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普惠保险业务发展概况_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介绍
中国人寿普惠保险业务发展概况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介绍”。
中国人寿普惠保险业务发展概况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国有大型金融保险企业,始终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责无旁贷的时代使命。近些年来,通过积极拓展以小额人身保险为代表的普惠保险业务,大力探索提高农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风险保障水平、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路径,促进了我国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协调发展,为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发展历程及主要特点
2008年6月,中国保监会下发《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工作方案》,同年9月中国人寿在全行业率先启动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小额人身保险是一种保费少、保额低,专门针对低收入人群最迫切的疾病、死亡和残疾等特定风险提供的一种综合保障服务。小额保险关注民生,着重解决好低收入群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六年来,中国人寿小额保险的承保人数增长了近20倍,占全行业的80%以上,被社会各界赞誉为“小险种,大领域;小产品,大市场;小业务,大文章”,为普惠制保险在我国的深度覆盖及持续推广,做出了一定贡献。
1、覆盖人群逐步扩大。从2008年小额保险试点启动至2013年,公司累计为超过1.2亿人次的低收入者提供了20449亿元的保险保障,小额保险覆盖人数占全国农村人口的比例,从2008年的0.35%上升到2013年的7.5%。2014年6月底,小额保险新增承保人数5442 万人,同比增长65%,占全国乡村人口的8.5%(数据来源《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乡村人口64222万人),成为我国发展小额保险业的生力军。
2、服务领域深入农村和城镇。2012年7月保监会下发《全面推广小额人身保险方案》,小额保险服务对象从农村地区的农民扩展至城镇地区的低保人群、优抚对象和进城务工农民,标志着小额保险结束试点、进入全面推广阶段。中国人寿响应号召,新开发6款城镇小额保险产品,并在江苏南通、北京房山、浙江温州等地,为城镇失独家庭、低保人群和农民工提供小额保险保障。小额保险在统筹城乡发展、完善社保体系、提高保障水平、辅助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
二、主要做法
1、量身打造契合低收入人群需求的特色产品。中国人寿紧密结合低收入群体的现实情况和投保需求,坚持自主创新,在产品、服务、销售模式和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多种有价值的创新活动,破解了小额保险在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许多难题,在“降低成本、让利与民”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促进了小额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寿的小额保险产品紧紧围绕低收入群体现实需求,突出强调了低收入人群对小额保险的可获得性,使低收入人群买得起、买得到自己需要和满意的保险,逐步改变了低收入群体保险供给和保险需求整体失衡的现状。目前,小额专属产品已达23款,产品具有保障性、惠民性、通俗性的鲜明特点。
一是扶贫小额保险。2011年5月,中国人寿与国务院扶贫办合作,在四川旺苍启动了“扶贫小额保险”试点。试点项目以村级扶贫资金互助社为平台,为互助社员提供小额保障。试点成果逐年扩大,已覆盖旺苍县70%以上的农村可保人口和90%以上的互助社社员。目前,已推广至河南、宁夏、重庆、贵州等省。
二是城镇小额保险。具体有江苏南通优抚对象小额保险、北京房山低保人群小额保险、浙江温州农民工小额保险等城镇小额保险创新项目。三是小额全家福保险(一张保单保全家)。2011年12月,中国人寿与四川资阳市政府联合启动“户户有保险,人人有保障”活动。2012-2013年小额全家福在四川、河北、宁夏等8个省区推广初显成效。
四是农牧民小额保险。2012年10月,中国人寿在西藏林芝启动了专门为农牧民开发的小额保险专项产品,意在为林芝地区农牧民提供了意外伤残、意外身故等风险保障。
2、创新销售模式,让低收人人群买得起。低收入人群大部分居住偏远分散,金融服务渗透程度低,小额保险价格便宜、件均保费低、销售和服务成本相对高,如何将小额保险以低成本、可持续的形式传递给低收入人群是小额保险发展的核心问题。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中国人寿小额保险从实践中总结了各具特色的多种销售模式,包括“全村统保”、“联合互动”、“小型团单”、“扶贫小额保险”、“小额全家福”等,这些销售模式的运用基本达到了覆盖面大、成本较低、保障适度、宣传有力的效果,初步实现了“保本微利”经营,为小额保险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3、优化小额保险服务,让低收入人群买得放心。提供就近服务和符合低收入人群实际的贴心服务,让低收入人群买得放心。在承保环节,中国人寿制定并实行简化的承保流程,并针对小额保险设计了专门的投保单证,简易明晰,便于参保低收入人群理解。在理赔方面,为小额保险开通了快速理赔绿色通道。
4、区域小额保险发展各具特色,起到了良好示范效应。广西国寿与民政部门合作,为31.56万户城镇低保家庭和优抚对象提供小额保险保障。湖北国寿开展“五个一”理赔服务暖心工程,即“送上一个花篮、燃放一挂鞭炮、凭吊一篇祭文、表达一腔慰问、预付一份理赔款”,受到城乡低收入人群好评。山东、江苏国寿通过深化与老龄办、农工办、残联等单位合作,迅速提高小额保险覆盖面。四川国寿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商业运作、循序渐进”原则,注重以服务赢得政府和广大老百姓的口碑。
三、发挥的作用
小额保险为群众赢得实惠、为政府赢得民心、为公司赢得品牌,实现了互惠合作的“三赢”。
1、群众受惠。中国人寿通过开展小额保险试点,较好地解决了过去存在的低收入人群“买不到保险、买不起保险、不相信保险”等问题。农民群众把小额保险与“新农合”并称为惠农利民的“双保险”,例如山西运城夏县西山头村副村长杨国平谈到“小额保险最大的好处,就是保费低廉、保障较高”。参加扶贫小额保险试点的四川旺苍锦旗村村民感慨“少抽一包烟,就能买到全家一年的平安,巴适得很!”。浙江温州外来务工人员把小额保险称为“乡镇新居民的保护伞”,出租司机谈到:“过去从来没有想到,花几十块钱就能买到非常适合我们农民工的保险”。
2、政府放心。小额保险能够帮助低收入群体规避风险,帮助政府解决贫困和社会稳定的问题。小额保险多年来为政府排忧解难,政府对小额保险的态度从怀疑到迟疑再到积极支持,小额保险被逐步纳入政府惠农工程、民心工程,获得了政府在政策保障、财政支持、考核督导等方面的大力扶持。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八字方针。2011年,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发改委将“发展小额扶贫保险”,列入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中。四川、湖北等地方政府也纷纷下文支持小额保险发展,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一体联动的局面。2012年“两会”期间,小额保险成为湖北荆门市委书记王玲代表的会议提案。党的“十八大”以后,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小额保险日益受到肯定和重视。
3、社会赞誉。通过小额保险这个半公益平台,中国人寿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等多方面肯定。中组部将国寿推广小额保险的做法列入领导干部培训教材;“农村小额保险开拓与管理项目”被中国企业家联合会评选为第十六届全国企业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自2008年小额保险启动试点以来,央视新闻联播多次进行报道,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传媒在内的中央级新闻单位以及地方媒体,发稿数百篇进行跟踪报道。“十八大”期间,《人民日报》专门刊登了“小额保险有大能量”的文章,指出小额保险做出了“国际金融扶贫的中国样本”。2013年1月《人民日报》内参以《小额扶贫保险产生良好社会效应》、《小保单助力农民生活保障水平提升》为题作专题报道。7月13日《人民日报》要闻版《四十元为贫困户兜底撑腰》重点介绍了扶贫小额保险。
4、国际影响。国寿小额保险“本土化经营+国际化视野”的发展道路,被保监会评价为“超越了自我、超越了国界”。2011年“小额保险中国人寿案例”登上哈佛商学院MBA和EMBA讲堂的中国保险行业首家案例。中国人寿多次参与中国小额保险国别研究专家举办的研讨会,组织专家到国寿基层公司实地调研,并提供中国人寿发展小额保险业务的典型经验。公司参加了第6届和第9届小额保险国际研讨会,赢得了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国际扶贫协调小组(CGAP)、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等机构的高度赞许。
四、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可持续发展问题需加以重视。近年来小额保险实现了跨越发展,但后台服务与政策支持等问题逐步显现,影响了业务可持续发展。一是监管政策的可持续问题,城镇化进程全面提速为小额保险监管带来了新课题;二是政府支持的可持续问题,地方政府对小额保险业务一般进行2-3年的政策及财务支持,后续扶持逐渐弱化;三是前后台的沟通与协调问题。小额保险覆盖人群的继续扩大,给承保和理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服务质量和服务品质面临巨大压力。
2、边远落后地区市场需加大扶持。边远落后地区低收入群体迫切需要小额保险保障,但小额保险业务启动以来发展缓慢。不少地区对小额保险存在思想误区和认识上的顾虑,同时经济落后、金融网点少等现状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小额保险业务推广初期销售成本高,参保人群的覆盖面难以扩大。
3、城镇小额保险市场需加强培育。城镇小额保险业务涉及面广、组织协调要求高,缺乏减免监管费等相应政策支持。据2014年上半年统计数据,低保、优抚、进城务工人员人数分别约为2277万人、853万人、1.58亿人,虽然三类人群小额保险业务都已开展了积极探索,但覆盖率远远低于农村小额保险市场水平。因此,城镇小额保险市场还需加强培育,探索真正适合城镇特点的营销模式。
(二)思考和建议
小额保险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贡献。今后仍将继续服务“三农”及城镇低收入群体,盼望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一是希望协调解决在城镇销售的小额保险业务免于征收监管费问题。
二是建议小额保险业务享受与一年期以上健康保险同样的税收减免政策,有效降低销售成本,为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小额保险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三是希望争取中央文件支持,将小额保险与农业保险一样列入服务“三农”类保险险种,提高各级政府对小额保险业务的重视程度。
四是借助国务院《若干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密集出台给寿险业带来的种种利好,把小额保险融入整个保险业“大养老、大健康”的良性循环体系,倒逼管理思维和经营模式的突破,破除旧体制和旧机制固有的弊端和障碍,进一步释放保险业的生机与活力。
(素材提供: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战略与市场部)
平安普惠发展历程平安普惠金融业务集群(以下简称“平安普惠”)隶属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有限公司,以创新的科技,和卓越客户体验,为广大个人和小微型企业提供专业的贷款服务,助力中国......
中国便利店发展概况摘要:便利店是零售业中的一种新兴业态,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开始出现并快速发展起来。虽然总体发展呈上升趋势,但其背后隐藏着诸多阻碍和制约便利店发展......
中国金融业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数量大幅增加,金融规模明显扩大,各种不同性质的银行机构遍布全国,承担着吸收存款、发放......
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取得成效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取得成效2016-11-20 12:12 新浪财经摘要: 宋汉光: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图为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
普惠金融发展的思考普恵金融的缘起与内涵1.普惠金融的缘起。金融的本质职能在于服务 实体经济,金融通过对资源的跨期、跨区域、跨行业的 优化配置,提高了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