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信息不平等问题_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2020-02-26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信息不平等问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知贝网-www.daodoc.com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信息不平等问题

摘要: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进步,我国从工业化社会迈向信息化社会,并逐步发展至智慧城市阶段。但发展过程中却浮现出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便是信息不平等。本文通过对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信息不平等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改善的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我国智慧城市能够继续健康发展。关键词:智慧城市;信息不平等;城市化;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F299.2

引言

所谓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我国在信息化的普及和智慧城市不断地深入建设中,浮现出一系列问题,城市主体之间呈现出不均衡的发展状态;信息系统构建不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不健全导致的 “信息孤岛”的现象等。

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个人获取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能否在当下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各种信息资源之间相互迅捷流的同时,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信息不平等现象也呈现加剧态势。在上述诸多问题中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信息不平等。智慧城市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信息不平等主要表现在城市中心与边缘在信息获取上存在的差距,这种差距对智慧城市的建设产生诸多影响,甚至会阻碍智慧城市的发展进程。信息不平等是指“个体在信息权利、信息机会和信息分配等方面没有达到平等的状态”,也有学者认为“‘信息不平等’在语义上与其他概念,例如‘信息剥夺’、‘信息控制’、‘社会公平’等话语相关联,把人们的注意力从技术差距重新转向社会包容,因而围绕“信息不平等”而形成的话语体系具有较强的伦理色彩”。

[1]1 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信息不平等与城市化建设过程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不平等的原因和影响、信息不平等测度、缩小信息不平等的对策以及信息不平等与城市化发展过程的关系探讨等方面。信息不平等的原因和影响。对于信息不平等的原因及影响,学者Vagia Kyriakidou 和Christos Michalakelis通过所做的假设以及数学框架,绘制时间变化表和描绘相对渗透图来检验欧洲的信息不平等与欧洲各国宽带普及率之间的关系。学者于良芝从农民的视角出发,认为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农民不仅存在社会经济意义上的贫困,更是信息不平等意义上的贫困主力军,同时指出我国农民信息获取机会的结构性劣势。

信息不平等测度。学者闰慧从研究传统信息不平等的局限性出发利用ICT指数法,为政府出台更有效的信息公平政策提供选择,而学者于良芝则认为ICT指数仅适用于数字环境,无法反映个人的信息优势与劣势,在信息测度领域上没有形成统一的信息尺度。缩小信息不平等的对策。

韩国学者Joon Hyoung Li通过数据搜集对政府公开信息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城市政府网站在信息沟通方面上,对信息不平等所带来的的影响,强调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及构建群体密切关系网络的必要性,相反,国内学者陈维采取城乡数据对比,认为缩小城乡信息差距的关键一方面是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是加强农村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信息不平等与城市化发展过程的关系。

学者刘骏从信息不平等角度对城市化进程的阻尼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胁政治稳定、影响信息系统平衡等5个方面

[9][8]

[7][6]

[4],相反学者韩路宾则从城市化建设的角度,认为信息不平等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不利于智慧城市的构建、阻碍文化繁荣、威。

综上所述,目前对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信息不平等已经有部分的研究,但是对于符合智慧城市这个城市化建设的特定阶段并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更加缺乏基于宏观的分析和富有针对性的解决

知贝网-www.daodoc.com

措施。笔者从信息不平等的角度出发,对信息不平等所产生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展开深度剖析,针对智慧城市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提出缩小我国现阶段信息不平等的策略,更好地促进我国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信息不平等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信息不平等是城市化发展到智慧城市时期的必经阶段,并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笔者认为,任何社会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原因,而信息不平等产生,是由信息增殖性和信息资源稀缺性的内在原因,以及信息发展非均衡性和信息主体差异性的外在原因所导致。

2.1 信息不平等产生的内在原因

2.1.1 信息增殖性的影响

信息增殖性是指“信息在利用过程中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的特性。一方面,信息是具有消耗性,因而不会像物质产品那样越用越少,但另一方面,信息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引申、推导和繁衍出更多的意义”,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增殖处理过程

智慧城市建设的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将信息资源高度整合开发,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实现城市信息的共建共享,正因如此,信息在再利用过程中不断的累加,增加了信息在流通过程中的增殖,使得处于信息高速流通领域的人们能够透过这一过程获取信息,而没有接收到信息资源的人群则处于闭塞的状态。例如,图书馆在给利用者带来获取信息便捷的同时,也让信息不对称的另一方可能自愿放弃或客观上根本无法利用图书馆,处于信息劣势。因此,所谓的“信息富人”和“信息穷人”之间的差距也因为城市化快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的普及等信息增殖而越来越大。2.1.2 信息资源的稀缺

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提出资源具有稀缺性,其具体表现为:经济资源的总量不会因人口的增加或需求的增大而扩张,人口增加使人均资源的占有率减少

。由于信息资源同其他资源如物质资源、教育资源一样是经济资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对经济资源的各种理论也应适用于信息资源。

对信息资源的解读,笔者认为信息资源具有两种含义,一种是通过筛选以后整合出的有效信息,另外一种是信息活动中的各种信息要素。信息资源的稀缺性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有效信息的稀缺,即有用性的信息资源作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需品,二是基于信息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在智慧城市的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有效信息的稀缺和供求关系的不对称共同导致了社会发展中的信息不平等现象。同时信息资源在信息流转的过程中,也会使得信息资源发生信息价值弱化和信息老化,这加剧了信息资源开发技术有限性和信息资源本身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2 信息不平等产生的外在原因

2.2.1 智慧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非均衡性

一座城市发展道路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模式的特性以及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类别,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能对该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十分具体或苛刻的现实要求

。我国的现实国情要求我们走适合自己国情的信息化道路,即非均衡的发展战略。学者彭湘君利用信息化发展指数II(IDI)及其分类指数,采用面板门限模型反向研究经济增长对信息化发展效果的门限效应,发现人均GDP与信

知贝网-www.daodoc.com

息化发展指数之间的确存在双门限效应,我国经济增长对信息化发展的影响呈现空间集聚性和空间差异性,2013年内蒙古、辽宁、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成为继北京、天津、上海、江苏进入信息化高水平发展阶段的省份,而中西部省市都还处于信息化发展的中等水平阶段

。同时由于同一地区存在信息要素投入比重的差异,导致信息化进程度不一致,即使是在智慧城市内部的建设,也存在“智慧中心”和“智慧边缘”,从城市中心向四周信息发达程度逐渐减弱。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不均衡不平等的发展方式已经对当前国家全面发展战略相背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地区做出正确合理的调整。从信息化的发展角度出发,这种非均衡的战略的确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的进步,可是伴随带来的非均衡化差距也会越来越大,并且会影响到其他领域。2.2.2 信息主体的差异性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个体都有自身的信息获取诉求,但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知识结构、兴趣差异等区别,导致个体呈现信息富人和信息穷人的分化,那些本已拥有更多信息和更强获取信息能力的“信息富人”会比那些相对弱势的“信息穷人”更多获益。正是不同个体在信息的基本认知和把握能力上存在极大的差异,导致信息穷人与信息富人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例如,而南非学者Kagan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农村人口、社会和文化的边缘人群、少数民族人群和宗教信仰上的少数派、身体残疾者定义为世界范围的信息穷人,相反的将发达国家认定为信息富人[16]。可见,个体因自身的基本认知和信息把控能力存在缺失,不清楚“信息”和“信息能力”具体含义,因而很难改变这一现状,导致其成为信息时代里的弱势群体。

智慧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强调公众的全面感知和公众对城市的整体动态把握,但是不同的信息主体在社会中所处的生活环境、教育经历以及家庭背景都有所不同,因此对信息全面感知有所差异。美国学者查特曼及其同事关于“小世界”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所谓“小世界”是指由世界观和社会规范所界定的、一个相对小的社会生活空间[17]。例如高学历者与低学历者相比,对周围信息的接收以及社会反应都有所不同,前者接受信息的速度相较于后者更快,其次,更重要的是针对所接受的信息所产生的二次反应以及对信息加工产生新信息的能力更加突出,即便是在同等教育水平的群体中,个体因家庭教育背景的差异,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信息素养,也同样存在较大差异。以“小世界生活”视角出发可以用来充分证明信息贫困并不完全是经济贫困所导致,“小世界”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交往行为等所形成的局内人和局外人结构,为信息获取和分享行为带来屏障,因此也更少有人会自觉地从外部世界寻求信息。实现智慧城市消除信息不平等的途径

智慧城市在建设过程需要把握三个基本建设原则。

其一全面感知,公众对整个城市各领域的动态准确把握,公民能够及时全面的掌握社会变化发展的动态;其二充分整合,对信息资源的高度整合开发,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实现城市信息的共建共享;其三协同运作,基于对信息的充分整合,剔除重复冗杂的无用信息,促进社会各领域资源共享更加便捷,服务更加主动,平台的参与者协作更加高效,达到城市运行的精准化阶段。根据信息的增殖规律,信息富有的人将越来越富有,而信息贫穷的人则会越来越贫穷,由于信息本身的特性无法改变,那么在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智慧城市信息分化将会在人与人信息分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发,不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智慧城市所期待的发展阶段,因此需要从外部环境上采取措施,缩小信息差距。

3.1 开展信息扶贫

我国信息不平等问题严重,涉及面广,信息贫困现象突出,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与网络融合的推进,加剧了社会分化和贫富差距。因而我国信息扶贫工作应对加大力度,多方面的开展信息扶贫工作。当前我国信息扶贫工作的重点是:第一,加强贫困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缩小信息差距创造条件;第二,切实加强扶贫帮困数据库建设,为信息贫困者提供信息服务;第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信息贫困者的信息素质,保证信息贫困者通过培训能够提高对信息的基本认知以及把握信息能力,强化自行搜集和利用各种信息的本领。

在信息扶贫的同时,需要坚持机会平等原则,即主张公平对待每个社会成员,既要保证实现机会平等,也要保证实现过程的平等,防止出现越帮扶越落后的尴尬情况。信息共享反映了信息资源的自由获取。当前,不平等不公平的现象屡见不鲜,信息垄断问题层出不穷,阻碍信息共享。因此,信息扶贫工作还必须要坚持机会平等的原则,加快构建公共数据库、数据共享平台等基础设施,完善信息安全网络,保障信息共享,缓解社会信息冲突,知贝网-www.daodoc.com

建立并维护健康的信息秩序,进而实现信息公平。在信息扶贫的过程中,找准城市定位,提升城市信息管理质量和水平,缩小城市信息不平等差距,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2 倡导社会责任与社会包容

信息不平等问题已经不仅是一个国家内部社会分化的结果,它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化问题。我国应该加强国际合作,争取与联合国有关机构、国际组织的帮助,以全球化的眼光来审视信息不平等问题。

政府还通过利用公共信息机构,例如利用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服务、文化产业等之间的资源共享,使图书馆融入城市化建设当中,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信息服务,同时又充分利用各种图书资源,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合作,逐步缩小技术上的不平等来弥补信息技术上的短板;吸引跨国公司投资,解决国内信息发展不均衡问题所面临的资金短缺;加强信息制度方面的国际合作,弥补我国信息政策和法规的空白。

3.3 推动公民权利与市场秩序的再平衡

当前,我国信息市场秩序混乱,负面信息或者社会事件通过信息渠道传播速度快,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国家需要在政策上进行引导,倡导正能量的说服力。同时,实现信息资源获取与使用的公平,不仅需要依靠国家相关信息政策,同样需要信息立法,需要制定相关信息法律和政策,保障公民的信息权利和义务,保证信息市场合法有序的运行。当然,在完善立法的同时,信息保障监督机构也需要同时成立,缺乏有效的监督,容易导致各类信息犯罪,浪费社会资源、阻碍信息公平公正。

因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一方面加强对信息的监督管理,防止滥用信息,信息犯罪等危害社会发展的行为,另一方面也保障公众通过合法的渠道获取信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公众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整治处罚信息违法行为,实现信息公平的目标。

3.4 加强图书情报机构与其他机构合作

弥合信息不平等需要图书情报机构与社会其他组织的共同努力和合作,主要包括“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公共信息机构(图书馆等)、公共服务机构(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公共教育机构(学校、专门培训机构等)等部门”。例如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这一举措有利于发展新型数字知识服务,实现资源协同共享,数字图书馆本身是基于云计算等技术模式够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定制距。

政府作为社会服务的提供者,应当保障公民信息获取和利用的平等机会,其他社会组织、教育机构也应该承担其责任,为社会信息公平营造出和谐的环境。以图书馆为例,应采取公众平等服务、加大社会包容、社会群众共同参与等措施弥合信息不平等,实现信息公平。同时,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普及信息知识,提高信息技能,联合高校研究所、园区、企业和社会办学机构,共同建立各类智慧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只有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公众信息素养,才能够缩小社会成员的信息不平等差距。[20]

[19][18]的支持下进行数字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使系统具备更强大的互操作性并能,因此数字图书馆能不断拓展信息服务的范围,加大与出版社和企业的合作,实现不同用户群体的信息共享与利用,提升服务能力和运作效率,提高个性化知识服务的水平,缩小信息不平等的差4 结语

从目前我国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来看,信息不平等的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我国正处于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之中,信息不平等的问题不能忽视。对信息不平等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梳理其产生的原因,能够发现并不是由某一单独因素所导致。对此,为减小信息不平等问题对智慧城市建设所造成的影响,剔除内部因素,笔者根据外部环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建设更加完美的智慧城市提供了建议。

参考文献

[1]李志启.何为智慧城市[J].中国工程咨询,2015(6):68-69.[2]陈隽,李农.上海郊区居民信息不平等因素研究[J].情报科学,2013,31(6):115-119.[3]于良芝.理解信息资源的贫富分化:国外“信息分化”与“数字鸿沟”研究综述[J].图书馆杂志,2005(12):6-18+37.[4]VagiaKyriakidou,Christos Michalakelis,Thomas Sphicopoulos.Digital divide gap convergence in Europe[J].Technology in Society,2011,33(3).知贝网-www.daodoc.com

[5]于良芝,谢海先.当代中国农民的信息获取机会——结构分析及其局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39(6):9-26.[6]闫慧.数字鸿沟研究的未来:境外数字不平等研究进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7(04):87-93.[7]于良芝,周文杰.信息穷人与信息富人:个人层次的信息不平等测度述评[J].图书与情报,2015(1):53-60+76.[8]Joon Hyoung Lim.Digital Divides in Urban E-Government in South Korea: Exploring Differences in Municipalities' Use of the Internet for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J].Policy & Internet,2011,2(3).[9]陈维,王艳.我国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及对策[J].新闻世界,2010(S2):19-21.[10]刘骏,张杰飞,何轶.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阻力效应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5(18):86-90.[11]韩路宾,江娜.浅析我国城乡数字鸿沟的成因、影响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2(21):41-43.[12]苗廷先.信息科学概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13]赵云志.正确认识信息资源的稀缺性[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3):182-184.[14]刘铮,林莎.非均衡条件下中国的信息化路径选择[J].经济评论,2003(06):48-50.[15]彭湘君,曾国平,李娅.中国信息化发展绩效评价及其区域发展阶段测算[J].经济地理,2016,36(10):102-109.[16]谢亚龙.ICFF:一种IaaS模式下的云取证框架[J7.通信学报,2013(5):1-7.[17]王素芳.信息与贫困:埃尔夫瑞德·查特曼的小世界信息行为理论述评[J].图书情报知识,2015(6):67-78.[18]孙越.基于公共信息普遍获取的信息公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19]Mell P,Grance T.The NIST definition of cloud computing[S].Maryland:Recommendation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2011.[20]Chamberlain C,McDonald R,Blackburn J,et al.Serials management in the next-generation library environment serials[J].Librarian,2011,60(1):37-52.作者简介:邹潇(1994—),硕士研究生学历,湖北宜昌人,研究方向是信息管理。

知贝网-www.daodoc.com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青岛市为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岛市交通拥堵、自然资源浪费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打造智慧城市的......

城市建设中城中村问题的分析

城市建设中城中村问题的分析摘要: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扩大,原来城乡结合部的村庄,逐渐被城市建成区用地包围或半......

农民工就业机会不平等问题

问题(农民工收入低):城乡之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依然存在,两者职业流动机会还不平等,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共同的劳动力市场并未完全形成。 农民工就业机会不平等表现在以下三个......

中国教育不平等问题论文

中国教育不平等问题摘要 ------------------ 2一、国教育的不平等现象 ---------------------- 21、地区和城乡差距造成教育不公平。 22、制度设计偏颇造成的教育不公平--......

电子政务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运用

题目:电子政务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运用一、摘要二、前言(一)名词解释(二)电子政务(三)智慧城市(四)本文研究焦点三、电子政务在智慧城市建设运用的理论依据四、电子政务在我国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信息不平等问题.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信息不平等问题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不平等 智慧 城市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不平等 智慧 城市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