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浅见_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对新时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浅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对新时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浅见
2009年支队的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抓住两条主线、强化三大建设、实现四个突破”,其中,“三大建设”指的是公安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当前,在公安民警中开展的“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对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下面,笔者就当前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因素及解决办法谈几点浅见。
一、当前影响警民和谐关系的主要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人、车、路矛盾日益突出,影响警民和谐关系的因素随之增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执法为民意识树得不牢,化解矛盾能力水平低。个别民警群众观念淡薄,在路面执勤、执法,业务办理等工作中缺乏耐心和艺术,执法方法简单,执法用语生硬,执法态度冷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警民和谐关系的构建。
(二)业务不够熟练,群众不满意。一些民警对本职工作不精,导致在法律文书的制作、填写上不规范;案卷材料相关证据不全;违反法定程序办案等问题;有的对待群众交通事故处理、解决纠纷要求等不能给予满意答复,使群众认为民警是在应付、推卸责任,只注重执法的严肃性,从而造成群众不满。
(三)民警压力过大,工作易情绪化。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道路交通人流、物流、车流迅速增长,交通管理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加之警力相对不足,致使广大民警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工作压力过大,身体健康受到较大影响,易将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影响警民和谐关系。
当然在群众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如部分群众交通意识淡薄,造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少数别有用心人借机炒作,通过互联网等媒介蔓延,小纠纷、小矛盾造成恶劣影响等。
二、对新时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思考
公安交警是公安机关重要的警种和外在形象的“窗口”,公安交警执法量大面广,与人民群众接触最直接、最具体,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责无旁贷。当前,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必须脚踏实地地围绕爱民实践“大走访”活动开展各项本职工作。
(一)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夯实和谐警民关系之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首要的就是把执法为民的思想贯穿于执法活动全过程。因此,以公安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首先要解决的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人民公安为人民,作为基层公安交警就要视人民为父母,视群众为亲人,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从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抓起,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去管理。只有真正把对待人民群众感情问题解决了,才能在执法活动中急人民群众之所盼、帮人民群众之所需、解人民群众之所难、助人民群众之所求,真正把执法活动转化成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其次就是要正确使手中的权力。怎样使用手中权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作为公安交警要切实在思想上解决好“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不能耍特权、抖威风。要从老百姓最关心的小事做起,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要多想一想群众遇到困难时的焦虑之情、想一想群众遇到办事不公时的无奈之情、想一想群众遇到冷硬横推时的痛恨之情,以用好权来实现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和政治责任,认认真真地履行职责,确保道路安全、有序、畅通。
(二)努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塑造爱民亲民交警形象。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要从为民办小事做起,公安交警是接触群众最直接最广泛的警种之一,承担着交通秩序管理、交通事故预防、车辆及驾驶人管理等职责,从中涉及到对一起行人违法处罚、事故损失赔偿、驾驶证办理等诸多细小环节。只有把这些细小工作做好了,做实了,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此,在当前,公安交警要积极转变执法思想,着力提高民警
执法素质,认真贯彻各项便民利民服务措施,牢固树立亲民、爱民、便民、利民的理念,化刚性执法为理性服务,以真心换取群众的信心;要进一步强化“人人是窗口,个个是形象”的服务观念,从抓外在形象和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入手,加强事故处理、车管、违法处理等窗口建设,强化队伍的养成教育,强化依法行政的观念;要努力精简服务窗口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实行承诺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真情开辟“绿色通道”;要做到“热情服务,微笑服务,主动服务,周到服务,零距离服务,”要最大限度地把方便让给人民群众,以自己的行动树立良好形象,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公安交警。
(三)狠抓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不断落实保障民生措施。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就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我们交通管理工作的根本标准,紧紧围绕群众最关注的交通安全问题、最痛恨的交通违法问题、反映最强烈的执法问题和最关注的服务问题,在对待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问题上做到“从严从严再从严”。为此,作为基层公安交警最重要的就是要抓好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当前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要坚持走科技强警之路,不断提高城乡道路现代化、科技化管理水平。事实证明,事故预防工作科技含量越高、智能化程度越强,消除交通事故隐患的力度越大,事故发生机率就会大大降低。因此,要加快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增大交通管理的科技投入,广泛运用信息网络、电子警察、雷达测速仪、酒精测量仪等先进交通管理设施和装备及手段,实现交通指挥智能化、交管信息网络化,推动交通管理由经验型、粗放型向智能型、集约型的转变。二是要努力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放在广大驾驶人、城乡居民及中小学生这三个方面,教育他们学会保护自己的安全,尊重和珍惜他人的生命安全,养成良好的现代交通文明意识,努力争取社会各界对交通管理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营造宽松的交通管理工作环境。三是要深化勤务制度改革,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效能。合理调配警力,实行错时上岗和弹性工作制。对重点路段、高峰时刻、主干线实行全天候管理,要尽可能地把警力从岗台指挥中解放出来,用于路面巡逻,交通安全宣传,加大动态违法查纠力度,减少管理盲区与死角,形成点、线、面为一体的区域化管理模式。
(四)要积极开展好“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自2008年12月25日到2009年3月底在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 “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公安机关优良传统,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迫切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要以此为契机,主动走访机动车驾驶人、交通事故受害者、特困户、普通群众,在走访活动中广泛收集意见,征求建议,并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一回复。同时在“大走访”活动中,要随时注意接受群众的监督,听取他们对民警执法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各种办法加强民警自身建设,从而将此次“大走访”受民实践活动成为一剂“亲民”的“良药”,和谐的“良方”。
新时期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警察的位置在社会活动中不断前移,社会影响力也不断扩大。警民关系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在构......
如何构建警民和谐关系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人民警察来自人民,服务人民,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力军,又是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新时期新型和谐警民关系新时期,消防部队在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中担负的职责日益繁重、发挥的特殊作用日趋凸显。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党的根本宗旨对公安消防工作的本......
警民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分支,是指人民警察在严格执法时与人民群众自觉守法之间建立的一种长期而特殊的社会关系。良好的警民关系是民警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但是近几年......
浅谈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党的十大以来,全国上下和社会各界正齐心协力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机关作为承担维护国家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