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西方经济学作业五测试_电大考试西方经济学

2020-02-2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电大西方经济学作业五测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电大考试西方经济学”。

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可称为通货膨胀的是()A.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持续了一个星期之后又下降了 B.价格总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

C.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 D.物价总水平下降而且持续一定时期

满分:2 分 2.提出消费者的消费是由持久收入决定的是()A.凯恩斯

B.莫迪利安尼等人 C.弗里德曼 D.杜森贝

满分:2 分 3.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的因素是()A.社会生产能力减少 B.社会投资减少 C.社会投资增加 D.利率水平上升

满分:2 分 4.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8,政府增加100万元支出将使国民收入增加(A.500万元 B.80万元 C.400万元 D.100万元

满分:2 分 5.)下列选项在中不是M1组成部分的是()A.旅行支票 B.活期存款 C.定期存款 D.其他支票存款

满分:2 分 6.根据消费函数,引致消费增加的因素是()A.价格水平下降 B.收入水平增加 C.储蓄增加 D.利率增加

满分:2 分 7.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满分:2 分 8.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需求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满分:2 分 9.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原因?()A.银行贷款的扩张 B.预算赤字

C.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 D.投资率下降

满分:2 分 10.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增加可以()A.增加投资

B.减少投资 C.增加消费 D.减少消费

满分:2 分 11.与封闭经济相比,在开放经济中政府的宏观财政政策作用将(A.更大,因为总需求方加入净出口后,使支出乘数增大 B.更小,因为总需求方加入净出口后,使支出乘数变小 C.不变,因为总需求方加入净出口后,对支出乘数没有影响D.不能确定

满分:2 分 12.在下列情况下,乘数最大的是()A.封闭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6 B.封闭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是0.3 C.开放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8,边际进口倾向是0.2 D.开放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是0.3,边际进口倾向是0.2 满分:2 分 13.)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

A.经济中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B.经济中的资源已得到了充分利用 C.在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 D.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失业

满分:2 分 14.不会增加预算赤字的因素是()A.政府债务的利息增加 B.政府购买的物品与劳务增加 C.政府转移支付增加 D.间接税增加

满分:2 分 15.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A.利率上升 B.利率下降 C.利率为零 D.利率为负数

满分:2 分 16.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总是()A.为基本的消费支出 B.总是小于1 C.总是大于1 D.总是等于1 满分:2 分 17.)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的时候,商业银行增加贴现的目的一般是()A.购买设备 B.偿还贷款 C.增加贷款 D.增加库存现金

满分:2 分 18.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C.水平的直线 D.与横轴垂直的线

满分:2 分 19.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 B.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 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 D.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无关

满分:2 分 20.美国的工资率较高,但它在国际贸易中很多商品都不需要借助关税壁垒来抵御那些来自劳动廉价国家的竞争,这是因为()

A.美国的劳动生产率较高,抵消了工资率的影响 B.美国的消费者偏好于本国产品 C.美国的出口大于进口 D.国外市场对美国产品的需求更大 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有()A.需求的过度增长 B.工资的大幅度上升 C.利润的大幅提升 D.经济部门发展失衡

E.个别关键性商品供求比例失调

满分:4 分 2.投资乘数形成取决于()

A.投资增加就业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B.就业增加国民的消费增加

C.投资乘数的大小与国民收入同方向的变动D.投资乘数的大小与国民收入反方向的变动E.最终收入的增加是最初投资增加的倍数

满分:4 分 3.运用收入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有(A.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B.就业政策

C.价格和工资管制 D.产业政策 E.收入指数化

满分:4 分 4.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主要有()A.商品)B.劳务

C.国际间单方面转移 D.外汇储备 E.基尼系数

满分:4 分 5.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手段是()A.降低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 B.降低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 C.公开市场业务买入国债 D.向商业银行卖出国债 E.以上四个都对

乘数理论是一把“双刃的剑”,增加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减少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减少。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由于进口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所以净出口是国民收入的递减函数。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汇率在我国使用直接标价法,美国使用间接标价法。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息率,那么,它就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利率效应是指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一般来说,外贸乘数要大于投资乘数。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挤出效应”大,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大。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自然失业率是指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当边际消费倾向等于边际进口倾向时,乘数为零。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总需求曲线的两个决定因素是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A.错误 B.正确 绝对优势原理:()

A.是指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所花成本绝对地低于别国,就具有绝对优势。

B.是指一国与他国在生产不同商品上的相对成本不同,仍可以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以换取其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商品,从而得到比较利益。

C.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出口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满分:2 分 2.汇率:()

A.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B.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C.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

D.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

满分:2 分 3.摩擦性失业:()

A.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B.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C.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D.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E.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

满分:2 分 4.储蓄函数:()

A.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B.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C.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D.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E.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满分:2 分 5.乘数:()

A.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B.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C.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D.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E.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满分:2 分 6.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A.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B.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C.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D.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E.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

满分:2 分 7.货币政策:()A.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 B.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C.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D.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满分:2 分 8.浮动汇率:()

A.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B.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C.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

D.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

满分:2 分 9.派生存款:()

A.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B.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

C.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D.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

满分:2 分 10.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A.一般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升。B.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C.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D.是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电大西方经济学作业15

西方经济学(本)作业1题目:举例说明如何借鉴价格弹性理论进行价格决策?目的:这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题。让学生理清弹性理论的基本内容,在理清理论的同时,会在经济生活中运用,在实际的......

电大西方经济学作业2

《西方经济学》作业(三) 一、基本概念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本国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种种产品(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边际......

电大西方经济学第一次作业

解答:(1) 完全竞争含义和形成条件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这种市场结构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一是市场上有无数个购买者和生产者,每个人和每个厂商所面对......

电大西方经济学期中测试答案

《西方经济学》期中考试试卷(2014年4月)班级学号姓名 得分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2、选择包括三个相关的问题,即和产......

电大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填空、选择、判断。一、填空题 1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2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

《电大西方经济学作业五测试.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电大西方经济学作业五测试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电大考试西方经济学 作业 电大 西方经济学 电大考试西方经济学 作业 电大 西方经济学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