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处理好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_村委会和村党支部
浅谈如何处理好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村委会和村党支部”。
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村干部培训材料
忙农镇第八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圆满完成,为使新的村委班子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在这里对镇新一届村委干部进行培训,我首先向各位顺利当选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对大家到这里参加培训学习表示热烈欢迎!
下面,我就如何发挥村民自治的优势,发挥村委班子的作用,开创我镇农村工作新局面讲以下两点。
一、如何处理好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 推进村民自治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要明确村民自治是在党的领导下的自治。如果村民自治离开了党的领导,或背离了党的领导,村民自治就会迷失方向。党的领导不等同于包办代替,如果把党的领导代替了自治,那么村民自治就没有了生机和活力,具体到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上更是如此,党的领导体现为集体领导,主要体现在方针、政策的领导。
反过来讲,村委会应该主动接受党支部的领导,重大问题应该报告,涉及到村民自治的问题,应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来研究决定。但实际中有两种倾向:一是民主选举村干部,认为自己是全体村民选的,而党支部书记只是几个或几十个党员选的,总认为自己代表群众,只需对村民负责,不需对党支部负责,这是错误的;另一种倾向是党的领导就是支部书记领导,什么事都是由支部书记说了算,财务开支也由支部书记一人签字等,这恰恰是违背了党的领导。组织法规定:党的基层组织要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支持保障村民自治活动,保障农民行使民主权利。党支部垄断了,包办了,而这些都属于村民自治的内容。为此,党支部和村委会都要找准自己的位臵,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一)、村支部与村委会不和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1.村两委班子工作不够协调。主要表现在党、政两职分别任职的村。一方面,村党组织负责人没有充分认识到村委会选举的重要意义,思想认识不到位,觉得过去是自己说了算,现在要分出一部分权利,心里很不得劲,不支持村委会的工作。部分村党支部领导观念、领导方式落后,对选举产生的村委会不信任,不支持,有的包办一切,有的撒手不管;有的心存顾虑,畏首畏尾,不敢领导,不会领导。另一方面,个别新任村委会干部不懂得党的规矩和国家法律,觉得自己是村民选上来的,应该全权处理村里的事务,村里的事支部管不着,与党支部比大小、论高低、争权力;有的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与《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立起来,把村民自治与党的领导对立起来,排斥党支部的领导,拒绝组织监督;
2.新、老班子间矛盾突出。这主要表现在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一方面,老班子成员认为自己劳苦功高,落选后权力一夜之间消失,心理不平衡,对新任班子工作不支持,故意给新班子出难题;另一方面,新村委会干部看不惯过去老村干部的做法,上任后根本不尊重他们,甚至全盘否定前任班子的工作。有的过去就与村干部有恩怨或有家族矛盾,自己“上台”后就要报复一下。3.存在着不安定因素。由于村两委关系不协调班子成员在群众中威信较低,缺乏凝聚力和号召力,致使村民对两委会班子成员失去信任,对长远发展丧失信心。
4.个别村新任村主任与村党支部书记有历史上的家族矛盾,直接影响了两委班子的工作协调和团结。个别的甚至把权力作为家族、宗族、派性势力谋取利益的工具,发泄个人恩怨,为所欲为。
这些问题如不切实加以解决,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就会被架空,农村的领导体制就会逐步改变,就有可能葬送村级组织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果,偏离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甚至会从根本上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1.个别村干部存片面地认为:党支部“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就是说党支部仅处于“支持和保障”的地位。有村主任曾经这样讲过:村委会开展自治活动,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党支部无非就是起个“支持和保障”作用,这种认识是极其片面的。我们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村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把上级党委、政府的意图转化为农民群众自觉行动的重要职责,他们所代表的群众利益更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长远性。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支部要吸收村委主要干部(非党可列席)参加研究,决定以后再由村委组织实施的时候,或召集村民讨论表决或在办理的过程中,党支部要“支持”村委的工作,党的组织和党员还要起“保障”作用。以保证党支部对重大问题决策后的顺利完成。这是在支部首先履行领导职能的前提下的“支持和保障”,而不是党支部处于从属地位。这里要明确一个职权范围,就是村主任无权背着党支部开会决定一些重大问题,更不能以“支部不能包办代替村委的工作”为由独立行使重大问题的决策权,重大的问题必须提交支部研究。
2.有的村干部错误地认为,村民直选的村主任比几十名党员选举的党支部书记权力大。我们曾经听有的村主任这样说过,我是几百人选出来的,你支部书记不过是十几个党员选出来的,因此就该我说了算……,等等。这些都必须坚决反对,及时予以澄清和纠正。在这里必须明确,绝不能以选票的多少定地位高低、定权力大小。事实上,坚持党的领导和实行村民自治是统一的,村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与村委会依法履行职责也是一致的。一方面,强调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不能轻视和否定发挥村委会和其它组织的作用;另一方面,重视发挥村委会等村级组织的作用,不能削弱更不能排斥党的领导。党支部对村委会既要敢于领导、善于领导,又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支持和监督村委会依法履行职权,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力。村委会既要自觉接受党支部的领导和监督,又要严格依法办事,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任务。村两委成员都要自觉维护党支部的集体领导和班子团结,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3.还有的村干部认为,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是自治组织,村主任就可以我行我素。有的同志讲,村委会是自治组织,村主任有权开展“自治”活动。这里必须明确,“自治”是相对的,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一是村民委员会是在党的(包括支部)领导下的自治;二是村委会是在上一级政府指导下的自治;三是村委会是在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规范下的自治;四是村委会是在广大村民正确监督下的自治。就是说,只能行使正确的自治权力和完成上级和村民交给的各项任务,而不能离开上述四个方面而搞所谓的“自治”。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点应是正确处理好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当前农村基层基层组织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针对上述问题着重强化以下几项工作:
1.统一思想,明确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处理好村“两委”的关系,必须明确各自的地位、作用、性质和任务。《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总则第二条规定:乡镇党的委员会和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乡镇、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同时还规定村党组织“领导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这些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也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的自治组织。”这些性质和作用,都明确了村党支部是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村党支部书记是村里的“一把手”,主持村里全面工作。村委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管理村务。而村党支部要强化其领导核心地位,就必须大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其驾驭全局的能力,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要大力加强村支部班子思想作风建设。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措施,加强对农村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宗旨观念、群众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教育,引导支部班子成员讲党性、讲团结、讲服务,廉洁勤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把支部班子建设成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奔小康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切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把培养后备干部与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结合起来,把村民中的优秀分子吸纳到党组织中来,尤其要注重发展村委会干部入党。同时,建立健全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加大处臵不合格党员工作力度,对不合格的进行妥善处臵,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要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村党支部要逐步从日常事务和一般矛盾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用于对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方向、重大问题的把握和决策上,抓大事,抓实事,该让村委会处理的事情放手让村委会去办,为村委会正常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2.明确职责,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一些村级领导班子职责不分,是造成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难协调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发挥他们各自应有的功能,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必须从制度上对其职权范围作出界定,进行合理分工,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从两者的职责范围看,“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这是村民委员会的主要责任。而作为村级组织核心的村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应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1)研究决定贯彻上级党委、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措施;(2)研究决定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3)领导村民自治组织,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4)搞好支部委员会的自身建设,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5)负责村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6)领导精神文明建设,做好村民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样的职责分工体现了党支部管方向性的大事,村民委员会管具体事务的原则精神。农村工作是个大舞台,支部、村委在一起工作,就如同演戏一样,互相补台唱好戏,互相拆台都垮台。而要把戏唱好,就得发挥每个同志的作用,调动每个同志的积极性,所以必须充分发扬民主,遇事勤商量。党支部虽处于核心地位,但手大捂不过天来,要真正干出点名堂,就必须善于集中大家的智慧,充分调动和发挥村两委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实际工作中,村党支部对村委会的工作要做到信任不放任、支持不把持、保障不设障;村委会也要自觉做到自治不离核心、民主不离法律、工作不离群众,从而使两委班子目标一致,两心变一心,把精力都集中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上。3.建章立制,实现依制治村。实现依制治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的矛盾,最根本的就是正确对待权力。党支部是领导核心,村委会有领导自治的权利,要解决这一矛盾,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建章立制,依制冶村。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工作协调运行的保证在于制度建设。一是各村建立健全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议事、民主决策制度;以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为重点的民主管理制度;以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民主评议和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要执行落实好“两会(党员议事会、村民议事会)、一组(村财务监督小组)、“十公开”等制度,该交党员、村民代表讨论的一定要讨论,该公开的一定要真公开,把村民自治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是建立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随时召开两委班子联席会议,交流意见,协调工作。村里决策重要事情,要坚持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原则,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要求,实行民主科学决策。一般要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召开党支部会议研究提出决策方案,然后,由党支部书记召集和主持村“两委”联席会议讨论。必须依法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的事项,也要先拿到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会上讨论。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的事项,要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认真组织实施,抓好落实。三是建立双向沟通制度。一方面,村党支部应向村委会通报上级的指示、工作信息以及党支部的工作情况,听取村委会的意见,把党组织的意图变成村委会的共同行动。另一方面,要建立村委会向村党支部汇报工作制度,村委会要经常向村党支部报告自己的工作,并提出工作设想,将村委会的工作纳入党组织的领导和监督,强化两委班子工作的整体性。
4.健全机制,着力提高村两委成员素质。实践证明,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的矛盾,有许多并不是由于体制造成的,而是由村干部素质不高造成的。因此,提高党支部、村委会成员的素质至关重要。村委会直选后,部分村“两委”关系不协调,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之间闹别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部分村党支部成员对直选认识不到位,部分村委会成员对党的规矩不了解,对法律的规定理解不全面。因此必须健全机制,提高素质。一是健全教育培训机制,要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十七届四、五中全会精神武装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头脑,引导他们增强党性观念和群众观念,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同时要及时分析干部队伍现状,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考察、指导,帮助农村干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办事能力,使他们掌握在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和农民工作的方法。同时要组织他们认真学习掌握《党章》、《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使他们真正明白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性质、地位、职能、关系,真正清楚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真正理解村民自治的意义和内涵,从而奠定村“两委”协调高效运行的思想基础。同时,要注意改进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增强培训效果。二是健全专项检查考核制度。村两委职责、关系明确了,决策程序规范了,还必须跟上保障措施,对不履行职责,违反决策程序的,要给予惩诫。在这方面,党委要负起责任,对两委会的工作实行目标化管理,经常督促检查,好的支持鼓励,差的批评纠正。要健全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年底组织一次公开述职、民主评议和目标考核,考核、评议的结果,要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工作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要给予表彰奖励;对有问题的,给予批评教育;问题比较严重和经批评教育没有明显改进的,要给予诫勉并作适当经济处罚;问题严重、诫勉无效或违规违纪的,是村党支部成员,按《党章》及党内有关规定处理;是村委会成员的,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有关规定,组织召开村民会议予以罢免。同时把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作为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作为评选进和实行奖惩的依据,并不定期对各村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村务公开的落实情况,乡要半年检查一次,通过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特别对应付上级、欺骗群众的“假公开”、“半公开”,要及时纠正,严肃处理,真正做到该公开的全部公开,按时公开。对个别村有意拖延公开和搞假公开的,要在认真查实的基础上,对村主要干部给予取消当年评先树优资格、扣减当年工资等处罚,并进行通报批评。三是健全监督机制。除经常性地对村干部的工作组织检查、评议外,在进行民主评议和民主选举干部时,乡上都派人参加,并进行现场督导,同时,建立考评档案,对不合格的村干部要按照法律程序及时进行调整,以充分体现民主意志,防止搞形式、走过场现象的发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全乡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的健康有序地进行。
二、
如何处理好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答:如何处理好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关键需要这两个组织正确认识和摆正自己的位置。首先,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是两个性质不同的......
处理好与寝室同学之间的关系在大学,寝室里的人际关系很微妙,与你的成长与成才有着密切的关系。倘若处理得好,无疑能促进自己在学习、生活等方面进步;倘若处理不好,则有可能给自己......
怎样如何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胡清昉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官居多高?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无论你是平凡还是优秀?处好同事之间关系都非常重要。相处得好,会让你心情舒畅、工作......
正确处理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 《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来,天津市蓟县认真贯彻落实,依法开展村民自治活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
如何处理好教材与课件之间的关系孔德林教材与课件都是重要的教学工具。那么两者是什么关系呢?它们在教学中各自发挥什么作用呢?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