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和珍君》_纪念刘和珍君答案

2020-02-26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纪念刘和珍君》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纪念刘和珍君答案”。

临沭一中课时教案

高三语文

《纪念刘和珍君》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掌握“寥落、桀骜、屠戮、喋血、洗涤、浸渍、菲薄、租赁、殒身不恤、长歌当哭”等词语的含义。

2.提高理解句子含义以及表达作用的能力。3.训练并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复习重点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文章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表达技巧,重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3.品析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复习难点

训练并培养学生自行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课时安排 1课时 复习步骤

第一课时

[复习时间] [复习过程]

一、读记《新学案》p12“积累应用部分”

二、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学生思考: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

提问: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

提问: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直义。

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三、品析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下面我们就用心去解读几个句子,用心去感受先生的悲愤之情吧!1.解读“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段文字。(1)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出自《论睁了眼看》)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迭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出自《淡淡的血痕中》)(2)学生分析后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这种黑暗现实。因此,第一句话可理解为:真正的革命者是敢于正视这种黑暗的现实的。这两句话的含义可理解为:真正的革命战士,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2.解读“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段话。(1)

用心

爱心

专心

纪念刘和珍君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1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

《纪念刘和珍君》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教学目标与要求: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2、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设计:讲读二课时 教学过程:布置预习:请学生利用早自习时间熟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

纪念刘和珍君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传统课文,具有永久的价值和魅力。要让学生接受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受鲁迅先生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还要学习过......

纪念刘和珍君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设想:高中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们普遍感到课时紧张,教材内容上不完。人教社的编辑们听取了一线教师的意见,本学期每个单元删减了一篇课文。即使如此,教师们依旧感......

纪念刘和珍君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

《《纪念刘和珍君》.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纪念刘和珍君》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纪念刘和珍君答案 刘和珍 纪念刘和珍君答案 刘和珍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