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风建设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_家风与核心价值观
在家风建设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家风与核心价值观”。
在家风建设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
论与实践研究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党相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作为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立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家风的重要促进作用,因为它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学习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好、抓实此项工作。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家庭教育抓起、从学校教育抓起、从日常生活抓起,不断拓宽渠道、丰富载体,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自觉培养和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家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内含丰富的道德素质教育和价值观培育的内容,理应成为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动其得以践行的重要载体。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三个倡导”24个字,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领域、十二项内容,要一个一个地抓,很好地体现到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各个方面。要像过去儿童蒙学诵读《三字经》、《弟子规》那样,让孩子们从小背诵熟记24个字,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慢慢品味、细细琢磨、逐步领会,日积月累地融化在小小心灵里,体现在习惯养成中。
二、良好家风的传承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家长们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但有的家长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抓家风教育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是给家中后人们树立的价值准则。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指引人们传播正能量。“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将其总结为五常八德,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有道是:家风纯,则社会正,在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中,家风也是一种无形的标签影响着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构成元素和推动力量。
家风作为文化领域的观念形态,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文化同根性。各种各样的家风要求,如“不能忘本,我们是中国人”“以国家利益为重”“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做生意要讲诚信”“与人为善”“宽容他人”等,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契合性。这种内在的契合性反映了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文化同根性。
家风形成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而家教、家规、家训是家风形成的基础。几千年来,中国一直都是以家族和家庭为核心,家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对家庭成员而言,家不仅有浓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而且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成家、保家、发家、兴家,是中国人的追求,良好家风的建设和传承更是中国人的使命。
家风传承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形成,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家庭是对个人的需求和特点了解最充分的地方,因此家风能与个人之间建立高效的信息传输渠道。家庭中的血缘关系使晚辈对父辈或祖辈有更多的信任和依赖,从而更容易接受父辈或祖辈的价值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更容易通过家风传承被家庭成员所接受。由此可见,家风传承符合认知形成的一般规律,有助于家庭成员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家风传承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念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动,或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社会成员在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自觉遵循。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个体自觉追求的一个关键环节。只有获得个体的认同,才能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才会“外化于行”。家风传承的价值观,形成了人们的思维定势和心理定势,从而在社会实践中会把认同的价值观付诸行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与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寓于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达到“知”与“行”的统一,才能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重振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中央重视、百姓关心的大题目。因为这关系到社会风尚,关系到中国人的精气神,更关系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人的使命。
(一)、改变对教育的认识,把成人看作最终目标。
孔子认为:教育首先要让孩子明白孝敬父母、和睦兄弟姐妹,然后才学习文化,而我们现在的家长却本末倒置,把学习文化知识作为唯一的目的,把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把考上什么大学作为成功的标志。这严重偏离了方向的教育,导致我们一些家长也成为给孩子施压的帮手,让一些孩子在花季自杀,还有些名牌大学的孩子成为残杀同学的凶手。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更没有家风的改变,没有教育观念的转变,就会是一句空话。要改变这种畸形的教育认识,让教育回归育人的目标,让我们的家风也成为品德培养的基地,让家长比关心孩子的成绩更加关心孩子的言行。这样我们的社会风气就会日益好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得到弘扬。
(二)、培育良好的家风。
首先,重视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资源的发掘和转化。应该把家风看成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发掘,在全国逐步建立起家风的文化研究体系。要做好传统家风家教资源的现代转化,如将传统家风中的“孝、悌、慈”分别延伸和培育出对国家的忠诚、对他人的友善、对社会的责任。
其次,发挥各类先进家庭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紧紧围绕家庭关系中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代际关系、邻里关系,开展好儿女、好父母、好伴侣等寻访活动。开展文明家庭、和谐家庭、学习型家庭等创建活动,树立各类特色家庭典型,结合城乡文明建设带动家风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后、抓好培育公民德行和成人、家长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要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良好家风家教要求的热爱祖国、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奋工作等传统道德品质是一致的。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要放在培育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公民道德上。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德育老师,其价值观念和家风家教对确立孩子一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作用,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一家之长的教育。要重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运用各种方式,多方配合,建立相应的切实有效制度,全力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家教,以之带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三)、以良好的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要有三。
其一,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家风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进步要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风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微观化。
其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家风具有涵养作用。古往今来,我们民族的先辈重视家风教育。诸子百家、《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教义影响千年;同时,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无不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其三,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现代家风的形成机制。反映在家庭教育中,努力营造孝老爱亲的环境,助人为乐、甘于吃亏的情操,实事求是的作风,立志成才、勇于担当的精神。反映在社会教育中,发挥学校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引导“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正能量,形成宽广的视野与胸怀,养成热爱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的“接地气”局面,养成遵纪守法、追求理性、严格约束的日常习惯。
家风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和国家的细胞,家风则是国风的天然基石和集中体现。培育良好的家风不仅有利于家庭的团结、和谐、年轻人上进,还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好转。我们的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下的许多家风,都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一般来说,“进取、诚实、和善、勤俭、忍让”是最普遍的要求,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民的层面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传统的儒家文化,教育人们要进取,要为天下担当,这样的家风也是非常普遍的,很多家长教育子女进取,一个进取的人,他一定会心怀宽广,心怀祖国,心怀世界,这样的人他就会爱自己的国家。如果我们重视重振家风,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得到弘扬。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让青春的花海璀璨绽放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非常感谢医院能提供这样的平台,也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难得的机会。乘着十八大的春风,怀着无比激......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教育学院12应用心理学邓海飞1211021001) [摘要] 每一个社会都有其核心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字始......
践行社会主义,培养新青年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就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绎彩虹人生大学生肩负祖国未来之重任,是社会前进发展的生力军。大学生的思想与道德的建设关系着祖国、社会。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