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促进移动通信事业和谐发展_移动通信基站建设规范
规范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促进移动通信事业和谐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移动通信基站建设规范”。
规范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促进移动通信事业和谐发展
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3G业务的开展,公众移动通信业务将向各行各业不断延伸和渗透,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其发展水平高低将成为城市信息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移动通信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新的问题,其中基站建设遇到的诸多问题就特别突出。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规范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对促进移动通信事业的和谐发展意义深远。
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深圳市移动通信业务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截至2007年6月底,全市的移动电话总用户数约为1800万户,人均拥有量居全国前列,基站(包括室外、室内和直放站)共9000多个,密度也居全国前列。随着2G网络的进一步优化和3G业务的全面开展,将迎来新一轮的基站建设高潮,2007年将新增3000多个基站,是历年之最,接近前十几年建设总量的三分之一。移动通信事业的高速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基站建设无政策、法规指引,缺乏清晰的报建流程,基站的合法地位受质疑,运营商无所适从,政府各部门职责也不明确。二是没有规划,运营商无法在最适合的地方建设基站,部分基站和城市景观很不协调,导致每年搬、拆基站的数量100至200多个。三是基站站址资源严重短缺,新建基站困难重重,如梅林一村、万科四季花城等均受阻无法在小区内建站,甚至有的政府物业也拒绝给基站建设提供方便,而且原有基站续约难,每年约有200多个基站需续签合同,仅有75%的基站续约成功。四是因市民对基站辐射有顾虑,投诉日趋增多,2002年86起,2003年151起,自2004年以来,每年投诉量都超过200起,投诉手段也从简单的理论争执、联名投诉,发展到集体上访,甚至恶意破坏基站设施等。五是室内分布系统重复建设,三家运营商除市民中心、会展中心和地铁共享室内网络资源外,其他地方都独立进行信号覆盖,往往是同一栋大厦内,一家运营商刚施工完毕,另一家运营商马上又开工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六是我市基站建设受香港因素制约,深港双方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协调机制,既保证了两地移动通信事业有序健康的发展,也对双方基站建设有很多限制。
二、基站建设的构想
今年,深圳市作为国家确定的试点城市将于10月份开通3G业务,“十一五”期间,公众移动通信业务将迎来第二次黄金发展时期,为促进其和谐、健康、快速发展,根据《深圳市无线电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部署,深圳市无线电管理局将重点推进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实现我市公众移动通信事业的再次腾飞。以下是我们对“十一五”期间基站建设的构想:
(一)、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政府部门为运营商解决基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运营商需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加强自律,实现良性竞争下广泛合作;市民消除基站电磁辐射的认识误区;共同推进移动通信的可持续发展。
2)具体目标:利用2-3年时间建立建设基站的制度和规章,理顺政府、运营商和业主之间的责任与权利关系;利用3-5年时间将基站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基本满足各运营商建设基站的需求;制定完善基站建设标准,整合现有站址资源,改造不符合标准的基站。
(二)、建设原则
1)统一规划:规划是建设基站的基础,在充分利用现状资源和整合需求的同时,结合我市城市发展,制定全市协调统一的建设基站蓝图,使基站与城市布局和景观协调发展。
2)合法建设:合法建设是政府和社会的要求,依法行政已成为政府部门行为准则,我市也形成一套完整且成熟的工程建设方法;基站属于比较敏感的目标,合法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由此引起的纠纷。
3)依章管理:依章管理是建设基站的保障,随着共址基站、集约基站的数量增加,分散管理和集中管理基站将成为共存的管理方式;除运营商自律外,两种管理方式还需要法规、政策、制度、技术标准来约束,共同推动基站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建设思路
1)制定针对基站的专项法规,规范在现状建筑增补和迁移基站、在规划新建建筑配套建设基站、在生态控制区等地方建设独立基站的建设行为。
2)在尊重基站设置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等措施将复杂的基站专业规划简化为操作易行的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进一步明确政策、管理、法规等保障措施。
3)建立法规、规划、环评和频率许可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形成多个政府部门、多家运营商、社会多方面力量共同促进建设基站的局面,实现管理制度上创新。
(四)、建设要求
1)室内集约化:集约建设中高层及以上建筑内室内分布系统 由于无线电磁波较难穿透钢筋混凝土,容易在地下室、停产场、电梯轿箱、公共走廊等处形成信号盲区;同时,中高层及以上建筑是手机用户比较集中的地方,数据业务的需求量也较大,高端用户较多,各运营商分别建设室内分布系统存在多次麻烦业主、建设空间受到限制、重复投资、浪费物业资源等问题;另外,在高层建筑内,各运营商面临的电磁环境、建筑环境、覆盖需求基本相同,也不会受室外环境变化的影响。综上所述,集约建设室内分布系统,是多方面综合要求的结果,且室内分布系统的功率十分小,其辐射值远小于国家标准。
2)室外基站景观化:对室外基站进行景观化处理,虽然会小幅增加各运营商的建设投资,却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室外站与城市景观关系密切,无论是城市建设区的室外站(包括建筑单体外基站、景观控制带基站、绿地或城市公园基站),还是生态控制区的独立基站,都是如此,如对其外观处理不当,室外站都会影响、甚至破坏城市整体环境;此外,对室外基站景观化还能消除市民的担忧。
3)基站覆盖无缝化:由于市民足迹遍布我市的每一个角落,为保障手机实时通信、应急指挥、市民人身安全的需求,基站覆盖也须无缝化。不论是建成区,还是规划建设区、生态控制区;不论是高山之颠,还是海岛之角;不论是建筑屋顶,还是地下室、隧道、地铁等都是如此。尽管人迹少到的生态控制区、海岛、高速干道旁基站的利用率较低,建设费用很难通过话费回收,但各运营商还是要承担社会责任,按照基础设施的要求来建设。
三、具体措施
(一)法规建设:制定《深圳市公众移动通信基站管理办法》专项法规及一系列实施细则,明确基站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法律地位,规定基站站址资源的开放原则,阐明基站专项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将基站纳入城市规划中详细规划层次,建设不同类型基站的审批部门和程序,在不同地方建设基站的要求,建设共址基站和集约建设基站的建设方法、投资分摊、管理,建立规划环评和单个基站的环评等。法规的制定实施,将能更加顺畅地协调政府部门、运营商、市民之间的关系,并有利于消除市民对基站电磁辐射的担心和恐慌,能够减少投诉,促进和谐。
(二)规划先导:为促进移动通信事业发展、保障市民生活健康、与城市空间及景观协调发展,务必强调规划在基站建设过程中的刚性作用,分层次滚动开展基站规划工作,对城市改造区、重建区、新建区的基站进行预留和控制,进一步拓展基站资源,达到将基站纳入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目标。首先编制《深圳市公众移动通信基站专项规划》,该规划属于宏观层次的规划,主要内容是协调相关规划,明确基站的建设目标、建设原则,总结建设区、生态控制区中各种类型基站的设置规律和基站详细规划的设置指引,协调与香港、周边城市的电磁环境,整合和优化现状建成区的基站,确定全市基站的整体布局,并根据市近期建设规划、和即将开展建设的点(各类建筑单体等)、线(铁路、快速干道等)、面(居住小区、工业小区、郊野公园以及其它成片开发的片区)项目编制基站的近期建设计划,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专项规划中基站详细规划指引内容包括法定图则和详细蓝图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针对城市规划的特点,总结不同功能片区、不同类型基站、不同环境下的设置原则、设置规律、设置要求。其次编制近期基站详细规划,该规划根据专项规划确定的近期建设片区,按每个片区分别编制各片区基站详细规划,落实基站的具体数量及相对位置。每个片区在开展规划时,需收集建筑环境(地形图、建设方案等)、建设规模、无线环境(区内或周边的基站及场强等)资料,预测业务,确定基站的数量和布局,结合规划方案落实各个基站的相对位置(该位置需留有一定的灵活性),同时落实基站配套设施的建设要求。适时编制法定图则的基站规划,法定图则是政府主管部门能够控制的详细规划,将基站纳入法定图则,能有效解决建设基站的合法性,并将基站建设纳入设计要点、建设标准。法定图则覆盖全市所有片区,经济特区内已编制完成部分片区的法定图则,大部分片区正在进行;宝安、龙岗两区仅编制完成少量片区的法定图则,小部分片区的法定图则正在编制过程中,大部分片区尚未开展。对于已编制完成的片区,增补该片区的基站规划,与已明确的控制要点同时使用,或者在法定图则滚动修编时纳入。对于正在编制或尚未开始的片区,基站规划由对应的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
(三)创新管理体制
基站的数量多、体量小以及法规、政策缺失,使得基站建设介于管与不管之间。为规范基站建设行为,创新管理体制,变完全由运营商通过市场方式被动建设基站为政府和运营商共同通过规划引导、主动建设基站的方式,结合各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针对独立式、附设式基站,制定不同管理政策,将基站管理融入政府现有的管理系统中,达到规范基站建设行为的目的。在体制创新过程中审批程序的明确非常重要和关键,在简化手续、缩短时间的前提下,将与建设基站的各个环节(包括规划、申请与审批、建设、验收、维护等)与我市的工程管理相结合,尽量完善各类基站的建设程序,对于需整改、迁移的基站,也需制定相关的政策和鼓励措施,以利于整合和优化现状基站的布局不合理。
(四)创新建设模式
传统的基站建设工程往往都是主体建设完成以后,再进去安装通信管线和设备,势必需要破坏建筑物,既浪费又无法保证工程质量。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建设模式,将基站建设工作前移,推行基站与城市建设项目同步规划、设计和建设,并与施工方同步对接,同步投入使用,既节约建设成本,又保证工程质量,从而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地铁和深圳湾口岸侧接线工程中的下沉式隧道的基站建设就是很好的范例,在地铁和深圳湾口岸开通使移动通信网络也同步开通,甚至可以实现“路未通网先通”和“建设主体为竣工网先通”的目标。
四、结束语
通过对深圳移动通信基站的全面管理和基站共址建设,规范移动基站建设,逐步达到深圳移动通信基站优化设置的目标,到2010年,在3G全面覆盖的前提下,使深圳移动通信基站站址增量大幅减少,根本解决深圳移动通信基站布局混乱、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干扰隐患多等问题,增强深圳移动通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
高风压区域共享铁塔改造创新方案一、创新背景在无线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基站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通信铁塔产品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主要包括单管塔、景观塔、美化塔、仿生塔......
移动通信基站的维护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主要负责与无线有关的各种功能,为MS(移动台)提供接入系统的UM接口,直接和MS通过无线相连接,系统中基站发生故障对整个移动网的影响是很大......
移动通信基站故障浅谈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主要负责与无线有关的各种功能,为MS(移动台)提供接入系统的UM接口,直接和MS通过无线相连接,系统中基站发生故障对整个移动网的影响是很......
据估算,2007年中国仅GSM基站耗电量将接近32亿千瓦时,基站电费将接近20亿元,这还不包括空调、变电、传输等能耗。电能在通信企业能源消耗中占有绝对比重,节能在电信行业势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