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 文章分析_如何分析一篇文章

2020-02-26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萧乾 文章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如何分析一篇文章”。

中文系 八班 唐诗 20201111020056

萧乾文章分析

三篇萧乾的文章,用不同的题材和表现方法,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也体现了母亲的爱。三篇不同的文体,其表达效果也有所不同。

第一篇是散文的题材。作者通过对儿时的回忆,用记忆中的事件来直接表达对父母的思念。第一段中,尽管作者说没有见过父亲,对他的一生也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但通过他人对父亲的评价,还是觉得母亲委屈了她的一生,继而从下文开始记叙对母亲的回忆。从作者的记叙中,母亲用乐观的心态将其抚养长大,宁可自己过得苦一些,也一定要让儿子对生活充满热情,尽量满足儿子的心愿。母亲的呵护和爱使作者在成长过程中披满阳光。然而噩运传来,母亲就这样离去了,只留下作者对着冰凉的尸体发愣。曾经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呵护的母亲就这样离开了,只留给作者悲伤和怀念。全篇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悲伤的氛围,既有母亲离开后的不舍和伤感,又有对母亲爱的怀念。

第二篇也是散文的形式。作者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又想起了自己和母亲在一起的情形。第二篇文章重点讲了上学的事情。“卖什么!妈妈惟一的一副镯子和爸爸遗下的一件皮袄什么的,早都脱手了。我还记得卖我们最后一件家具——一张用来吃饭或写点什么的小炕桌的情景。”文中讲卖东西这一情节,明显表现出母亲对萧乾的爱。他不知道父亲的模样,和母亲一起过寄人篱下的生活,在他的童年里寒冷无比。为了让萧乾上学,母亲卖掉了自己的镯子,丈夫的皮袄和所有的家具。用这些幼时的回忆,表现出母亲的爱和不容易。

年幼的萧乾成了一个孤儿,寄住在三堂兄家,三叔和母亲相继离开后,唯有四堂嫂和一位没有出嫁的老姐姐能带给他一点温暖。老姐姐和四堂嫂成了他的启蒙教师,四堂嫂不经意间教的英文更是让萧乾受益终身。

第三篇是小说。十一岁这年,萧乾在地毡房领到了第一个月的工钱,在小说《落日》中,他描写了一个地毡房的学徒,如何忍气吞声领来钱,那个学徒就是他自己。作者用第三人称讲述了地毡房学徒挣钱的辛酸。面对生病的母亲,种种不舍,为了让母亲吃上鲜果,他在地毡房吃尽苦头。终于领到工钱,带着鲜果回家时,母亲却即将离去。“及至苹果塞到嘴里后,她松软的眼皮又阖上了”,母亲含着果子离去,只留给他一个冰冷的世界和对母亲无限的怀念。

三篇文章各有不同,第一篇通过回忆,直接抒发了对母亲的怀念,和对母亲爱的想念。第二篇通过讲述寄人篱下的生活,表现出母亲对自己的爱,回忆了自己上学的情形。第三篇用小说的形式,从第三人称的角度讲述了地毡房学徒和母亲之间的回忆,实则是回忆自己和母亲之间的种种。三篇文章用不同的形式,都表现了母亲的爱,及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吆喝》萧乾

《吆喝》萧乾《吆喝》萧乾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重点字词。2、了解旧北京有关吆喝的民俗知识。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仿京味吆喝的朗读,体味京味语言的魅力。2、通过自主......

《吆喝》萧乾

《吆喝》萧乾《吆喝》萧乾1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吆喝》是北京作家萧乾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对旧北京街市上叫卖声的回忆。文章在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了愉悦和怀......

萧乾简介

萧乾(1910.1.27--1999.2.11),原名萧炳乾,蒙古族,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1929年进燕京国文专修班学习,一年后考入辅仁大学。1933年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 ,选修“特写——旅行通......

《吆喝》萧乾

《吆喝》萧乾《吆喝》萧乾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重点字词。2、了解旧北京有关吆喝的民俗知识。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仿京味吆喝的朗读,体味京味语言的魅力。2、通过自主......

萧乾《吆喝》

萧乾《吆喝》萧乾《吆喝》1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吆喝》是北京作家萧乾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对旧北京街市上叫卖声的回忆。文章在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了愉悦和怀......

《萧乾 文章分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萧乾 文章分析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如何分析一篇文章 萧乾 文章 如何分析一篇文章 萧乾 文章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