第四,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稳步消化。目前对市场有较大影响的行业调控政策主要包括四个,分别是限贷政策、限购政策、限价政策和保障房政策。世联地产调查数据显示,今年2季度表示限贷和限购政策对其有较大影响的购房者比例分别为71.6%和36%,比1季度分别略微下降0.5和0.8个百分点。受影响比例无明显变化,表明限贷和限购政策对市场的影响效力持续。鉴于目前房价尚未真正松动,限贷和限购政策也不会放松,以巩固落实为主。“新国五条”也明确提出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限购。2季度购房者对保障房和房价控制目标的信心度比较低。世联地产调查数据显示,仅有18.4%的购房者认为保障房能够起到平抑房价的作用,比1季度下降6.5个百分点。我们认为保障房开工不足是导致2季度购房者对保障房信心明显下降的重要原因。此外,由于各地房价控制目标均参考GDP或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实为变相涨价令,导致仅有13.4%的购房者认

为该政策能够起到平抑房价的作用。因而,“新国五条”将房价控制目标和保障房放在了前两位,也意味着下半年政府将在这两项政策上加大执行力度。

第五,房地产开发企业市场集中度明显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前十大房企销售金额在全国占比已达13.5%,比2010年提升3.3个百分点;全国前二十大房企销售金额占比已达18%,比2010年提升3.6个百分点。在已公布上半年销售业绩的开发商中,万科、中海、恒大、保利、碧桂园、雅居乐、华润、金地、保利、恒盛、瑞安等房企上半年销售金额同比增长均超过50%,明显高于全国上半年销售金额22.3%的同比增速,这直接导致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市场集中度明显提升。

第六,货币政策稳步执行,开发商资金链趋紧,拿地谨慎。货币政策是决定中国经济周期的核心力量,对房地产市场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今年二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公布之后,社会各界所担心的今年CPI维持高位且GDP明显回落(即滞胀现象)的疑虑已基本消除。目前政府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直接作用是配合行业政策收紧开发商资金链,迫使其加速出货,意在促供给。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分类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低于100,表明开发商资金链不容乐观。同时,房地产集合资金信托成立规模(1129亿元人民币)、海外发债融资(561亿元人民币)均比去年同期翻番,这些都反映出开发商加速资金储备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资金趋紧,也直接导致开发商拿地热情骤减,拿地更加谨慎。今年上半年35个大中城市拿地平均溢价率下降至12.7%,流拍率提升至28.9%,已逼近2008年时的水平。

下半年决定房地产市场的核心要素有两个:一是政策不会放松,“新国五条”已经给市场传递了强烈的信号。下半年政策的着力点将是加大房价控制目标、保障房和部分房价过快城市的限购政策的落实力度,尤其是房价控制目标,将成为中央考核地方政府的利器。二是市场供求力量将起主导作用,今年下半年及明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潜在供应量放大是大概率事件,供大于求或成常态,未来市场走势正朝着政府预想的方向发展,房地产市场将由政策主导转向市场力量主导的局面。

专业测评认为内地房地产市场并购加剧

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协会与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测评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在2009年房企IPO融资总额为302亿,但进入2010年,这一数字却为零,融资紧张程度可见一斑,加之2011年的调控大环境,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2011年市场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将加速运行。

由于房地产市场整体客户量减少,《报告》认为2011年将出现全国六万余家房地产企业竞相追逐有限客户的局面,这也造成了竞争白热化,使得部分房企面临严峻考验。而“融资能力”将是这一次市场进行的“压力测试”之关键指标。

经《报告》统计,2010年百强房企实现股权融资112亿,较2009年的463亿大幅缩减,而债券融资额为618亿,较2009年的373亿明显增加。2010年信托融资大幅增长,从不到50亿增长到194亿,其中百强企业占据了130亿。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2010年4月下发的“国十条”明确规定对存在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证监部门暂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

此外,房地产企业的竞争进入百亿级别。前20强房企销售金额的中位数为326亿元,明显大于百强中位数79亿元,门槛起点显著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已经从数十亿元的竞争态势转向百亿竞争。

房地产调控政策

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据新华社报道,这也是本届政府召开的最后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

房地产调控政策

1、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推出(1)2004年《关于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紧急通知》要求二套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市场反映:2005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下降,......

房地产调控政策

房地产调控政策然而,调控部门知道开发商这般心思,于是不断释放楼市调控不会放松的信号,让房地产市场预期由幻想变为悲观,一些人甚至对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绝望。实际上,这种大喜......

并购重组

单选题。1.以协议方式进行上市公司收购的,自签订收购协议起至相关股份完成过户的期间为上市公司收购过渡期。一般情况下,下列哪项过渡期规定是错误的() A B C D 在过渡期内,禁止......

并购重组

股权并购和资产并购是并购的两种不同方式。股权并购是指投资人通过购买目标公司股东的股权或认购目标公司的增资,从而获得目标公司股权的并购行为;资产并 购是指投资人通过购......

《调控政策加速房地产企业并购重组.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调控政策加速房地产企业并购重组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最新房地产调控政策 房地产 企业并购 政策 最新房地产调控政策 房地产 企业并购 政策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