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合辑(2月份)_新华社评论员文章
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合辑(2月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华社评论员文章”。
一、心怀农村沃土 激扬梦想力量
春节假期离我们渐行渐远,心中的故乡依然难以割舍。最近,伴随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各种回乡见闻、返乡笔记在“朋友圈”流传。日前公布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以及节前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同样把视野投向乡土大地,着力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上上下下,聚焦着同样的问题——农村现状“怎么看”、农村发展“怎么办”。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工业化、城镇化迅速推进的过程中,“三农”问题始终是重中之重;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决胜阶段,农村又是最突出的短板。农村是广阔的,也是复杂的,对乡土的观察和思考,离不开全面客观的视角、科学深入的分析。如果仅凭蜻蜓点水式的观感,作出以偏概全的判断,就容易盲人摸象、一叶障目,就难以读懂真实而鲜活的农村,甚至陷入悲观悲情的泥潭。
读懂农村,需要历史地看,从中看到普遍的变化,深切体会农民的感受。习近平总书记曾向世界讲述“梁家河变迁”的故事。几十年前,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现在,梁家河的人们住上了砖瓦房,用上了互联网,享有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等。梁家河是中国农村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
共30页 30多年来,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无数个梁家河这样的村庄旧貌换新颜,人们普遍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正如不少老乡所言:如果跟过去比,现在的生活,就像天天过年似的。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端起有历史纵深感的望远镜去观望中国农村,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这片耕耘数千年的土地上,农民过上了有史以来最好的生活,农村从未像今天这样涌动着希望与梦想。
读懂农村,需要辩证地看,从中把握发展的主流,洞悉发展的趋势。较大的城乡差距、二元的社会结构,把机遇和挑战、潜力与难题同时浓缩在农村大地上。这里不乏直达村口的硬化路面,也有颠簸泥泞的艰难归途;这里有返乡创业的激情,也有“空心化”的落寞;这里有山清水秀的家园,也有触目惊心的污染;这里有淳朴的民风,也有物欲侵袭下的陈规陋俗。读懂这样一幅色彩斑斓的现实图景,我们才能深刻认识到,今日农村的问题,是“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是改革发展之路上的必经关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种种喜与忧、笑与泪背后,农村正进行着产业的重建、环境的重塑、心灵的重构,回答着“农业必须强、农村必须美、农民必须富”的时代课题,乡土中国正不可阻挡地迈向现代中国。
读懂农村,需要建设性地看,从中看到光明的前景,激发前行的力量。五大发展理念的指挥棒,扶贫开发的军令状,不断推-2
二、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一次会议
重要讲话
“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改革发展贵在务实,重在落实。
“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强调把抓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着重就改革落实怎么抓、怎么干作出具体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一年之计在于春,党中央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抓改革、抓落实的时代强音,吹响了深化改革、接力前行的进军号。
“合军聚众,务在激气。”全面深化改革头绪多、任务重,上来就必须有气势,先集中力量把主要改革举措推出来,然后集中力量一项一项抓好落实,正所谓“既要取势,又要取实”。当前,改革落实总体是好的,已经出台的改革举措大多已进入落实阶段,呈现全面发力、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改革面临繁重任务。这次深改组会议遵循改革规律和特点,提出了“六个抓”:抓主体责任、抓督办协调、抓督察落实、抓完善机制、抓改革成效、抓成果巩固,为我们进一步抓好改革落实提供了方法论和路线图。落实责任是关键。“三个和尚没水吃”,责任主体不明确,就容易“踢皮球”,导致虚化空转,任务难以落地。只有理清责任链条,拧紧责任螺丝,才能提高落实效能。各项改革任务,是谁的责任田,都要知责明责、守责尽责。牵头部门对经办的改革举措要全程过问、全程负责、一抓到底;地方党委要统筹好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的要求,既要把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落实到位,又要结合实际部署实施地方改革,抓好改革举措落实。
完善机制是保障。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越来越多,要想取得实效,归根到底要靠制度力量。从健全督办协调、督察落实的机制着手,从加强考评激励、责任追究的机制着力,对敷衍塞责、拖延扯皮、屡推不动的,对重视不够、研究甚少、贯彻乏力的,要进行问责;重视督察结果的运用,发现问题的要列出清单、明确责任、限定时间、挂账整改。建立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改革落实机制,以此传导压力、增添动力,才能形成全党上下抓改革落实的生动局面。
务求实效是导向。“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评价改革成效的标准,要看是否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只有坚持这一标准,校准前行方向,才能防止工作“跑偏”、“走调”。改革是推动发展、造福人民的事业。把抓改革落实同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新发展理念结合起来,同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党的建设等工
共商国是的重要时刻,是向着梦想扬帆奋进的新起点。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和审查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稿。汇聚人民意愿,擘画发展蓝图,随着“两会时间”日渐临近,新的希望伴随春天的脚步激荡在人们心中。
“十三五”开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当关键节点的勠力同心与面向未来的美好憧憬相互激荡,增添了勇毅笃行的定力和信心。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5.6%;节日消费大幅攀升,银联交易总金额增长三成,达到3121亿元。在寒意阵阵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下,繁荣的节日市场、强劲的消费能力,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经济的巨大活力和强大韧性。
信心写在节日的笑脸上,更蕴藏在发展的深沉动力中。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坚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标志性进展,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更加坚定了我们决胜全面小康的信心。
也是中国制度优势的具体体现。无论是为出台“十三五”规划建议资政建言,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谋划策,还是为改善民生、脱贫攻坚深入调研、贡献智慧,代表委员们责任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举行40多次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大家协商真问题,敢于建真言,在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中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折射出“中国式民主”的独特魅力。面向未来,代表委员以问题为导向认真履职,以民生为指针参政议政,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聚焦,向新发展理念聚力,必将为科学制定、顺利实施“十三五”规划纲要创造有利条件、夯实坚固基础。
人勤春来早,奋蹄赶秋实。“两会时间”的到来,意味着中国号巨轮即将开始新的航程。“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的艰巨任务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肩上。”让我们以必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努力,在新的历史进军中,书写今天的精彩,成就明天的辉煌。
四、着眼全局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这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必须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不断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舆论工作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中央主要媒体大力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阐释党中央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反映人民伟大实践和精神风貌,唱响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有力激发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度融入世界的步伐加快,新闻舆论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肩负着重要责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个字,体现了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定位和明确要求,为新闻舆论战线不负重托、履职尽责指明了努力方向。
担负起职责和使命,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就必须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确保新闻舆论工作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就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工作针对性,推动融合发展,把握好时度效,1——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
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明方向才有行动力,讲导向才有正能量。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至关重要。
“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正本清源、举旗指路,深刻阐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向新闻舆论战线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
牢牢坚持党性原则,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这个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必须姓党,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都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都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让新闻舆论工作始终方向正确、活力澎湃。
3论才能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
牢牢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方针。做好正面宣传,要用心用情,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让受众爱听爱看。坚持正面宣传为主,需要处理好真实性问题。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13亿多人口,每天发生着大量事件,也存在不少问题。面对复杂现实,关键是分清个别和整体,看清本质与全貌,做到事实准确、分析客观。把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统一起来,既弘扬真善美、传导正能量,也鞭挞假恶丑、释放监督力,就能在激浊扬清、针砭时弊中解疑释惑、凝聚共识,不断推动事业发展进步。
笔在手中,路在脚下,职责和使命激荡在心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新闻舆论战线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必将书写新闻舆论工作的新篇章,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荣光。
5式、多样手段来表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舆论矩阵,从而达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就需要善于设置议题,既面向普通人群,也影响关键少数,从而有力引导社会舆论走向,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推动融合发展,才能激发事业发展活力,不断巩固和拓展舆论阵地。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媒体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舆论场日趋复杂,这既是新挑战,也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新机遇。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完善运用体制机制,打通并用好同群众信息交流的新渠道,就能有效占领新媒体阵地。融合发展,关键在融合,目的在发展。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就能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进一步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把握好时度效,才能提高引导力,让新闻舆论工作更有实效性。时度效是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标尺。不管是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还是突发事件报道、热点引导、舆论监督,都要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主流媒体在坚持真实准确前提下抢抓“活鱼虾”,力争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发布,就能以速度赢得先机;恰当掌控舆论引导的密度和尺度,合理运用媒体和宣传方式,就能靠分寸拿捏掌握好火候;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进行舆论引导,就能积聚人气、深入人心,取得良好效果。
七、加强队伍建设 造就新闻人才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
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关键在人。
“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加强新闻工作队伍建设、造就新闻人才指明了方向与路径。
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才能头脑清醒、方向正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没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就无法做好工作。毛泽东同志说:“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新形势下,办报办刊办台办网,都需要牢牢坚持这个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报,就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要有坚定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就要忠实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就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宣传纪律,就要保持政治定力,从而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做到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大局不错位、党和人民需要时不缺位。
牢记社会责任,才能担当使命、不负重托。新闻舆论工作掌
9掘出来,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深化“走转改”,多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普遍认可的道理、有目共睹的事实,就能不断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效果。
新闻舆论工作是一项崇高的职业,也是一项很辛苦的职业。全社会都要关心爱护新闻舆论工作者,理解支持他们的工作,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改革激发活力,制度提供保障。深化新闻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拓展成长空间,搭建事业平台,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真诚关心、待遇上及时保障,就能让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热情更高、干劲更足,在敬业奉献、奋发进取中共同开创党的新闻舆论事业新局面。
1严肃批评、严肃处理,确保新闻舆论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推进。
“政善治,事善能”,新的时代条件下,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应成为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不善于、不愿意面对媒体,甚至躲避媒体。有的利用各种公关技巧“忽悠”媒体,有的遇到复杂敏感事件总是“捂盖子”,有的不习惯不适应批评和监督,这些问题必须解决。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关键是真正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善于运用好媒体这一平台。尤其在关键时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当好及时发声的责任,在出现负面事件时更不能哑然失语,而要早说、主动说。只有这样,才能去伪存真、解疑释惑,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以之作为开展学习、加强修养、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这也是各级干部领导能力、领导水平的重要体现。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就讲:“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现在,少数干部对主流声音关注不够,这是很不应该的。党的各级新闻机构尤其是中央主要媒体承担着宣传报道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反映各地各部门改革发展实践等重要任务,领导干部勤关注、善运用,把新闻报道作为自己干事创业的好参谋好帮手,才能更好地把握党和国家的324到连续多年稳居最具吸引力投资目的地之首,“中国好,世界就好”正在成为全球共识。高铁、核电、智能手机、互联网经济等一张张耀眼的中国名片,激荡起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时代浪花,标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深刻转变。
信心与期待,源于中国制度的优势与活力。一家德国媒体叩问:中国取得发展成就的原因和做法是什么?透过两会议程,答案可见一斑。无论顺风逆风,中国航船始终稳健前行,这与稳健高效的决策机制密切相关。作为今年两会最受关注的话题,“十三五”规划建议让世界再次见证了执政党的政治智慧。从确立发展新理念、新思路,到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环境治理到铁腕反腐,与时俱进的战略决策,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洞见和对国家民族的担当。两会代表委员将通过民主立法、民主监督、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等多种方式履行职责,为决胜全面小康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汇聚全民族力量。这种强大的决策力、动员力、行动力,打造出卓越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是创造中国奇迹的根基所在。
信心与期待,来自中国攻坚克难的决心和能力。无论为破解发展短板建言献策,还是为改革攻坚凝心聚力,两会日益发挥集众智、汇众力的作用,把亿万人民的智慧和意愿有效转化为同心合力实现伟大梦想的磅礴力量。面对挑战,中国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也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和魄力。“中国面-26
十、深入开展“两学一做”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本固才能枝荣,根深才能叶茂。通过抓好广大党员的学习教育来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大课题。
日前,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并发出通知。这是落实党章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要求、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基础上,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部署。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真学、真懂是前提,真信、笃行是结果,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是党的优良学风作风的具体体现,也是全党凝心聚力、实现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明标准、立规范、守纪律,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以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为根本任务,把握系列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28班子和党员干部、普通党员的不同情况,要合理作出安排,给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开展学习教育留出空间,发挥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主动性,从而防止大而化之,力戒形式主义。
我们党的根基在基层,党的肌体细胞是党员。细胞合格,党的肌体就强健;基层有活力,党的事业就兴旺。抓好抓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在全党高扬信仰旗帜、凝聚奋进力量,就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让广大党员在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军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新华社自7月27日起播发6篇评论员文章,对习近平“7·26”重要讲话进行解读。评论员文章1 坚定不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
用好作风凝聚正能量——“我们为什么赢得良好开局”之六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 》( 2014年01月12日 01 版)社会发展转型深水区,面对多元的思想观念和激烈的利益冲突,靠什么凝聚......
牢牢抓住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我们为什么赢得良好开局”之一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 》( 2013年12月23日 01 版)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鼓点,2013年即将画上句号,2014年正向......
温州日报评论员:互看激斗志 互学比干劲2013年03月28日 09:14:43来源:温州日报字体:大中小阳春三月,我市新一轮“互看互学”活动又拉开序幕了。“互看互学”活动作为创先争优、加......
人民日报评论员:千难万难,畏难才真难人民日报: 审丑也是丑态在微博上炫富、炫“干爹”、捏造一个“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头衔、曝不雅视频„„近几年,郭美美不时成为网络关注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