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阳照常升起》_关于太阳照常升起

2020-02-26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关于《太阳照常升起》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关于太阳照常升起”。

片简评

东方文化周刊

以姜文的水准,大多数人对他的新作都抱以坚定不移的期待,然而这部新作与姜文以前的电影风格截然不同,跳跃的节奏、跳跃的故事、绚烂的色彩,不少人认为音乐、画面好的没话说,但很多段落却看不懂,南京新街口影城甚至推出120元看三遍《太阳照常升起》的活动。这的确是个事实,因为《太阳照常升起》本身就不是给所有人准备的娱乐大餐,姜文把过多的信息、饱和的情感、漫溢的空间统统放入这部结构和节奏都非常西化的作品中,从而让这部电影形成一种分层的理解肌理,你能看到哪一层都是你自己的理解。对此,姜文自嘲道:“电影只有好看或者不好看,没有看得懂和看不懂,我的电影是酒不是三顿饭,吃惯了饭的人未必喜欢喝酒。”和他吃过饭的朋友告诉我,他太关注自己的生活。这是一个坚硬、霸道或者有点自恋的姜文,他的飞扬跋扈、他的细腻真诚都在这部新作里有所呈现,然而,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明白。

在中国,姜文的地位和名声就像西方的马龙·白兰度一样。这其中有一部分是指他的脾气和他的强硬,简单的讲,姜文是个“爷们儿”。其次,还有一部分是指他在电影上的才华,从《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青春躁动,到《鬼子来了》的民族热情,姜文的电影总让观众肃然起敬,在沉默了7年之后,姜文终于将“太阳照常升起”。

虽然在威尼斯失意而归,但这部作品还是在国内掀起观影高潮。因为影片本身的质量过硬,片商又投入了650个拷贝,这是今年的最高纪录,另外纵观整个9月档期剩下的都是一些不入流的引进片,《太阳照常升起》选在这个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的空挡上映,极有希望创下今年国产片的票房记录。除了这些外部因素,《太阳照常升起》在影院里上映的版本是中英文字幕,而且内地上映版本和在威尼斯参展的版本是完全一样的,一刀没剪,这对于屡屡遭到“伤害”的影迷来说,应该是个好消息。

《太阳照常升起》既不是传说中的爱情故事,也不是人们猜测的“*题材”。本片剧本的创作源泉来自女作家叶弥的短篇小说《天鹅绒》,但电影已经完全摆脱了小说的时空局限,事实上,姜文讲了一个“碰巧发生在中国的可能属于全世界的故事”,他用四个既独立成篇又互为悬念的故事定格人的欲望和命运制造了一个超越地域和时间的谜题。台湾著名电影评论家焦雄屏说:“这部电影有非常多解密的快感,几乎像《达芬奇密码》般繁复,一旦找到关键,就觉得此片非常清晰和令人震惊。”所以试图从四个段落的剧情和人物关系上去解析本片,那第一会破坏你去看电影的期待,第二也可能会陷入姜文编织的错落时空里无法自拔,不如跳脱出来,来谈谈《太阳照常升起》中那些能够帮你拨开迷雾的要点,找到密钥,豁然开朗。

片名的源头与造梦的动机

《太阳照常升起》与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没有任何关系,这个名字的来源是从《圣经》里来的:“一代人来,一代人走, 大地永存, 太阳升起, 太阳落下, 太阳照常升起。”姜文把小说作了大修改,分成四个独立成章而又一体化的段落,讲述一段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故事。其中姜文与孔维的故事是一段、孔维与房祖名的故事是一段、周韵与房祖名的故事是一段、陈冲与黄秋生的故事是一段,但这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划分,其余人物也会在另外段落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叶弥的原著小说《天鹅绒》非常短,根本不够一个电影,但是它本身具有非常吸引人和刺激人的灵感。经过姜文再创作之后的作品,变成了一个梦,一个属于姜文记忆里的梦。很多好的电影是从梦里来的,这梦并不一定指的是躺在床上睡了一觉的梦,而是人的很多梦想。于是,《太阳照常升起》如同发生在远古或未来,或者是另一个世界;在那里,香格里拉式的自然风光和超自然的梦幻仙境交融呈现,浪漫的男女主角们既天然又超脱,世界尽头也可能就屹立在新疆的戈壁之上。这是一部反映人性欲望之中各种极致境界的电影,它同时具备让人心魂激荡的梦幻色彩、天才不羁的想象力、以及一种趣味盎然的猎奇性。姜文在《太阳》中的表达是自由的,他甚至撕碎了时间,让讲故事的方法具有十分特别的新美学价值,当你进入影片的世界后,会有很长时间无法走出来。

身体的特写与语言的欲望

《太阳照常升起》有太多的情欲暗示和太多的双关情趣,这一点在姜文之前的两部电影中很少涉及,或许是他拍《阳光灿烂》的时候才30岁,那是他记忆中最为强烈的一段日子,所以拍得非常青春。而在35岁拍《鬼子来了》的时候,他回溯了更早一辈的故事,却往里面灌注了在任何悲欢离合的状态下都充满的血性和激情。到了今天,《太阳照常升起》是他脑子里最迷恋的那一部分,姜文自己说过:“这部影片是很久以前就萦绕在脑海中的一个世界,我一直觉得这不是我拍的电影,因为这个东西原本就存在,我只是把他上面的土掸掉而已。”《太阳照常升起》的诱人之处在于,一些荒谬的呢喃、一些胡说八道的故事、一些超现实主义的诗歌,被音乐的烟雾和欲望的烈火烘托着,在一个神秘得多少有点压抑的巨大空间里回荡。所以,它本身的潜台词并不难,对于任何一个能理解中国话的人而言,已经足够。

影片的开头,一双性感女人的脚占据了画面,在她的奔跑中,这美丽的双足像摄影机一样,把干净的红土地、云山雾罩的村子、开满花朵的房顶、色彩绚丽的动物、丝绸般的河流等风景,统统揽进贴地而行的镜头里。这是周韵的双脚,这是带着阿尔莫多瓦式观赏女性趣味的开篇题旨。随后,在调查“谁摸了屁股”的时候,身穿白色护士装的陈冲撅着屁股,眼神里春意盎然,几只看不见的手,先后隔着一层布放肆地摸她的臀部,撩人而诗意,又令我们有点小小的紧张。之后,就进入本片的重点段落——孔维的皮肤——像天鹅绒一般的皮肤,但这里并没有任何的身体特写,一切的欲念都徘徊在词句之中,隐晦又满是悬念,后来不少记者询问孔维,她的皮肤究竟如何。最后是周韵的肚子,这是整个故事的源头,我们可以感受到疯狂,那种疯狂不是粗暴的疯狂,而是一种梦里离开现实的庸俗,开始奔跑的疯狂。

极致的道具与本能的苛求

姜文曾表示:“我导戏基本是赔钱。”《太阳照常升起》由英皇、太合、不亦乐乎三家公司联合出品,鉴于“影片美轮美奂的史诗风格,故事超乎寻常的悬念魅力,以及姜文独树一帜的创造性”,也意味着姜文历时一年之久,纵横中原腹地、云南边陲和西北戈壁等各地拍摄,前前后后一共了花了一千万美元。这般的巨资投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香格里拉式的村庄、一所南洋风格的学校和一片色彩绚烂的新疆戈壁。

在电影中,姜文花了比一辆汽车还贵的钱做了一双绣花鞋,为了让衣服和鞋在河上漂得完美,还设计了滑轮。动用了几百只飞禽走兽,耗掉了几十箱弹药,烧光了上百顶帐篷,把数十吨鹅卵石和红土从千里之外运到外景地。为了制造狂风效果,他们甚至请来了空军的飞机在山谷中作超低空飞行。此外,剧组跨越9个城市才组装起来一辆火车,这列火车在影片结尾的时候俨然就像一个神符,是“梦”的部分里最强烈的一点,它的声音惊天动地,让你心跳加速,而且纯洁的烟雾喷射出来,刹那惊醒梦中人。

姜文性格里的苛求和霸道,在本片里的具体体现就是细节上的一丝不苟,那些贯穿剧情的小道具小玩意儿带来的震撼力是持久的、惊心动魄的,并且还有迷幻药一样的过瘾效果。姜文从不忌讳也从不掩饰人的本能反应,《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的所有行为,实际上都是在青春期少年的本能驱使下所进行的;而到了《鬼子来了》,姜文将人在本能驱使下的本能放大到极致,几乎到了残忍的地步,让人心惊肉跳的同时,又自惭形秽;《太阳照常升起》中人物的性格仍是在本能的驱使下进行的,姜文那句“这不是手摸的屁股,这是屁股摸的手!”充满了本能的野性和冲动,让人热血沸腾。

音乐的魔法与摄影的张力

不管你是否看懂了这部电影,不可否认的是,姜文把这部作品中音乐和摄影的美感都冶炼到炉火纯青的境界。音乐的作者是久石让,这个名字在全球电影界已经立身大师的地位,他不但是宫崎骏的音乐代言人,更是北野武的黄金搭档。这次与姜文的合作,首先是因为久石让深深着迷于影片瑰丽的梦幻色彩和浪漫主义精神,于是用了数月的时间倾力投入。用久石让的话说“所有音乐都是没有语言的,是哼唱的旋律,充满了奇幻的风情。整体曲风像天山的画面一样空灵,听起来仿如洞穿心底的一缕情绪。”其实不用这次缥缈的形容,看过电影的人一定会对三处音乐的使用印象深刻:开头的那一段异域吟唱,黄秋生的吉他弹唱《梭罗河》,片尾鼓乐齐鸣的盛世狂欢。

一边是音乐的燃情,一边就是摄影的绚烂。本片前所未有地使用了三位著名的摄影师:赵非、李屏宾和杨涛。赵非拍摄的第一段“疯”,这段让人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几双绣花鞋像鱼一样,挂在树上,背景天空深蓝得近乎透明,万物像是悬停在一次呼吸之间,极静里藏着力量。后来因为没钱了,赵非离开了,原本答应好的杜可风也因为档期没来,就请来侯孝贤的御用摄影师李屏宾,正是因为他,才有了第四段在沙漠里那么耀眼的画面,这是李屏宾的拿手好戏,他可以在使用三分之一灯光照明设备的条件下,拍出百分百阳光的感觉。

荒谬的狂欢与魔幻的戏谑

魔幻现实主义是姜文的着眼点,其中最精华的就是片尾:许多朋友围着篝火舞蹈狂欢,一个被火点着的帐篷升上了天空,火光照亮了一辆火车。在那辆火车上,妈忽然发现自己已经把儿子生在火车下了。火车停了下来,婴儿躺在绚丽的花草中间安然无恙,没有血污,没有妇产科里母亲的痛苦,他的微笑,照亮了即将升起的太阳。影片中还有很多突然出现的剧情障碍与情感跃动都可以套用魔幻现实主义来解释,然而许多人没有深层次地思考下去,以至于把姜文定义为一个“疯子”。其实,就魔幻现实主义来说,姜文不算是一个真正的原创者,也不能算一个最地道的操盘者,我相信,南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和欧洲艺术电影都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所以对于观众而言,不妨先了解一下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比如库斯图里卡和费里尼的电影,马尔克斯的小说。

马尔克斯的小说是一个充满神奇与狂欢的世界,它虽然充满了虚构,但仍能吸引每一个读者步入令人浮想联翩的幻境。库斯图里卡的电影气质更接近此刻的姜文——狂放不羁之下,更深地埋藏着一颗忧郁的灵魂。在库斯图里卡的《地下》中,他以一种近乎不可思议的喜剧方式描绘了南斯拉夫战争的历史,影片里,铺天盖地的是玩笑、戏谑、嘲弄和寻欢作乐,结尾时,所有死去的人都重新团聚在婚礼上,不管这些人死去的原因是什么,有着什么样的恩怨与是非,仿佛都在顷刻间得到了宽恕与救赎,人们在风景如画的野外,举杯同庆、载歌载舞。这个场景和姜文的场景是何其的相似。再往上溯源,在意大利电影中,费里尼也是一个“非理性主义”和“狂欢”复调诗学的代表。他60年代关注的是灵魂的空虚和荒诞感。姜文与费里尼一样,在视觉上可以大步前进,离经叛道,但是关于人性泯灭、放纵后得到救赎的主题始终没有改变。穿帮镜头

太阳照常升起

2013年7月9日,天微微发亮,太阳升起来了!紧眯的双眼依依不舍地睁开,太阳照常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这不是第一天,但是对于我来说这就是第一天。第一天在这里睁开朦胧的双眼,第一天看......

《太阳照常升起》

评《太阳照常升起》中国电影里,我最爱的一部就是姜文导演的《太阳照常升起》。我爱它的解密快感。 这部影片拍摄于2007年,由英皇电影和太合联合出品。影片耗资一千万美金,历时......

太阳照常升起

浅析太阳照常升起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结构异常繁复的电影,这是一部情节极端复杂的电影,除了摄影之美、色彩之艳、音乐之好,导演很前卫地玩了一把圆形叙事的结构。姜文在解说这部......

太阳照常升起

太阳照常升起雨露像花瓣一样飘洒人间,河水盘旋缱绻一如炊烟,翠竹高耸直插云霄,这是一场酣畅的大雨。向西望,日落西山,啊,如今连一场雨也须整整一天的时间来款待,那谁来伴我呢?日子一......

太阳照常升起

太阳照常升起看完了卡勒德.胡赛尼的《灿烂千阳》,心理变化很复杂,如同它的剧情。想起之前看的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本说《追风筝的人》是一部无法超越的......

《关于《太阳照常升起》.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关于《太阳照常升起》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关于太阳照常升起 太阳 关于太阳照常升起 太阳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